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面临挑战 寻求变革
——欧美工会运动现状和前景
陈伯霖
内容提要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历程的欧美工会运动,目前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工会认识到,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传统的产业行动不但难以奏效,反而容易招致社会的普遍不满,使自己陷于孤立。他们认为工会斗争既要从实际出发,维护工人的当前权益,又要积极参与从企业到国家的决策,争取改善劳动条件。而扭转会员率下降的趋势、发展新会员已成为工会的头等大事。
百余年来,欧美各国工会运动经过漫长的历程,终于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但是,目前都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工会继续衰落,还是从变革中寻求新的出路,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两把利剑
几年来,欧美各国经济由持续滞胀,走向低速发展,去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略高于3.5%。除英、美、西德、瑞士等少数国家失业率有所下降外,其他国家都居高不下。1988年荷兰和西班牙失业率分别超过15%和20%。失业像一把利剑悬在各国工人的头上。
同时,新科技不断发展,新材料和新能源被广泛采用,新兴工业迅速崛起,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相对衰落,机器人和自动化日益取代体力劳动。在此情况下,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批工人被淘汰;再加上一些国家采取经济紧缩政策,失业问题更加尖锐,工会会员大幅度减少。1985—1986年,英国工会会员率从48%降到45%,法国从21.6%降到17%,西德从35%降到32.3%,西班牙从10%降到5%。美国由1955年的34%,下降到1988年的16.8%,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是插在各国工会组织的又一把利剑,对此工会领导人忧心忡忡。
由于资方和政府与工会严重对立,工会生存和活动的社会条件不断恶化。在经济困难的年头,工会被迫在保住职业和压低工资之间作出抉择,向资方节节退让,工人一旦起来斗争往往遭到镇压。1981年,里根下令解雇1万多名因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的机场塔台指挥人员,并且解散了他们的工会。1985年,撒切尔政府平息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这两起事件是较为突出的例子。此外,有的工会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弊病,如官僚作风、贪污受贿等,工会的形象日益不佳,会员群众对工会的信任普遍下降。许多国家相继出现“工会消亡”、“向没有工会的社会迈进”等论调,引起各国工会领导人的严重关切和不安。
    希望所在
目前,越来越多的工会认识到,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传统的产业行动(怠工、罢工和其他纠察行动)不但难以奏效,反而容易招致社会的普遍不满,使自己陷于孤立。何况,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和民主权利等等都是受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及企业经营目标和管理方针制约和影响的,工会只有直接参与各级的决策,方能有成效地维护会员的权益。
现在,许多欧美国家工会不仅已参与车间、工厂一级的管理及公司企业的决策,而且还试图参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战略方针和总体规划的制订,以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咨询、磋商、协调和监督的作用。美国劳联—产联早就建议:政府、劳、资三方合作,成立“全国工业重振委员会”,共同制订重建美国工业、振兴美国经济的方针。西德工联与政府达成协议,要把工人参决制推向欧洲共同体所有国家。前不久,欧共体和自由贸易区国家政府、工会和社会党等政党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关于欧洲工人运动作用的国际会议明确表示,实现联合的欧洲经济利益必须通过职工及其组织的参与。
目前,各国工会都逐渐加强对本国和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调查研究。工会斗争既从实际出发维护工人的当前权益,由要求增加工资,转为重点保障就业,争取缩短工时,又积极参与从中央到企业的决策、从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到要求核裁军和保护生态环境。面对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工会要求参与新技术采用和推广的全部过程,以减轻和消除新技术对工人的消极影响。工会除了督促并协助政府和雇主办好职业技术培训外,自己也大力举办技术训练班,为失业工人和准备改行的工人提供学习新技术的条件,以利将来就业。欧美各国工会的职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变革正是工会希望之所在。
    当务之急
扭转会员率下降趋势,发展新会员已成为欧美各国工会当前的头等大事。国际自由工联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决定工会未来命运的高度来认识。美国劳联—产联专门成立了一个“开展工作委员会”,并且配备有一个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院校的教授、专家等组成的强有力的智囊团。该会强调,必须采用多样化的工作方法,去满足各类会员的不同需要和愿望。英、法、葡、西、比、芬等国工会都十分重视退休工人的工作,把他们视为一支重要的力量。至于为数众多的女工、青工、服务业工人,以及科技、行政、管理人员更是各国工会积极争取的对象。意大利劳盟甚至主张成立“市民工会”,把所有的人都纳入工会。
为了吸引工人,各国工会都注意向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如创办银行、合作社、保险业务、度假村、康乐中心、托儿所、养老院、职业培训学校等等。欧洲工联的口号是,工会必须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使工会对更多的工人产生吸引力。
面临严峻挑战的欧美工会运动,只有坚持变革,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为工人服务,才能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前进。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老人图书馆
“在非洲,一个老人去世就等于焚烧了一个图书馆”,此话确实不错。老人常被看作智慧的象征,经验的化身,传统的卫士。
老人在非洲,普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被称为“贤人”,地位颇高。每逢节日盛典、红白喜事或祭祀神灵时,身著长袍的长者总是坐在最前排,有些礼仪还由他们主持。每个村镇都有一个由几位老人组成的“智囊团”,参加管理全村的事务。
老人还是非洲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被誉为“图书馆”。非洲虽然很早就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但在殖民主义者到来之前,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许多民俗、民谚和民间故事都是靠口头一代代相传。这个工作理所当然地由老人承担。在阿比让的马科利就住着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昂帕泰·巴。不久前人们搜集了他口述的20余个童话故事,编辑出版了一本取名《一撮尘土》的书。老人寓人生哲学和行动规范于花鸟兽虫的故事之中,像一面面镜子,供人观察自我,分辨美丑善恶。例如,《鞋和鞋匠》阐述了两个同胞兄弟也能成为仇敌的道理;《鬣狗与睡狮》则讥讽鬣狗因自命不凡而招来厄运。
像昂帕泰·巴这样的老人在非洲有许多,他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去讲述人生、启迪后代、排解纠纷。非洲老人不啻一个丰富的文化宝库。
                杨汝生文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一位城市里的“乡村护士”
在民主德国的广大农村,谈起“乡村护士”,人们就联想起健壮的、有丰富医疗经验的妇女,背着医药箱,骑着自行车,从一个村庄奔到另一个村庄。不管天晴下雨或刮风下雪,她们总及时出现在农民家里,一心一意为农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乡村护士”深受农民的尊敬和爱戴。
阿尼塔·鲍莉茨,今年35岁,也被称为“乡村护士”,不过她却在城里工作。她出色的工作和对病人和老人的百般体贴,也深受她管区内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3年前,阿尼塔接受了医院分配,到医院的管区内当一名巡回护士。她对这项工作感到十分光荣,认为这样她可以充分发挥医学知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她负责的地段有四条街,她的服务对象多数是老年人,几乎所有病人的年龄都比她大一倍。从接受任务的第一天起,她就骑上自行车在这四条街上巡回照顾病人,有时甚至牺牲自己的休假为他们服务。
她的服务工作范围实际已超出了一个护士的职责。每到一个病人家里,她按惯例量量血压,问一下病情外,还关心老人们屋子里的电冰箱是否完好?煤气灶漏气了没有?是否有人来帮她(他)们打扫屋子等等。然后,她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如发现问题,她就及时帮助解决。
在巡回护理的过程中,她特别注意老人的倾诉,有时老人的儿孙们很久没有来看望了,她总用体贴的话语加以宽慰。她还经常为老人读亲人们寄来的信件。在管区内,有一对93岁的老妪,两人相依为命已40多年了,生活十分孤单。一年前,阿尼塔发现她们的生活状况后,几乎每天早晨都要来看看她们,为她们准备早餐。老人们不无夸张地说,“她煮的咖啡比一些高级咖啡厅的还好得多”。的确,她的到来给这两位老人的生活增添了快乐和希望。
阿尼塔3年的辛勤劳动,博得了管区内病人特别是老人的称赞。一天,84岁的克梅莉茨夫人亲自扎了一束鲜花,站在门口等着她的到来,以表示对这位白衣战士的感激之情。像克梅莉茨夫人的举动在阿尼塔的日常生活中决不是极个别的。
              (世绍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死一个人死一片心
迈阿密郊区的一个黑人社区。今年三月二十日晚十时许,两名身穿保护色陆军制服的枪手大摇大摆地走进李·劳伦斯的杂货店,向劳伦斯连射三十发子弹,随即不慌不忙地离开现场。店内分文未少。警察当局认为,这是职业杀手所为,与毒品有关。
在毒品交易泛滥的迈阿密,人们对凶杀事件习以为常。但是,劳伦斯被害,却震动了整个社区和舆论界。
劳伦斯是位五十一岁的黑人,在当地生活了四十年。两年前,《迈阿密论坛报》登了一篇关于他的专访使他出了名。
迈阿密是贩毒分子的窝。劳伦斯居住的正是一个毒品市场兴旺的黑人社区。这位店主对毒品的泛滥深恶痛绝。五年多来,他把贩毒分子从杂货店的停车场上撵走,协助警察扫荡毒品市场,到中学去宣传毒品的害处……人们称他是反毒品的楷模。
从此,劳伦斯成了贩毒分子的眼中钉。近两年来,他多次接到恐吓电话。但是,劳伦斯面对死亡的威胁并不让步,但又不得不严加提防。他请求警察提供保护。照理,像这样一名难得的反毒人士警察应提供特殊保护,可是警察局却以人手不足而拒绝。
贩毒分子曾三次对他下毒手而未遂。劳伦斯的小店墙上弹痕累累。人们说,这是劳伦斯同贩毒者斗争的见证。
三月二十日晚上十时许,贩毒分子终于达到了蓄谋已久的目的。劳伦斯躺在血泊中,杂货店周围布满了警车。劳伦斯的妻子莎拉指着劳伦斯的尸体对警察说:“这是个勇敢的人,他死了。现在这里挤满了警察,可是出事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
从一九八七年《迈阿密论坛报》的那篇采访记看,警察早就知道有人要对劳伦斯下毒手,但是为什么不提供保护呢?有人认为,如果劳伦斯是白人,也许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警察不想提供保护,是要把难于控制的毒品瘟疫局限于黑人社区,警方当然矢口否认。但是孤军作战的劳伦斯之死又说明了什么呢?邻居们得出的教训是:同毒品贩子孤军作战是多么危险!
《纽约时报》就此发表一篇社论说,警察并未发给凶犯杀人许可证,但是他们也没有为制止悲剧发生做任何事情。这家报纸提出了一个问题:当警察需要普通公民帮助对付贩毒分子时,他们到哪里去找第二个劳伦斯呢?贩毒分子不只是杀了一个人,他们已扼杀了人们同贩毒分子作斗争的意愿。
劳伦斯之死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社会的毒品泛滥为什么难于控制。
张允文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在阿尼塔的管区内,有一对九十三岁的老妪,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孤单。阿尼塔对她们精心照顾。图为阿尼塔与两位老妪在共进早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