1989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学校应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浙江教育界人士的反思
新华社记者 唐庆忠
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暴乱,在浙江省委、省府及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努力下,杭州的动乱也平息了下来。这次暴乱和动乱,对浙江教育界震动很大。浙江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通过这场惊心动魄的震荡,对今后如何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有以下教训应当吸取:
——大专院校特别是培养“尖子”的重点学校挑选和培养人才的标准,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大家认为高等院校是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特别是全国36所重点大学收的都是重点中学的高材生,本是出“尖子”的场所,结果参加动乱的人却较多。这个教训是惨痛的。省教委主任邵宗杰说,这说明我们挑选、培养、使用人才的标准有问题。前几年搞“升学第一”,把分数放在首位,对高分学生“捧”得太高,放松了品德教育,连劳动课也不开,在学生中便形成了“只要分数高,一好百好”,懂得一点书本知识,就目空一切,自以为了不得。他认为今后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招收和培养学生,非坚持德才兼备、走全面提高素质的路子不可。要作到德才并重,应该有具体措施。他建议,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品德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美德,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有奉献精神的振兴中华的人才。
——教育学生对西方文化采取分析和鉴别的态度。不少同志指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健康文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现在对西方文化闸门大开,不分良莠地兼收并蓄,使不少青年学生走上了歧途。
现在很多学生认为中国什么都不行,西方什么都好,主张不仅学西方的技术、西方的管理,甚至学西方的制度、西方的道德观,乃至西方的风俗习惯。有的人骂中国的过去,骂中国的现在,而且以为骂得越凶越时髦。他们已严重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拜倒在洋人脚下。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教授在分析学生思想状况时说,现在很多学生对中国的东西已失去兴趣,言必称西方文化已不是个别人随便讲讲,而形成一种全盘西化的可怕思潮,如果让这些洋奴思想在学生中泛滥下去,中华民族哪有继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这种倾向应引起中央和地方的深思和注意。他认为打破闭关锁国,有鉴别有取舍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健康文化是非常必要的,近代史上早就有过一些正确的说法和实践的尝试,毛泽东也说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话。过去杭州大学在经济理论、哲学理论等方面做过一些分析疏导工作,但很不够,今后应当加强,特别要认真研究马列,用马列主义来说明一些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他建议文化、教育等部门都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增强吸收新鲜空气和反对精神污染的能力。
——帮助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和国家观念,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民主化倾向。目前学生要求民主的意识很强烈,但民主素质较差,很多人连民主的概念也不懂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以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民主和自由,这实质上是无政府主义。杭大一位副校长说,前几天有几个学生用杭大名义贴大字报,他知道后代表学校派人把它撕了,学生却说你副校长不能代表学校。他说我副校长不能代表学校,难道你们几个学生能代表学校吗?真是无稽之谈。省教委一位负责同志说,5月底省教委领导去看望杭州绝食学生,学生们也提出要民主自由。他问学生什么叫民主自由,却没有一个人说得出。这位负责同志向学生解释说,我们国家终有一天要实现完善的民主制度的,但得有一个过程。实现这样的民主要有条件。首要的条件是人人养成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服从真理的习惯。在不具备这样条件的情况下,包括你们大学生谁上台都实现不了你们所要的民主和自由。现在学校培养大家尊重他人权利的良好习惯,就是为了推进这个民主化的进程。学生们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浙江教育界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解决民主问题的良方,是在各高校认真开展讨论,让学生弄清什么是民主及实现高度民主的条件。
——党和国家认真反官倒、反腐败、肃风纪,用实际行动和整治效果教育青年学生。一位经济学副教授说,这几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同五十、六十、七十年代比较,真可谓形势越来越好。但有些人包括学生在内有意见,关键问题就在于腐败现象和分配不公。据说全国有一批“百万富翁”,他们中很多是官倒、民倒或钻了政策空子的人;靠勤劳致富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个体户,哪能这样致富和富到这样的程度?学生中也并非个个要给中国抹黑,大多数人还是有报国为民之心的。浙江教育系统和一些高校干部认为,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社会现象无时无刻不在他们头脑中有所反映,产生影响,因而廉政建设十分重要。如果反官倒、反腐败搞得不得力,就很难取信于民,教育学生也就缺乏说服力。(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追求
——北京一一九中青年教师任小艾一席谈
本报记者 魏玉凤
站在我面前的几乎还是一位未脱女学生模样的大女孩,说起话来节奏是那么快,笑起来两颊绯红是那么甜。她带着学生一起骑车出去玩,你很难认出她是他们的老师。
她就是31岁的优秀青年教师任小艾,北京119中学初三(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算起来她的教龄已经11年了。她曾两次被评为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等称号。今年“五四”青年节,她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科技教育新秀的光荣称号。
愿我们的教育也能吸引教育者
记者:目前一些青年教师不安心工作,老教师们担心后继无人。您不仅热爱本职工作,而且作出了成绩,请您谈谈对教师这一工作的看法。
任小艾:我们常说,“让我们的教育吸引学生”,从办好教育来说,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应让我们的教育也能吸引教育者,这就关系到教师的素质问题。现在许多人不愿意当教师,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去考师范。那些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怎么能担当得起培养人的工作呢?至于让他们热爱事业并为之献身,就更谈不上了。教育亟待解决的是将这种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有人说,教师待遇低,没人爱当。我认为,一个人活着,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充实和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需要有一颗充实的心。
记者:现在教师们聚在一起时,常常谈到社会的冲击波对学校的影响:学生们太难教了。在一些学生中出现了厌学、弃学经商、早恋、逆反心理等现象。对此,许多老师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您肯定也碰到过这些问题,那么您是怎么对待的呢?
任小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进行思考:我们自身的素质是否需要提高?如果连“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矛盾面前都茫然无措,那怎么能去启迪新一代的灵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正像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说的:“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我们该不该埋怨学生?想一想我们所实施的教育是否吸引了学生?让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两点一线的枯燥、单调的学校生活,过重的学业负担,升学就业的压力,师生关系的紧张不协调,这一切,怎么可能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呢?
记者:这方面听说您有一些新的观念、新的做法,请您具体谈谈:
任小艾:我的原则是:“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在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起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平等待人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这方面,我做到了“三不”:家访不告状、不请家长来校、开家长会不点名批评学生。
班级里有一位留过级的男生,犯了错误就不敢回家,深夜跑到我家里,在他看来,只要老师去他家,问题就可解决,我陪他回了家。第二天他写了一篇“零点家访”的日记,其中写道:“老师深夜陪我回家,我如果再不改正错误,好好学习,真太对不起老师。”后来这位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对于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学生们常常认为这是当老师没有办法了,便动用家长的力量。有的学生说,老师同秘密警察一样,每天只管盯着学生犯了什么错误,然后记在小本本上通知家长。我改变了以往“老师请家长,家长打孩子,孩子恨老师”的恶性循环,成为“老师尊重家长,家长理解孩子,孩子热爱老师”的良性循环。
塑造21世纪良好的社会风气
记者:您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您是如何评价您的班级及您的学生?
任小艾:我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学生心中的乐园,具有无形的内聚力,使学生产生对集体的关心、对学习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不良思潮的排斥。既注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又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不都是清一色的大学生。所以评价一个班级,评价一位教师的功过,不能只单纯地看考上了多少个大学生。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后都能以自己的优势立足于社会,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办成功了,我们的社会风貌就会大有改变。这几年为什么社会风气不太好,我认为就是教育出现了倒退的趋势。
说小气候顶不过大气候,这是不相信教育的社会功能。我觉得,社会是大气候,学校是中气候,班级就是小气候。每一个班都管理好了,社会风气也会变化。社会是由每一个成员构成的,每一个成员又都是从老师那儿教出来的。如果咱们放任自流,再造就一批不合格的公民,那国家能有希望吗?所以我主张,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要从自身做起,想办法造就出一批合格的公民。谁能影响将来国家的社会风气?要靠我们教师。21世纪的社会成员是由现在的学生构成的,只有把现在这一批学生教育好了,才能形成未来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果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以优秀一分子进入社会,那么社会这个大机体就是健康的。
记者:您认为一名中学的班主任应具备什么素质?
任小艾:首先要十分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其次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组织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我1978年毕业于119中学,以后留校任语文教师。尽管我具有当好教师的愿望,但深知自己功底不够,我白天当老师,晚上当学生,完成了两年大专班的学业。教师是育人的园丁,班主任尤应多才多艺。我兴趣广泛,并不断追求自我完善。我曾在体校参加过3年游泳训练,因此我敢带学生到北戴河去游泳。我还参加过朝阳区文化馆举办的话剧队、声乐队,并多次登台演出。这些素质就有利于我接近学生,并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带的班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班,在文艺、体育方面也是领先的。我力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知识面广、多才多艺、活泼开朗、受同学喜欢的班主任形象,这也可以说是我的追求。
记者:当您把全部爱奉献给学生后,您一定也受到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任小艾:当教师把他全部的爱奉献给学生后,学生回报给教师的不是世俗的价值能够度量的,那是一笔无价的财宝。
就说我自己的感受吧。我嗓子哑了,学生们悄悄地送上“咽喉冲剂”,怕我从笔迹知道是谁送的,就用左手写上:“老师,听着您那沙哑的声音,我们心里很难过,您把冲剂都喝了,希望您那嘹亮的声音再次回荡在教室里。”下雨了,自然会有雨衣、雨伞放在我桌子上。一年冬天,我母亲煤气中毒,经抢救脱险,学生闻讯后,几十人来到家中慰问,带来了一盘录音带,大家一人一句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录了上去。如“亲爱的奶奶您可千万要多保重,别让我们的老师太费心了。您别生炉子了,买取暖器、电褥子、热水袋吧!”句句深情的话语,听得老母热泪盈眶。
学生对我的爱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人们常用“明天”来描绘未来,然而,“明天”是在“今天”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明天。
(附图片)
任小艾和学生在一起。
刘全聚 摄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应加强农村闭路电视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向高层次、多样化发展。不少山区农村的乡、镇、村和在山区农村的企事业单位筹集资金,架设天线,设立小型地面接收站,办起了闭路电视系统。这对于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山区农村的闭路电视系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据笔者所知,利用闭路电视播放格调低下的色情片、打斗片的有之;以播放低级趣味录像来招徕旅客的有之;连续播放录像片至深夜二三时的有之。还发现有人盗走录像片,在片子中翻录了长达10多分钟性动作的镜头,尔后“物归原主”,播放人员未经审查,便在闭路电视中播放,众皆愕然,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自办闭路电视系统存在的这些方面的问题不仅失去了它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而且影响了工作,污染了社会风气。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杜绝类似现象发生。 福建省顺昌县公安局 林永祥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煞风景的铁路垃圾带
一次性饭盒沿线抛洒
列车运行途中,旅客常将瓜皮、果壳、烟盒、酒瓶以及各种食品袋、包装纸等废品直接抛向窗外,即使丢在车厢地板上,也还是被乘务员在清理时从车厢门口扫向铁路两旁。久而久之,铁路两侧已形成一条废品垃圾带。
近几年,这个垃圾带上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即列车上用餐的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
笔者最近偶然在苏州吴县唯亭镇浦田村铁路段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在宽约9米(防护林带加水沟),长约110米(146步)的地带上,共计有1035只泡沫饭盒,密度已达到每平方米一只。其中,防护林中的密度比水沟高,在约5米宽的林带内,分布有700只饭盒。由于这种饭盒的材料不易腐烂,因而不像瓜皮、果壳等其他废品那样“新陈代谢”,而只能是日益积累。并且由于其颜色雪白显眼,加上其浮水的特点,造成了铁路两侧地带及水面的脏乱环境。
目前,泡沫饭盒在列车上使用方兴未艾,这样下去,垃圾带上饭盒的密度将不断增加,终有一天将在铁路两侧,形成白色的垃圾带。
为保护铁路两侧的环境卫生,笔者呼吁铁路部门引以为戒,首先要宣传、劝阻旅客不要向窗外乱扔废物,文明乘车;其次,列车员也不应将垃圾直接扫向铁路,而应打扫集中,装入垃圾袋,当列车进站后,再丢入车站的垃圾箱;此外,有关部门也应开始重视收旧利废工作。
总之,车站应与列车密切配合,共同为促进文明乘车、维护铁路环境卫生而努力。
南京4202信箱 薛达元
苏州吴县农业局 戈廷安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出现在高技术领域的“倒爷”——
扭曲的软件市场
张彦林
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电子计算机已经悄悄走进厂矿、农村、家庭,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初步统计:我国电子计算机的装机量已达29万台,而且每年仍以7万台的速度递增。
作为电子计算机的“灵魂”——软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想必会成为市场的走俏产品。然而,国家机械委——中国计算机与信息研究发展中心的一位权威人士近日透露:我国软件市场日益萧条,每年国产软件成交不过2万件;我国现有3万多名软件技术人员,而软件出口成交额却只有500万美元,与仅有1000多名软件技术人员的菲律宾相同。
软件市场为何会出现这等不正常状况?是货源不足,还是供过于求?
冷落的软件交易
一走进中国软件技术公司软件交易中心,负责销售业务的小倪便很沮丧地对笔者说:“软件买卖真难做,今年,我们花半年开发的《汉字输入系统》软件,以为能卖上千把件,谁知,卖了400件后,再也无人问津。更可怜的是,我们开发的一种辅助软件设计,只售出2件,就存入库中了。”
其它一些经销单位,也都有类似的苦衷。在软件公司,笔者不禁发问:“是否质量上还不过关?”几位年轻人连连摇头,他们七嘴八舌说了一连串技术指标,还递给我一张《自然码汉字输入系统》简介,只见上面写道:“凡购买《自然码汉字输入系统》,还可以先交40元押金(或本人证件)借走试用一个月,满意后再付款,不满意可退还并取回押金或证件。”
然而,软件市场上卖主们的这些生意经仍很难奏效。卖不出去,也严重损伤了开发者的积极性。中国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单位。近几年,他们投资50多万元,精心开发了5个版本的CCDOS软件系列。结果,投入市场后,仅销售500多件,只把成本费挣回。该所所长李曼俊很伤心地说:“这叫我们以后怎么再开发软件产品?”
热闹的“生意经”
尽管软件交易十分冷落,软件市场却显得异常“热闹”起来。
某电脑公司,不惜重金,在《计算机世界》整版刊登汉化的软件广告。
一所军队指挥院校,在一次展销会上,公开销售改头换面的软件技术。
一家经销部,以推销电子计算机为名,免费赠送盗用的软件产品。
一家计算所,为了销售它的产品,居然奉送软件加密和解密资料,并且还义务举办加密解密培训班。
看似热闹的软件市场,反映出的却是一个扭曲、变态的市场形象。
国家机械委软件处负责人陈冲说:软件的开发和流通在我国刚刚兴起,由于在软件的开发、管理和使用上还没有最后形成统一的规定,给软件在市场流通造成了一定难度,增加了一些混乱。
中国软件技术公司系统工程师李军说:软件可以复制,是软件的重要特性,在自我约束弱化、限制规范又不完善的时代,无偿拷贝,转手销售应运而生,出现了软件“倒爷”和过多过滥的加密解密现象,这都是不正常的。
说到这,李军不禁忧心忡忡:目前软件市场的这种畸形繁荣,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它不仅纵容了不法行径的滋生,也损害了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寄希望于立法与秩序
我国软件市场出现的这种冷热现状,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一个立法问题。
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相继建立了软件法规。继1976年的修改之后,1980年美国国会再次修改了版权法,把计算机软件纳入了作品的范围,明确用版权法保护软件产权。也有的国家采用临界权保护和单独立法等形式,对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予以保护。
我国是从1985年8月起,正式委托机电部、版权局、专利局等16个部委和北京、上海等5个发达省市筹措软件法的起草工作的。截至目前,已经三易其稿,可望在年底之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仅仅得助于软件法的实施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强化人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一方面教育人们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自觉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形成公平、协调的市场外部环境。
也有人建议:应该加强软件市场的宏观管理,做到产、供、销一条龙,避免重复开发,低级循环和脱离实际的高难项目,运用经济规律制衡软件的开发及流通。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为解决公厕问题献一计
王玉亭
读了6月3日《人民日报》第五版艾笑的文章《却说北京的公厕》,很受启发,为此我愿献上一计作为该文的补充。
我曾三次访问过日本,特别注意过他们的“厕所问题”是否和我们一样存在?据我看到的,这个问题在日本根本不存在。他们的办法是所有店铺包括大小商店和饮食店以及其它各行各业都有供内部职工和顾客共用的小厕所,有的小到只能站立一个人。大街上的繁华区、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当然也都有公共厕所(他们叫洗手所),公厕一多,当然就不会那么拥挤,我从没见到很多人排队上厕所的现象。
在日本只要有顾客光顾的地方,他们都要为顾客方便着想,至少备有厕所和电话供顾客使用,而且他们的公厕大都是三配套,即备有手纸、洗手设备并且厕内放有除臭剂,有的还配备红外线烘手(洗完手一伸就干了,不用手绢擦)。试想一个顾客在一个酒馆或饭店喝酒或吃饭,中间要大小便时还得离开这里到外边去找公厕,这首先是对顾客的不尊重,说不定还会因此失掉顾客。
北京市绝大部分中档以下的餐馆和商店都没有供顾客用的厕所,这不仅是北京、恐怕也是全国的“公厕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认为,解决“公厕问题”要着眼于私办为主、公办为辅的方针,特别要注重档次的提高和管理的改善。在国外最卫生的地方有3个,即厕所、浴室、厨房,而我们在这方面却恰好相反,人们也习惯了。
目前我们的公厕按说数量不算少,如能加上私办的,我认为是会缓解目前的紧张状况的。更大的问题是卫生太差,有的根本没法进去。如果一味追求国家多建公厕而管理又跟不上,其结果是建的越多,脏乱的愈厉害。有的外国旅游者说,到中国来最发愁的是没法进公厕,有的外国人为此甚至发誓永不再来中国。
厕所虽小,但它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窗口。是否考虑发动所有具备自设厕所的店铺,限期扩建为公厕,至于具体办法可由城建、卫生、环保等部门来商订。我认为只要有上下水道的店铺,应该说都有建厕的条件。另外,国家的重点是大的公厕管理,有了私办的补充,就不一定要再多建大的公厕,注意力集中于管理就可以了。如能这样,我相信,国家不用增加大的投资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厕问题。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找县长 张昌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