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也谈继续工程教育
阮莲三
编者按美国纽约市技术学院工程技术部主任霍罗伟认为,“工程知识管10年,技术知识管2至5年。”随着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的老化与更新是一个愈益紧迫的重要课题。在我国首先需更新的是“一张文凭,终身享用”的陈旧观念。我们继上期国际文教专页发表余逸群同志的《国外的继续工程教育》之后,再发表阮莲三同志的这篇文章,以期帮助读者从不同方面了解此问题的重要性。
  一次性的教育已结束                 
自6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继续工程教育应运而生,且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以往,人们的传统的观念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一个人大学毕业,就可认为学习阶段已经完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时代早已过去。有人统计,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上只学到了他今后几十年所需要的知识的10%,其余90%的知识,还要边工作边学习获得。于是有人提出“知识陈旧率”和“知识半衰期”等等。有人还作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比较客观的看法。如美国纽约市技术学院工程技术部主任霍罗伟认为:“数理知识(基础知识)终身有用,工程知识管十年,技术知识管2—5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迈塞尔认为:“前沿科学技术知识,每3—5年就会有50%被废弃不用”。美国的泽里可夫调查和统计了1935年以来电机系的课程,发现1935年所教的课程,到1969年只有5%可用,陈旧率为每年2.8%。但是1960年的课程到1969年就有45%不能用了,陈旧率为每年5%。而到1982年,陈旧率就达到每年9—10%了。
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跨学科专业的工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又引起工程工作及其管理的一系列变化。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经常扩大他的知识面,甚至要学习他完全生疏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事实上,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力量的结构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工程师、技术员对工人的比例在逐步增大,工程师的数量要求也因而日益增加。因此,一方面要对现有工程师加强培训,使他们保持创造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加紧把工人和技术员中的优秀者培养成工程师。
美国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美国在第二次大战后培养的工程师已大量到达退休年龄。另一方面,大学工科毕业生每年减少。除航空、航天等少数专业外,各专业自1970年以来,人数持续下降。预计,从现在起到2005年,美国将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缺少工程师,出路只能是加强“继续工程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国普遍感到大学落后于时代太多,毕业生不好用。现在不少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力图使学校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由于教育的周期较长,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很快,即使改革了也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只能用继续工程教育的办法加以补救。
人是必须开发的资源
教育是一种近投资远见效的事业,其效益不可能直接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继续工程教育”亦不例外。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作了一项调研,从四个高技术企业的4000名工程师中选了400名作长期跟踪调查,以四个方面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个人收入数、职位升迁情况、发表专文数和申请专利数。自1978年以来每三年调查一次,他们发现继续工程教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继续工程教育”不仅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且也已成为干部人事工作的一部分。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纷纷将其人事部门改为人力资源部门,就是因为认识到“人”是一种可以开发、也必须开发的“资源”。过去人事部门只是消极地“管理”“人”,现在认识到必须对“人”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和发挥人的潜力。在新技术革命时代,人的使用必须与不断培训相结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使事业常盛不衰并不断发展。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世界摄影史上的创举——
生活中的一日
张允文
1986年4月26日,33个国家的200名颇有名气的摄影记者从美国丹佛市出发,分赴全国50个州的各个角落,在5月2日那一天,把美国人生活中的一天“凝结”在胶卷上。
这项活动的组织者、美国业余摄影师里克·斯摩兰和编辑戴维·柯恩向这些蜚声国际摄影界的人物作了简要的交代:不抱成见,不落窠臼,从平凡的事件中捕捉最不平凡的镜头。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摄影师迪克曼朝抵缅因州,在策战顿山之巅拍摄美国的第一个东升旭日,又夕至夏威夷的毛依岛追赶同一天的落日。澳大利亚摄影师福克玛冒险潜入“三K党”群拍摄了党徒的集会。普利策奖获得者普赖斯同非法移民整日共处,纪录了他们的种种遭遇。摄影记者各显神通,每人拍了30个胶卷。成果是245000张高质量的照片。一本精选了850幅照片的大型精美画册——《美国一日》(《美国生活中的一天》)问世了。
画册充满了生活气息,是对“典型的美国生活”“诚实观察”,相机的焦距都对准普通人:舞会上的中学生、刚洗完澡的天真活泼的孩子、纽约地铁站上候车的职员、赌城拉斯维加斯妓院中的神女、旧金山街头的崩克、急诊室内抢救危急病人的医务人员、西部旷野的牛仔、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厅中的经纪人……整本画册中只收入了一幅布什任副总统时祝贺一位百岁老人的照片和一幅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工作照。
画片几乎包括了普通美国人的各种日常活动、各个生活侧面,但使组织者感到吃惊的是,200人都忽略了快餐店。
1978年,里克·斯摩兰采访一名妇女骑骆驼行程4600公里横越澳洲的活动时,突然头脑里冒出了一个“怪念头”:请世界上100位名摄影师来澳大利亚纪录这个富有特色的国土的一天。几经周折,这个“怪念头”居然得以实现:《澳大利亚生活的一日》于1981年3月6日开拍,不久画册问世,创发行纪录,轰动一时。接着是《夏威夷一日》、《加拿大一日》、《日本一日》、《美国一日》、《西班牙一日》和《苏联一日》。今年4月15日开拍《中国一日》。
继今年的《中国一日》之后,将会有更多的《一日》。一个“怪念头”开创了世界摄影史上的新的一页。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社会是学校的后盾
本报记者 徐宝康
走访朝鲜各地,一提起教育人人都认为这是一项比建设高楼大厦更重要的工程。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20多万知识分子大军。目前,占朝鲜国民经济各部门职工总数20%以上的技术人员、专家,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中坚力量。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社会又是怎样促进教育的发展呢?
朝鲜劳动党和政府一直认为,“社会应当成为学校的后盾”,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政府规定,社会支援学校是培养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学生家长支援学校则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政府在全国开展了常年不断的“社会支援学校”的运动。朝鲜政务院和各级政府为全国各级学校安排了“后援”团体(支援单位)。这些后援团体,上至国家机关,下到学校周围的厂矿和单位。高等院校的后援团体由政务院直接负责安排,全国各中、小学由地方政府进行具体安排。
国家规定,凡是被定为学校后援团体的单位,都必须把支援学校的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社会支援学校的内容主要是修缮校舍、添置设备、改善环境、慰问教师等。学校后援单位支援学校的资金,一部分由国家拨给,但大部分由后援团体通过增产节约、废旧利用等办法筹措。后援团体支援学校的成果如何,要由上级部门定期检查总结,进行表扬和批评。
记者最近采访了平壤平川男子高等中学,这所学校有两家后援单位:3.21工厂和国家海运部。多年来,这两家后援单位,为学校办了大量实事。3.21工厂为学校提供了一套供20名学生学习驾驶汽车技术的室内综合教练驾驶台。海运部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改善学习环境,向学校赠送了录像机、投影机、塑料地板、优质墙纸等,并为学校修建了游泳池和更新了旧桌椅。每逢节日,两家后援单位由党委书记带队到学校慰问教师,看望学生。说来也巧,这天正好碰上海运部的行政局长韩东制。他正在同学校商讨安排今年海运部支援学校的项目。女校长韩福顺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这些后援团体送来的不仅是一批物资,更重要的是一片心意,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社会的温暖和鞭策。”
今天,“社会支援学校”的运动,在朝鲜已制度化,千千万万个学校后援团体,正在为教育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英国纪念卓别麟诞辰100周年
梁丽娟
今年4月16日,是当代世界伟大的喜剧演员查理·卓别麟诞生100周年,英国伦敦及电影界为之组织了多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
从3月到8月底在电影博物馆展出的《查理·卓别麟的世界》展览最令人瞩目。这次展览共9个部分的内容再现了卓别麟作为社会和政治变革的试金石的一生:济贫院的悲惨童年;早年在英国各地杂耍剧场巡回演出的艰辛经历;21岁移居美国好莱坞到29岁因事业成功开始创立自己的电影公司;他的电影杰作;冷战时期美国对卓别麟的迫害以及他避居瑞士的晚年生活。
展览中,有关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些材料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卓别麟在美国生活了40多年,却没有入美国籍。
展览会上展出的美国联邦调查局保存的1923年卓别麟个人档案也许能说明这问题,仅这一年的记录就有1200页之多,详细记录了卓别麟的每一个言行活动,包括对卓别麟是否曾匿名捐款给美国共产党的猜测等。
从30年代至50年代,卓别麟自编自导自演了指责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摩登时代》,讽刺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大独裁者》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的《凡尔杜先生》、《舞台灯光》。正是在这个时期,卓别麟横遭美国右翼分子迫害,有人攻击他私生活不检点,有人莫须有地指责他支持共产主义。1952年卓别麟访问欧洲时,美国政府声称除非卓别麟接受对他私生活及政治观点的审查,否则他不能再回美国。卓别麟断然拒绝,从此定居瑞士。
1972年卓别麟光荣地回到美国,接受因他“在本世纪对电影事业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而颁授的荣誉奥斯卡金象奖,展览会展出了卓别麟那个几乎举世家喻户晓的流浪汉剧装、圆顶呢帽、竹手杖、窄上衣、肥大裤子和破皮鞋。
整个4月,伦敦的国家电影剧院都将上演卓别麟的影片。英国的电视台今年1月已播放了《查理·卓别麟的青年时代》系列电视片,介绍了卓别麟早年在英国的艺术生活。
此外,英国正在筹建卓别麟纪念馆及卓别麟电影资料馆。(附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美国经济教育点滴
利润等于:A.销售额减去税收和折旧
     B.销售额减掉工资和薪水
     C.资产减负债
     D.收益减成本
这是不久前,美国八千名中学生被考问的试题之一,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没有选出正确的答案(D),而被划入“经济文盲”之列。
美国经济教育联合会在为促进经济教育而做的中学生经济知识调查中还发现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说不出通货膨胀的后果(物价上涨),百分之五十五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构成政府的预算赤字(政府支出超过税收),百分之六十一的人不懂得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调查还发现,中学生所修的社会课程如不包括经济学,考生答错的题目近三分之二。上过一门基本经济学的学生,也只答对了一半的试题。
调查报告认为,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首先是大部分中学不重视经济教育。全国五十个州里,只有十五个州规定,中学生要学习一个学期的经济学才予以毕业。其次,缺少训练有素的教师,也造成学生对经济的无知的原因。
                 元济 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