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调整:经济发展的杠杆
  ——记摆脱困扰争取较高效益的齐齐哈尔工业
本报记者 武培真
编者按 齐齐哈尔市的经验值得重视,特别是他们提出的让生产要素流动起来,不断实行优化组合,给人以启发。齐齐哈尔所以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按照价值规律、社会效益,不断实现各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想想看,如果我国的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能够进一步做到这一点,浪费可以减少多少,财富可以增加多少!相当多的同志还没有把足够的注意力关注到这方面来。
      
当百万人口的齐齐哈尔市迎着改革大潮蹒跚走来的时候,身上背着10个财政补贴县(全市只有一个县能自给)。曾有21年,市工业产值平均递增1.51%,大大低于同期全国6.59%的水平;齐市的工业利税占财政收入的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0%。
现在呢?改革的潮头涌过,齐齐哈尔冒出浪尖,1988年工业产值比上年只增了6.1%;利税却增加了24.8%。其中地方预算内企业产值增长8.9%,利税增长32.3%。也就是说,效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耗少,产出多,效益高,改革就有了比较宽松的局面,齐齐哈尔成了令人瞩目的改革弄潮儿。
 动手术治理“畸轻畸重症”
1985年以前,齐齐哈尔举步维艰,全市亏损企业达1/3。万人大厂齐崭崭摆开七八个,号称“钢铁机械城”的齐市像一个跛足巨人,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是7∶3;一条腿沉得拖泥带水;另一条腿轻得踩上了云。
企业不活,经济难活。搞活企业,出路何在?
齐齐哈尔的改革从调整企业结构入手。这里的人们看准了两点:一是齐市的工业发展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齐市挨着大庆油田,没有石化工业;四野苇塘如海,充足的造纸资源没有利用起来;这里还有广阔的草原,却缺乏相应的皮毛、食品加工业……明摆着,传统的行政性经济管理体制使地区经济结构偏离了市场要求,过去的经济结构有很多是按着行政指令搭起来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原有的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过去那些“条条”下的大厂和地方工业处于隔离状态,小而全的“小社会”比肩而立,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设施闲置。
有了这个认识,齐市的领导者决定根据资源和生产能力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医药、建材、造纸、塑料等行业,同时大力扶植原料基地。行业加工中心应运而生,取代了许多企业的小而全“麻雀工程”,各企业之间向形成综合加工能力的生产体系发展。
几年调整大见成效。1988年,全市财政收入比1985年增长64%;提前两年超额6%完成“七五”计划。
 “让好汉吃饱,让懒汉杀腰”
为了加快产品调整,财政、物资、能源部门对企业实行了“让好汉吃饱,让懒汉杀腰”的做法。消耗低,增值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并有条件上的产品,优先扶植。否则,予以压缩和限制。
3年来,全市淘汰次劣产品近500种,以每年更新产品40%的速度开发新产品千余种,全市每增加一个新产品,新增加利润大约10万元。
他们知道,不能一切都急功近利。齐市特别注重对本地资源开展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这里有亚麻资源,他们就从引进良种入手,再搞麻制品开发;他们花了大力气把一个个沼泽地改造成芦苇塘,接着建立起纸制品加工业;为使绿色的草原多贡献财富,齐市从引进良种牛羊到开发奶制品和毛革制品开始,建起了“15条龙”产品系列。
调整产业结构让人们尝到了甜头。
 让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流向效益高的地方
要发展生产,谁的资金不短缺?靠加大投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潜力是有限的。齐齐哈尔市委和政府认为,从根本上说,还要靠挖掘内涵来提高效益。
人、财、物、科技力量,这些生产要素通过调整,排列组合变了,合理了,就会产生高效益。这里的关键,在于要让生产要素流动起来。
怎样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大力推行企业兼并是一招狠棋。1988年,齐市有113家企业参与兼并,平均每周就有一个企业吃掉另一个企业。对此不下决心是不行的。这里的兼并,可以说并不是着眼于为濒临破产的企业找出路,而是特别强调使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流向优化组合。因此,盈利企业之间、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都可以兼并,原则就是一条,让强者占领擂台。
其结果:仅去年一年,50个被兼并的企业中有49个扭亏为盈,6720万元呆滞资产、960万元流动资金,还有8600多名没活干的职工转入了优势企业。
这中间曲折是免不了的。被“吃”的企业领导人大都很不情愿,职工有当“二等公民”的自卑感、主管部门压力最大,因为“丢失了地盘”。对生产要素流动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喜与忧,齐齐哈尔宏观调控部门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发挥催化和协调作用。
齐市开辟了闲置设备、剩余物资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让市场机制把那些配置不当的生产要素推向合理位置,或是促使自身素质还不够完备的劳动力尽快完善起来。两年来,原先闲置在大中企业的价值2亿元的4000多台设备转到县、乡和区、街企业中发挥了效益。
由于齐齐哈尔的企业效益好,1988年,齐市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加12.5%,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而企业留利和政府财政收入则分别增长了32.7%和27.2%,通货膨胀的压力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化肥是不是施过了头?地力下降是不是化肥的罪?有了化肥能不能不要有机 肥?再靠有机肥当家对不对?众说纷纭。诸位不妨听听——
  化肥与有机肥的对话
本报记者 江夏
有机肥:喂,化肥,你那么受宠,身价年年涨,可还是供不应求,真羡慕你们哪!
化肥:唉,别只看我们走红,我们也有一肚子苦水呀。
有机肥:真想不出你有什么可唉声叹气的。噢,对了,这一阵子总听人说,化肥施多了;报上还说我们中国平均每亩耕地施化肥13.9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真是这么回事吗?
化肥:嗨,一提这事,就觉得特别委屈。数字倒是没错,可是帐的算法大有问题。第一,咱们国家的地就不好和国外的直接比。美国的耕地每年有15%—25%轮流休闲,养精蓄锐待来年,可咱们国家耕地少,讲究提高利用率,间作套种、茬口相接,一亩地要当一亩半用。如果把复种指数考虑进来,我国每亩播种面积施用化肥才7公斤多,虽然比起世界平均用量多了20%,可是我们平均每亩产出的粮食比世界平均亩产高50%呢。要是再加上没有统计进来的上亿亩耕地,我们施用化肥量就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再说,光从施用量上比,也有片面性。
有机肥:这又为什么呢?
化肥:同样是化肥,质量差别可大着哩。我们国家生产的化肥,平均有效成分的含量只有24.5%,也就是说1公斤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半公斤。更糟糕的是,由于大部分地方没按科学的要求施肥,不讲究施肥时机,就只随便往地里一撒,结果施100公斤化肥,只有35公斤发挥了作用,光是氮肥的损失率就在30%以上。
有机肥:这么一算,好像咱们国家的化肥实际施用量还偏低呢。可是话说回来,如果不下决心改掉老施肥办法,就是费再大的劲增产化肥,也经不住这么浪费呀。
化肥:是呵,有人算过一笔帐,如果全国的化肥利用率能够提高5%,就等于把现在的化肥产量提高15%,这相当于全国每年进口化肥的数量。只要能够科学施肥,这个目标不难达到。
有机肥:不过,你们可得悠着点儿。人家都说,化肥用多了,土壤就会变黄、变瘦、变硬哩。
化肥:你也是这样看待我们的吗?“板结土壤,破坏地力”的黑锅我们背了这么多年,实在太冤枉了。其实我们化肥是个大家族,光是氮素化肥就有好多种。我国施用的氮素化肥主要是碳酸氢氨和尿素,这两种肥对土壤一般没有害处。可能引起土壤轻度板结的只有硫酸铵,这种肥咱们国家用量极少,构不成多大威胁。可偏偏就是这个小家伙连累我们大家蒙受不白之冤。多施化肥,粮食增产,秸秆、根茬多了,增加了有机质来源,地只会更肥、更松、更软。
有机肥:可是许多地区地力下降也是事实啊。东北以土地肥沃著称,原来土壤中含有机质5—8%,现在已经下降到1—2%了。
化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因为化肥施多了,而是有机肥用少了。就好像用发面蒸糖馒头,你没放碱或少放了碱,总不能把馒头酸的罪过记在糖身上吧。不久前,黑龙江省作过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全省有一半以上农户不施农家肥。这样地哪能越种越肥呢?
有机肥:这是公道话。不是我们爱诉苦,想当初我们是庄稼的主餐,如今却成了副食。尽管你们很能干,可是我们在培肥地力方面的作用不是你们能够替代的。你们可以一股猛劲地促使农作物增产,可是决定土地的“体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主要还得靠我们。说句不客气的话,别看你们那么神气,要是没有我们的配合,你们有劲儿也使不出来。
化肥:这倒是千真万确。根据测算,氮、磷、钾肥按一定比例施用时,肥效最佳,但我国土壤大部分缺磷,部分缺钾,目前生产的化肥又主要是氮肥,磷的62%、钾的95%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要靠有机肥提供。再说,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具有自动调节水、肥、气、热条件的优良生理机能,化肥只有在这种土壤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化肥施用量年年增长,增产效果却出现递减趋势就是因为冷落了有机肥。
有机肥:不是吹牛,我们有机肥能供给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全部养分,就连微量和极微量元素也不缺,肥效是慢了点儿,可是后劲大呀。说起来,我们在中国已经为人类干了几千年了,那会儿还没有化肥呢。
化肥:快别翻老黄历了。你们有机肥单干的那会儿,有2000多年粮食产量是100多公斤。直到近几十年,化肥用量大增,粮食产量才成倍增长。现在我们国家每年都新添上千万张嘴要粮吃,要是还靠你这个慢性子当家,能行吗?
有机肥:惭愧,惭愧!说来说去,咱俩各有短长,谁也离不了谁,今后还得搭伙干,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商品意识”之乱弹
  王清宪
报载,河南许昌市工商局查处一起官倒,市某领导责怪工商局“商品意识淡薄”,免去了工商局局长职务。
一听这事儿,大家心里就有了数。所谓“商品意识淡薄”,恐怕不是触犯了某领导本人或其亲属利益,就是作领导的护短,不愿外扬家丑。于是,撤工商局长之职,一泄私愤,二防后患。
商品经济搞了几年,“商品意识”一词,不仅颇为时髦,甚至有些用滥了的味道。朋友间借钱还本付息,叫“商品意识”;吃喝送礼拉关系,称“商品意识”;企业办事讲排场,打肿脸充胖子,说是为扩大知名度,也是“商品经济观念”。就连小青年结婚,债台高筑,也有人誉称为商品经济中的“负债经营”,等等。
“商品意识”变成一句俗语,其内涵不免要变味。这对老百姓来讲,本无大妨。卖冰棍的老太太知不知道“商品意识”的科学含义不要紧,卖冰棍一分也少收不了。可作为一个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懂不懂这个词的准确含义,问题就大不一样了。领诵的和尚念歪了经,下面怎能不乱套?
现在,查官倒,查各种行政性公司,说他们靠特权低价进、高价出获取“高额利润”,不符合商品经济平等竞争原则。可当初,他们还不是在所谓“商品经济意识”名义下挂起的牌子?又譬如,控制投资规模,有的干部就想不通,不投资怎么建工厂?没有工厂怎么发展商品经济?某县长谈自己如何重视商品经济,其全部依据是,过去几年里,全县投资两个亿,办起了数百家乡镇企业。可记者一调查,有80%处在亏损半停产状态。该县长以为有了工厂就有了商品经济,至于产品和商品之间有什么不同,恐怕就不大清楚了。现在强调政企分开,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经营者,这种商品意识,是不是每个干部都认识到了?未必。不少企业因行政干预而亏损的例子就是证明。至于河南许昌市某领导所说的“商品意识”,就和这词的原意差得更远了。
所以,作为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对商品意识应该有个科学的认识,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甚至错误地理解,滥贴标签,必然给治理整顿带来麻烦。
在人人皆谈“商品意识”的今天,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它来一次科学的再认识,决非多此一举。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咨询之窗

  印花税
问:什么叫印花税?纳税人怎样完税?
答:印花税是对从事经济活动、产权转让等行为书立、使用、领受的凭证所征收的税种。其征税对象是各类经济合同、营业账薄、产权转移书据、权利许可证照等。由书立、使用、领受人交纳。
印花税于1624年首创于荷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征收印花税。有的国家和地区印花税的收入占相当比重。如香港地区印花税收入在各税种收入中居第四位。
早在1912年10月,我国北洋军阀政府就首次开征印花税。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于1950年12月19日公布《印花税暂行条例》,开始在全国范围征收印花税,1952年曾征收3.29亿元。1958年9月,印花税与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1988年10月1日,我国又恢复征收印花税。新印花税共分13个税目,采用比例、定额两种税率。
印花税由纳税人自行完税。根据税目、税率表自己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目前的印花税票共有9种,面额分别为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   
      (申正)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记者来信

  有待加温的一场好“姻缘”
本报记者 肖荻
耕地锐减,粮田告急。这给取土烧砖这一古老行业带来了新的困窘。
发展新型建材吗?
投资大、水泥钢材消耗高,因此耗土量大的秦砖汉瓦迄今仍占墙体材料的90%,全国每年要为烧制4000亿块砖而吞掉8亿立方米土地,如此下去,何以为继?
天津市区及郊县共有砖厂380多座,年产约60亿块砖,耗土约1200多万方,对土地构成一种严重蚕食,一些砖厂已土源枯竭。与此同时,作为九河下稍的天津,由于上游水情变化而形成年年淤、河河淤,仅海河的三闸之间每年要清淤100万方土。永定新河淤泥达1500多万方。河道淤塞使泄洪能力下降59%,每年汛期不得不花费巨资清淤。利用淤泥烧砖,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天津市长李瑞环多次提出这个问题。天津建材局两次组织专题考察,写出可行性调研报告,建议在海河下游工业区两岸各建砖厂一座。
土源已经枯竭的东风砖厂早在1964年即试用海河淤泥烧砖,投产后产品质量很快达到部颁标准,物理、化学性能良好。截至去年累计已吃掉海河泥234万立方米,生产出7.2亿块粘土砖,产品合格率达94%,供不应求。此举累计节约农田1170多亩。
继之,天津市其它五六个国营砖厂也都纷纷着手研究利用独流碱河、永定新河、子牙河等河道淤泥烧砖的问题。
可是,这些计划遇到种种碰撞,竟难以落实。
突出的困难是,以海河而论,号称“九龙治水”,在体制上分属中央、地方的六七个局,分管水利、港务、航道、交通、公用……清淤吹泥、占地,每方土要由甲局付乙局10元之多,乙局过闸放水又要付费给丙局。许多河床淤泥上已被开垦种地,动用淤泥势须付出相应赔偿……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条块分割的罗圈帐,如同一篓螃蟹,相互钳制,动弹不得。砖瓦行业又是号称“蜡烛”的微利行业,一块砖迄今仅卖8分钱,买不了一根冰棍,根本无力承担购买淤泥所需的大量吹泥水钱。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利用河道淤泥烧砖是关系到国土资源合理利用,有利于航运、泄洪、排蓄水和治理三废的大好事。节约农田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由天津市政府协调各方玉成此事,看来是势在必行。它呼唤有关各方共识、配套、同步,其经验将惠及全局。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塑造现代企业家的形象
  ——记辽宁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潘劲松
  杨集才
“小潘啊,你有雄心壮志,这很好,但人们反映,你作风有些漂啊”!
一天下午,一位老领导拍着潘劲松的肩膀说了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可是,潘劲松却不大明白。
“有人说你很少跑工地,要提防点哟!我们是建筑施工企业啊,我还是那句话:一个好经理,首先应该是泥腿子经理。”
潘劲松自从当上辽宁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一直忙着开拓经营,下工地的时间确实少了。
静场了半天,潘劲松说话了:“你们多年来一直欣赏的泥腿子经理,我以为不应该提倡,泥腿子经理不应该成为经营者的典范,我不反对企业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指挥生产,但考核一个企业干部只统计他下过几次工地,而不问他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了解他的经营谋略,那是培养不出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的。”让这位领导不高兴的不仅是潘劲松的观点与他不一致。从打那次谈话之后的一个月时间,潘劲松只去了12次工地。他干什么去了?用这位老领导的话说,都没忙在点子上。 潘劲松忙的事的确与工程关系不大密切,他先是登上前院的新办公楼,把里边60多名机关干部全部动员下楼,让他们挤进公司原办公楼办公,把腾出的办公楼重新装饰,办成一个有100张床位的招待所。招待所的事情刚刚办完,他又来到公司后院的职工医院,办了一个治疗烧伤病人的专科医院,这样,一个30多张床位的医院对外开业了。这期间,他共搞了38项建筑工程外的经营项目。
天遂人愿,潘劲松创办的这些工程外的经营项目,个个盈利,光是招待所,医院每年就增创利润30多万元。
这时,又有“反映”了。领导同志找到他说:“有人反映你不务正业啊,小潘!”
潘劲松上任前,公司只盈利480万元,没听到什么反映,他把利润搞到1000万元,“反映”却接踵而来。他顾不得谈话的分寸了,回敬领导一句:“我没务正业,却使企业产值利润成倍增长,这说明我的管理水平还说得过去!……”
这位领导显然不高兴了,他展开一个小本子:有人反映你到二公司之后有“四个一”:写了一本书;长了一级工资;分了一套(两间)住房;买了一辆轿车。这恐怕都是事实吧,这要引起注意啊,你还年轻,弄不好,会影响你的进步的。”
潘劲松没有一条一条地解释,只是告诉这位领导:“这四件事没有一条不真实,也没有一条违反哪条规定。我能在管理一个大公司的同时,轻松地写出一大部头管理方面的书,我认为这样的事情至少不能挨批评。”
潘劲松当经理3年,辽宁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也以“四个一”令人注目:产值增长一倍;全员劳动效率增长一倍;实现利润增长一倍;单位工程优良品率连续3年被评为沈阳市第一名。厂长、经理应当什么样?人们已经习惯于用传统的标准来评价,而潘劲松不为这些所左右,正在用现代企业家的精神塑造着自己的形象。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万花筒

  路拾两则
  刘欣
(一)
某地,税务局发现有的税收员在一个地方呆长了,人熟了,有向个体户要这要那的问题,决定采取税收员一年一换属地的办法。转眼间一年过去,局领导微服私访,问个体户:“你们觉得换地的办法怎么样?”一个体户说:“根本问题是讲不讲职业道德,不在于换不换地。”局领导默然。
 (二)
酒桌上,一位新手向干了几年私营企业经理的哥们请教“逃税经营的秘诀”。经理十分得意地说:“哥们儿给你现身说法。比如说这桌席怎么报销?全让个人掏腰包就亏了。我找一位搞运输的哥们儿,请他给我开张运货的发货票,然后就可以计入成本,冲了利润,我这所得税就不用交了,起码省一半钱。”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万花筒

  摊商轶闻
  锦力
(一)
北京有这么一群摊贩,整日消磨于台球桌与酒吧,可他们每月仍有几千元的进款。我向其中一位讨教经营之道。他神秘地告诉我:“首都这地方,流动人口上百万,完全是买方市场,做买卖,想赚大钱,摊位所在地点最为重要。只要摊位好,对有关人员‘侍候’好,就是顾个傻瓜替你看摊,你都会大把地进钱。”
 (二)
一待业青年从工商局批到一张经营水果的执照,激动得一夜未眠。他用一个月的时间翻阅了数本国内外关于经营之道、发财秘诀的书籍。然后对他所在摊群市场进行一番考察,制定了一个靠薄利多销、优质服务战胜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并雄心勃勃地计划在两年之内发展成为零售兼批发的大型水果商场。刚一上阵,小伙子的经营战略立即奏效。顾客都被他的优质服务和便宜的价格所吸引,一个上午就售出各类水果一百五十公斤,净赚七十五元。
第二天,他又早早上市,却被眼前景象所惊呆:摊床不知被何人倒满屎尿。但他没理会,继续薄利经营。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晚上,他收摊回家路上,忽然被三条大汉截住,揍了一顿。少数人欺行霸市的行为,正直的人早已痛恨在心。有关部门抓住此事进行一番整顿,才使这里经商环境有所改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西安特种工艺美术总厂,以生产漆木家具、漆木杂件、特种工艺品等为主,同时经营民间工艺品等2600多个品种,上万个花色。他们设前店后厂,购物、参观、游览、娱乐、就餐一体化,引起国内外游客兴趣。图为厂长郭盛力(右二)和屏风家具试制组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提高制作技术问题。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抢购之后 赵世霖 原载《讽刺与幽默》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计划六百四十五天完成的无锡火车站改造工程,只用了三百天便告竣工。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金钱以外的力量
  袁养和 林平
(一)
1987年秋,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改造建于80多年前、已成危房的无锡火车站。按设计,完成这个规模和吞吐能力仅次于上海站的工程需要645天。1988年春节前,大规模的拆迁工作结束,工程准备上马。这时,上海铁路局和无锡市政府要求这个工程在1989年春节前交付运行,以适应沿海经济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工程必须在300天的时间里完成。
建设部命名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久经考验的建筑劲旅——无锡市建筑工程公司决定承包这项工程。
最大的困难不是时间紧,也不是任务重,而是怎样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手段。多劳多得的经济手段是有效的,然而,当青年工人在脚手架上看到下面的小摊小贩大把赚钱时,他们发现有更合算的赚钱门路。光靠钱,是很难保证工人有持久的积极性的。
公司党委决定:双管齐下!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手段密切配合起来。
施工中,这个公司抽调最强的建筑队进驻工地,并采用分解承包的办法组织23个兄弟单位协同作战,在工地上建立了生产指挥、质量监控、安全生产、治安保卫四大管理网络,全面落实了岗位责任制。同时,一整套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紧紧跟上。工地临时党支部迅速建立起来,二十多个单位的领导成员都上了工地;一批党团员、青年突击队和先进班组走上了最艰巨的岗位;公司的宣传班子也上了第一线,出快报,印特刊,及时表彰施工中的先进事迹;从工程队到班组,都落实专人抓思想政治工作。让工人们树立“为‘四化’争贡献”的价值观,认识到用自己的双手为无锡这个沿海重要的经济和旅游城市建造高标准门户的意义。
 (二)
在施工中,领导干部和党团员的模范行动,成了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工程总指挥、无锡市建委主任沈青松从施工第一天起就把铺盖搬到工地,同工人一起奋战,连中秋节、元旦都不回家。副指挥董伟患哮喘病,痰中带血,每次输液完,他便风风火火地返回工地。工程承包队队长姚春锡身负重任,忙得像个飞轮,在施工紧张的时候,常常几天几夜不休息,眼睛红红的,累了,恶心呕吐,他就吞几粒仁丹。在这样的氛围里,工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焦裕禄”、“王铁人”;只要置身其中,谁能不奋勇当先、拚命大干呢!一场“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优质工程”的劳动竞赛,在工地上展开了。抢时间,争效率,成了工人们自觉的行动。有个工人父亲病故,他晚上回家料理,白天照常上班。有个工人家里也在盖房,为了车站建设,断然停了自家的工。
去外地运贴面砖的驾驶员,为了抢时间,当汽车水箱缺水时,竟冒着长途跋涉的焦渴,把水瓶中自己要喝的水倒进了水箱。
施工关键阶段,劳力严重短缺,个别外地的承包队乘机以增加工值作为增人的条件,建筑公司的工人们拍拍胸脯,不要加1分钱,一人顶几人用,把任务顶了下来。
过去,拆卸1座80吨米的大型塔吊,至少得半个月,如今在这些“拚命三郎”手中,这样1座30辆大卡车都装不下的塔吊,不消3天就拆卸完了。
 (三)
丈夫在外日日夜夜地苦干,家里怎么安排?建筑公司的干部又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家里。领导干部走访中层干部家庭,中层干部走访班组干部家庭,班组干部走访工人家庭。老人的丧事,孩子的疾病,沉重的家务,在访问中一一得到妥善解决。看到丈夫龙腾虎跃大干的劲头,看到那全市瞩目的车站在丈夫的辛勤劳动下挺立起来,善良的妻子们含着微笑,默默地将丈夫的脏衣服塞进提包。
没有花架子,没有空泛的大道理,思想工作如同春风细雨,点点滴滴渗进人们的心田。可贵的奉献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高度的凝聚力,有如散发着芳馨的朵朵花蕾,在这春风细雨中绽开了。
今年1月25日,无锡新车站提前完工。上海铁路局领导同志说:“这是无锡人用无锡精神创造的高速度。”
领导这项工程建设的一位负责同志说:“有人说中国人懒散,其实我们何尝甘于懒散?群众身上蕴藏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旦闸门打开,就会喷涌而出。而打开这个闸门,光靠金钱的力量是不够的。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打开这闸门的钥匙。”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形势教育要摒弃“假大空”
沈阳军区司令员 刘精松
形势教育如何深入,达到入情入理入耳入脑?这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难题。
今年春季,我们先后派出有70多位将军参加的400多个工作组深入基层,与干部、战士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我也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先后到2个师、5个团进行调查。感到形势教育深入难,主要难在难以入情入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者思想保守,教育模式陈旧,教育中存在“假大空”现象。形势教育要深化,就必须打破旧的教育模式。
一要破除把形势教育简单地搞成“大好形势教育”的模式。要求各级从事教育的领导人说真话,道实情,把形势的真情实况向群众讲清楚。过去搞形势教育,往往采取“颂扬”的办法,只讲成绩,回避问题,目的是让大家嘴里说出个“好”字来。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教育”,不仅群众听了不信,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成绩讲够,困难讲透,办法讲明,前景讲清”,使大家多一点忧患意识,少一点牢骚情绪,从而激发人们克服困难、深化改革的信心。
二要把“照本宣科”的教育方法,改为从人们关心的问题、从人们身边的事讲起。为什么有的战士宁肯去值班、站岗、出公差,也不愿听形势教育课?一个重要原因是抓不住他们的心理特点。现在的战士,价值观念已发生变化,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往往和自己的利害得失联系起来考虑。我们军区有的单位在形势教育中,只是照本宣读上级发的统一教材,呆板,枯燥,不触及群众关注的问题,台上讲的和群众想的差距很大,自然缺乏吸引力。
三要把“领导讲群众听”的授课模式,改为对话式、讨论式、答辩式,使群众感到自己也是教育的主体。我每到一个单位,都试着抓住一些有代表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召开座谈会,让大家现场答辩。我先后召开20多个座谈会,与300多位干部、战士当面对话,有问有答,共同探讨,既亲切直观,又生动活泼,解开了战士的许多思想扣子,我也从中获益不浅。现在,我们的干部和战士生活在同一环境,对形势的认识处在同一个水准上,有的干部甚至比群众的模糊认识还多,在这种情况下,沿袭以往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办法,很难使群众信服。
四要把“一锅煮”的教育模式,改为根据不同对象因人施教。现在,部队的成员有干部,有战士;有“学生官”,也有土生土长的;有农村的,也有城镇的。他们的思想基础、社会阅历、关心的问题,差异较大。如果不分对象,用同一个稿子,很难讲到大家心里去。这就要求我们在形势教育中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五要把“只给开门,不给钥匙”的教育模式,改为既要讲清形势,又要教会群众观察形势的方法。现在人们对形势存在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究其原因是思想方法不对头:有的把改革理想化,认为只能直线发展,不能出现波折,否则就对改革产生怀疑;有的以个人得失论改革,给个人带来实惠的就拥护、赞扬,个人利益受到某种冲击就牢骚满腹。因此,我们在形势教育中,不能单是帮助群众“开门”,还要给他们开门的“钥匙”,让他们自己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观察形势。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先认真学习,然后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学会按照生产力标准,全面、客观地观察形势。这也是形势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
六要破除“教行脱节”的模式,把讲“大形势”与优化“小环境”结合起来,增加形势教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国家的“大气候”与我们所处的“小气候”,是紧密相联的。群众听形势报告,常常和周围的小环境联系起来考虑。你讲克服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建设,如果本单位一些领导说一套,做一套,收礼受贿,处事不公,就必然形成“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现象。由此可见,进行形势教育,不单单是课堂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言行一致,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本单位造成一种坚决贯彻党和国家各种规定、制度的“小气候”,使受教育者在课堂上听到的和在实际中看到的统一起来。这既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又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直言不讳

  淘汰与竞争
  陆士华
改革人事制度,建立干部竞争机制,已经讲了好久了,然而,不少人至今仍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在一些地方,依然是靠“伯乐相马”,不上赛马场,也能当“良驹”;仍然是“职务终身制”,不办离退休手续、不犯错误下不来。
其实,人事、干部上的竞争和别的竞争一样,规律是“优胜劣汰”。建立竞争机制,先要建立淘汰制度。没有淘汰制度,劣质产品尚且难汰掉,何况人呢?因此,现在的平庸之辈并不怎么怕“评议”、“考核”和“换届”,大不了换个地方照样当官;懒散的职工也并不怕企业破产,反正会得到“妥善安置”的。更可怕的是,淘汰无章可循,“优化组合”反倒成了“任人唯亲”的借口。因而出现了“亲化组合”、“关系组合”、“哥们儿组合”等,把老实人、贤才良将“汰”掉了。在这种状况下,有鸿鹄之志的改革者对无能之辈也只能无可奈何。
淘汰不实,竞争就虚。为什么有些单位奖金越发越多,效率却越来越低?为什么有些地方评议干部、考核干部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干部素质却不见提高?原因就在于没有实行淘汰。
完善的淘汰制度,需要完善的法制。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厂长的权力和责任等等,都要受法律的保障和制约,才能使该汰的留不了,该留的汰不掉。达到这个目标,尚需改革的继续发展。但是,作为第一步,我以为任何干部和职工都应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制”。这种“目标责任制”至少应得到有法律效力的公证。职工懒懒散散,达不到目标被解雇,怨不了厂长;厂长以及别的领导达不到目标,用“承认失误”也保不住“乌纱”,他必须在法律监督下下台;再想当官,只能提高素质,重新竞争。如果干部的考绩、职工的考核,目的仅仅是“发扬成绩,纠正错误”,“高高兴兴发奖金”,没有淘汰与晋升,怎么让全社会建立竞争意识呢?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一身正气

  面对万元回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回扣”现象司空见惯的今天,二炮工程学院101教研室的共产党员们仍恪守着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我们虽无治理社会弊病的回天之力,但务求自身廉洁清正,绝不贪占一分不义之财。两年来,该室教员将外出采购共得的20724元回扣现金和一台18英寸日立牌彩电,主动如数交公。3月初,该室作为清正廉洁先进单位受到二炮政治部和二炮纪委通报表彰。
101教研室担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每年需添置大量实验器材。在经济交往中如何处置“回扣”?教研室党支部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引导鼓励教员自觉保持共产党员的神圣称号和光荣本色。维护知识分子淡泊明志的高贵品质,经济交往中不见利忘义,清清白白搞科研。室主任、支部书记赵保生几次带人到核工业部九院和北京某工厂购买地测微波仪,先后获回扣11400元,每次一文不少地上交组织。一次,副主任、支部副书记王树仁给教研室购买微机,厂方付给了他3000元“好处费”。他回院后,立即到财务处将这笔钱入了帐。领导率先垂范,一身正气,为教研室其他同志做出了好样子。
去年3月,教员赵洪太到西安长途电讯器材经销部购买电视机套件,成交后卖方送给赵804元现金作酬谢。赵教员要求写一张回扣数额证明,对方怎么也不肯,并再三说回扣现金在你们单位账面上保证显示不出来,你们当兵的怎么这般老实?赵洪太委婉地告诉对方,正因为我们是军人、党员,办事才要坦白无私,执行纪律和规定不能打半点折扣。一席话使经销部的营业员们深受感动,只得给他出具了证明。    
      (明君 缓平 家军)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白下区的《公民生活指南》
新华社记者 徐机玲 殷学成
一本薄薄的《白下区公民生活指南》,推动了南京市白下区的廉政建设,受到群众欢迎。
去年7月,白下区实行政务公开,将与群众息息相关、大家意见多的户口迁移,办领执照,房屋修缮、管理,小孩入托、上学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办事程序,以及主管单位的地址、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等编印成《白下区公民生活指南》,发到区属基层单位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并利用橱窗、黑板报广为宣传,使其成为群众监督政府办事人员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依据。《白下区公民生活指南》也给办事人员增加了约束力,有效地促进了党政机关的廉政建设。
“农转非”是城市户口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去年,封闭了近40年的“农转非”户口审批政策公开后,派出所、居委会将这方面的政策规定,连同申请人情况,原原本本公之于众,再经以居民为主的群众评议小组认真评议,几上几下,直到绝大多数居民没有意见,才由主管部门审批后张榜公布。今年62岁的哑人童如元,家中有85岁高龄的母亲,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妻子杨秀华户口在农村,给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去年12月,经群众评议,杨秀华被批准入户。群众说:童如元一无钱,二无权,三不会讲话,给他解决户口靠的是政策。这个区去年按政策办理“农转非”户口129户,共245人,至今没有听到群众的异议。
《公民生活指南》把秉公办事的尺码交给群众,政府部门直接在群众监督下工作,改变了许多机关的衙门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办个体户执照,过去“不知要进多少座庙,拜多少个菩萨,烧多少次香”。现在,群众手中有了政策,凭着它,几天时间就可顺利办好。自去年7月公布《指南》以来,全区已办理的554个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没有一个是靠请客送礼办成的。致和街住户王修琦,1983年申请个体营业执照时碰了钉子。去年9月,他拿着《白下区公民生活指南》到街道办手续,很快就领到了个体理发营业执照。
白下区的市民说,现在有了问题,遇到困难,都自然会想到翻翻《指南》,哪些事能办,哪些事不能办,办事程序如何上面都写得明明白白,用场真不小。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侗乡处处忙
本报记者 邹大毅
我们走访侗乡,适逢冬闲时节。
当侗族农民从田野回到巷陌肠曲的寨子,走进金穗垂梁的木板房中时,仍然面临着一个忙碌的季节。
黔东南榕江县三宝大坝上的中宝乡口寨村九村,像过节一样热闹,一对侗族青年男女的婚礼,牵动了全村人:杀牛宰猪,淘米洗菜,十来个人在不大的灶房间忙活着,一群喜气洋洋的老太太,也穿上新衣服,忙着布置新房,房子里的桌子上,已经堆满了邻里乡亲们赠送的彩礼,一大群相同打扮的侗家姑娘,一色的缁里侗族圆领衫、相同的乌黑油亮的菱形髻、红木梳、银项链……使你无法区别出谁是新娘来……知书识礼的杨光兴老汉高兴得在我本子上写下他撰的对联:“虽说有酒成礼义,试问无饭谁方圆。”老汉夸的是侗家人如今能办这样热热闹闹的婚事,仰仗了有“酒”、有“饭”——有了富裕的经济。
同是这个乡,同是这块大坝子,早年人均口粮只有180公斤,人均纯收入才58元;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就大不一样了。去年人均口粮335公斤,人均纯收入达410元。三宝大坝这几年种西瓜出了名,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近200元。
西瓜一样甜的日子不是等来的,侗族老乡说:坝区已没有农闲了。一户侗家门上的对联写得清楚——“主意不愿陶朱富,常期但望子孙勤”。勤劳是侗族的本色。如今到了冬闲,闲不住的侗族农民仍在忙碌:小春施肥、春耕积肥、跑地膜、农药,筛西瓜的培养土,植树护林,挑水抗旱,织侗布,打草席……
和三宝大坝那散发着浓郁的小康气氛的冬“闲”比起来,栽麻乡山凹里的苗兰寨子的冬闲,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人说侗族“走不离盘(旋),穿不离带(子),吃不离酸,住不离溪”,前三条,苗兰寨子的确被言中,唯独这后一条,与大多数依山傍水的侗寨不一样,它在大山上的山凹里,别说离水远,就是距山外的公路,还差二三十里地呢。这种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这个侗寨还处于贫困之中,是榕江县的侗寨中数得着的贫困村。贫困的冬闲,更脱离不了为温饱而操劳的忙碌,这个村的村民有一种奇特的“爱好”——牵雀。山上有一种麻雀似的鸟雀,成群结队的。它们是这里侗家冬季的佳肴。一到冬季,寨子里的人就要上山围“雀塘”,即在林木已经伐尽的山上,用竹子、灌木围成一个大圆圈,遍插“粘膏杆”。许多人家中饲养着“媒鸟”,到了冬季捕鸟季节,就把“媒鸟”置于“雀塘”之中,以其鸣声,诱雀入塘。于是,“粘膏杆”上便有了天赐猎物。村长,一个壮壮实实、少言寡语的汉子,招待我们的佳肴,就是这种天赐的雀。他郁郁寡欢地告诉我们,“牵雀”也挺辛苦的,早上四五点钟出门,到中午十一二点才能回来。顺利时,一次可逮七八十只雀,不顺利时,一两只。回来还要给“媒鸟”洗澡、喂饵料。看他家中挂的那一串“媒鸟”,也真够难为他的。
这个村没有什么优势。800多口人,守着500多亩水田,只种一季稻,人均100多公斤粮,常有青黄不接。贫穷有时和保守、愚昧,是绑在一起的。苗兰寨子,还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到又一种短视的忙碌中:伐薪烧炭。树林,是苗兰寨子唯一的优势。但却在忙碌中以最原始、低廉的方式被利用着。一到冬季,男人们就进山烧炭了。连砍带烧,要在山中泡三四天。200斤木材,烧100斤炭,从山中背出来,再跑二三十里山路到乡里去卖,100斤才值十多元。他们连砍不辍,连烧不辍,似乎对这价值十分满意。而对林木大片大片的砍光会有什么后果,则似乎没有想过。
入夜,不论是点着电灯的三宝大坝的侗寨,还是点着油灯的苗兰寨子,无一例外地要传出那轻唱慢和、珠圆玉润的侗族大歌来。这被世界誉为“无伴奏混声合唱”的侗族歌曲,在侗族的女界是一大特长。
一位陪同采访的同志把歌词大意翻译给我,其中有赞颂村寨、鼓楼、新屋、稻田、长辈的,有赞牛马成群、猪羊满圈的,劝人为善、劝人勤劳、鞭笞懒惰的。
侗族大歌,消遣之中寄托了希冀,闲适之中未敢忘生存之道。冬闲季节,连唱民歌,侗族人都是忙碌的!
(附图片)
图为侗族妇女。 李兴洲摄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青年热门话题

  归来吧,“同志”!
  天然
当我的视线移向这封“天然先生收”的来信时,当我看清是同窗挚友写来时,我感到一阵迷茫、困惑。
我耐着性子看下去:近有一好友从广州购回一批录相带和扑克,路经贵县货被查扣人被拘留。被扣人是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如能助其一臂之力,事后必有厚谢。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次倒卖淫秽录相带和扑克的事已为全县皆知,何以这位以优异成绩跨进跨出大学之门的老同学,竟会为如此无耻之事发来特急挂号信求情?我心中一阵绞痛,面前又浮现昨晚的一幕。
昨晚北山发生山火,火借风势直扑价值几百万元的林场。我看到路旁一间屋里有几个小伙子玩牌正在兴头上,便急忙告之火情,谁知,一个胖大个子竟嗲声嗲气地说:“叫哥们去,你掏钱?”我感到受了耻辱。回来一说此事,同事也说我不谙世事:现在谁肯管这“闲事”!你去叫,找骂!
信里的字又跳入我的眼帘:听说你还跟以前一样书生气十足,还给人家谈什么民族、国家……我说先生,现在都何年何月了!听我一句忠言,你现在占的位置不错,能捞就捞,捞多少算多少,要知道现在是“老板”的天下!
一股难抑的气愤窜上喉咙,钱!钱!钱!温暖和亲切,相敬和友爱正在被一股“唯钱是举”的寒流席卷而去,我们周围的“同志”正在一天天少下去,我们正在被推向一个只认钞票面额而不问人之寒暖的境地!我多么想大呼一声:归来吧!“同志!”
     (作者单位:福建省柘荣县委办公室)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4月5日下午,在北京朝阳区大郊亭的摊群市场上,一名姓权的市场管理员(右一)因用拳头、耳光“教育”一女摊主(中),引起公愤。有人问其为何打人?他说:“我是执法的。”目前,有少数执行公务者头脑中的法制观念实在薄弱。
康泰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