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

  苏联军事力量的“合理足够”论
郭争平
戈尔巴乔夫曾于1986年苏共27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将苏军事力量“限制在合理足够的范围之内。”3年多过去了,苏联对此原则进行了多次反复论证,并逐步付诸实践正在形成它的新的战略。“合理足够”原则从其直接涵义看,似乎只是指苏军事力量的建设问题,但实际上它涉及了苏联的军事战略目标、战略行动方式和战略手段建设等重大问题,是“新思维”在苏联军事战略全局上的表现。
现在,苏联在理论上已从过去一味强调绝对保障本国安全转向强调“共同安全”,即“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不可分割”,“若不考虑别国安全就不能保障自身安全”。譬如,按苏过去的安全理论,它在中欧拥有的中程导弹优势越多,苏就将越安全,而按现行理论,这并不能保障自身安全,中导者真使用,苏联与西欧将“一损俱损”。所以苏联在保持战略武器的同时,为减轻经济压力,同美国签署全面销毁中导的协议。苏联业已提出“苏军事力量建设也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需要”,为此要改变过去“将国防建设放在首位”,“苏军将得到它所需要的一切”的作法。苏宣布裁军50万和削减军费14.2%,可看作是这一“合理”论的体现。
在此前提下,苏联还正式提出了“纯防御”性军事战略,并以此作为衡量“足够”的标准。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解释说,足够就是要“拥有防御所必需的那么多的武装力量”,“把军事力量削减到任何一方只有防御而无进攻能力的水平”。为此,苏在战略武器谈判中已明确承诺将主要用于先发制人打击的SS—18洲际导弹削减一半;在欧洲常规裁军谈判中表示愿意大规模裁减坦克、大炮、装甲车等进攻性武器;并宣布从东欧撤出6个坦克师及登陆和舟桥部队,将驻东欧部队编制从进攻型逐步改编为防御型。
戈尔巴乔夫提出“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靠军事技术手段来保卫自己”,“只有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安全问题”。所以苏联在各种裁军谈判中都主张大规模裁减军备数量。但苏提出“合理足够”原则决非表示其放弃了实力政策。苏联目前谋求的是军备数量上低水平均衡、质量上高水平发展。戈尔巴乔夫在苏共19次代表会议上强调,今后苏联军队建设重点要转到“质量指标”上来。目前苏军正在战备训练、编制体制、新武器研制、军官素质、军事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军队质量的提高来弥补数量的下降,保证苏军总战斗力不致削弱。现苏正加速部署SS—25机动洲际导弹、开始建造新型航空母舰、积极研制远程巡航导弹、激光武器等新一代高技术武器系统等就是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军方在贯彻“合理足够”原则方面存在着较强的抵触情绪。据透露,苏联军队领导人和苏军报刊在解释“合理足够”原则时特别强调“来自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并未降低”,宣传“正是因为军事战略上的平衡才保障了和平与安全”。亚佐夫说过,“合理足够”的程度将“由美国和北约的行动来决定”,其弦外之音不言自明。多年来苏联推行进攻性军事战略,保持庞大军备,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在实践中决非易事。苏联军事力量“合理足够”论能否落实,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附图片)
4月25日,苏联开始从匈牙利撤走部分军队。这是苏联军方在基什孔豪洛什将31辆坦克装上火车,准备撤离匈牙利。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

  阳光照耀的二十五年
——肯尼亚印象
本报记者 申明河
肯尼亚人民把独立的肯尼亚称为“阳光下的土地”,把首都内罗毕称为“阳光城”。肯尼亚朋友说,“没有独立,连太阳也暗淡无光。”
我们抵达内罗毕时,肯尼亚人民还沉浸在庆祝独立25周年的余欢之中。
25年来,肯尼亚走自己的路,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1978年莫伊总统执政后,对内提出“和平、友爱、团结”为内容的“尼亚约”哲学,强调团结和稳定,致力发展经济和教育,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对外则积极维护和促进非洲团结与合作,从而取得甚为显著的成就。许多肯尼亚朋友常以自豪的口吻把这十年称为“尼亚约”十年。
这十年,肯尼亚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0%,人均产值由103美元跃增至300多美元;交通运输增长了60%;在农业方面,粮食生产增长了500%,不仅能满足本国人民的需要,而且还有剩余出口和支援邻近国家。1987年旅游业首次超过咖啡出口而跃居首位,为国家创汇1.83亿英镑。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10年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公立大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了300%。各类学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肯尼亚政府认为,教育是富国之本;民族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国民文化科学水平。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措施,并且以法律予以保证。在肯尼亚振兴教育的活动中,人们盛赞“哈兰姆贝”。它是齐心协力的意思,是肯尼亚人民开展群众性募捐运动中产生的口号,也是肯尼亚采取政府拨款和群众自助的两条腿走路方针来集资兴办学校。几年来,莫伊总统为“哈兰姆贝”募捐奔走,自己也带头捐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独立时,政府就把发展农业放在优先地位。独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解决了无地农民的土地问题,并通过发放贷款和提供技术等途径,鼓励小农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政府强调开发偏僻、落后的农业地区,为此而不断增加投资。由于改革对头,农业得到了发展。目前,小农生产的商品玉米占45%,牛奶占75%,咖啡占70%,茶叶占35%,牛肉占60%。符合国情的政策使肯尼亚在1986年获农业大丰收,1987年有400万吨以上的余粮。
我们在中部省采访时,参观了咖啡和茶叶种植园,访问了农户。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远近是一望无边的碧绿的咖啡园和茶园。陪同我们的彼得先生指着这块土地说:“我们要发展多种经营,这里是稻谷生产的宝地。中国在生产稻米方面富有经验,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但凡到过肯尼亚的人,往往禁不住要赞美它那“绿色的国土”。我们登上内罗毕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大厦顶层,满目苍翠奔来眼底。这座城市到处郁郁葱葱,鲜花点缀在万绿丛中。肯尼亚朋友为他们国土的绿色深感自豪。而高高飘扬的肯尼亚三色国旗上就有着大片耀眼的绿色。肯尼亚重视植树造林。莫伊总统本人带头植树。我们参观巴林戈地区和苗圃时,就看到总统亲自种的树木茁壮成长。到去年为止,全国已有13.5万公顷的小型国有人造林。为保护森林,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违犯者要判刑。政府鼓励各级学校和其他机构建立小苗圃,以便向社会提供树苗。由于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原来森林覆盖率只有3%的肯尼亚,如今,已成为黑非洲拥有人造林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
肯尼亚在建设公路中得到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援助,因此公路交通较发达。全国公路总长为15.06万公里。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在我们参观巴林戈地区时,主人特意安排我们参观了由中国路桥公司援建的盘山公路。主人一再称赞这段高质量公路建成有助于该地区经济活跃和发展。
25年的实践证明,肯尼亚实行“综合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和善于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仅是符合实际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在肯尼亚的采访使我们感到,肯尼亚所取得的进步说明,非洲人民有能力也有办法,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地把国家建设好。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面对不少困难,但前景将是越来越光明。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政情背景

  阿富汗内战何时休
李泽民
正如一些分析家原先估计的那样,苏联军队从阿富汗全部撤走后,阿富汗陷入了一场内战,何时能够结束,尚难逆料。
和解无望 战事再起。今年2月15日苏军从阿富汗全部撤走后,人们曾经希望,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之后,阿富汗各派政治力量能够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早日建立一个具有广泛基础的联合政府,以实现国内的和平。但是,事实还是不幸给预言家们说中了。
2月23日,阿抵抗力量协商会议选举成立了以“七党联盟”为主的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的成员既没有包括抵抗力量中的“八党联盟”,也没有“七党联盟”提出的现政权中的“正直的穆斯林”,更没有纳吉布拉的人民民主党。因此,这个临时政府的诞生既未能缓和抵抗力量的内部矛盾,更无法解决同喀布尔政府的尖锐对立。3月上旬,临时政府在阿境内举行了第1次内阁会议,提出“用武力推翻纳吉布拉政权是圣战者政府的首要任务”。它选择了阿第3大城市贾拉拉巴德作为第一个攻击目标,投入了4万左右的兵力进行强攻。政府军顽强抵抗。激战两个多月来,双方伤亡惨重,迄今还未见分晓。
苏美插手 内战升级 阿富汗国内的冲突是敌对双方互不相容,积怨太深,未能达成妥协而导致的一场内战;而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继续向各自支持的一方输送武器,则无异是给这场内战火上加油。苏联在撤军前夕,向阿突击提供了一大批米格—27战斗机、逆火式轰炸机、SS—1“飞毛腿”战术导弹和BM—27火箭等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加强阿政府军的防守与反击能力。撤军之后,苏继续在军事上、经济上、外交上大力支持纳吉布拉政权。美国原来估计苏军撤走后,喀布尔政权将会顷刻垮台,现在认识到这是“过于盲目乐观”,从而决定继续支持抵抗力量,直到“莫斯科扶植的政权被推翻为止”。可以预见,只要阿对立双方继续采取强硬立场,苏美两家就不会停止其干涉活动。阿富汗的内战没有武器来源是打不起来的,打起来了也难以长期坚持,美苏两国的态度对阿内战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势均力敌 胜负难分 目前纳吉布拉政权估计有12万人的兵力,抵抗力量方面,在“七党联盟”领导下能常年参加战斗的游击队约有15万之多;在“八党联盟”麾下,还有数万战士。总的看来,双方兵力大体相当。在武器装备上,政府军装备精良,且占有空中优势,抵抗力量略逊一筹;从士气上看,抵抗力量志在必得,斗志旺盛,而政府军,尤其是武装起来的人民民主党党员,意识到只有拚死顶住,才能免遭覆灭的厄运,因而也就舍命抵抗。再则,抵抗力量擅长的是打游击战,打正规的阵地战、攻坚战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而政府军毕竟大多受过多年的正规训练,大部分军官都在苏联学习过,加之在目前的战斗中处于守方,坚持一年半载看来不是不可能的。
局势严峻 各方关注 饱尝10年战争苦难的阿富汗人民普遍地厌恶战争,在和平环境下重建家园是他们的迫切愿望,逃往异国他乡的500万难民更是渴望能早日体面地重返家园。阿局势的恶化,不仅使阿富汗人民遭殃,它还危及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目前,国际舆论普遍关注阿富汗形势的发展,希望阿富汗敌对双方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互谅互让,早日建立有广泛基础的、有各种政治力量参加的联合政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致力于国家的重建工作。同时希望苏美两国必须严格遵守日内瓦会议签署的协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干涉阿富汗的内部事务。
另外,人们还希望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如巴勒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能在阿各派力量之间继续进行斡旋,并广泛动员国际社会的力量,制约苏美对阿的进一步干涉,迫使他们不做对阿富汗国内和平和局势稳定不利的事情。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人物春秋

  比利时政坛的“不倒翁”
王淑娟
马尔滕斯是比利时一百零五年以来在位最久的首相。他接连八度组阁,迄今已执政十载,在政坛上堪称是位“不倒翁”。
一九七九年四月,荷语基督教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马尔滕斯作为该党主席受任组阁,年仅四十二岁。内阁中,当过部长、副首相甚至首相的人不少,他自觉“缺乏政治经验”,“像个被一群老兵团团围住的新入伍者”。
可是,他上任后,着手经济和政治的改革,使比利时十年内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最近,有人问起他执政的“诀窍”,他回答是:靠“诀窍”不行,要靠符合国情、顺乎大多数人愿望的决策。
马尔滕斯执政第一年,比利时尚未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九八○年底,他领导的内阁提出了一系列振兴经济和财政的措施,例如:紧缩公共开支,加强企业竞争活力,贬值货币,促进外贸,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尽管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辩,但最终给国家带来的是好处。去年比利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三,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通膨率是欧共体诸国中较低的一个。按人均出口额计算,一九八六年就达六千七百二十美元,居世界之首。
比利时人口一千万,讲弗拉芒语、法语、德语三种语言,政派颇多,内阁更迭频繁。一九七九年四月,马尔滕斯刚上任,便着手改革政府体制,在全国先后组建起四个地区政府和议会,负责本地区的文化和教育事业。每当不同语区之间出现风波,他便巧妙地周旋于各派之间,调解矛盾。去年八月,他提出了联邦制构想,主张改革宪法,推进区域自治和联邦化。
马尔滕斯主持过各种倾向的多党联合政府。他能耐心地听取各派意见,考虑各方利益。在每周内阁例会上,他总是“准备多张王牌来应付会上可能出现的冲突,缓解紧张局势”。遇到讨论预算经费分配等棘手问题时,各派互不相让,但当过律师的马尔滕斯总能纵横捭阖,顺利过关。人称他是个“能从帽子里变出兔子的魔术师”。他待人谦逊,宽厚,挚诚,也有助于他赢得大家的好感。
一九八三年,马尔滕斯动过一次心脏大手术,但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他说,即使周末或休假期间,“我也看电脑荧屏打出的电传。随时关注政府协议是否如期执行。”忘我的工作精神,使他获得了民众的称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