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端正“彩管”投资导向
本报记者 鲁牧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最近提供的情况表明,
“彩电热”引发了“彩管热”。在治理、整顿中,不少地方争上彩色显像管与玻壳项目,投资热度不仅不减,相反还在继续升温。
已列规划而尚未评估论证的青岛、东莞、长沙等“彩管”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规划外的广东佛山等“彩管”项目在想方设法争取建设。
在“自我配套”名义下,北京“彩管”所需玻壳,本可由安阳(近期)、石家庄(远期)供应,却要再上玻壳;安阳有了玻壳,又提出上“彩管”。
这股“彩管”投资热的发展,既不符合当前治理、整顿要求,又将使宏观布点规划遭受冲击,甚至被打乱。
现状:彩电生产发展迅速彩管供应严重短缺
近10年,我国彩电生产发展迅速。1979年产量还不到1万台,1984年突破百万台,1988年又突破千万台大关,远远超过“七五”计划800万台指标,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17%。
1984至1986年间,全国百条电视机装配生产线先后上马。尽管当时电子工业部在技术、质量考核检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调减,但电视机生产能力仍然偏大。由于发展过快,组装整机所需的主要部件彩色显像管严重短缺。
我国“彩管”生产是从1982年开始的,1983年产量只有58万只。到目前为止,年生产能力也不过200多万只,显然不能满足现有彩电生产线的装机需要。去年生产1028万台彩电,所需“彩管”主要依靠进口,采用国产“彩管”的仅占14.6%。
在通常情况下,组装100台彩电,需要“彩管”104只。到“八五”期末需要多少“彩管”才能适应彩电生产的需要?
预测:到1995年,“彩管”年需求量1200万至1300万只
1988年底,我国城乡电视机拥有量已达1.35亿台,比上年1.12亿台增长20%;其中,彩电拥有量为3200万台,比上年2200万台增长45%。市场反映仍为“凭票购买,供不应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彩电供应紧俏”背后,隐藏着超前消费的因素,市场反映并不完全真实体现国内社会购买力水平。去年,有关方面在天津调查的结果表明,在1000台彩电买主中,有25%是借钱购置的。今年初,由于价格上涨和其他因素,有的地方彩电销售量急剧下降。据报载,广东1月份最后一周国产彩电售出1000多台,而2月上半月销售量仅为100多台。广州广播设备厂过去每月生产2万台彩电供不应求,如今产量减少一半,库存却大量积压。
有关方面采用多种方法测算,到1995年,城乡居民将达2.68亿户。其中,城市0.54亿户,农村2.14亿户。如按彩电普及率城市为90%、农村为35%计算,尚需彩电9000万台左右。国内市场需求量每年约1300万台。这个预测总量可能还是偏高的。
若按年需求量1000万台水平,加上出口和维修需要可以推算出对“彩管”的实际需要。即:到1995年“彩管”年生产能力可控制在1200万至1300万只之间。
但是,从各地纳入初步规划建设的“彩管”项目生产能力来看,已经不下1700多万只,大大超越了专家们预测的1200万至1300万只的水平线。
制约:资金筹措难度大外汇承受能力差
如果一路绿灯,使规划外的“彩管”项目一一动工兴建,那末到1995年“彩管”生产能力有可能达到2000万只以上。这不仅会使规划建设规模继续膨胀,而且导致国家有限财力物力分散使用,严重影响规划内项目如期竣工投产。
投资、技术双密集型是“彩管”产业的明显特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京、宁、沪3个“彩管”项目进行分析结果,单管投资额约为400至700元。如果新增1000万只“彩管”的生产能力,至少需要投资50多亿元,资金筹措难度甚大。
外汇支付更难以承受。“六五”、“七五”引进的
“彩管”生产线,产品规格多达十几种,生产工艺技术不一,增加了国产化难度。而依靠进口散件组装“彩管”,每只“彩管”用汇约需70美元。在去年生产的彩电总量中,采用进口“彩管”以及少量配套件,总用汇额达8亿美元之巨。
项目投产后的用汇量也不小。北京厂投产后,评估预测4年间每年生产用汇三四千万美元;上海厂达产后,每年生产用汇也要八九百万美元。据了解,年产1000万只“彩管”,所需进口原材料、配套件、工模具和备品备件,总用汇额约为1.5亿美元。
导向:投资重点移到国产化增强新技术开发实力
上述概况显示,当前我国“彩管”投资导向亟待端正。也就是说,不宜继续扩大生产能力规模,而是迫切需要调减和严控“彩管”生产线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将投资重点移到生产“彩管”所需的原料材料、配套件的国产化工程上来。并以老厂技术改造、扩大生产为主,增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实力,以使“彩管”产业得以协调地向规模经济发展。
这是因为,我国“彩管”生产能力建设速度已经不低;只有努力实现“彩管”所需的原材料、配套件的国产化,才能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大幅地减少进口、节省外汇。
还因为,将黑白管生产线改为彩色管生产线,花钱不多,技术易行。目前,经济发达国家黑白管产量仅为彩管产量的10%—20%,而我国现有黑白管年生产能力比彩色管产量高出五六倍。有计划地实行部分老厂技术改造,可使现有黑白管生产线得到充分利用,节省大量投资。
再说,我国已经引进的“彩管”生产线均属80年代初、中期水平,缺乏新品开发技术手段。当今国际上正以“提高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为目标,大力开发彩电新技术。有的国家已经完成了“高清晰度电视”的一系列完整技术和设备研制,将作为“第三代电视”问世。我们如不及早考虑安排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比如建立一两个研究开发中心,那末若干年后很有可能使一大批“彩管”生产线再度依靠引进来进行技术改造。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如何促进外贸出口稳步发展
本报记者 陆振华
到今年3月底,我国对外借款总额达123亿多美元,国家外汇储备总额虽已超过174亿美元,但改革、开放建设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外汇。
面对外汇短缺的压力,如何选择切实可行的对策,推动我国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这是改革开放中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最近,记者采访了北京和外地经贸部门的一些领导和专家,他们谈及的许多意见,为扩大出口创汇开拓了思路。
搞好内外销统筹兼顾固然重要,但更需花力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外贸出口确实碰到不少难题,如出口商品生产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紧张,适销的大宗出口商品不足等,但是,外贸出口也有不少有利条件。为了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必须抓好两个重要环节:搞好内外销统筹兼顾;下大力气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对国内资源丰富,增产潜力较大的商品,尽可能多组织出口,特别要增加轻工、服装、工艺品、加工食品、建筑和装饰材料、机电产品和家用电器等工业制成品和创汇农业产品出口。对国内外市场都需要的商品,要挤一部分出口。
在经济短缺的国家,扩大出口的潜力主要在于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加上国际市场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疲软、国内市场原材料和某些农副产品供应又偏紧的实情,工业制成品出口,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获得了发展。去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已占全部出口商品的64.4%,全国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85年的6.1%提高到1988年的10.9%。1985年以来出口额的增长,主要是靠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大幅度增加,国内市场紧缺的原油、成品油、大米、玉米、猪肉等,出口量不仅没有增加,而且逐年减少。
今年以来,在出口结构调整上正在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一是充分发挥已有的和调整后多余的生产能力,增加附加值高的加工产品生产,促使产品增值;二是发展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提高“两头在外”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品出口。
消除“外销紧了挤内销,内销紧了压外销”的关键是更新观念,掌握规模
制定对外贸易的出口政策,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当前有两方面的观念需要强化:首先,要把外贸看作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器”。有些经济专家认为,越是经济短缺的国家,越要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广泛参加国际交换。第二,要强化进出口贸易的综合社会效益观念。从微观管理来说,对每宗进出口生意都应当要求严格核算,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但从战略上来看,进出口贸易的综合效益更为重要。如果仅仅考虑出口或进口的盈亏,那么很可能影响我们进出口贸易的正常发展,甚至会裹足不前。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我国出口的产品便宜,进口的东西贵,不合算。这里有个综合经济效益的观念。我国近年来进口的生产资料约占进口总量的80%,主要是国内紧缺的化肥、钢材、橡胶、木材、羊毛等物资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这些进口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据测算,每进口1亿元物资,可增加国内工业产值1.5亿元;出口1亿美元的工业品,可以实现国内5.8亿元产值。对外开放的头8年,投入生产的引进技术项目达1万多项,累计增加产值1107亿元,创造利润税收约257亿元以上。
加强宏观控制,消除“内战”,增强对付“短缺”的承受力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把我国外贸由统负盈亏、吃“大锅饭”的体制逐步推向自负盈亏的体制,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和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这对处在短缺压力下的我国对外贸易,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外贸界的领导和专家,也看到由此带来的新问题:由于拥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增加过多过快,“块块经济”活力增强,带来了抬价收购、削价竞销的紊乱现象,各种“大战”不断。经贸部门对于“大战”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大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外贸,它是新旧体制交替时期,我国短缺经济现状下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去年出现的茧丝大战、羊绒大战、板栗大战等,许多都与外贸有关,但是,也有外贸尚未涉足或已退出市场的,也出现“大战”。经贸部门领导和专家分析造成“大战”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没有理顺,实行价格双轨制的商品,有一部分价格放开,管理没跟上;短缺经济情况下长期存在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管理机制不健全,新的秩序没有很快建立和完善;由于实行地区和行业倾斜政策,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不平等竞争。
对于制止“大战”,经贸部门不是无所作为的,但是也不是一家就能解决,需要综合治理。最近,经贸部向国务院上报防止20种商品“大战”的意见,提出了制止“大战”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着眼于两点:加强宏观控制;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但是,经济专家对此并不满足,而对如何消除“内战病灶”的探索显示出更大的热情。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为何热劲难减?
皮子
这几年,各地争上热门产品。汽车热、冰箱热、彩电热,热浪一个接着一个。如今,又来了彩管热,录相机热。
一哄而起,乱上项目,难免重复引进,重复建设,浪费生产力,既降低宏观经济效益,又降低微观经济效益。这些危害,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国家三令五申不准乱上项目,强调顾全大局,规划布点,可是不少地方仍是热劲难减,照上不误。
批评他们缺乏全局观念,批评他们各行其是,都应该。可问题又不那么简单。一些地方争上热门产品有其深厚的经济根源。地方有地方的经济利益,财政分灶的体制又大大强化了地方的经济利益。热门产品多是价高利大的产品,有了它,就有了财政收入,地方的日子就要好过得多,而且还有增加就业,增加市场供应等诸多好处,地方怎能不千方百计上项目?只是要求地方顾全大局不行,仅用行政手段控制也不行,经济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手段去解决。
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协调好地方的经济利益。热门产品的规划布点必须是科学的、公正的,根据市场需求量多少,发展规模大小,确定项目布点。要有严格的科学论证,多方协商探讨。具体如何定点,谁上谁不上,应该公平竞争,公开公正,不能谁想上就上。对违反产业政策乱上项目的,在行政上、经济上都要处罚,不能让他们占便宜。
有了科学的、公正的规划布点,还要切实贯彻执行。不准乱上项目,虽是三令五申,可许多时候并没有严格控制,上了的也就上了,没上的反倒吃了亏,这样一来,你越是三令五申,人家越是抢着上。长此下去,就是再多的三令五申,也是禁不住的。产业政策必须有组织纪律和行政手段作为保证。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东方咔叽王
——记常州东方印染厂
匡启健 刘燮阳
人们把常州东方印染厂称为“东方咔叽王”,拥有年产1亿米以上的能力,是中国纺织行业的著名企业。
这座工厂坐落在古城常州。它东濒太湖,北靠长江,西倚茅山,京杭古运河从它身边轻轻流过。工厂创建于1944年,老一代的人都知道,旧中国有个常州益丰昌染厂,就是它的前身。
咔叽,在中国并不时兴,而在国外却风靡一时,成为最时髦的一种高档纺织品。它色泽鲜艳,纹路清晰,手感厚实,穿着舒适,无论是法国的巴黎女郎,还是英国的绅士,只要能穿上一件中国的东方咔叽,感到十分高兴。正是迎合西方人的心理,常州东方印染厂这几年在对外搞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指引下,继承老一代的传统技术,并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不断创造新品种。
这里有毛感很强的磨毛咔叽,富有立体感的起花咔叽,能防火的阻燃咔叽,色泽艳丽的印花咔叽……琳琅满目。据介绍,这个厂生产的咔叽已有50多个品种3000多种色号。其中“水月”牌色纱咔、“狮王”牌涤棉咔叽是国家银质奖产品,“民乐”牌杂色纱咔和杂色半咔是纺工部优质产品,“海狮”牌杂色纱咔是江苏省优质产品……这些优质咔叽,目前除在国内畅销不衰外,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是抢手货。去年出口达到5046万米,创汇4025万美元,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出口量和创汇量均为第一。
许多外商喜爱东方印染厂的咔叽,法国印染专家杜特尔参观该厂后说:“我认为已达到‘冠军’的地步,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来说都是这样。”有一次,一个外商要加工120万米的军绿咔叽,当时他只带来了该国的一袋泥土作为色样,厂里照这个外商带来的泥土的颜色,用半个月时间,调整了几十只配方,更改了10多次工艺,很快生产出了他需要和满意的军绿咔叽。在提货时,外商对东方厂保质保量提前履约连连表示敬佩。第二年他又来该厂订购200万米。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提高质量,工厂通过创收的外汇,添置了从联邦德国进口的预缩机和热定型机,增强了前、后处理的能力,还利用贷款引进了一条化纤流水线,当年建厂房,当年安装,当年投产并收回了全部投资。工厂还增加了印花品种的设备,形成了印花生产线,改造了180厘米辊幅的阔幅漂染生产线,新建了4500千瓦余热发电机组和较先进的日处理为5000吨的污水处理站,以及每小时500吨的河水净化设备等等,使生产不致因水、电、汽和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受影响。技术改造使这个具有45年历史的老厂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这些年来,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常州东方印染厂积极发展横向联合,逐步形成了群体优势。1985年4月,以该厂为主体组建了“东方水月纺织印染咔叽出口集团(公司)”。现在,全国各地已有22家纺织、印染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成为该集团的成员,形成了各成员单位之间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生产能力不断扩大。集团还开展了多口岸的工作。到明年集团创汇将达8000万美元。东方印染厂,一个有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咔叽王”,将名副其实地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怎样突破徘徊——农业发展问题讨论

推动农业宏观管理的改革
曾衍德 陆贵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新旧经济体制摩擦加剧,宏观经济环境恶化,也给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矛盾。所以,农业徘徊要从体制改革中找原因。
农村经济是一个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经济“大系统”,也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实施的国民经济的部门化管理,使农业处于不利地位,现在与农业有关的部门包括计划、财政、银行、化工、商业、粮食、外贸、轻工、工商、税务、物价、供电等,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相当程度上左右着资源的配置。新旧体制转换,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按旧方式活动的部门行为有了新的行为,部门、行业利益与行为缺陷使工农两大部门矛盾日益尖锐。本来农户和国家都期望部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积极支持和推动作用,并为农户承担部分经营风险,但在部门自身利益的推动下,难以做到;而农户反过来又以其变幻不定的经济行为使部门无所适从。在农业投入中,有些承担物资、资金供应任务的部门,不能正确处理本部门利益与农业发展大局的关系,为了自身利益,将物资、资金集中转向那些见效快、利润高的行业;有的还参与农资转手倒卖,甚至随意抬高物价、以劣充优,克扣农民,从中牟取暴利,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计划不能如数、如期实现。更有甚者,有些职能部门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短缺的情况下,为着所谓“内部合理”的利益,向农民伸手要好处。由于这些行业、部门具有垄断地位,经营利益和风险不统一,其营利行为使农业报酬低这一问题强化了,影响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利益地方化倾向又促使地方政府向非农产业倾斜。地方财政包干之后,由于财政对地方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短平快投资和高产值、高速度抓财政收入的动力,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发展则靠中央投资补齐。从而,驱使“城市偏向”更加突出。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充其量也只是解决自给自足,往往关心财政收入眼睛向下看,发展农业目光集中向上,县里希望省里增加投资,省里希望中央增加投资,农业的地位更加削弱。农民感到伤心的是:过去部门与农民发生利益冲突时,政府能够出来为农民讲几句公道话,现在变了,政府往往站到财政收入这一方面。农民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不直接,而部门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是绞在一起的。这是部门干预政府行为总能奏效的一个内在原因。
农业管理的“大锅饭”体制把担子死死地压在国家身上。比如,粮食管理体制,原有的统购统销是中央政府对8亿农民,现在的合同定购仍然是中央政府对8亿农民,只是购销流通量不同,地方政府不承担责任。粮食的余缺调剂,至今没有打破地方吃中央“大锅饭”的局面,也没有改变调入地区“吃”调
出地区的不合理状况。一方面是中央财政困难,另一方面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调入粮地区,都不愿支付增加供给的费用,发展粮食生产仍是中央的事。中央要调粮给缺粮省,就得花钱,已采取了建设“钱粮挂钩”的商品粮基地等形式。财政“分灶吃饭”与农业“大锅饭”相悖的管理体制不理顺,各级政府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根本地调动起来。
农业走出困境,结束徘徊,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构造中,强化以“农业倾斜”的政府行为、部门行为的新体制,建立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的约束机制,帮助农业逐渐摆脱被公开和隐蔽索取的局面,是农业走出徘徊的高层次措施。
首先,应该摆正工农两大产业的关系。工农业关系问题,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始终没解决好,往往是农产品供应不足时,就强调农业的重要性,相反,就不那么重要了,在新的形势下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人口膨胀,资源减少,优先发展农业已经成为摆脱不掉的任务。能否像解放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构造的相应经济管理体制那样,把优先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改革目前的经济管理体制,确保农业这个基础部门和弱质产业的发展。在这个战略目标下,其次就要重新构造农村宏观管理体系。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只强调兼顾中央、地方、部门、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而没有建立起一种约束机制,以致造成行为不规范,经济秩序混乱,农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难以协调。为此,重新构造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宏观管理体系成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任务,这应包括消弱政府部门条条对地方块块的干预;消弱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投入,促使地方伸手向中央要钱要物观念淡化;重新调整国家与地方的财政关系,逐步改变中央向地方要钱,再以中央投资形式返回给地方的无效循环。农业问题的核心是粮、棉、油生产与流通,可否改中央一级管理为二级管理,省际间农产品的流动实行合同制,中央政府改掉“家庭主妇”的角色,以法律来规范地方、部门的活动和行为。中央的农商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制定生产、流通合一的规划及管理规范。第三,改革财政体制,解决农业“大锅饭”问题。财政包干对旧体制是一种改革,但随之带来了地方、部门意识。如果仅增加地方财政留成,不把农业的包袱分解到地方,其留成利益仍然用不到农业上,其结果工业与农业的矛盾在地方化财政目标驱动之下更加尖锐。目前财政与农商部门的结合点是合同定购部分,在推进农业分级管理之后,把合同定购部分连同财政分解到消费省市。允许地方政府对农产品的购价、销价、农用物资销价、农产品加工制品销价等方面,在一定幅度内有自行调节的决策权。中央在放权的同时,强化地方政府的行为规范,把发展农业的财政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作者为农业部干部)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剪刀差
陈惠龄 原载《讽刺与幽默》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途汽车站旁,几家饮食个体户只顾赚钱,不管环境卫生,满地是垃圾和洗涮后的脏水脏物,苍蝇成群,臭气熏天,包子、饺子等食品就在这里出笼,带着细菌进入南来北往的旅客口中。  陆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