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技纵横

世界气候趋暖及其治理对策
高振刚 赵喜晨 骆建华
举世关注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指出,气候改变的警钟已向我们每个人敲响,温室气体引起的大气增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1988年,联合国第43届大会讨论了马耳他关于“气候是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的提案,通过了“人类保护全球气候的决议”。
最近,联合国环保官员说,如果到本世纪末不扭转全球气温上升趋势,会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其结果是,沿海地区被淹,农业歉收,粮食减产,“生态难民”外流,产生“灾难性”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召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决定成立科学评价、影响评价、对策建议三个工作组,全面研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990年将召开以“气候变化与现代世界”为主题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据报道,一项对付全球变暖的国际条约可能在三年内准备就绪。
发达国家拨专款研究气候变暖和臭氧层问题,并采取一些新的能源政策,以求改善本国的大气质量。美国为通过有关清洁大气的法案,赋予联邦政府中的环保官员以更大的权力和自主权。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认为,只有环境得到保护,全世界才会出现稳定的繁荣景象。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呼吁全球关注环境问题,他在1988年12月8日的联大发言中,有20多处提到环境和气候的保护问题。日本政府为保护气候和环境也成立了专门研讨班子。有些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何趋暖
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经历了冷暖两次波动,但总趋势是上升。进入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再次明显上升。在1980—1988年9年中有6个年度增暖,其中,1980年、1983年、1987年和1988年的年平均气温都远高于本世纪30—40年代的暖年,打破历史纪录,而1988年的气温比1949年—1979年30年的年平均气温高0.34℃,成为近一百多年来的最暖年,足见80年代变暖趋势之激烈。
一般来讲,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和地球散失的长波辐射热量最终会收支平衡,因而地球上的气温就会维持在某个水平上,从而形成地球上的平衡温度。然而,这种平衡却受到“温室效应”的冲击。长期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在肆无忌惮地向大气中排放各种温室气体,致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多。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在工业化以前,即19世纪的前半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约为270PPM,到1988年则上升到了350PPM。一百多年增长了将近30%,这种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可能改变地球大气的性质,打破形成地球气候诸因素之间的平衡,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防止变暖
为了防止气候变暖,控制温室气体剧增,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对策。
调整能源战略。全球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能源消费量与日俱增,给能源需求带来压力。当今世界各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无不以矿物燃料为主,全球矿物燃料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7%。燃烧矿物燃料每年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多达50亿吨,并以年平均0.4%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末,全世界石油需求量将增加8%,煤炭需求量将增加40%。因此,必须对矿物燃料的使用实行控制,并提高其有效利用率。同时,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也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保护森林和植被。森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防治气候变暖的角度考虑,森林的严重破坏也将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灾难。因此,制止大规模砍伐森林,也已作为全球气候战略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控制人口。人口的膨胀,呼吸、燃烧和工业发展,导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增加,这势必增加对大气的污染。人口过分增长还势必毁林耕地、毁林盖房、毁林取薪,结果破坏森林资源,削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所以,世界气候变暖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
防治环境污染,警惕全球变暖,总的来说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全球大气环境保护需要人类觉醒,国际合作,全球行动。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酸雨严重腐蚀地球
冬明
①苏联
乌拉尔山脉以西,硫氧化物大量排出,加之东欧国家的污染物凭借风力聚集,30万公顷森林受害,针叶林、橡树受害为最。科拉半岛等地的湖水酸化,危及农业生产。
②瑞典
全国8万多湖泊、沼泽中,有1.8万处水质酸化,鱼类死亡。酸雨渗进地里,危及地下水,供200万居民使用的井水的酸性值超出标准。
③挪威
由于欧洲工业地带的南风的影响,平均4棵树木中有1棵枯萎或生长不良。去年夏季后,沿海发现“红潮”,据分析与酸雨有关。
④波兰
由于使用大量低品位褐煤,水体及空气遭到严重污染。降酸雨区域涉及全国,西南部山区的森林已出现枯死。研究机构发出警告:如此污染下去,国内森林到本世纪末将遭毁灭。
⑤英国
著名古建筑受到酸雨腐蚀。下院环境委员会报告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受害情况。圣·保罗大教堂的石料被蚀3厘米,其中2厘米以上是在最近50年中出现的。
⑥法国
腐蚀范围不断扩大,森林受害面积居欧洲第2位,28%的林木遭殃。靠近西德的山区及南部汝拉山区约有11%的林木枯萎。
⑦西德
人称酸雨是“绿色的鼠疫”。在酸雨的冲击下,森林受害面积由1982年的7.7%猛增到1987年的52%。西德人引为自豪的南部“黑林”,75%受到不同程度危害。
⑧瑞士
阿尔卑斯山区约56%的森林受酸雨之害。悬崖峭壁上的林木不仅枝叶而且根部也受伤,成为导致塌方和雪崩的重要原因。
⑨希腊
受酸雨影响,雅典的巴特农神庙等古代遗迹遭到腐蚀。由于所用大理石属碳酸钙,遇酸雨易溶解,致使浮雕、神像剥落,模糊不清。
⑩加美边境地区
加拿大东部有10万多个湖泊、沼泽酸化,出现了畸型鱼。1.4万处湖泊中的鱼类难以生存。美国的东北部也有上千的湖泊、沼泽酸化。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美国的特洛伊等地,常见枯木。
?美国东部
华盛顿郊外波托马克河口附近的切萨比克海湾出现的红潮,已查明与酸雨有关,引发红潮的氮氧化物的25%来自酸雨。海域的酸度增加,一些鱼种面临死亡威胁。
?美国西部
降酸雨地区越过洛基山脉扩大到西海岸。春季,酸性雪溶化,流入河流、湖泊,导致水质酸化。许多地方的酸度达PH5以下(PH值小于5.6即为酸雨,PH值越小,酸性越强)。
?委内瑞拉
在奥里诺科河流域和亚马孙河源头,3/4的森林土壤已酸化。1970年以后,这里的氮氧化物倍增,二氧化硫增加2倍,严重影响自然生态。
?日本
环境厅从1983年起在全国7个地区测试,酸度平均达PH4.4,局部地区农作物受害。在排出污染物质较少的地区,每到冬季酸度也增加。
?中国
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有大量二氧化硫气体排出。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受酸雨之害日趋严重。峨眉山上的丛树林有40%枯死。
?马来西亚
首都吉隆坡大气污染严重,酸雨腐蚀也在发展。最近测出郊区酸性值达PH4.4—4.8。
?印度
酸雨致使著名的泰姬陵的大理石墙出现剥落现象。建筑物附近建有炼油厂、火力电厂,排出有害气体,据称是造成古建筑物剥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尼日利亚
当地农民习惯于烧荒开垦土地,浓烟中大量的氮氧化物导致土壤酸化。燃烧石油和炼油过程中出现污染,加速土壤酸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世界酸雨分布示意图。(附图片)
(图中阿拉伯数字说明见下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学漫话

全球行动 防治酸雨
张友新
波光粼粼的湖泊,清澈见底,却见不到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昔日郁郁葱葱的森林,如今却枝叶凋零,纷纷死去。科学家们证实,造成这类灾害的罪魁祸首是“空中死神”——酸雨,它严重地危及世界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
(见图)。
然而,酸雨是可以防治的。酸雨主要是由煤炭和石油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而引起的。如果对废气不加处理就排入天空,势必危害人类;如果处理后排放,可以变废为宝,生产成工农业急需的硫酸产品,为人类造福。减少废气的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办法。西欧、北美一些国家已着手安装除硫设备,在废气离开烟囱前就消除二氧化硫。
不久前,来自东方、西方的2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署了协定书,呼吁冻结导致酸雨形成的氧化氮气体的排放量,一些西欧国家代表还要求大幅度减少小汽车、卡车和发电厂的废气排放量。瑞典和奥地利已作出规定,新汽车必须安装汽油催化变换器,以减少废气排出。
各国防治酸雨既要“各人自扫门前雪”,又要加强国际合作。酸雨借助于风行云移,能够长途跋涉、远距离迁移。挪威、瑞典大气中70%的硫氧化物来自西德、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欧国家,加拿大东部沉降的硫氧化物中50%来自美国东部工业区。酸雨是没有国界的。工业国家酸雨危害甚烈,但发展中国家也受到酸雨的侵扰。印度、东南亚、巴西、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水土酸化、森林枯萎和鱼类死亡等现象,那些尚未深受酸雨之害的国家也痛感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所以,防治酸雨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相互交换信息,共同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切实推行有关政策,形成“全球行动”。(附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生物灭蝇有成效
去年夏天开始,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带,一种叫“螺丝虫”的苍蝇迅速蔓延。这种蓝绿色苍蝇身长8—12毫米,最早发现于美洲,故又称为“美洲绿蝇”。
绿蝇专门吮吸新伤口上的鲜血,并在伤口上产卵。一只雌性绿蝇,平均成活两周,其间产卵数次,数目多达4000。蝇卵在伤口上孵化,使伤口扩大,7天能使一条狗死亡,12天能使一头牛致死。美国每年因此而损失几亿美元。
现在,绿蝇已跨洋过海,向北非、南欧、中东进军,其势凶猛。粮农组织6月初召开专家会议,研究紧急对策,并拨款50万美元。
美国、墨西哥已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生物灭蝇法:建立专门的绿蝇制造“工厂”,用6000拉德的伽玛射线照射绿蝇的蛹,90秒的照射使蛹变为成虫,并使之丧失繁殖力。据报道,墨西哥的一个“工厂”目前每周生产5亿只。这些绿蝇由飞机投放到灾区上空,每平方公里的投放数量在1000至5000只之间。这些特殊的绿蝇和灾区的绿蝇交配,却不再会繁殖后代,数周之后,绿蝇的数目就大为减少。然后,再使用灭虫剂杀死剩余的绿蝇。
园园 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小鱼可治牛皮癣
土耳其人对牛皮癣有一种
“生物疗法”,那就是患者让生而有嗜痂之癖的一种小鱼,把身上的牛皮癣来一次“吃”的大清理。这种小鱼生长在土耳其坎加尔温泉池中。
每天,上百个牛皮癣患者到土耳其中部少为人知的小地方来,他们花上约二角五分美金,租一个位置,脱光衣服浸在水里。成群的被称为“清道夫”鱼游来团团围住,吮啄患者身上癣屑,而对好皮肤却毫无兴趣。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患者从水池起来,身上的牛皮癣已经不见,痂屑和腐肉亦一点不剩。
(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