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从“跳槽”看就业动向
本报记者 赵兴林
被单位除名,这个一向刺人的字眼和令人难堪的境况,80年代已闯进人们的生活。
“给我一条生路吧!”一位在棉纺厂工作20多年的熟练工竟然要求除名,像是哀求又似乎是最后“通牒”。之前他已多次请求单位除名而未成。
“我要求辞职”,一位青年工人递来厚厚的一沓人民币,作为向单位交纳的培训费。
“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反正我得走人。”
1988年,北京市自动辞职,或采取“主动”被单位除名的有14000多人。他们中多数是企业的生产骨干、熟练工,也有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大学生、研究生。
人们怎样看待这些“跳槽”者?他们现在的境况又如何呢?
“就业职工中途‘跳槽’,使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出现了断层。”人员流失严重的北京棉纺二厂领导对这种不甚平等的“人才竞争”发出惊叹,却又找不到对策。原来这个拥有9000多名职工的国营企业,近年来人员外流达1000多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左右的居多。有挡车工、电工、汽车司机。
企业界人士认为,“跳槽”,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满本单位现状者有之;个体户的暴富,合资企业的较高收入,也是很强的吸引力。有些申请辞职者,事先已找好门路、衣袋里揣着已经联系好接收单位的调令。这种人横下心要走,拉也拉不住。北京某国棉厂计算机室有位助理工程师,“跳槽”到一家公司,马上被晋升为工程师,基本工资随之上涨。厂领导挽留不住,采取“冻结”调出措施无济于事。接收单位提出不要工资关系、人事档案,这位技术员不辞而去。
不是所有“跳槽”者都能马上找到合适单位,有的把自己的档案材料,暂时寄存街道办事处,尽管每年交纳180元保管费,也在所不惜。他们把希望寄托在首都的劳务市场,那儿没有“人情”、“关系”干扰,给每个求职者以公开、平等的机遇。一些有业务专长的人在市场上非常吃香,在去年西城区举办的劳务市场上,一个小伙子名叫周杰,会驾驶、电工和司炉,在场的4个单位争着要。这天上午,另外有50多位有技术专长的电工、焊工,也都找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
而那些无业务专长的“跳槽”者,却成了“困难户”,他们四处碰壁之后,想回原单位的也不乏其人。
“厂长,开开恩,让我回来上班吧。”记者在一家工厂采访时,就遇上一位哭哭啼啼的青年女工。原来这位女工看到从本厂“跳槽”出走的人,有的找到了轻松活计,有的增加了经济收入。她动心了,去年8月,向厂部递交了辞职申请书。厂领导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没有答应她的请求。但这位女工却采取旷工手段,一连3个月未露面。她被除名的目的达到了。可事与愿违,在家待了半年多,仍未找到合适去处。家人埋怨,邻里风言风语,在家待不下去了。今天,她第5次找厂领导。
“跳槽”进入流通领域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在首都摊群市场一隅,一位身穿深灰色西服,脖子上系红色领带的“老板”说:“我真后悔离开工厂太晚了……”旁边一位身着牛仔裤,上身赤膊、满头卷发的青年接过话茬:“老弟,在街头摆摊售货,冬冷夏热、风吹、雨淋、日晒,还有许多麻烦事,看来你该多尝尝这些滋味罗。”接着,他用嘴噜了噜旁边一个空摊位说:“那哥儿前几天悄悄回到一家国营商店,重端铁饭碗了。”这真是,扔掉“铁饭碗”,又想“铁饭碗”呀!
“跳槽”者,并非都是为了钱。东安市场宣传干事姜冠军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从军十多年,从部队复员回京后,先后在市日化一厂任团委书记、厂办公室副主任,之后又到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对她来说,在工厂仕途光明,并且每年还有两次向上浮动工资的机遇。问题是家离上班地太远,每天上下班路上至少4小时。今年2月,她来到东安市场当科员,经济收入减少了一大截。她心甘情愿。图什么?“每天上下班路途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她坦然地回答。
王秋霞,快人快语。她来东安市场前是北京商业学院教师,夫妇已在商学院分到了住房,执教也有4个年头了。去年春季,王秋霞和部分学生来东安市场实习,她深深被名声日震的东安集团公司吸引。她说:我是学商业经济的,但一接触实际,就感到自己所学得的知识苍白。所以才来东安市场的。
大学教师来商场当办事员,连原单位分到的住房也退掉了,是不是有点吃亏?她爽朗地答:“我要求的是个人事业上的满足。”
究竟如何看待“跳槽”现象?经济界有关人士认为:这是对多年来的劳动分配制度的冲击,表明他们开始注重自身价值和竞争意识。
面对这种形势,如果采用“命令式”、“封闭式”手段,已无法解决商品经济发展中必然涌现出来的人才流动问题。
对策,只能从深化改革中寻找。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怎样突破徘徊?——农业发展问题讨论

  “局外人”谈“徘徊”
——各界人士来稿综述
许宝健
本报开展如何突破农业徘徊的讨论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稿,坦陈己见;同时,自称为“局外人”的机关干部、军人、教师、学生等也踊跃提出意见,献计献策。他们的意见虽不算系统,但内容广泛、实在,不应忽视。
实行保护性政策 调动农民积极性
发展农业有“三靠”,第一就是靠政策。许多来稿也把问题集中在我国的农业政策上。
四川重庆教育学院刘朝明老师提出转变农业政策的问题。他说,纵观世界各国的农业政策,可分为保护性和歧视性两类。前者对农业实行经济上的资助,后者对农业实行经济上的剥夺。刘朝明认为,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取决于政策转变,具体包括:价格保护、生产保护、经营保护等一系列政策。
农业要上去,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积极性从何而来?湖北省京山县委宣传部何永斌说,农民是粮食生产的“源头”,开源壮流,首先要让农民成为既有生产自主权、又有经营自主权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空军指挥学院徐东平认为,农业为什么徘徊?粮食为什么上不去?问题再简单不过,粮价低,种粮不赚钱,就不在上面下功夫。
确立农业主体 提高农民素质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张明琼撰文分析了农业陷入徘徊的原因。他认为,除了政策等原因外,还应下大力帮助农民提高素质。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然而,占我国人口1/4的文盲绝大部分是农民。广东化州县合江中学的袁胜海说,一批批素质较高的农民务工、经商去了,种田人的素质越来越差。有不少只满足于种得下、收得起,根本谈不上科学种田,精耕管理。
也许,更令人忧虑的是下一代农民。铁道部第二设计院的刘云认为,农村中的青少年务农意愿日益低落,已成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上海市某农业学校对在校学生搞了一次志愿调查,结果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学生只占2%。
湖北洪湖燕窝高中教师杜贵汶在来信中写道,突破农业徘徊要“治本”,本就是人,就是农民。在强调科技兴农的今天,农民素质不提高,农业很难上去。
天津师大的夏建海的文稿中还提到了农村干部的素质问题。他说,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农村干部远不能适应要求。一些农村干部连最基本的法规和政策都不懂,根本起不到领导作用。而农业生产搞得好的地方,基层干部的素质一般也都比较高。
增强服务观念 建立服务体系
为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网络。这是河北省赵县宣传部刘先宗的呼吁。他认为,加强社会化服务,就是抓住了当前农民最关心和农村发展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广东省罗定县科委何松新在来稿中谈到,要搞好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要加强服务。如产前的落实承包、农田基本建设、良种的引进推广、农药肥料的组织调运;产中的病虫防治、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产后的产品销售、资金保证等等。可是,目前大多数地方的“服务”,还仅停留在催耕催种上。有关职能部门也由于过份强调经济效益而放松了服务。
四川省华蓥山矿务局一中谢仕聪老师建议,组织非经营土地农户,建立农民所需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服务系统。
加速成果转化 发挥科技潜力
根据我国国情,农业发展首先要寻找的是土地替代品,而不是劳力替代品。而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作用是替代劳动力。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机械化对提高土地生产率、饲料报酬率的作用,远没有农业科技推广明显。据此,许多同志主张大挖科技潜力,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开滦矿务局王俭建议要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一方面加快研究、试验适应我国生产条件的高产粮食作物品种;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推广国外优质粮种。我国某些高寒地区地域广阔,被视为“不毛之地”,其实与北美自然条件类似。如果注意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开垦和发展这些地区,效益是可观的。
完善承包制度 加快土地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讨论中一个比较热的话题。解放军技术学院讲师濮小金提出,要发展多层次长期土地租赁制。具体步骤为:由包到租——变承包为租赁;由短到长——变短期承包为长期租赁;由少到多——变以户为单位的单一承包形式为集体租赁、专业租赁、联户租赁和农户个体租赁等。
实行“耕地兼并”,是河北省张北县政府办公室李志宏来稿的主题。他认为,解决农业后劲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打破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逐步实行耕地的规模经营。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那些种田能手可以得到更多耕地。其结果,农村劳力将进一步分化,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当然这是一个长过程,急了不行。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再谈“奖金效应”
陈前生
读《“奖金效应”谈》(1989年4月13日《人民日报》第5版),颇有同感,但觉意犹未竟,需再续上几笔。
奖金,顾名思义,是用于奖励的金钱。它和奖状、奖章、奖旗等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设的。所不同的是,奖金用金钱作为奖励的载体,它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物质利益原则的结合,既蕴含着精神动力,又蕴含着物质动力。奖金作为激励手段,如果运用得好,是会有效果的。
当今“奖金效应”之所以不理想,主要是相当多的人对奖金的认识失之片面。不少人只看重了奖金的“金”而忽视了“奖”。有些人甚至认为,荣誉不能当饭吃,只有“金”最实惠。这些人在拿奖金的时候,毫不悭吝地把“奖”作为“金”的包装扔掉了。既然只注意到“金”,一个月十块八块钱何足道哉?奖金对这些人能有什么激励效应?
还有,如今一些发奖金的人也只注意到奖金的“金”,忘掉了“奖”。他们说,现在一个月十块八块钱职工不在乎,用不着在这上面多花工夫。结果把发奖金纯粹当成分钱,排排坐,分果果,见人一份,甚至长年不上班者,一个子儿也不少。这种“奖金”还有什么荣誉可言?哪能刺激出积极性来?
有些人之所以觉得奖金效应不理想,还因为对奖金的期望值过高,结果未能如愿。须知,奖金就是运用得好,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发奖金如同其他奖励一样,是调动积极性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也不是根本方法。根本方法还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这是长远起作用的因素。有人主张,奖金数额应由低到高逐年增加,逐步加大刺激,这样可以保持甚至提高奖金效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单位之间互相攀比,越发越多,有的奖金已超过工资许多。奖金效应呢?却越来越小,以至刺激出“不给奖金不干活的毛病”来,这就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了。这样的教训是应该记取的。这不是说奖金不需要,而是说不能单靠,或主要靠这一条。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乡镇企业中的“明星”
——记马永道创办上海汇达针织总厂的经过
张国宝
他、马永道,上海奉贤金汇乡的一位普通农民,竟把一家乡间小厂办成了全国乡镇同行业外向型大户:一年创产值3703万元,在全市乡镇同行业首家上了国家二级企业。
7年前初春,乡里借拨给60万元资金,要他创办一家新工厂。怎么建、上什么产业等都由他定,但务必在数年内发展成能挑起全乡工业经济大梁的企业。向来乐呵呵的马永道沉默了。
一个月后抉择作出:办针织服装厂,产品上外贸的。一时间,异议、责备、劝阻接踵而至:“你疯啦!现在‘内贸’针织服装正‘热’得上劲,好赚钱。而外贸的,撇开质量要求高与赢利低不说,拖了交货期限可得赔老本!”“哼,肥肉不吃挑骨头啃,准翻船!”马永道的回答是:“内贸针织服装业是虚热,外贸还没有多少人问,钻进去能占天地!”
二年后,全市内贸针织服装业猛跌,一批乡镇企业随之关门散伙。马永道创办的这家上海汇达针织总厂异军崛起,当年投资当年见效,产品陆续进入国际市场。
1985年初,马永道又与市针织进出口公司联营,这在当时上海乡镇针织服装业还是破天荒,厂里的干部职工忧心忡忡。但不久,他们深感马永道的这一步“棋”走得高。
联营后,马永道从市进出口公司请来一位“老外贸”作高参,请10多位外销员为本厂长年业余信息员。厂里一年开发了走俏的30多种新产品。4年来,全厂产品扩销至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平均递增达30万打,是创建头年的20倍。
1987年深秋,马永道作为全市乡镇企业的代表参加市外贸代表团赴日本访问。日本大坂市的一家针织服装厂,职工仅150名,但与自己拥有800多名的职工企业相比,人均产量高一倍多,企业经济效益还高出一截。“回厂后大刀阔斧上管理!”他说。
先是一系列“软活动”,如职工们参加厂里的“国际商场”模拟活动,车间主任以上干部则学习起企业管理学,使全厂干部职工迫切要求推进改革上科学管理。此后,马永道推出大动作:全面实施质量奖罚制、物耗奖罚制,全面实行全浮动工资制,严格厂纪厂规……
反差是强烈的!仅职工的经济报酬,按照工作效率两极高低相差一倍多。然而这一切的推行,风平浪静,即显成效。某车间加工一批销往澳大利亚的服装,质量稍出差错,共400多名职工被扣除当月工资10%,没有一人吵闹,发奋努力,后来居上,成为全厂产品生产难度最高的日本服装专业车间。漂染车间一位青工提出一条“统筹配料法”建议,年节省漂染助剂价值20万元。
企业再次腾飞!在全市乡镇企业第一家获得市企业管理优秀奖、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飞龙奖”。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金杯人的意识
新华社记者 刘欣欣
“七五”期间,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改造投资4亿元,按国家规定可以拿出20%即8000万元的资金用于住宅等生活设施的建设,这意味着可以使几千人改善居住条件。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百分之百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生产的轻型货车和旅行车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连续4年夺魁,产量增长了两倍多。效益在全国汽车行业和全市各行业中都是一流的,但职工的收入始终控制在全市中等水平。总经理赵希友说:“从企业的前途和增加个人收入着想,不能只图眼前。我们还要勒紧裤带,先把技术改造搞上去。”
然而,“金杯人”这种“勒紧裤带”的奋斗精神,有人认为不合时宜;摆阔、讲享受、攀比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有的企业、单位以各种名目想方设法多发钱物,效益不太好的企业也不甘落后。还有不少企业不惜挪用生产基金和技术改造基金给职工建宿舍。
“金杯”人始终没忘一个令人汗颜的数字:目前我国100多家汽车厂50万台的年产量,仅相当于美、日的一家中小型汽车厂,这个巨大的差距绝非短时间能消除的。再看全国,虽然经过10年改革开放,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没摆脱穷国的地位和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各国中的位次仍排在100名以后!
国运待兴,危机尚在。切莫“暖风熏得游人醉,错把中国当美国”,以穷国之身,去同富国攀比消费。学学金杯公司,有点长远的眼光。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良性循环怎么来?
——濮阳市连续3年巨额投资兴修水利的启示
何永增
这是河南省濮阳市一组发人深思的比较数字:
1986年,水利建设投资2000万元,当年粮食增产6万吨。
1987年,又投入2000万元,又增产9万吨。
1988年,再次投入2000万元,再次增产5.8万吨。
如果考虑到这个有280多万人口、390万亩耕地的新建市本是个老灾区,就会看到水利在粮食增产中所占的份量。
    早投入早受益
濮阳所辖的5县1区,仅沿黄线就有163公里,更不用说几经改向的黄河故道和背河洼地了。这里过去是出了名的老灾区。
濮阳市改变贫困面貌的首要条件是提高粮食产量,而增加粮食产量的突破口选在哪里呢?1986年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凭着不投入就不会大产出的抓石油工业的经济头脑,提出了“治水兴农”的战略思想。要实施这一战略,就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而这对濮阳来说尤其困难?新建城市还是一纸蓝图,从书记、市长到一般干部住的还是寝办合一的简易房子,工业、商业、文教卫生、市政建设,百业待举,急需用钱。尽管如此,市领导还是从地方财政挤出了2000多万元集中用于拓宽第一条濮清南引黄抗旱补源骨干工程。
2000万元,约占濮阳市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14%强,这需要下多么大的决心!在这项工程中,市长、市委书记还分别担任工程指挥长和政委。指挥部就设在工地上,各县、乡、村,抽调得力干部到第一线包投资,包任务,包质量,包工期,并立下军令状,根据完成情况兑现奖罚。广大农民听说要挖渠引水,踊跃参加,施工高潮,参加的有4万多人。
    投入要顺应自然规律
濮阳市贫困的主要因素是水。建国30多年来,党和政府曾对沿黄滩区和背河洼地进行过多次治理,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大都事倍功半。
钱没少花,事没少做,为什么效果不佳,教训在哪里?濮阳市的当家人反反复复地思考着。他们一次次深入调查,还组织2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实地勘查比较,请来专家教授论证。最后,决定一改过去撒胡椒面的投入形式,将资金集中使用,科学投放,重点开发,投资重点由挖河修渠转向高台密封井,兴建移动提灌站。新的开发方针一经确定,市里就集中物力、财力,动员了沿黄15万群众大干了一个冬春,打高台密封井250眼,新建桥涵闸门2032座,改建引黄闸门4座,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接着,改土试种水稻10万亩,取得了平均亩产粮食300公斤的好收成。初战告捷使人们看到了光明,老光棍村王窑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将一袋透净的大米背到了市长的家里以表感谢脱贫之情,他们说:这可比政府拿钱买粮送给我们高兴。
花钱就要花到地方,濮阳市近几年对每一笔投入项目都严格把关。为了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浪费,坚持了对所投资项目先搞试点,再由点到面加以推广。
濮阳县梨园乡组织14个行政村搞科学投入综合治理,一年实现粮食总产、亩产、人均产、人均收入4个翻番。他们的经验很快在全市加以推广。
    各式各样的投入形式
人们用投1增3或投1收5来比喻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益。既然如此灵验,那么人们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各式各样的投入形式也应运而生。
市里兴建一座纺织厂,他们采取工人带资就业和动员社会集资的办法,使工程很快开工;比较大型的农贸市场,以及商店旅馆也大都由商户们自己投资,市里统一组织等形式,资金竟源源不断。这些乍听起来似乎与农业的投入没有关系。怎么没有关系呢?市府的领导同志说,这几项就减轻了市里近千万元的压力,省出的钱又用来投入到农业上了。这叫“迂回投资”。市里是这样,县里、乡里、村里也主动得很。范县是有名的穷县,在水利投资上却是不遗余力,开挖大小渠道200多条,全长400多公里,相当于范县到北京的路程,这些工程迅速扭转着贫困的局面。
台前县的姚邵村,通向黄河的干渠,需占用邻村6亩耕地,几经协商,他们以每亩一年150公斤小麦、100公斤大豆的租用报酬,与邻村签订了3年合同,一下扩大灌溉面积近千亩,使全村的全部耕地7天即可普浇一遍水,当年小麦每亩增产100公斤,大豆增产50多公斤,人均收入一年增加124元。他们说这叫车到山前必有路。
还有党员干部带头集资自办水利的,国家职工捐资办水利的,几户联办的,几组联办的,几村联办的。以经营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打井队,旧井维修队等活跃在整个田野。
据统计,1986年以来,全市共开挖、整修沟渠4670多条,新打机井近7000眼,机井总数达到4.1万多眼,配套近4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29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5%,形成了遇旱能浇,遭涝能排,遇碱能治的水利工程体系,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因而才有了前面所说的连年增产的情况。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为方便渔民在海上作业,江苏东台市水产公司驻港收购站最近在海上配备服务船,船上设有40多种渔民急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对患病的渔民免费供应药品。这是渔民正在该船选购物品。
张光明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弹棉花  哈笑(原载《辽宁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