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面临困境的美国金融体系
王惠洪
美国经济度过1980—1982年危机以后,已经进入第7个扩张年。尽管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较快,但是,美国的金融体系却相当脆弱,面临着重重困难。
各机构纷纷倒闭
美国从1982年开始形成一股银行倒闭浪潮,1984年倒闭了79家,创历史最高记录。此后,倒闭银行的数目有增无已,1985年至1988年分别为120、138、148和200家。另外,截至1988年底,全国有1416家银行经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审定列入“有问题”银行名单,占受其担保银行总数(14000多家)的大约10%。
美国储蓄贷款业的境况更加糟糕。从1982年到1988年,因失去偿债能力而倒闭的储贷机构数目直线上升。据美刊报道,人们已开始对美国储贷业失去信心,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无声的挤兑”现象。从1988年11月到1989年2月存户从储贷机构总共提走340亿美元的存款。布什总统正是针对这种严峻形势而提出一项挽救美国储贷业的“重要方案”。
存款保险系统虚弱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是保持美国金融体系稳定的两根重要支柱。这两家公司主要靠向承保的银行和储贷机构收取保险金和各项投资收入维持。自1982年以来,由于银行和储贷机构倒闭的数目一年高过一年,公司支付的赔偿费用越来越多,使公司财政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窘境。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赤字,仅前年和去年两年合计亏损额就高达140亿美元。美国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的情况更加严重,它的保险基金早已用光,1987年赤字高达137亿美元,1988年的赤字还要更大一些。现在联邦储贷保险公司实际上已经没有现金支付赔偿费了。为此,布什政府提出计划要求商业银行和储贷机构向两家保险公司增加交纳存款保险金,以填补公司的保险基金窟窿。目前这两家公司负责为14000多家银行和3100多家储贷机构的3.4万亿美元存款保险。据估算,因调高保险金率,两家公司可分别增加保险金收入16亿美元和12亿美元。但是,这项计划无疑会给美国银行业和储贷业雪上加霜,引起银行界和储贷界的不满,即使计划能够付诸实施,也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两家保险公司的财政困难。布什政府还提出要成立专门机构,出售500亿美元的公债以资助陷入困境的储贷机构,公债利息由政府支付。这表明没有联邦政府的支持,美国联邦存款保险系统已经很难维持了。
外资银行抢占地盘
外国金融资本大量渗入美国银行业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据美报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认为,外资银行不仅实力强,而且提供贷款的利率比美国银行低,因此,这些美国公司反而更加愿意与外资银行建立业务联系。
日本金融资本对美国银行业的攻势最猛,抢占的地盘也最大。迄1988年6月底,日本共有33家银行在美国开设了116个办事机构。这些银行机构的资产、存款和贷款分别占在美国的全部外资银行这三项总数的51.5%、48.9%和50.6%。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是日资银行的重点进攻地区。据报道,日资银行已经占有加州所有银行资产的24%和贷款的25%,加州最大的10家银行中就有5家是日本的。日本金融资本现正向美国中西部和南部伸展。英国、法国、西德和意大利等西欧4大国在美国开设的银行办事机构虽比日本多,但它们的资产、存款和贷款额占全部外资银行总额的百分比不及日本的1/5。近年来,美国银行开始收缩国际业务,扩充国内业务,加强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能力。看来,国际金融资本争夺美国银行阵地的斗争会日趋激烈。
第三世界债务的压力
自1982年第三世界“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一些大型跨国银行一直在设法减轻第三世界债务的负担,但成效并不显著。迄1987年6月底,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积欠美国25家最大银行控股公司730亿美元债务。到1988年6月底,花旗、大通、美洲、摩根、化学、安全太平洋、制造商汉诺威、第一州际、银行家信托以及威尔士·法戈等10家最大的跨国银行还持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债务577亿美元,几乎等于它们的全部股本与贷款损失准备金之和。
3月10日,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提出了一项解决国际债务危机的新计划,拉美主要债务国对此普遍表示欢迎。现在的问题是债权银行是否“自愿”减免债务?如债权银行同意减免了,那么究竟减多少才算合适?这对美国那些持有第三世界债务最多的跨国银行是至关重要的。据《美国银行家报》报道,“联合国贸发会议”建议第三世界国家欠银行债务全面削减30%。按此比例计算,上述美国10家最大跨国银行将勾销173亿美元债务,比它们现有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约超出26亿美元,看来是很难承受的。
最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始放松银根,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降至11%。美联储调整利率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抑制美元涨势,深层原因在于防止金融体系出问题。但是,利率下调又会给通货膨胀增添上涨压力和使外资内流受阻,因此,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吸引外资以弥补财政赤字,又不能把利率压得太低。从发展趋势看,只要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下不来,再加上通货膨胀如进一步恶化,美联储则不得不使利率保持一定高度,使美国的银行和储贷体系受到生产滑坡和证券业衰退的威胁。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政情背景

印军进驻斯里兰卡两年
归通昌
最近,印度和斯里兰卡围绕印度军队从斯里兰卡撤出的问题发生争执。7月14日,斯里兰卡外交部长说,斯里兰卡坚持7月29日为印度军队从斯撤出的最后期限,否则,印度军队将被看作是占领军。
印度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1987年7月29日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和印度总理拉·甘地签署的和平协议进驻斯里兰卡的。协议规定,印军的任务是监督斯政府军和泰米尔武装之间的停火,帮助解除泰米尔人的武装,维持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的和平。
自1983年7月以来,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一直以暴力反对斯里兰卡政府,要求在泰米尔人聚居的北方省和东方省成立独立的泰米尔国。斯里兰卡政府多次向泰米尔武装发动大规模军事清剿:但未奏效;而它提议与泰米尔武装就实行省级自治举行谈判,也遭到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贾亚瓦德纳总统求助于印度,与拉·甘地总理签署了关于结束斯种族冲突的和平协议。
协议签署后,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曾一度答应交出武器,但接着又恢复了军事行动。驻斯印军向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发动猛烈进攻,并攻占其据点贾夫纳市,迫使泰米尔武装转移到北部和东部的丛林地区。两年来,泰米尔武装以辽阔的丛林地带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使印军和斯里兰卡都遭到很大损失。据报道,两年来,已有800多名印军士兵丧生。斯北部和东部地区有近5000平民死亡,许多公共建筑物被毁坏。这期间,印军由开始的数千人,增加到7.5万人。
斯里兰卡政府目前提出印军限期撤走,据分析有以下原因:一、由于驻斯印军未能给斯里兰卡带来和平与安全,斯各界人士普遍表示强烈不满,要求印军早日撤走的呼声日益高涨。斯里兰卡政府明确表示,印军进驻斯里兰卡两年,“印军不但没给斯里兰卡人民带来和平,反而在斯里兰卡引起了新的混乱和仇恨”,“使问题更加恶化了”。因此,印军在斯里兰卡已无必要。二、南亚合作联盟七国首脑会议原定年底在斯里兰卡举行,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斯里兰卡不愿意在有外国驻军的情况下作会议东道主。三、斯里兰卡政府最近与泰米尔武装进行了对话,并达成了初步协议,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国内的问题。
面对斯里兰卡的撤军要求,印度则认为两国协议未完全履行,斯里兰卡东部和北部的安全还得不到保障,撤军时机未成熟。印度总理拉·甘地称,印度“对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的安全负责”,“在斯里兰卡政府没有完全将东部和北部的权力移交给地方政府之前,两国的协议就未完全得到履行。”他还说,斯政府要求印度撤军是草率的。印度强调,撤军日期不应由斯里兰卡单方面决定,而应当由两国政府通过协商作出决定。
针对印度的上述声明,斯里兰卡外交部6月中旬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指出,“邀请印度军队进驻斯里兰卡和请求印度撤走军队只能以斯总统的决定为准”。斯里兰卡总统普雷马达萨6月初的一次讲话中说:“印度反复向我们保证过,斯里兰卡总统在什么时候提出要求,他们就会在什么时候将部队撤回”。斯里兰卡新闻国务部长拉纳辛格6月29日说,如果印度军队企图赖在这里不走,斯里兰卡就将同他们进行战斗,把他们赶出去。斯里兰卡还抵制原定于7月初在巴基斯坦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外长会议,以示抗议印度拒绝撤军。
印度的撤军问题陷入僵局使斯印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正密切注视着南亚局势的发展,并热切希望斯里兰卡的和平早日实现。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尼加拉瓜捍卫独立的政权
新华社记者 宋心德 耿秋战
尼加拉瓜人民自1979年7月19日推翻索摩查独裁统治后,在捍卫革命成果、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民族经济方面走过了10年的艰难历程。
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不久,美国便出钱出枪,支持和组织前政权的残余势力,对尼加拉瓜发动了一场“低烈度战争”。为了扼杀尼加拉瓜新政权,自1981年起,美国一再公开或秘密地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军事援助,支持他们袭击尼加拉瓜的军事和经济目标,破坏社会安定。8年多来,美国向尼反政府武装提供的军援达5亿美元之多,共举行针对尼的大规模军事演习70次。
美国的这些行动并未能使尼加拉瓜人民屈服。他们在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对反政府武装活动和美国的军事威胁给予了坚决有力的回击。1985年5月起,美国又对尼加拉瓜实行经济贸易封锁,但也未能搞垮尼加拉瓜政府。
10年来,尼加拉瓜因战争造成5万多人死亡,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达120多亿美元。全国大片农田荒芜,成千上万人被迫到国外谋生。为克服困难,尼加拉瓜政府在团结人民保卫新生政权的同时,还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发展生产,特别是出口产品的生产。另外,政府还大力削减公共开支,限制货币发行量,从而在控制高通货膨胀方面收到了初步效果。月通货膨胀率已从1988年12月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六下降到1989年5月的百分之十五点五。咖啡、肉类和海产品的出口比去年也有所增长。
近年来,尼加拉瓜政府在实现全国和解、推进国内的民主进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步骤。如同反政府武装进行直接谈判、同反对党举行对话、取消新闻检查、释放索摩查政权时期的军政人员、修改选举法,宣布提前大选等。这使尼加拉瓜的国际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由于美国一心要推翻尼现政权,一再阻挠有关中美洲和平协议的认真落实,尼加拉瓜人民在捍卫主权、建设国家的道路上还要经受严峻的考验。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钟摆摇向另一端
本报记者 仓立德
目前美国各州监狱共囚禁着二千二百名死刑犯,据统计,他们之中,未成年者或精神障碍者多达七百余名。对这些人该不该执行死刑,近来成了此间人们议论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在美国判处某人死刑相当难。三年前,俄勒冈州一名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持枪将一位女郎强奸,然后射杀了她,并劫掠了她的财物。在终审时,只因陪审团中一人反对,法官不得不判他终生监禁。当时人们算过一笔账:如果此人再活五十年,那末其牢中余生要耗掉纳税人大约一百万美元。有人曾气愤地质问:法律到底是惩罚罪犯、保护无辜,还是相反?
判死刑不易,对未成年犯及精神障碍者判刑则更难。美国有十三个州废除死刑,有十五个州明确禁止处死十八岁或十七岁以下的少年犯。当年在华盛顿用手枪刺杀里根总统的凶犯欣克利,就是以“精神原因”被法庭无罪开释的。
然而,“钟摆在向另一端摇晃”。随着近年美国暴力犯罪活动日益猖獗,青少年杀人犯不断增多,要求严厉打击、从重判决罪犯的社会舆论亦愈来愈强烈。最近的
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赞成处死重犯的人已达到百分之七十五;赞成处死十六七岁少年犯的人已上升到百分之五十七。甚至有人大声疾呼“正告年轻人:解决犯罪的方法便是杀头”。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加紧了对犯罪活动的镇压。首都华盛顿去年凶杀率跃居全国第一后,当局今年决定拨款上亿美元大兴监牢以关押犯人;加利福尼亚州率先公布了《制止和预防街头恐怖活动法》,甚至规定要对未能“合理照料、监督、保护及管制”子女的家长判刑并罚款;一些州市正在辩论恢复死刑问题;布什总统不久前要求对那些用枪械等暴力手段杀害执法人员的犯人处于极刑……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执掌解释法律大权的美国最高法院数日前以五比四表决通过裁决:处死某些少年犯及智力迟钝者“合乎宪法”。由斯卡利亚、奥康纳两位大法官起草并得到首席大法官支持的一项决定指出,宪法对“残酷及异常刑罚”的禁止既不会妨碍对十六、七岁少年犯执行死刑,也不会阻止对智力迟钝者判处死刑。根据这一解释,许多类似罪犯今后恐怕都难逃被处决的惩罚。尽管有人认为最高法院的裁决有悖于美国宪法的“天赋人权”原则,但支持者为数众多。纽约一位慈善机构负责人说,“这些犯下蓄意凶杀罪行的十几岁的人已达到智力成熟的年纪,能分辨是非。他们应当承担全部后果。”华盛顿一位著名法律界人士认为,最高法院的严厉裁决说明,“利用技术细节使罪犯开脱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7月8日,两名法国青年肩背原子弹模型在巴黎街头作宣传,标语牌上写着:“钱应用于援助第三世界,而不应用于生产炸弹。”  新华社记者 徐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