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科技展望

  探索艾滋病的奥秘
卢继传
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许多国家投入巨资研究艾滋病,已经取得的成果令人宽慰。
神秘机制可望揭开
艾滋病是英文缩写字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控制人体生命活动的基因出了毛病,或某种基因诱发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病症。去年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病毒“R—基因”。这种基因可产生诱发艾滋病症状的蛋白质,使人体免疫系统缺损。他们正在进一步探索“R—基因”的机制,一旦有了突破,将有可能找到对付艾滋病病毒的办法。
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乙型肝炎蛋白质可能启动艾滋病毒基因。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下述现象:几乎90%的艾滋病患者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据塔斯社去年4月报道,苏联科学家建成了艾滋病病毒分子模型。据称,这种病毒呈球形,极为微小,其结构极其复杂,膜外面有几十个突轴,病毒借助这些突轴侵入人体细胞。莫斯科流行病学和细菌学研究所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计算机分析,经过3年多的努力,获得了放大到5000万至1亿倍的图像,描绘出了病毒分子的结构,建立了分子模型。研究人员将会循此研究治疗药品,并揭开艾滋病的其它奥秘。
日本和西德共同研究发现了艾滋病毒的增殖基因——“抑制物T—核糖核酸”,当它停止活动时,艾滋病毒的增殖随之停止。令人高兴的是,他们还从海绵中发现一种能抑制这种基因活动的物质。
艾滋病治疗的进展
去年8月10日,美国科学家开始在人体上首次试验一种艾滋病新药,称CD4。它是免疫系统细胞的一种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物。它能阻止病毒袭击人体免疫细胞。动物试验证实,这种药物能防止感染。负责研究这种药物的美国癌症研究所说,将对50名艾滋病患者施用该药物。
英国韦尔科姆制药公司在去年9月底发射的美国航天飞机上进行过一项实验,对一种叫“逆转录酶”的物质的特性进行研究。这种酶能使艾滋病毒将自身的基因转移到健康细胞的基因中去,并战胜人体的免疫系统,这家公司认为,在太空培育这种“逆转录酶”的纯晶体,将有助于设计出更有效的抗艾滋病毒的药物,通过干扰“逆转录酶”的影响,来阻止艾滋病毒在人体内扩散。
美国政府批准的唯一用于抗艾滋病的药物,称为叠氮基胸苷(AZT),但它有一定的副作用,诸如头痛、恶心和贫血等。不久前,瑞典药学家研制一种抗艾滋病强效药物——氟代脱氧胸苷(FLT)。他们对一组猴进行实验表明,这种药物的效力是叠氮基胸苷的5倍,服用剂量小,副作用也少。
诊断和快速检验
近年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诊断出5名患视网膜疾病的人感染了艾滋病毒。他们还对13名有可能发展为艾滋病患者的人进行了研究,其中9名患有细胞巨病毒视网膜炎。另外,某些皮肤病患者也易感染艾滋病毒。医学家们还发现眼及皮肤疾病是艾滋病的一种先兆,这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艾滋病。
澳大利亚医药研究公司不久前宣布,通过验血可以快速检验艾滋病。这就是从病人手指上刺出一滴血,并把它放在一块玻璃片上,使之与一滴化学试剂相混合。如果有艾滋病毒的抗原或抗体出现,那么红血球细胞在1分钟内就会聚集在一起,从而做出快速检验。目前,检验艾滋病的抽血化验,所需时间长达一个月。因此,这项研究成果颇受重视。
去年底,美国坎布里奇生物科学公司宣布,它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一种检验艾滋病毒的产品,称为“重组生物基因的产品”。用这种产品检测艾滋病毒既简单、精确度高,又不需要仪器,能在5分钟内检测血液或血清试样中是否有1型艾滋病毒的存在。该公司说,在美国进行了7000多次试验,灵敏度高达99.4%。去年该产品已获准投放市场。
艾滋病是当代医学正在努力攻克的堡垒,去年各国取得的进展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科技与社会

  艾滋病“瘟疫”的冲击
李家德
到去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已达十三万多人。在艾滋病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被称为“二十世纪瘟疫”的艾滋病,蔓延世界五大洲,患者人数迅速增加(见图表)。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统计,截至一九八八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患者累计已达十三万二千九百七十六人(因各种原因,患者人数远远高出这个正式统计数,可能已超过三十五万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为五百万到一千万。该组织估计,目前每分钟就有一人感染上艾滋病。预计到一九九一年,将会有一百万新艾滋病例,死亡人数会过半数。这实在是一幅严峻的图景。
美国仍是艾滋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一九八一年六月,首次在美国发现艾滋病患者,当时仅五人。两年后,受害者即增至一千六百四十一人,其中六百四十四人已经死亡。到一九八五年四月,已上升到九千四百零五例,死亡人数四千五百三十三人。迄今,美国艾滋病患者已达八万零五百多人。据美国卫生部门估计,到一九九一年,美国艾滋病患者将达二十七万人。去年三月初出版的《澳大利亚人报》报道,科学家们预计,到二○○○年,除非能研制出一种预防疫苗,否则单是美国艾滋病患者的人数即可达五百万人,全世界的患者总数将达二千五百万人。
目前,医学界一般认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男性同性恋者和异性接触。慕尼黑大学细菌学教授弗勒斯纳尔强调指出,艾滋病在异性恋中的传染比同性恋中快。当然,固定异性恋的人不在此例。他还说,在西柏林,吸毒者中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已高达百分之六十七点四。
去年六月中旬,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四次国际艾滋病会议上,代表们强调,艾滋病的蔓延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呼吁人们要有一个健康的性习惯和正常的性行为。
在过去几年中,一般地说,艾滋病患者仅限于一些脱离社会正常生活的群体,诸如同性恋者,以注射方式吸毒的瘾君子等。但是,近年来发生的病例已不再限于上述群体,几乎涉及社会各个阶层。
艾滋病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的传播速度快,死亡率极高。患者发病后二至三年的死亡率为百分之七十,最终病死率为百分之一百,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例如,在美国密执安州一名艾滋病患者向警察啐了几口唾沫,被指控为谋杀罪,由于唾沫内也含有艾滋病毒。尽管,专家们确信,偶尔的接触并不会染上此病,但仍不能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在健康人中,有的不敢到公共场所活动,连跟他人握手都提心吊胆,戒心重重。有的演员拒绝演有接吻动作的戏,甚至医生、护士也不愿接待艾滋病患者。有些地方甚至不让有艾滋病的学生上学,不许带有艾滋病抗体的人进入咖啡厅、洗手间和游泳池。
在艾滋病这股“瘟疫”冲击下,西方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对同性恋持公开的反对态度,开始注重家庭价值观念等。特别是在美国,目前一人一生只找一个配偶的现象又开始增多。色情行业由盛而衰。如日本东京最负盛名的吉原红灯区,各家妓院开始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虽然主张“性解放”者并非个个都收敛了,但是西方一些人对于纵欲确实开始感到恐惧。因为,在人们的眼里,得了艾滋病无异于被判了“死缓”。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科学信箱

  未来的计算机
泰然
有读者问,电子计算机是用电子器件构成的计算机,将来是否能用其他非电子器件制成计算机呢?
泰然同志就此作了回答:预计未来将会出现几种崭新的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
一般来说,计算机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每个开关器件改变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而目前最快的电子器件的开关速度也难以小于十亿分之一秒,也就是说,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很难超过每秒十亿次。因此,目前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与人脑相比还差得很远。
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启迪了人们:可否利用激光来传送信号制造出光学计算机(也称激光计算机)呢?从理论上讲,光学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高达一万亿次,这要比目前计算机的速度快上千倍,存储容量大百万倍。预测,光学数字式计算机有可能在2000年前后实现。
生物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传送信息的“语言”归根到底只有“0”和“1”两种,恰恰与“开”和“关”相对应。
如果有机物分子也具备了“开”和“关”的功能,它也就能成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从而创造出有机计算机。
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半醌类有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分子中的氢具备“开”和“关”的电气性能。因此,从理论上讲,可能制造出半醌型或蛋白质型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可能具备的特点是,体积小,功效高;能发挥生物本身固有的自我调节机能;由有机分子构成的生物化学元件是通过化学反应工作的,所以,只需很少的能量,机器就能运行。
超导计算机
超导电子器件的工作速度要比现在的集成电路快10至100倍,而功耗仅为集成电路的千分之一。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2000年前后超导计算机的诞生是有希望的。
模糊计算机
迄今为止的电子计算机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中的大量模糊信息较难为计算机所处理,有时甚至使计算机无能为力。大千世界变化无穷,简单地用“有”与“无”、“开”与“关”、“是”与“非”等逻辑体系是很难描述人的大脑思维的。
在人类研制计算机之初,打算应用十进位数制,但苦于无法寻得能够稳定输出10种状态的器件。光学计算机硬件采用的某些晶体能随入射光强度的连续增大产生透射光强度连续提高的现象,合理地选取透射光强度的一些状态就能实现多值逻辑系统,而这种系统则是用于处理模糊信息的计算机逻辑系统的基础。因此,能够输出两个以上稳定状态的器件(或者说多稳态器件)的突破是研制模糊计算机的关键。光学模糊计算机的问世将是2000年后的事。这种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将是极其重大的。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

  噪音致癌
噪音是物体无规则振动时所产生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对人的健康来说,它不但会损害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而且会使肌体内担任监视和消除“异敌”的免疫系统处于麻痹状态,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这是最近美国西雅图肿瘤研究所的专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
为了探索和证实噪音与癌症的相关性,肿瘤研究所的专家们进行了动物试验。他们把试验用的老鼠分成两组,一组放在无噪音干扰的环境中饲养,另一组则置于噪音环境里,3个月后,不受噪音影响的老鼠中,患癌症的只有7%,而受噪音危害的老鼠中,患癌症的高达60%。随后,专家们又对小鼠臀部作了癌细胞接种试验,把同样的小鼠分别喂养在受噪音干扰和不受干扰的两种不同环境里。3个月后发现不受噪音影响的一组小鼠中,癌细胞转移的比率是30%,而受噪音影响的另一组小鼠中,发生癌细胞转移的比率高达100%。
                 朱尉元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

开战 朱根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