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一个穷国发展教育的渴望
——访津巴布韦初、中级教育部长朱惠琼女士
李文政
津巴布韦独立的浪潮把一位华裔女性推上了内阁部长的岗位。她就是朱惠琼女士。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访问了这位女部长。那是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北郊的一座房子。院子不大,草地一碧如洗,剪得整整齐齐。我向卫兵打过招呼,便径直敲响了房门。惠琼女士笑着迎上前来。她身材不高,身穿棉毛运动服,带着副秀郎镜,显得十分精干,颇有我广东女性的风采。她递我一杯鲜桔汁,亲切地说:“我们可以开始了。”
40年代,朱惠琼女士出生在津巴布韦。她从罗得西亚大学毕业之后,又到英国里兹大学深造,获文学硕士学位。她曾在赞比亚大学任教4年。60年代她参加津巴布韦的民族独立斗争。在非洲的热带雨林里,她曾为战士编写文化课本,并筹划津巴布韦独立后的教育事业。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就任后选中她出任初、中级教育部长。
惠琼女士开门见山,谈起津巴布韦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时,小学校有2400所,在校学生约81万,到1988年,小学校增加到4000余所,在校学生270万。中学教育的发展更令人瞩目,中学生由独立时的6万余人增加到72万人,学校由170余所增加到1300余所。
津巴布韦是非洲的一个小国,人口不足千万。独立后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艰巨,可这一切并没有妨碍津巴布韦迅速走上发展教育的道路。惠琼女士告诉我:“独立时我们实行强制性免费小学教育。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的20%,一度达到22%,比国防预算还高。而你知道,我们的军队也需要建设和加强。”虽然政府下了力气,可经费仍然不足。中央政府在增加教育经费的同时,还动员地方财政支持。中小学也开始收缴一定数量的学费,并实行了一种“认捐制度”。
惠琼女士向我介绍了“认捐制度”。独立后所扩建的学校大多在黑人城镇和农村,那里是人口密度较高,教育水平最低的地区。“认捐制度”规定,由中央政府提供所盖校舍的屋顶材料(一般较贵),而由学生家长提供剩余建筑材料。很多学生家长无力出钱,就由他们砍伐建筑木材,或烧砖制坯,或参加盖校舍劳动。这种办法相当有效,农村的许多学校大多是靠这种办法建立起来的。现在城里学校也开始采用“认捐制度”。学校里设学校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研究学校该增添的设备和设施。学校经费不足,由学校委员会作出建议,请家长认捐,捐多少凭自愿。无钱者依然可以“以工代捐”。
我开玩笑地问:“津巴布韦这么小一个国家,教育经费如此巨大,这是否有几分‘奢侈’呢?”惠琼部长爽朗地笑着说:“这里有一个历史的背景,难道我们享受得起那种在文化与愚昧之间慢慢选择的‘奢侈’吗?能享受得起在落后与发展之间慢慢选择的‘奢侈’吗?”我知道她曾发表文章指出,一个民族的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知识与技能,当缺乏这种知识与技能时,民族的发展就成了空中楼阁。
教育水准是我们最后的话题。津巴布韦的中学在二年级之后,就开设十几门课程,如社会学、哲学、历史,数理化,还有英、法语言及文学等等。学生可任意选修,津巴布韦实行英国考试制度,由英国剑桥考试委员会出题判卷,相当严格。惠琼女士告诉我,初中毕业生由独立时的每年1万上升到现在的4.5万,高中生由1500人上升到5000人左右,为国家培养了急需的人才。从谈话中得知,津巴布韦各种私立学校甚多,只是学费较为昂贵。此外,政府还举办各类职业训练学校,如农作物栽培、农用机械和汽车修理及编织等等,以解决青年的失业问题。
约定的采访时间到了,我起身告辞。窗外吹来凉爽的风,飘落着雨点儿。我忘不了那座朴素的房子,在那里,我不仅感受到了炎黄子孙间的亲近感情,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津巴布韦人民立志发展教育的渴望和一个穷国励精办学的实干精神。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请看《金字塔报》
本报记者 林皎明
阿拉伯文像豆芽菜似的,曲里拐弯,可这并不影响埃及《金字塔报》以它“严肃的办报宗旨、丰富的新闻内容和精美的排版艺术”赢得世界新闻界的承认。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报纸指南组织”评选委员会把《金字塔报》定为“1988年最佳国际报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国报人和读者没必要读懂这张每天16个版如天书般的大报,却可以从记者的电话采访的记录里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启发:
——非洲第一大报,创刊于1876年。编辑部500人,全体职工7000人。每天报纸至少有3个不同版面。头天晚8点,第1次版面付印,第2次版面深夜0时付梓,第3次版面(或称正式版)凌晨2时付印。
——发行量80万至100万份。全部电脑排版。1版要闻版,各类消息至少35条,还要安排一张3栏25行高的照片。其余分为国际版、国内新闻版、社会新闻版、经济版、言论版、体育版、文艺版、世界软新闻版,等等。每天必有金字塔评论、必有漫画、必有照片新闻。广告占总版面的40%。
——在阿拉伯世界、西欧、北美派出常驻记者。伦敦、纽约设印刷点。照片传真版样。附设“金字塔报战略研究中心”、出版社(每年出书约15本)、外国报刊进口代理公司、新闻电脑资料中心、资料微缩中心和外文书刊翻译部。为近10种报刊代印发行。自己出版7种杂志。
——报纸言论既有代表官方立场的挂刊头正式评论,又有注明文责自负的民众评论。从不原文转登通讯社消息,所有消息由本报编辑综合改写。每周五设总编辑头版专栏,评说一周国内外大事。“战略研究中心”和四五位专栏作家有固定版面,发表权威言论。
不挨骂的报纸是没有的。《金字塔报》新闻的覆盖面、时效性及客观公正程度如何,当然褒贬不一,但它不失为一张颇有影响的严肃报纸,在阿拉伯世界及世界新闻界享有一定声誉。如果您有雅兴,不妨翻翻。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车轮上的博物馆
  和平
在瑞典的铁路线上行驶着一列绘有鲜艳图案的特别列车。这是由5节车厢组成的艺术品巡回展览车,被称为“车轮上的博物馆”。
人们走进展览车厢可以看到从瑞典各地博物馆借调来的各种艺术品,从瑞典国王卡尔七世的宝剑到稀世名画和雕塑。这个“博物馆”的展品还定期更换。去年冬天举办的艺术展览,名为“什么是真正的美?”展品共有130多件。不久前又举办了“风光新貌”画展,吸引了42个城镇的7万多名观众,受到普遍的赞赏。
除举办展览外,还邀请一些艺术家随车举办讲座。车厢里另设有小图书馆、阅览室以及出售张贴画、明信片或小艺术品商店。这列巡回展览车驰骋各地,专为那些没有博物馆的小城镇或边远地区的居民服务。展览车的巡回展览服务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车厢就是国家铁路局免费提供的。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艺术之窗

  展示达·芬奇的天才
  梁丽娟
目前正在伦敦海华德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家、科学家及发明家达·芬奇展览”是今年英国艺术界一大盛事,也是国外文化界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
人们都熟悉达·芬奇的不朽画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这个展览虽然未能展出这两幅原作,但是展出了英国女王收藏的以及从各处借来的达·芬奇的大量画作,包括他画的植物、自然灾害、子宫胚胎等草图速写。在一幅女皇珍藏的绘画上,达·芬奇准确地画出如何用迫击炮往城堡的庭院轰掷石块。画旁则是他绘的飓风图。将这些内容互不相干的展品摆在一起是为了试图引起观众的想象力,以理解这位伟人当年是如何超越各个不同学科的界限进行思考和创作的。
达·芬奇左右手并用。他留下的7000多页笔记本中有他绘制的种种发明草图,他的笔记是用左手倒着写的,需要用镜子反射才能阅读。这些笔记中有他发明的机关枪、后膛炮和坦克似的装甲车,有对岩石形成、水流运动、建筑设计和人体解剖的研究,而他关于空中螺旋器的设想实际孕育出了后人加以发展的螺旋桨推进器和直升飞机。
展览会还展出了按达·芬奇设计制作的飞行器。它形似飞鸟,翼展为36英尺,用当年常用的榉木、绳索、皮革等材料制成。
展览会上还展出了达·芬奇其他一些发明的模型,还放映了5部各长2分钟的影片。有的影片运用计算机制图模型来说明达·芬奇如何将立体几何原理应用于建筑设计,比如在他设计的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等建筑物上怎样用环形建筑来支持大圆屋顶等。另一部电影介绍达·芬奇在为米兰的圣·玛丽亚教堂绘制《最后的晚餐》壁画时如何解决画面的透视问题。
整个展览会极富想象力。它力求使观众能理解达·芬奇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极其丰富璀璨的内心世界。
今年是达·芬奇逝世470周年,英国伦敦海华德美术馆举办的这个备受称道的展览,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纪念活动。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教育与培训

  欧共体兴起外语热
  王如君
目前,欧共体国家各行各业正秣马厉兵,为1992年的到来做准备。要想在未来交往频繁、竞争激烈的统一市场中一显身手,语言交流尤为重要。于是一股强劲的学习外语风正吹遍欧洲。闻名世界的西德伯利茨语言中心主任魏德勒预言:1992年的欧洲人将会像今天的瑞士人一样,至少要会讲三种语言:母语、英语和另一种自选的欧洲国家语言。
欧共体12个成员国中,官方语言共有9种,在实践应用中,只有英、法、德语是欧共体的工作语言。现在,许多人认为,只懂本国语言将很难与外国人交流,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最好懂得两门外语。欧共体总部的一位高级官员深有感触地说:“在商业交往中,一位会讲英语的德国人比一位不会讲德语的英国人占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欧共体国家各种语言学校层出不穷。久负盛名的伯利茨语言中心在西德、瑞士和奥地利都设有分校,在法国又新开设了4所分校。欧共体还制订了鼓励学习外语的政策,建议实施“灵格计划”,要求各成员国学校至少要设立一门外语必修课,并鼓励多学一门。在以后的5年里欧共体将拨款3亿美元资助语言教学和培养师资。按照“灵格计划”,欧共体总部还将拨款资助大学生去国外学习外语一年。
在这股热潮中,西德人的学习劲头尤为突出。他们的管理行业中没有一人不是掌握几门外语的行家。有的人甚至说:“要想生存,至少要会讲英语或法语”。在丹麦和荷兰等小国,人们也不甘落后,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要会一至两门外语。相比之下,最不积极的倒是英国人了。英国学校过去从未规定外语为必修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交流日趋频繁,英国人也日益感到只会讲英语已远远不能应付需要。面对挑战,他们不得不承认,“学外语是绝对必要的。”
有人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说不定会出现一种新的语言——“欧共体语”。这当然只是推测而已。较实际的看法是,这股外语热将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