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闻道虽晚志不衰 甘将余生献人民
——悼念董其武同志
秦基伟 杨成武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我军的高级将领董其武同志与世长辞了!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他,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
董其武将军所率绥远起义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后,隶属于华北军区和后来的北京军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董其武同志提出离职休息的请求后,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军区的报告上批示:把董其武接回北京休息,把他的小汽车也调来,一切生活待遇不变,由北京军区管起来。我们在华北军区和北京军区任职期间,与董其武同志一起工作和生活多年,他的思想、品德和作风,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对他非常崇敬,非常怀念!
董其武同志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岁时,他怀着富国强兵的思想,在太原考入学兵团,继又参加国民革命军,踏上军事生涯。他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成为著名的爱国将领,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将军与我党达成和平协议,宣布北平和平解放。第二天,董其武将军便赶到北京看望傅将军并决心随傅将军走人民的道路。当毛主席提出“绥远方式”之后,他在傅将军的帮助下,于1949年9月19日,在绥远率部举行光荣起义。绥远起义的全过程,充满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南京政府制造许多障碍,特务机关施展种种阴谋,绥远军政内部思想混乱,中上层疑虑颇多。董将军作为军政主要负责人,面临着重重困难。他不顾个人安危,团结进步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和特务分子进行了一系列坚决而有策略的斗争;同时,在绥远军政内部开展各项革新活动,与许多中上层干部个别谈话,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促进了绥远起义的早日到来和实现。他的这一正义行动和历史性的功劳,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9·19”起义后不久,中共绥远省委和省军区与董其武率领起义的军政领导机关合并,成立绥远省人民政府和绥远省军区,董其武同志先后被任命为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这段时间,他在贯彻团结改造起义干部政策,实施民主建政,在剿匪反特,安定社会秩序,在财经统一和工商调整,在起义部队改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1950年冬,中央决定绥远起义部队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董其武同志被任命为23兵团司令员。同时,部队调离绥远,到保定地区进行军事,政治训练,以提高部队战斗力,随时准备执行保卫祖国安全的任务。他坚决执行中央决定,积极抓好部队移防和各项工作。
1951年9月3日,23兵团出发入朝,担任泰川、院里、南市三个机场的修建任务。董其武同志和兵团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组成修建委员会,积极加强对施工的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他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就地指导,大大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情绪。在施工过程中,三个机场多次遭到美机的狂轰滥炸,共投下炸弹近5000枚,定时炸弹近两千枚,炸毁了新修的跑道,建筑材料、工棚和防空壕沟、掩体等。特别是定时炸弹不断爆炸,时刻威胁着干部、战士的生命,这使董其武同志十分焦急。他及时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和措施,决定加强防空,增挖和修整防空壕沟、掩体,组织力量排除定时炸弹。从而克服重重困难,保证机场提前修建完成,为抗美援朝的后勤保障和防务做出了贡献。中央军委、华北军区都致电祝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还授予董其武同志自由独立二级勋章。
12月11日,董其武同志率23兵团胜利回到河北保定地区,开展了三反运动、部队整编、军事训练等一系列工作。
从绥远起义到抗美援朝回国三年多的时间,董其武同志怀着爱国爱党爱民爱军的赤诚之心,历尽辛劳,勤奋工作,率领这支部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经受了政治军事整训和战争的锻炼与考验,终于建成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官兵关系到军政军民关系,从组织领导制度到编制体制,从政治教育到技术战术训练,从作风纪律到一日生活制度,都达到了解放军化的要求。毛泽东主席曾在23兵团的一份报告上批示:“廿三兵团进步如此之大且快,可为庆贺!”  1952年12月,华北军区首长签发命令,23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随即中央军委任命董其武同志为69军军长,并定为正兵团级。1955年评定军衔时,董其武同志主动要求不当上将,并要求杨成武同志把他的意见,一定要向毛主席报告。当杨成武同志将董其武的意见向毛主席转报时,毛主席说:杨成武是共产党员,当不当上将都行,董其武一定得当上将。当杨成武同志把毛主席的话转告董其武同志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晚即把毛主席的话告诉了傅作义先生,第二天傅先生见到杨成武同志时,伸出大拇指说:共产党伟大!毛主席伟大!
从1953年底到1968年,董其武同志在任69军军长的16年间,勤勤恳恳,周密计划,严格要求,积极领导部队完成战备训练、营房修建、国防施工、农副业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抗洪抢险等光荣而繁重的任务,创造了许多优异成绩,为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1955年底,董其武同志和军队的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主持了28师“在原子和化学武器条件下加强步兵师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的实战演习,搞得很成功,受到军委、总部、军区首长的好评。又如,1963年8月,河北省大部地区暴雨成灾,董其武同志除指派部队参加天津地区抗洪抢险外,还在保定率留营部队,全力投入该地区的抗洪抢险,他和机关干部一起风里来,雨里去,水里泡,泥里淌,指挥部队从洪水中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董其武同志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是,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将永远留在人间。
董其武同志关心政治,勤奋学习,追求真理,自强不息。
1950年4月27日,毛主席和周总理、朱总司令、聂荣臻司令员、薄一波政委等接见董其武同志,谈话持续三个小时。毛主席说:共产党与人共事是心口如一,表里一致。共产党人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诚布公,集思广益,为的是把国家搞好。毛主席问董说:你能听懂我的话吗?董说:听懂了。毛主席又重申说: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为的是把国家搞好。临别时,毛主席又对董其武同志说:你告诉起义人员,党的政策是既往不咎,是希望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董其武同志后来回忆这次接见时说:这是我走上革命道路后,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变。
1950年2、3月间,在部队开展以反对军阀主义为内容的民主运动中,董其武同志带头解剖了军阀主义的种种表现和危害,检查批判了自己思想上残存的一些问题,受到大家的称赞。
几十年来,董其武同志对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的学习,都是一丝不苟的。仅《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他就读了若干遍,重要的地方都用红铅笔加以标记。
由于他学习认真,并能联系实际反复思索,所以能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明辨是非,做到爱憎分明。他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积极贯彻执行。他多次深入工厂、农村、学校、部队,参观视察,调查研究,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
董其武同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艰苦朴素,为政清廉,从不谋取特权和私利。
凡是与董其武同志一同工作、学习或生活过的人,都感到他具有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联系群众的好品德好作风。虽然他在军队中长期当主官,但他从不盛气凌人,不摆官架子。指导工作,发表意见,他总是先听大家的意见,商量办事,循循善诱,从不先入为主。他经常深入基层单位,具体检查指导工作,与战士们同学习、同训练、同劳动、同生活、同娱乐,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和生活,受到广大官兵的尊重和爱戴。
董其武同志艰苦朴素、为政清廉的作风和品质,是很感人的。在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中,杨成武同志曾就起义干部的经济问题,向毛主席作了请示。毛主席说:对起义干部的经济问题要划条线,起义前的事我们不管,起义后的事要管,但以教育改造为主,治病救人。当把这个精神告诉董其武同志时,他为共产党、毛主席对起义人员的关怀和宽容政策所感动,主动将起义前后的经济情况写了个明细材料,在兵团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检查交待。在那个明细材料中,他将在起义过程中国民党政府拨给绥远部队和地方的经费、“9·19”起义后还剩余的2900多两黄金的用项,一一做了说明。这些黄金,除用于安置干部眷属就业,为兵团在北京办的绥光小学盖房外,其余都交给了公家。随后又将经营人用他的钱开办的几个小买卖,全部交给了国家。
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上,董其武同志崇尚清平,反对铺张。他穿的、吃的、用的,基本上都是后勤和管理部门统一发的东西。一些家具用了几十年,已经破旧也不让换。他原在府右街光明胡同的住房,是1951年傅作义先生根据周总理的意见给他安排的,到1953年还没有暖气。房子矮小,房间狭窄,会客室仅10多平米。由于30多年未大修,已经很破旧,有些地方一下雨就漏水。军区早就想给他修理,他说国家经济有困难,过些时候再说吧。到了80年代中期,军区批了一部分钱,责成管理部门为他翻修房子,他也不让大修,总是劝说大家要尽量少花国家的钱。后来,因军区统一调整领导干部住房,他才不得不同意换另一处较宽的住房。
董其武同志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为国家的统一贡献力量。
董其武同志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对祖国的统一一向十分关心。几乎每掀一页日历,就会牵动一次对台湾亲朋故旧的思念之情。愿尽己之所能,为祖国统一奉献微薄之力。实际行动充分反映了他对统一祖国的诚心。多少年来,每逢新年、春节或重大节日,他都要写文章,写信或发表谈话,忠告台湾当局,表达对故旧的怀念和衷心期望。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后,董其武同志进一步希望台湾当局和昔时旧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大陆,不要是总停留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阶段上;对共产党要变多疑为多信,以期为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作出贡献。
1973年初,董其武同志在军区总医院休养。周恩来总理亲自派人到医院了解他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当得知他的身体健康良好后,便指定他参加我国政府代表团赴日参观访问。临行前,周总理找他谈话,嘱咐他到日本时,可同住在日本的原国民党的商震将军(商原是阎锡山晋军的一名军长,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政府派往日本做停战监督的工作,以后居住日本)和日本的高级将领们晤谈,以便开展对日对台工作。董其武同志到日本后,见到了商震先生,畅谈了过去的友情,还转达了傅作义先生对商震先生的问候,并邀请他在方便的时候回国内看看。董其武同志访日归来不久,就收到商震先生一封信,信中流露出一旦有机会就回国观光之意。董其武同志把信交给傅作义先生看后,即转呈周总理请示,总理很快指示,以傅先生名义邀请商震先生回国访问。不久,商震先生怀着对祖国的向往和依恋之情,先后两次由日本回国探亲访问,参观游览,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董其武同志为祖国统一事业所作的贡献,海峡两岸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董其武同志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要求参加党组织,誓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召见董其武同志并同他长谈之后,他深感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便把加入共产党作为他后半生的最高追求,自觉地按党章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在1956年下半年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次入党申请书。
从1957年开始的反右斗争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董其武同志没有因为党有过错误而产生怀疑和动摇。粉碎“四人帮”后,党领导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的四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使他非常振奋,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成熟,坚信党一定能领导全国人民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他在1980年初,向党组织写了第二次入党申请书。
北京军区党委经过全面分析董其武同志几十年的言行,决定吸收他参加党组织。当军区党委把这个意见报告中央和中央军委后,中央统战部认为董其武同志早已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但考虑到他的社会地位和有利于工作,暂不办理入党手续。董其武同志听从了中央的安排。
1982年,军区党委考虑到董其武同志多年来申请入党的迫切心情,又一次提请中央考虑他的入党申请。于是,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董其武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党龄从1980年党支部大会通过之1月24日算起。董其武同志听到这个喜讯时,高兴得热泪盈眶,深感自己一生坎坷曲折的道路,终于得到幸运的归宿。当即写了两句话表达他的心情:
“闻道虽晚志不衰,
甘将余生献人民。”
董其武同志安息吧! 


第6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悼念我们的司令员——肖劲光大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肖劲光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敬爱的司令员。他在海军工作了整整30年,为海军建设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人民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历史,都与肖劲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海军全体官兵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司令员,并以十分怀念的心情,追忆他为人民海军建设所建立的卓著功勋。
可贵的艰苦创业精神
1949年10月,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刚升起半个月,当时担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肖劲光同志正在参加指挥衡宝战役。战役刚刚结束,毛泽东主席即电令召见他,要他组建海军领导机构,出任海军司令。毛主席当时讲了三点理由:一是他是个老同志,能把革命传统带到海军;二是建设海军要向苏联学习,他曾在苏联学习过,懂俄语;三是海军建设任务很重,搞海军要有一、两个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去领头。1950年1月12日毛主席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正式任命肖劲光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当时,华东、中南地区的海军部队刚刚组建,整个海军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在肖劲光同志的主持下召开了海军首届建军会议,制订了海军建设的具体实施方针和三年规划。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海军建设必须“打好三个桩子”,即政治思想桩子、组织桩子、技术桩子,并强调特别重要的是政治思想桩子。这个桩子如果不巩固,就不可能在统一的意志下进行工作,党的建军路线、方针和任务,也就不可能正确的执行,组织建设、技术建设也就没有保证。同时,他还和海军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华东军区海军的实践经验,研究确定了“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以工农为骨干,以解放军为基础,吸收大量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员,争取团结和改造原海军人员,共同建设人民的海军”的组织原则。贯彻这一组织原则,对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各类人员的革命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当时,从陆军调来的工农出身的同志与原海军人员之间有时产生一些矛盾。肖劲光同志把团结当成海军的生命,坚持搞“五湖四海”,多次要求大家团结一致,共同为建设强大的海军而奋斗。他在青岛基地成立时的师以上干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团结出了问题,谁负责?我看上级要对下级负责,党员要向群众负责,军队要向地方负责,老的要向新的负责,要作自我批评。”
肖劲光同志还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提出要把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树立人民海军的良好作风,作为一项根本任务。人民海军部队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海军特色的优良作风,如“热爱海洋、征服海洋”,“海上为家、岸上作客”,“面向舰艇、面向海洋”,“团结友爱、同舟共济”等等都是与肖劲光同志的大力倡导和培养分不开的。
海军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复杂的军种。建设人民海军需要一支懂技术的干部队伍。为此,他提出“治军必须重视治校”,把办好学校作为海军长远建设的根本大计。海军在创建阶段的3年中,就先后开办了大连海校、快艇学校、潜艇学校、海军航空学校、海军炮兵学校等多所海军军校,几年内先后培养了数万名各类技术干部和专业兵,分配到舰艇部队各个战斗岗位。肖劲光同志还请示周恩来总理同意,从国家工业部门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高等院校,调来了海军一批工程师、教授和技术人员。同时,派出几十名高级干部到苏联海军院校学习。这一项项措施,逐步解决了海军建设急需的人材。
发奋求实的工作作风
由于旧中国经济基础薄弱,造船工业落后,海军的武器装备建设遇到了极大的困难。1954年,肖劲光同志明确提出了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步骤:第一步,争取国外援助成套材料、设备和技术,在国内装配制造,建立造船的一定基础;第二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进行仿制,逐步做到材料、设备国内自给;第三步,立足国内,自行设计,使用国产材料、设备,完成海军第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这三个步骤贯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后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过种种干扰和挫折,但海军的装备建设基本上是按照上述三个步骤发展起来的,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何改进海军装备,谋求海军新技术,赶上世界先进国家,这是肖劲光同志经常思考研究的问题。他通过出国考察和认真研究,与海军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向军委报告,及时提出不宜再造老式舰艇,要发展新技术,研制尖端武器装备的建议。肖劲光等同志的这些意见对后来海军的装备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海军的科研机构逐步建立起来,科研队伍也日益扩大。肖司令员对海军科研队伍建设很重视。他经常强调两个观点:一是新技术发展要立足国内;二是海军装备发展必须科研先行。经军委同意,先后成立了7个研究所。后来,肖劲光又提出要成立舰艇研究院,党中央和军委批准了他的建议。这在促进海军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肖司令员对海军的训练和作战也十分重视。海军第一次高级干部战役集训就是他主持的。1955年11月,海军部队参加了军委总参在辽东半岛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演习,海军有60多艘舰艇,7500多人参加,肖司令员是海军方面总指挥。1958年炮击金门战斗打响后,他就赶到前线,视察炮阵地、舰艇集结地,看望伤病员,还给团以上干部讲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对前线官兵鼓舞很大。
1957年8月,毛主席、周总理在青岛开会,肖司令员向主席汇报海军情况,请主席看看海军,主席很高兴。检阅那天,毛主席由于患感冒委托周总理去检阅。总理检阅后表扬和鼓励了海军。此后,肖劲光同志连续深入部队调查训练情况,总结出抓好训练的6个环节,即党委领导,首长分工;健全训练部门对训练的组织领导;健全业务长的工作制度;有计划地培养舰艇长;保留一定比例的专业军士;老兵复员新兵上舰要有正确比例。照此实施后,有力地促进了海军正规化训练。
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肖劲光同志在为海军事业奋斗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历经坎坷。但他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无产阶级党性。
1964年,他顶着压力,排除干扰,领导海军广大指战员积极学习推广郭兴福教学方法,努力提高部队的军事技术水平。他坚决反对李作鹏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的干部政策,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他不屈从于林彪、李作鹏一伙的打击迫害,继续坚持斗争。1969年,在党的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他断然不投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的票。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关心着海军的建设。当他得知核潜艇的研制工作遇到困难时,便不顾自己的艰难处境,四处奔走,多方协调,避免了该项工作的中断。1972年,他连续主持召开了海军七个专业工作会议,努力振兴和发展海军事业。肖劲光同志蔑视江青对他九届一中全会不投票的追究,蔑视“四人帮”的淫威。1976年9、10月间,他两次找叶剑英同志,对粉碎“四人帮”提出重要的建议。他身居逆境,仍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不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数次向党中央、中央军委递交关于海军作战、装备建设等项建议。1977年8月,他根据邓小平同志“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指示,从海军的战略任务、作战指导思想等七个方面,提出了重要意见。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作了不懈的努力。肖劲光同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革命事业,献给了海军事业,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肖劲光同志晚年常挥毫书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同志送给肖劲光同志条幅上的词。他看到海军的发展壮大,看到海军事业后继有人,感到无比欣慰。肖劲光同志在海军工作了30个春秋,为海军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海军指战员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首任司令员——肖劲光大将,并将继承他的遗志,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而不懈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