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教育与培训

日本的闲暇教育
余逸群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导致了劳动者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对闲暇时间和闲暇教育的研究引起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关注。
日本是最早研究和探索闲暇教育的国家,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闲暇教育体系。
从70年代初起,由于受终身教育国际思潮的影响,日本政府就极为重视闲暇教育。当时,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和中央经济审议会联合制定了《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此规划认为“闲暇教育是对成年人进行再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以适应迅速变化的时代的重要途径”,并指出闲暇教育要面向国民活动的各个方面,促进国民全面和谐的发展。
根据闲暇教育活动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日本政府实施闲暇教育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为国民都能在闲暇之时受到良好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公民馆 根据日本的法律,公民馆由各市政府组建,大多数市政府都有一个以上的公民馆。这些公民馆是日本实施闲暇教育的有效中心,其职能是为市镇成人市民提供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并视实际需要举办有关的教育与文化问题的讲座或集会,开展文娱和体育活动。
截止到去年底,公民馆已遍及日本各地,总数已达18000个左右。
二、图书馆和博物馆 它们以收集、保管、展示、借贷各种图书、标本和资料等为业务,为受闲暇教育的人们提供提高文化教养所必须的情报、图书和资料。这些图书馆和博物馆还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字画鉴赏会、图片资料展览会等。
到1986年,日本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共有135个,博物馆共有1630所。
三、广播、电视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日本在实施闲暇教育过程中注重发挥广播和电视的作用。早在70年代初,日本的广播、电视台就开辟了社会闲暇教育的专题节目。今天,闲暇教育的专题节目和讲座的内容与范围更为广泛,这些节目和讲座很注意年龄层次的差别,同时又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实际需要。例如:妇女闲暇教育节目的内容主要是幼儿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与健康知识、美容与化妆、当今妇女问题与妇女运动史,等等。老年人闲暇教育节目的内容主要有健康长寿知识、老人的饮食与保健、对社会变化的理解和看法、怎样与青年一代沟通思想观念,等等。现在,这些广播和电视的节目及讲座都是有组织进行的,包括招收学员,发放教材和参考资料,有时还派教员到各教学点对学员进行辅导,毕业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因此,广播、电视中的闲暇教育节目、讲座深受日本人的欢迎,被称之为“闲暇教育的大百科全书”。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祖父母的春天
每天放学的时间,在巴黎各小学门前的长椅上,常常出现许多白发老人。他们谈天说地,一旦校园中的孩子们蜂涌而出时,便个个踮起脚,眼巴巴盼望着自己的孙儿孙女扑入怀抱。
往昔,祖母们的美称是“礼物奶奶”。孩子们想见祖父母,巴望他们会送给自己梦想中的礼物。她们现在有了新的头衔:“星期三妈咪”。她们天天接送孙儿孙女上学,在星期三法国小学放假时,她们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保姆”。
法国一本颇受欢迎的新书《祖父母的春天》指出,从1962年至1988年,法国双职工家庭猛增了一倍。现今每三个上班的妈妈中,就有一个把孩子托给“奶奶(姥姥)”照看——要么是中午搭餐,要么在晚上或度假期间全权负责。所以55岁以上的法国老人,至少有80%以上与儿孙们共度假日。
可见,在未来的家庭中,(外)祖父母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一个叫雷蒙的退休建筑师周末同老伴远游时,总要带着他们唯一的外孙女,小女孩每到此时前蹦后跳,非常快活。“我们每星期总要在女儿家吃一次饭。”雷蒙说,“周末她们又总是回娘家来。小孩子愿意见到我们,而我们也消除了寂寞,非常快活。”在法国,像雷蒙一家这样亲密的往来是很普遍的。
根据《学生》杂志的一次民意测验发现,在每5个15到18岁的法国学生中,至少有4个要每月一次或几次去探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能有1/4的人达到每周一次。
在测验中还发现,至少有70%的学生认为,爷爷奶奶在他们生活中占了颇为或非常重要的地位。
法国最具权威的儿童心理学家弗朗斯娃丝·多尔托认为,祖父母在孩子们心目中起着一种有意义的平衡、缓冲作用。在孩子们眼里,爷爷奶奶比父母亲切得多,他们像朋友一样,可以与之倾诉小秘密。他们不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只知道板起脸孔教育,丝毫不解人意;孩子们可以像朋友一样直呼爷爷奶奶的名字,而不用忌讳爷爷奶奶对自己发火。爷爷奶奶是温和、慈爱的象征。
在法国这样一个婚姻关系浮动不安的社会中,祖父母无形中成了儿孙们的“救生圈”。巴黎一个专门接办家庭案件的律师说:“现在前来事务所办理离婚的男女,往往都在他们爸爸或妈妈的陪伴下,有时甚至是双亲都出席。这在法国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碰上这类家庭破裂的悲剧,祖父母们在愤愤然外,更多的是关心孙儿、孙女的抚养权。
“一个新的世代诞生了!”《祖父母的春天》一书这样宣称。“他们既不年老,也不年轻,是一批不同以往的中年人”。“那些刚满50岁的抱孙子的祖父母们,在1968年震憾乾坤的“五月革命”中,不过30岁。他们本身对陈腐的价值观作过激烈的批判。不同于旧式的阿公阿婆,他们的心灵更开放,更富于容忍精神,处事也更有弹性”。
无怪乎法国有不少人用赞美诗般的语言宣告:祖父母们秋天里的春天来到了!
梁刚 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世界艾滋病总人数16.7万
至7月1日为止,全世界的艾滋病总人数为167373人,这表明在6月份新出现的病人超过1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估计,全世界艾滋病患者的实际人数是已报告人数的2倍。到1993年,全世界至少还会增加100万艾滋病人。目前已有14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艾滋病;仅有28个国家,主要是亚洲一些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没有发现艾滋病。
美国的艾滋病患者人数最多,已有95561人;第二位是乌干达,为6772人;其次为巴西和法国,患病人数分别为6421人和6409人。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芬兰农民兴办旅游业
位于北欧的芬兰,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处处风景如画,环境宜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农民自建假日村庄、乡村别墅、野营小屋,供本国或外国人度假使用,这是芬兰旅游业的一大特点。过腻了城市生活的人都渴望过一个“绿色假期”或领略一下“自然野趣”,农民的度假村正迎合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心理,所以生意兴隆。游客在芬兰农民的度假村里,不仅能饱览大自然的迷人景色,还可参加具有田园情调的各种旅游活动:采集草莓、蘑菇和其它草本植物;在内湖和海边捕鱼;冬天在砸开的冰窟窿边垂钓;另外还可去农家作调查访问,了解芬兰传统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等。
芬兰农民搞旅游,始于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近二十年来,芬兰农民度假村所以能有系统地不断发展,是由于得到国家度假旅馆联营组织的大力支持。
该组织帮助农民搞旅游市场调查,举办各种旅游知识讲座,以提高农民办旅游业的水平,还以多种文字出版书刊,介绍农民度假住房情况和丰富多彩的游览项目。
芬兰农民办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农户开辟了一个新财源。据统计,这项副业可使农户每年多收入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
步青
(附图片)
风景如画的芬兰乡村风光。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欧美名画失窃成风
丁刚
“那是4年前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博物馆刚刚开门,他们就拿着枪冲了进来,一下子就抢走了9幅名画。那些抢劫者们简直是精通艺术的行家,他们离去后,博物馆也就徒有虚名了。”巴黎蒙马丹博物馆礼品店的老板常常会对游客们这样说。如今,礼品店里摆着的就是那9幅名画的复制品,最引人注目的是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与此同时,在拍卖行,莫奈的作品已经卖到了1430万美元。
一面是艺术品失窃案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一面是艺术品市场行情看涨,搜集者趋之若鹜。今年5月9日,在著名的苏斯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中,毕加索的一幅自画像卖到了4790万美元。负责处理艺术品偷盗案的法国警官笛福说:“这很符合逻辑,能产生金钱的东西总是罪犯们感兴趣的东西。”
设在纽约的国际艺术研究会从1976年开始登记艺术品失窃和抢劫事件,1979年底的数字是1300件,现已超过3万件。今年1月,一对打扮入时的夫妇推着一辆童车光顾了纽约麦迪森大街画廊,他们离去后,管理人员忽然发现毕加索的一幅作品不翼而飞。这种偷法还算是比较文明的。近年来,像蒙马丹博物馆发生的武装抢劫案并非鲜见。目前正在美国接受审判的“艺术大盗”巴尼斯就是使用机关枪进行抢劫的。
盗贼们的作案技术也越来越高明。1986年5月21日夜,一伙盗贼来到爱尔兰戒备森严的一座庄园,他们巧妙地破坏了红外线防盗装置,偷走了11幅名画,制造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艺术品盗窃事件。
面对日益猖獗的艺术盗贼,不少博物馆尽管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也不得不耗费巨资安装防盗设施。有时,博物馆要到外地办展览,就更得格外小心。法国的一些博物馆往往将展品分开运输,有时甚至是一件一件分别通过火车、汽车和飞机运到目的地。
警方发现,有不少艺术品被盗后经过地下运输网运到别国,又以手续俱全的面目在艺术品商店里合法出售或在拍卖行里拍卖。艺术商们在欧洲一些城市的小街道上也会碰到有人兜售名画,可他们往往是既不愿买,也不敢报告警方。他们知道,“那些家伙不好惹”。
为了对付艺术盗贼,法国、意大利等国已设立了专职部门。尽管如此,发案率仍在直线上升,警方难以应付。法国近年来的破案率还不到30%,意大利也不过是接近50%。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盗贼们有时会故意在警方眼皮底下作案,在意大利专门对付艺术盗贼的警察总部对面有一所教堂,4年来这所教堂被盗了4次。警方甚至估计,有些名画早已无法完璧归赵,盗贼们可能已将原画分成几部分出售了。
许多名画被盗多年,杳无踪影。假如盗贼们并不急着用钱的话,他们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谁都知道,名画就像陈年的老酒一样,时间越长越值钱。要是它最终落到了一个收藏家或鉴赏家手里,那就更难物归原主了。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名画欣赏 朱根华 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