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集体健忘
陈子谦
“文革”中的事是不应该忘记,也忘不了的,但也有的事确实记不起来了。比如“文革”结束不久民间流行的一幅对联。上联是:“当权派派当权当权派当权”,下联是:“群众斗斗群众群众斗群众”,横联我记不起了。最近才听人说,横批是“文化大革命”。这“记不起”,大概就是时下流行的一西洋名词:“集体无意识”。按一位大学者的译法,则叫“集体健忘”。
在“无意识”的意识中搜索,我记起“批林批孔批周公”的时候,刀笔吏们说,不把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批倒批臭,“臭老九”们怎能改造世界观?某官员作报告,硬说孔老二那家伙当官没几天就杀了一个“少正卯”,听众嗤嗤发笑。有人悄悄告诉他:“不是少正卵,是少正卯。”他说:“差一点不多。”
“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也不就是头尾二字换了个位置吗?只是“学而优则仕”并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孔子学生子夏说的,并且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重要的话:“仕而优则学”。这“优”字的含义原是有余裕的意思,就是当官有余力则要读书学习。子夏的话是对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思想的发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两句的含义,按照《论语正义》的说法:“古者大夫士,年七十致事,设教於其乡,大夫为大师,士为少师,是仕而优则学也,学至大成乃仕,是学而优则仕也。”很明显,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仕而优则学”,这个“学”就是办教育,教育办好了,向国家输送了人才,就是“学而优则仕”,这是第一层意思。更深一层的意思应该是:你当官有余力就应该学,学好了就可以把官当好。在孔子的学生中,子夏是极力主张当官必须学习的人,如《韩诗外传》载:“子夏曰:‘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同是弟子,子路却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论语·先进》)子夏的话正是针对这种仕不由学、仕可不学的主张说的。总之,这两句话都是对“仕”者提出的要求,首先是针对当官的说的。不知什么时候,“仕而优则学”被悄悄隐去,无人知晓。“学而优则仕”便成了知识分子的罪名,妇孺皆知。到了“文化大革命”,干脆将所有的“学”统统视作“马尾巴的功能”,成了知识私有之类的“资本主义尾巴”,割之而无足惜也。然而,现在,民间有一种新鲜说法:“不是有水平就能当官,而是一当官就有水平。”
十年浩劫,历史对中国人搞了一个大的恶作剧,害苦了几代人。现在,我们可以提倡“仕而优则学”,因为“富而白”不正常。当务之急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要学,要思,不仅学而时习之,还要学而时思之,不忘掉文革血的教训,中国人才会聪明起来。而“仕”者之学,现在比什么时候都重要。自古以来,都是“上以风化下”,“化民”可以“成俗”。而“学”者之学,也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几十年来的“六经注我”和阶级斗争之需,就像子夏的两句话被肢解一样,中国文化往往是被歪曲了的道听途说的文化,至今余习未除。说“龙”就满眼满街的“龙飞凤舞”,此不可不察也。不思不学,加上集体健忘,再出几百几千《芙蓉镇》里的王秋赦,不是不可能的,再出几千个李国香则尤为可怕。


第8版(副刊)
专栏:七味书谭

  鲁迅的自题小像诗
杨宪益
鲁迅早期的自题小像诗是大家都熟悉的,诗是一首七言绝句:“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才到日本留学时写的,据许寿裳说,这首诗是鲁迅在1903年寄给他的,但鲁迅后来记忆是他21岁时写的,也就是在1902年年初。关于这首诗的内容解释,总的来说,大家都没有什么不同意见,这当然是年轻时的鲁迅最早的爱国誓言,可以说它奠定了他以后一生的道路和政治方向。诗中第二句“风雨如磐”出自诗经,第三句的“寒星”和“荃不察”出自楚辞,“轩辕”即黄帝,是中国祖先的象征。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风雨如磐”当然不是指真的风雨,而是说祖国当时正处于被外国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之下,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只是诗的第一行后来却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后来注释家往往认为“灵台”指心,“神矢”是西方爱神的箭,我却一直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文革前我曾对一些研究鲁迅的朋友们说过我的意见,但因国内先有了过去权威说法,我的解释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我还觉得应该申说一下。
“灵台”指心,说见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实际上这是战国时人引伸的意思。“灵台”一词早见于诗经,是指周文王修建的观象台。这个灵台是实有还是古代传说,这只能有待于将来考古工作者去解决,反正自周朝一统中原以来,相传都说有这么一个地方,是天下的中心。诗大雅里灵台是篇名,是歌颂周文王的诗。郑玄笺谓“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又见《孟子·梁惠王上》,“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为灵台”。到了战国时代,轩辕黄帝的神话开始流行,轩辕黄帝成为中国各民族的祖先,灵台又成为轩辕黄帝之台。从战国到秦汉,在古代天文学和医学里,灵台既是中央的天文观象台,又引伸为天上的星名和人体的中心,所以庄子才以灵台为心的代名词,汉代的三辅黄图里就以中央的观象台名为灵台,晋书天文志也说“明堂西三星曰灵台,观台也,主观云物”。反正到了战国以后,灵台就是轩辕黄帝之台,人体上指心也好,天文上指星也好,都是中央的象征,周文王的传说已经为轩辕黄帝取代了。
灵台既然指轩辕黄帝之台,“灵台无计逃神矢”这一句就很好解决。鲁迅年幼时是很喜欢读山海经的。大荒西经里说,“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台”。海外西经也说,“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郭璞注曰,“敬难黄帝之神”,郝懿行注曰,“台亦丘也”,看来古代人认为中国四方都有不少妖神,但它们都害怕轩辕黄帝,不敢向轩辕的灵台射箭。山海经里也提到共工之台,也是说各地妖神不敢向灵台射箭,如大荒北经里说,“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海外北经也说,“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都是一个意思,因为共工在古代神话里也是个与帝争霸的君主。
鲁迅这首诗末句既然说“我以我血荐轩辕”,用的典故当然指的是古代神话里轩辕之台,那样第一句应该用的是同一典故,意思也就是指祖国当时已处于风雨飘摇的黑暗时代,四方妖神也就是说帝国主义列强,已不再害怕黄帝的威灵,都敢向灵台攻击了。鲁迅这首诗写成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中国进攻的那些年。
过去不少人认为“神矢”是指西方神话中爱神之箭,这是完全讲不通的。爱国感情同男女之恋完全是两回事,在希腊罗马神话里,两者是不能混淆的。鲁迅对西方文学也不外行,不可能作出这样的比喻。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倒有过把封建君王比作自己的丈夫,把自己比作臣妾,或者说失宠的小老婆的,但是“忠君”也还并不等于“爱国”,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是反封建的闯将,他不会那样乱用外国典故或者有那样的封建士大夫感情的。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壇风景线

  文不如其人
——胡平其人
谭健
文如其人,这是揆度常理之言。世上偏偏有常理难揆之事,比方坐在我面前的胡平吧,你就很难把他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
单看表面,一副落拓不羁、不修边幅的神气,坐无坐样,站无站相,腆着个早凸的肚子横着走路。他的作品却是另一副尊容:严肃、凝重、深沉,全然不是那一副玩世不恭和散淡的样子。勿庸多览,只要读一下他的《历史沉思录——红卫兵大串连二十周年祭》,就可以窥见在那副大大咧咧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个多么执著、负重的灵魂。那浸透了一代人的梦想与追求的荒诞历史,在他的笔下是那般沉甸苦涩,而他又偏要反复品嚼,从而放射出一种反思历史、观照现实的思想之光。读他的作品,没有轻松感,你只能看到一个极严肃认真的人在操一支沉重的笔杆。
听说他与张胜友合作的《世界大串连》刚刚获得“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我便去他下榻的远望楼宾馆看他。只见他松松垮垮瘫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的情景,我更加坚定了对他的印象——文不如其人。同时袭上心头的是一种对不准焦距的感觉,你不知道他忽然会冒出什么思想,或是做出什么举动。
比方他从来不写杂文,不知何时心血来潮,忽发奇想,抛出第一篇杂文《美食家自白》,居然一举获得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俟后又写了一篇《烟草公司不会失业》(他本人就是大烟鬼),登在《文汇报》上,开始为杂文界瞩目,偶尔还以“家”称之。为此他曾自谑道:“当家也许不难,千字文足矣。”但他又不愿入杂文之伙,他说他更喜欢报告文学创作。
当人们乐观地为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展望前景时,他却颇有微词。他认为轰动过后带来的是困境,报告文学要向新的高度跃进,须得从一窝蜂似描写“中国大难产”的现状中脱离出来,而应当从历史、文化和哲学的高度,写出时代的走向,写出民族的灵魂来。
目睹他这股执著较真的劲儿,不禁使我想到他在复旦园里就读时的一句口头禅:“纵使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这话引自《红楼梦》,说这话时,多半是为苦心爬格子所烦而生出的一种彻悟的自嘲。但是,他终于没有超脱出来,而陷得更深了。自1985年他进中国作协以来,已有一本诗集和7本报告文学集(有的与张胜友合作)问世,还有两个中篇小说和若干短篇散见于各大报刊。这种超脱与执著的矛盾或许就是他难以把握的双重人格?也未可知。
从远望楼十层的窗口极目远眺,苍生如豆。他凝视着远方告诉我,他今年打算写一部15万字左右的长篇报告文学,通过两个女红卫兵的遭遇,辐射透视历史,观照现实,从而,对这一代人的命运和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
我问:“你是否想通过贯串一种历史文化意识,走出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由轰动带来的困境?”
他答:“有这个意思。苏晓康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个输不起的民族;我补充一句: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健忘的民族。”
我若有所悟。文不如其人,其人胡平,一江西老俵也。


第8版(副刊)
专栏:

  白杨
张新泉
一片小手,翠绿地摇着
在火焰山下
在一个多毛驴多葡萄架的小镇
像是等待了许多年许多年
——小白杨的仪仗
已长成林带
坎儿井不再蒸腾
撩人的土腥
等待了许多年许多年
小手们终于举向
一个最潇洒的角度
这里,那里,朝我们的汽车
摇响绿叶般的纯情
这是一种舞蹈,一种心歌
在土路两侧
在矮墙后面
伴着驴蹄嗒嗒
手鼓声声
手有些儿脏
但并不过份
和那些脏兮兮的小眼睛小鼻子
组成戈壁滩上
最迷人的风景……
小手在拔节、生长
把无边的漠野
彩绘成一方荧屏
在大荒凉大寂寞的背景上
我也忘情地升起
我的手掌;我的每一滴泪
都在应答——
啊!未来;啊!知音


第8版(副刊)
专栏:域外文谈

  “响”派号手叶甫图申科
黎华
叶甫盖尼·叶甫图申科(一九三二—)是苏联当代诗坛巨匠,以写针砭时弊的政论诗闻名,被誉为“国际歌手”。他开创“响”派诗风,是苏联五六十年代“大声疾呼”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叶甫图申科生于一个地质工作者家庭。他父亲喜爱诗歌,自己也写诗,母亲是位歌手,对儿子的成长都有所熏陶。他小时曾在农庄运木场和地质勘探队工作过。十三岁开始写诗,十七岁发表处女作,二十岁出版第一部诗集《未来的探索者》。一九五四年,他从高尔基文学院毕业跨进社会时,正值苏共二十大后反对个人崇拜,国家政治生活剧烈变动,他以丰富的创作大胆地触及人民大众、特别是青年们所关切的和敏感的重大、尖锐问题,主题多表现社会动荡中同时代人内心对人生、世界、道德、思想、爱情、艺术、自然等的复杂感情和反响。由于他的诗冲破习以为常的现实主义传统,汲取现代派创作方法,题材广泛,既写国内现实生活,也干预国际政治,泼辣、率直、尖刻、雄辩,因而屡屡引起评论界的激烈争议,有的极力赞赏,有的严厉斥责,但都承认他思想敏捷,才华卓越。
叶甫图申科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既写政论诗,也写抒情诗,同时,他还是小说家、剧作家。他崇尚创新,作品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反映时代,直抒胸臆,思想恢宏,寓意深刻,诗情浓郁、深沉,用语新奇、精练。他曾说:“我想在自己的诗中把马雅可夫斯基、勃洛克、叶赛宁和帕斯捷尔纳克的某些特点结合在一起。”他写有许多引人注目的长篇作品,如长诗《济马站》、《布拉茨克水电站》和《喀山大学》,小说《浆果之乡》,电影剧本《幼儿园》等。长诗《妈妈和中子弹》曾获一九八四年苏联国家奖金,该诗采取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写象征着生命的母亲和象征着人类毁灭的中子弹,号召人们起来防止战争。他还著有诗集《第三场雪》、《诺言集》、《挥手集》、《内心抒情诗》、《用爆炸法焊接》等。前年,他发表的诗《还未落成的纪念碑》纪念大清洗中千百万无辜受害者,《布哈林的遗孀》为布哈林恢复名誉呼吁,在苏联和英美发表后引起震动。


第8版(副刊)
专栏:

寂静的沪沽湖〔油画〕 司子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