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增强全民的人口忧患意识
——写于我国的“11亿人口日”
邬沧萍
现在,我国已有11亿人口。对于这个以“亿”为单位的两位数,确确实实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不可等闲视之。这个数字预示:(1)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总数将等于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2)我国人口很难在半世纪内停止增长,即或能停止增长,届时人口肯定要超过15亿,究竟超过多少,还要取决于我国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状况;(3)在半个世纪后,我国仍继续是世界人口最大国,我国将在人口素质还低,但人均耕地不到一亩的条件下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切意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所面对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将更为严峻和苛刻。对此,不能不早为之计。
提高人口意识
人口多、底子薄,人口素质低,人口分布不均和密度高是我国国情的突出特点。这种人口处境,理应形成一种强烈的控制人口意识(本文人口意识指此)。从宏观决策到微观的家庭和个人行为,无论是谁,都应时时、事事、处处想到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
  然而,这种人口意识,不但过去十分薄弱,就是今天也很不够。
我国过去人口意识薄弱,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根源。中国长期处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和封建思想意识一直占统治地位。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人多意味着劳动力多,生财之道多,人多是好事,多子多福的思想有深刻的基础。建国之初,我国已有5亿多人口,但由于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强调人口多、增长快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把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当作异端邪说,标之以“马尔萨斯主义”、“唯心主义”、“人口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等等而加以批判,因而人口意识难以形成。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甚至反其道而行,断言:人口越多,增长越快,越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本本主义的僵化思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实现四化过程中,人多并不是好事,因为人口多并不意味生产力高,只有当具备一定素质的人口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生产力。人们开始敢于正视我国人口过多和人口质量低的现实,并认识到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的方针、政策,诸如,把有关提倡计划生育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写在国家宪法和婚姻法内;党中央就人口问题对党团员发表的公开信;把我国人口政策概括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党的十二大报告作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始终是极为重要问题的立论,以及党的十三大报告在全面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进一步谈到人口数量、质量、人口产业结构转移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在指导思想上已有相当强烈的人口意识。
在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还处于落后状态的情况下,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还不能普遍有这种人口意识,有待做艰苦细致的人口宣传教育工作,这是可以理解的。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宏观决策和舆论宣传中,在很多方面显露出一些领导人和在知识界中人口意识也很薄弱,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在人口控制问题上,国家社会的根本利益和一部分人的家庭、个人的眼前利益是有矛盾的。如果能够不失时机地在第三个生育高峰来临之前,通过并实施有关的全国性立法,如“计划生育法”、“优生法”、“户口管理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解决这个矛盾。但由于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认识不足,不少地方对计划生育时紧时松,如不大力解决,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要摆脱我国人口多、人口文化低和人均资源少这种发展的不利条件,最明智的战略选择,就是对人力资源优先投资,使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也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在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发挥智力优势。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创造全社会自觉控制人口增长的环境和机制,变劣势为优势。然而,我国对教育和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没有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这是人口意识薄弱的另一种表现。
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及与此相联系的耕地、食物、农业问题,始终是个最突出的问题。我国人口这样多,粮食不可能依靠进口,世界上也不可能提供这样多的商品粮。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粮食问题比人口密度高于我国的日本、荷兰、比利时、孟加拉等国家更为尖锐。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应该珍惜每一寸耕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千方百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持续的稳产高产,对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收购、仓储、保管、运输、分配等精打细算,不允许有任何浪费。前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有了较快增长,人均粮食刚达到400公斤原粮时,对卖粮难的表面现象作了不正确的估计,有些地方在指导思想上放松了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农业投入大幅度下降,对乡镇工业和民用住宅占用农田耕地,对盲目发展酿酒业,以及其它种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也未给予应有的注意,这是人口意识淡薄的又一表现。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人口、经济状况发展很不平衡,仍有一部分人口温饱未能解决,我国人均资源又是相对贫乏,因此必须在几代人的时间内,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才能摆脱全民族的困境。这是人口意识必然引申出的逻辑结论。但是我国前一个时期,在舆论宣传甚至某些指导思想上,有意无意地鼓励和助长消费,其后果是导向许多不合国情的消费出现,这也是人口意识薄弱的一个表现。
人口问题是我国发展战略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我国四化建设决策中出现的许多短期行为,与缺乏人口意识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全国人民,特别是党政各级领导者都应该提高人口意识,这是决策科学化和宏观指导正确性的一个前提。
确立人均观念
总量指标能表明我国的总体国力,反映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只强调这一面也容易造成错觉,看不到人口过多带来的种种困难,以及与外国在人均水平上的差距。由于人口过多,我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产品产量、人均财富、自然资源、社会指标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后列。
增强人均观念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激发紧迫感和责任感。
长期以来,人们总喜欢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来描述我国的国情,而对人均指标却很不注意,这同我国传统观念和沿用的统计方法有关。用总量指标能表明我国的总体国力,能体现人口多的国家具有的某种优势,表现我国的国力位次,增强民族自信心。我国人口多、总量大的优势比较容易感受,但如果只强调这一面也容易造成错觉,使人们看不到我国人口过多带来的种种困难以及与外国在人均水平上的差距。我国很多产品产量如煤、粮、棉等已是世界之“最”,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于世界前列,但用人均指标来计算,则位于世界后列。例如我国198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3853亿元,人均只有1260元。虽然由于计算方法、汇率、货币购买力等原因,这一指标很难确切同国外对比,但国内外很多统计学家、经济学家都肯定,我国的位次,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处在最后的1/5内,只略高于最不发达的国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几年位次又有所下降,同其它国家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许多有识之士为此感到忧虑。人均观念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激发人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人均观念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述,就是把产品产量、国民生产总值、消费基金、粮食总产量、全国的发电量等总量指标用人口数来均分,即以人口数作为“分母”分摊作为分子的产品的产量或消费量。人均指标的落后,首先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或说“分子”不够大;但作为“分母”的人口过大和不断膨胀,无疑是妨碍人均指标提高的永远起作用的因素。有人认为,我国重要的不是控制人口问题(分母),而是加大产量(分子)的问题。这是对我国当前控制人口数(分母)以提高人均指标的深远意义认识不足的表现。千方百计发展生产(扩大分子)在任何时候都是首要问题,不然人均指标成为无源之水。但只重视生产不重视人口对人均产量的影响也是不正确的。有的人还认为,增加人口同时也会增加产量(扩大分子)。实际不然,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劳动力相对过剩,质量不高,不能跟生产资料、原料很好结合,生产出有效产品。因此,增加人口只能导致分母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延缓人均指标增长的日益增大的阻力。在我国,无论多大的产量,终将要被11亿、12亿……15亿来均分,每人平均的数量都多不了。
要深刻认识我国国情,还应把人均观念应用到人均财富、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社会指标等概念上。
底子薄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均财富少,具体指的是人均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少,人均物质技术装备低、人均生产工具贫乏,人均拥有的动力、交通通讯手段和能源等少,人均居住面积低,人均基础设施少等等。这些人均财富指标,我国都居于世界后列,这是我国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水平低的重要表现,在短时期内是改变不过来的。
人均产量高低和发展的潜力,从长远来看,不能不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人均自然资源的多寡。我国人均的耕地、草原、林地、淡水资源和各种矿产资源等都大大低于世界按人口平均的水平。耕地只及1/3,林地1/9,淡水资源1/4,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很多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口平均计算,又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自然资源低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例如我国人均耕地只及美国1/9,因而在人均产量上,不能不存在巨大的差距。认识到这点,就要最充分利用我国一切自然资源。它告诫人们,任何浪费和破坏资源都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表现。
人均概念还必须扩展到社会指标。许多带有人均性质的社会指标。诸如,每万人口的各级学生人数、人口的文盲率,每万人口的专业人员数,每万人口的医师、护士和病床数,每十万人口的各种文化、福利机构和设施数,人均的教育经费,人均的医疗保健费等等,我国在世界的位次都居后列。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人口多已拖住我国社会发展的后腿。
增强战略眼光
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矛盾,经济改革产生的困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碰到的阻力,资源和生态环境承受的巨大压力,虽然不能都归因于人口,但是人口多,增长快确实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一点还未被人们充分注意。如果继续掉以轻心,历史将不会原谅我们这一代人。
利用人均观念来论证我国控制人口的必要性是有说服力的,许多人都用人口增长过快,到本世纪末难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例证。不过,这仅是一种浅层的认识。相对于产量增长率来说,人口增长率高,因此人均产量下降这种“分母”效应,在短期不容易察觉,要有较长时期才显出巨大差别。为了阐明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需要有更深层的认识。
从经济上看,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如果每年继续新增过多的人口,那么,为了抚养源源不断的新增人口,在国民收入的使用和分配上,就既妨碍扩大再生产,也难于改善已有人口的生活,又会不断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会危及生产的发展。我国的资金、资源和劳动者的素质决定了我国对就业人口需求的限度,而劳动力的供给又几乎是无限的。我国过剩人口的就业安排问题,已形成经济上的难题。它不能不妨碍技术更新、科技现代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平等之间难于统筹兼顾,大锅饭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于彻底破除,这必然对经济改革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人口基数大,增长又快,势必加剧我国已经长期存在的供需矛盾,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基本需要的吃穿用住烧产品和服务,诸如住宅建设、粮食、副食品供应、交通、托儿、医院等等与人口众多的矛盾。
从社会生活来看,人口多、增长快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也会带来很大的困难。首先是教育、卫生保健的投资跟不上人口增长和补偿原有人口“欠帐”的需要,使人口素质难以迅速改善甚至趋于恶化。特别是由于广大农村和边远、落后地区人口出生率大大高于城市和发达地区,造成新生一代在农村和边远贫穷地区人口比重提高,人口质量的底子和基础更差,其后果是我国人口平均质量面临结构性下降的危机。另一方面,农村大量的过剩人口必然会流入城镇,这就加剧城市的待业和失业问题,同时对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秩序施加巨大的压力,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人口多、增长快对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最严重,影响最深远,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并不能都归结于人口增长,有的是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的不良行为造成的。但是在我国的情况下,破坏资源、生态环境的人类行为,许多都直接或间接归因于人口增长。土地的滥垦,如毁林开荒、陡坡开荒、围湖造田等;草原的滥垦、超载放牧导致土地沙化;砍伐森林作生活能源、盖房和生活用品,导致森林覆盖面积下降;农作物秫秸用作生活燃料不能还田,导致土地有机质降低;人口大量用水,导致许多地方淡水紧缺,地下水位下降、陆地下沉和耕地次生盐渍化;耕地长期单一种植粮食,为了增产粮食对耕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等导致土地板结,土地污染和土地肥力下降等等。凡此种种,其深刻根源都是为了庞大人口的生存引起的人类行为。其它如山区贫困人口,为了眼前现金收入而采伐森林;乡镇工业为了容纳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和发财致富,滥用资源,排放三废,导致各种工业污染,以及城市的空气、垃圾、噪声污染等等,原因也是人口过分密集产生各种生活污染源引起的。人口对资源、环境施加的压力是不知不觉中加大的,常常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
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后果,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有的还未充分暴露。如果只顾眼前利益,采取短期行为,继续掉以轻心,历史将不会原谅我们这一代人。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录以存念
凌亢
对于理论学术问题上的不同意见,是否应采取宽容一些的态度,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理所应当,有人认为宽容乃“自由党”的主张。已故历史学家黎澍曾为我的一本小书作序,其中也提到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这见解超越上述两种意见,可谓一家之言。兹抄录于下:
“学术的繁荣与政治民主有不可分的关系。现在人们仿佛还是心有余悸,怕遭非议,讳言民主,改叫‘宽松’、‘宽容’等等。其实值得商榷。‘宽松’是同捆紧相对而言的。把人捆死了,不好,还得让他活几时,暂且‘宽松’一下,这是一时的留情,不是民主制度。‘宽容’在欧洲是对异端而言的。异端为专制主义的统治者所不容,但事实常常证明它是正确的。于是人皆以‘宽容’为美德。但美德不能代替制度,而且也往往因人而异,是无保障的。现在人们需要的是把载在宪法上的人民民主权利规定为制度,不是个人的仁慈。”
我的小书因故未曾出版,这序也就搁下了。今哲人已逝,但其言不可没,故特抄录以存念。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怎样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一条重要措施,就是——
建立商品农产品基地
郭瑞钧
河南省开封市地处黄淮平原重点开发区,为了加强农业商品基地建设,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进行了全面考察,科学论证,制定了粮棉油肉等20个基地建设与布局规划。其中粮、棉基地建设速度快,两年时间已表现出产品优势大,产量增长快,出售商品多,经济效益好的明显效果。粮食总产1987年比1986年增长86000吨,每亩单产增长15公斤,1988年在连续大旱的情况下,通许、开封、兰考三个粮食基地县建旱涝保收田的乡有75%,比前年增产两三成;棉花总产1987年比1986年增长27350吨,每亩单产增长13公斤。实践证明,加强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农业资源的优势。农业生产具有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联系密切的特点,一般说来,较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大。根据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生态适宜性,合理安排、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做到适地、择优布局,进行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就能更好地利用当地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经济技术条件,有效地挖掘农业增产的潜力,达到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二)有利于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整个农业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布局,逐步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建设商品农产品基地正是农业实行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最为有利的形式。因为农业商品基地都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的指导和引导下,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二种主要农产品的商品性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规模较大,能为社会提供大宗商品性农产品。例如,尉氏和杞县都是优质小麦和优质棉花基地县,1987年两县小麦和棉花的播种面积分别占两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2.2%和16.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44.3%,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市棉花播种面积的57.1%,明显地反映了小麦、棉花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特征。
(三)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因为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一般具有分布比较集中、连片,经营规模较大等特点,因而有利于在基地内统一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推广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有利于对农民进行生产与管理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有利于加快农业的基本建设和实现机械化。农业商品基地内的农业生产一般都是较大地区范围内实行较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内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基本类似,农业生产结构比较一致。因此,便于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主导作物的生态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合理规划和整体部署。同时,农业商品基地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也有利于采用现代化机械装备,实行机械化作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有利于合理配置农副产品加工业。因为把农副产品加工业配置在相应的农业商品基地,就是使工业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料地,从而可以大大节约运输费用,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利条件。
(六)有利于推行产、供、销一条龙,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农业商品基地的生产是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迫切需要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需要良种繁育,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的防治;大量的农副产品需要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各种农业科学技术需要推广和普及,等等。这些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服务在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门类复杂,经营分散的状况下是难以实现的。但在农业商品基地内,提供上述服务就比较容易。可以根据农业商品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副产品深度加工体系,搞好基地主导产品的系列开发,把农业商品基地建设成为“农工商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实体。
(七)有利于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和合理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因为:第一,农业商品基地必须是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论证后规划建设的,按照这样的规划指导农业生产,就可以避免许多盲目性,提高科学性。第二,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商品基地及其建设规模都是根据生态适宜、市场稳定、经济效益好等原则,经过可行性研究后确定的,其布局一般比较合理,规模比较适度,生产条件比较优越。以这样的部门为支柱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必然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第三,建设农业商品基地是一项长期任务。按照基地建设总体规划部署,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建设,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可以避免失误和“短期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