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综合)
专栏:

  救救中国的儿童剧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经济怪圈
本报记者 田晓明
专为孩子们演戏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这几年好戏叠出,同时在捉襟见肘的资金窘境中越陷越深。剧院认为,儿童剧的创作与演出已陷入了痛苦的怪圈。
一是孩子们需要儿童剧,而剧团却演不起。北海幼儿园400多人的小礼堂爆满,儿艺演出的歌舞剧《快乐的汉斯》谢幕许久,场内孩子和家长的掌声仍然经久不息。下雨了,北京东华门幼儿园的孩子们打着伞,也要看完儿艺演的《宝船》。……孩子们爱看儿童剧,但是各大剧院却不敢上演儿童剧,因为场租600元,票房收入最多不过300元,哪一场演出不亏几百元呢!多少年了,儿童剧的票价从没超过6毛钱,而北京的冰糖葫芦一串却涨到1块钱。是孩子们没有钱看儿童剧吗?似乎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从来慷慨大方,好几十元买件变形金刚,连眼睛也不眨一下。也许人们心目中:儿童剧的票价比话剧、歌剧便宜是天经地义的,孰不知儿童剧要创造一个美丽生动的童话境界是何其艰难!
二是儿童剧创作与演出投入高,收入低。剧院里最为经费短缺焦心的是舞美队。服装组组长张文香一接新戏采买任务,就挖空心思地抠钱,为买便宜几块钱的料子,她能跑遍北京市的各大商场。新戏《太阳之祭》舞美队预算6700元,剧院审批时一狠心砍去了400。张文香痛心疾首:“演出效果已不是我考虑的首要条件,没办法,哪有钱啊?《太阳之祭》中有个角色是市长,出场时应穿风衣,为便宜7元钱,我给买了次品。”
三是儿童剧社会效益高,而劳动报酬极低。来自影视圈的经济冲击,使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重要的激励因素──劳动报酬暗然失色。儿童剧演员由成年人扮演儿童,演技难度大,集歌、舞、人物形象塑造于一身,劳动强度高,而劳动报酬却少得可怜。儿艺这几年许多演员偶涉影视圈便引人注目。王铁成、赵有亮、薛白、许亚军等早已为影视界所关注。拍一部影视片能轻而易举地拿上千八百,而在剧院每演一场戏,演出报酬不过4元钱。
纵观中国各大艺术剧院的财源无非三个:国家差额拨款;剧院演出收入;对外有偿服务。然而,中国儿童剧院在这三条路上行走依然举步维艰。
救救孩子!救救中国的儿童剧!


第4版(综合)
专栏:

  中国道教经籍总集
《道藏》影印出版
新华社北京电 卷帙浩繁的中国道教经籍《道藏》已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首批800部已告售罄。
道教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道书的辑集开始于东晋时期,目前我国保存完整的只有北京、上海所藏的明代刻印的《道藏》和《续道藏》。
《道藏》不仅是古代道家名著和各种注释以及道教经典、符箓、科仪、著述的总汇,还收录了各种各样的古籍,洋洋5485卷,是研究我国道教、历史、哲学、文学、社会风俗、音乐、艺术及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 这次影印,以北京白云观藏本为版本,对原书中的缺文、缺页、重页、错页,借现藏在上海图书馆的上海白云观旧藏书作了补改,影印后的《道藏》共36卷。


第4版(综合)
专栏:

  畅销书赚钱长效书赔本
《中国新文艺大系》还要不要出下去?
本报讯 《中国新文艺大系》的总编委们遇到了新难题:面对畅销书的冲击诱惑,作为文化积累长效书的《大系》还要不要继续出下去?
《中国新文艺大系》是部全面系统介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艺术各个门类拔萃之作的总集,规模巨大,门类齐全,内容宏富,是一部集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体的大型断代丛书,受到海内外文化人普遍关注。原定出版五辑共70余集80余卷,约9000万字,自1984年起,已有36集44卷陆续出版或发稿。前几年,每集印数平均在一万册左右(多的达两万册),已有相当亏损。1987年改按实际成本定价,勉强保本。但自1988年后,印数猛减(少的只有千余册),而成本已剧增。至今,每印一卷,约亏损三万元。
《大系》本无国家补贴,又无社会赞助,长此承受,难以为继。
近日,《大系》总编委会与文联出版公司负责人共商对策。总主编陈荒煤,副总主编冯牧、李庚,以及到会的总编委王朝闻、江晓天、许觉民等在无奈中确定的权宜之计是,放慢速度,确保质量,分段出版,坚持出完。邓兴器代表出版单位表示,为使事业终于有成,愿与编委们灵活共渡难关。在低谷中滑坡的出版界,下此决心,实属不易。他们企盼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为不致出现“十年空白”给后代积累和保存可供研究的必要资料,《大系》总编委会还研究决定编印“文革史料集”,讨论了如何掌握入选标准和处理“帮文艺”代表作的原则。             
(据《文艺报》)


第4版(综合)
专栏:

  电视连续剧《潘玉良》摄制完成
本报讯 潘玉良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她的生平事迹已由福建电视台拍成电视连续剧。
电视剧采取倒叙、顺叙、插叙等形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潘玉良的生活经历,表现了她晚年梦回祖国的夙愿。
                        (蒋阳辉)


第4版(综合)
专栏:

由120多位书画家绘制的《兰州书画长卷》总长530多米。


第4版(综合)
专栏:

我国第一方“中国名胜百龙砚”在河北省保定市新生陶瓷厂由青年工匠刘继华等雕刻成功。这方以易水砚石为原料雕成的巨砚,重265公斤,正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刻有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100条巨龙在云涛雾海中游嬉。
李永清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