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

  北约的新动向
——展望北约首脑会议
李以衍
在美苏和东西方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形势下,北约组织将于5月29—30日召开首脑会议,正式庆祝其成立40周年。会议将主要讨论制定联盟的“共同纲领”。这次会议的结果与影响,特别是这个军事政治集团今后的走向,正在引起世人的关注。
面临的新挑战
北约组织是战后东西方之间进行“冷战”的产物。但是,这几年苏联发生的变化和东西方新缓和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戈尔巴乔夫宣布单方面裁军和欧洲常规裁军谈判的开场,使北约“存在的基础”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是使北约保持政治团结基础的“目标意识”正在“削弱”。现在西欧国家“大多数公众认为冷战已经结束”,“苏联军事威胁已经减少”,苏联可能入侵西欧之说“难以置信”,从而导致支持增加防务开支的人在减少,而要求裁军的压力则不断加重。二是盟国之间不同战略利益的矛盾进一步发展和暴露。现在联盟内部对北约的基本军事原则和既定的军事战备所持立场,虽然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各自的处境和战略利益不同,对苏联变化的估计也不一,因而在对策上存在明显差别,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侧重于以缓制猝,谨慎进取,扩大目标,控制“节奏”,保持压力,坚持促变;另一种倾向则强调积极参与,不失时机,帮助改革,促进和解,以和促变,塑新秩序。这两种倾向之间的分歧,不同程度反映在东西方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影响着联盟的团结。三是最近在短导问题上争吵反映的新特点预示着北约内部的裂痕还将加深与扩大。这些新特点是:联盟内部矛盾更加错综复杂;争取裁军、反对核武器和军备竞赛的要求与主张,正在西欧一些盟国的内部政治中发生深刻的影响;作为西欧经济实力最强、而政治上在联盟内又长期受“抑制”的联邦德国,开始要求改变和提高它的战略地位和政治影响。
90年代的走向
经过再三酝酿准备的这次北约首脑会议,是北约各国为弥合联盟内部分歧、协调立场、确定新形势下北约今后的战略方向、制定“共同纲领”的重要会议。据北约秘书长韦尔纳说,“最重要的将是发表一个政治宣言”。看来,这个政治宣言很可能就是一个时期以来欧美一些战略智囊人物所建议要首脑会议制定的一个文件,类似1967年确定北约“总体战略”的“哈默尔报告”,规划90年代北约“总体战略”,称之为“第二个哈默尔报告”,一般估计,其内容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对全球形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东西方关系的现状的分析;(2)明确对苏联和东欧关系的性质,并提出比过去更大的目标以及实现其目标的可能途径和原则;(3)全面阐述北约的安全概念,重申继续坚持核威慑和北约既定的战略,并阐明北约的裁军和军备控制政策与目标及其与安全的关系,也可能会提出一些倡议;(4)为确保联盟的团结,可能确定盟国之间进行磋商的秩序,以保证美国不会越顶同苏联讨论有关“欧洲的未来”。
几点估计
从首脑会议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北约国家政策趋向看,对北约90年代的走向大致可作以下估计:
(一)调整、充实和发展北约的“总体战略”,扩大其政治任务与作用。
主要是:(1)把政治放到与军事并重的地位,并可能逐渐向侧重于政治的方向发展。1967年“哈默尔报告”,首次明确北约有两个主要职能,即防务加缓和。两者虽然并列,但实际上是以防务为主,缓和只是作为重要的“补充”。今后北约的任务“不仅要致力于联盟的防务和团结,而且要促进民主和人权”。(2)对北约政治任务提出更大的目标。“哈默尔报告”曾指出,“缓和不是最终的目标……联盟的最高政治目标是一个公正的、持久的、具有安全保障的欧洲新秩序”。北约将要扩大这一“最终目标”,要在促进“民主和自由”的基础上建立“欧洲新秩序”,并对实现东西方关系的“和解”和建立“比较合作”的关系提出更高的条件。(3)从北约调整“总体战略”看,就政治和思想领域而言,进攻性因素明显增加,并得到其经济手段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意识形态,不是在“淡化”,而是在加强。
(二)为适应东西方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形势,北约联盟还将扩大其经济“协调”作用。
一是协调盟国之间发展同东方集团国家经济关系的政策。推行同东欧国家改革与开放挂钩。二是鉴于1992年欧洲共同体将建立“统一内部市场”,美欧经济摩擦将会增加,为使欧美之间以“不损害安全”的方式处理经济问题,可能把北约也作为协调其立场的机构。
(三)北约将继续保持强大的防务,坚持核威慑和灵活反应战略,并在此条件下,逐步以新技术加强常规的威慑力量;与此同时,逐步加强北约“欧洲支柱”的建设。
从长远看,随着欧洲东西方关系继续朝正在转折的方向发展,北约内部的裂痕还会加深和扩大,联盟也可能会逐渐趋于松散。不过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中短期看,这次首脑会议开始调整、充实和发展北约的“总体战略”和改进美欧关系,这对协调联盟国家对苏战略的立场以及缓和内部紧张关系(包括以折衷妥协办法解决短导之争问题),可能会起一定作用。特别是它对北约90年代走向的影响与作用,更值得注意。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政情背景

  巴拿马大选与巴美关系
成元生
巴拿马于今年5月初举行的大选酿成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引起了拉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注。这场政治危机,实际上是巴拿马国内两大派的一次新较量。
大选前,巴拿马铁腕人物诺列加支持的执政党民主革命党与几个小党组成民族解放联盟,推选诺列加的好友卡洛斯·杜克为总统候选人,而公民反对派民主联盟则推举已故老政治家、前总统阿里亚斯的政治密友恩达拉出马与之对阵。5月7日举行投票后,两派根据“各自计票结果”,都宣称自己获胜。巴拿马政局出现混乱,全国计票委员会随之中止计票,首都呈现紧张状态。国防军“2000营”的士兵包围了全国计票委员会大楼,反对派领导人驻地也被军警包围。反对派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在大选中舞弊。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造成多人伤亡,反对派总统候选人恩达拉和副总统候选人也被打伤。与此同时,诺列加与总统帕尔马及内阁部长举行紧急会议,讨论选举后形势。接着,选举法庭宣布大选无效。反对派强烈抗议这一做法,并于17日组织全国性罢工,谴责政府宣布大选无效,要求政府尊重民意,承认反对派获胜。
拉美国家非常关注巴拿马局势。阿根廷等6国外长一致表示,希望巴拿马各派和平解决政治危机,反对外国干涉巴拿马内政。美洲国家组织外长会议还通过一项议案,指责诺列加对危机负有责任,呼吁诺列加将权力移交给“民主机构”。
美国的反应最为强烈。它谴责巴拿马政府采用暴力并指责诺列加在选举中舞弊。11日,布什总统命令向运河区的美军基地增兵两千人。他还公开鼓动巴拿马人民和军队推翻诺列加。
美国政府为什么急于调兵遣将,采取“炮舰外交”来对付小小的巴拿马呢?报界分析认为,这不单是要保护5万美国侨民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巴拿马运河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战略利益。巴拿马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在运河区驻有1万多军队,建有14个军事基地,设有美国南方司令部。美国每年从运河通行税中拿走1亿多美元。
根据1977年9月美巴双方签订的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到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主权,美国军队也应全部撤离。据外电透露,美国里根政府上台后一直希望在2000年以后仍保留美国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军事基地,继续控制运河,但遭到巴拿马实权人物诺列加的坚决拒绝。这被认为是美国近年来要搞掉诺列加的症结所在。
1983年诺列加担任巴拿马国防军司令,实际上掌握了军政大权后,巴美关系一直不和。前年6月,美国大力支持巴拿马反对派倒诺列加的运动,去年2月美国迈阿密地方联邦法院对诺列加提出起诉,指控他参与贩毒。2月下旬,美国支持的巴拿马总统德尔瓦列倒诺列加不成,反被诺列加控制的国民议会罢黜。巴议会另立帕尔马为总统。但是,美国政府始终不承认帕尔马政府的合法性,并且采用经济封锁、冻结资金等制裁手段逼使诺列加下台,这一切均未成功。
在今年年初,巴拿马大选活动开始后,美国全力支持巴反对派,希望它获胜,以达到把诺列加赶下台的目的。为此,美国宣布把对巴拿马的经济制裁延长一年,并下令美国在运河区的驻军进入戒备状态,向诺列加施加压力。巴拿马政府也不示弱。巴外长抨击美国制造紧张局势,指责美国向巴拿马反对派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竞选费用。巴拿马执政党候选人也谴责美国制造混乱,为进行军事干预寻找借口。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巴拿马宣布大选无效使布什政府赶诺列加下台的希望落空。于是,美国决定增兵巴拿马,公开鼓动巴人民和军队推翻诺列加。巴美关系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目前,巴拿马局势仍然严峻。巴国内两大派能否和平解决政治危机,美国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人物春秋

  谢瓦尔德纳泽其人其事
仓立德
几年前,当任苏联外长达二十余年的葛罗米柯突然由名不见经传的谢瓦尔德纳泽取代时,外界除了知道谢氏曾任格鲁吉亚共和国党的第一书记外,其他一无所知。不久,国际外交舞台上便经常出现了他的活跃身影。
谢瓦尔德纳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格鲁吉亚之“鹰” 现年六十一岁的谢瓦尔德纳泽出生于格鲁吉亚西南部马马提一个村庄。他的父亲是位历史教员,他的名字源于格鲁吉亚语“猎鹰”。他年轻时在当地共青团工作,一九六五年升任格鲁吉亚内务部长。一九七二年,由于他无情地反对腐化活动,与当时的第一书记姆察瓦泽发生冲突,遇到解职威胁。于是他带上这位第一书记深陷黑市交易的证据前往莫斯科,结果二十四小时内莫斯科便让他接替了姆察瓦泽的职务。
当地流传着他的一则轶事。谢氏上任后在第一次干部大会结束时,让与会者举左手表决一分钟,他走了一圈看那些腕上的昂贵进口表,随后,这位带着苏联自产“斯拉夫”牌表的第一书记下令让那些官员将表“捐赠”给国家。此后两年,他领导了严厉的反腐化斗争,据说曾两次险遭暗害。早在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之前,他便在格鲁吉亚促进农村的家庭式作业和城镇的工厂自主权,并提倡给工人以物质奖励。
一九七八年,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发生学生示威,抗议当时通过的一部新宪法不承认格鲁吉亚语为官方语言。谢瓦尔德纳泽出来当面向学生讲话,答应考虑他们的要求,并手执扩音器将学生带出示威的广场。另一次,第比利斯举行足球赛时,发生球场风波,他只身跑到球场上,让狂怒的观众冷静下来保持秩序。不久前他取消了对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访问,代表中央飞往第比利斯平息了一场民族冲突。
外交新厦的“建筑师” 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列格沃德曾说,“谢瓦尔德纳泽像戈尔巴乔夫一样具有创造性思想,而不单纯是他的工具”。
他珍惜每一分钟。在他早上乘车从住所赶往外交部大楼的十五分钟的路程上,他已通过电话了解了当天的国际大事,一上七楼办公室便立即处理外交文电。会议室摆着闭路电视,随时播送美国新闻节目。
为了贯彻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战略,他对外交部动了“大手术”,在一年多时间里便撤换了十二位副外长中的九位,四分之三的驻外大使和三分之二的总领事,并成立了处理裁军和人权问题的新部门。
谢瓦尔德纳泽鼓励争论。他经常召集具有不同意见的人对外交政策提出“挑战性观点”。在每月三次的由二十九人出席的非正式磋商中,外交部资深外交官和应邀赴会的专家们常常讨论四五个小时。
在谈判桌上,这位满头银丝而笑容可掬的外长比其前任显得更灵活,愿意在次要问题上做出让步,以便集中在关键性分歧上;但对原则性问题却坚定不移。在阿富汗,他迫使不高兴的纳吉布拉总统接受苏军全部撤离的决定。在谈判中导时,他迅速同意了现场核查原则,颇令美国对手感到意外。
一些西方人士认为,谢瓦尔德纳泽办事通情达理,言谈幽默。一次谢氏在美国首都访问,车队行进中,一位男子突然扑至他的座车前。美国保安人员立即冲上去扭住他,将他推至一边。谢氏见状却走出车外,上前询问。那人诉说在苏联的老父病重,他急于赶回去见上最后一面,却迟迟得不到签证。谢氏当即批准他的请求,那人称谢不迭,满意而去。
在谢氏担任外长的短短四年里,苏联采取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外交行动。人们评论说,如果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外交“新思维”的设计师,那么谢瓦尔德纳泽便是构筑这所外交新厦的建筑师。 
(附图片)
谢瓦尔德纳泽在出访中东途中与有关专家讨论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