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农民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第一,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民已经不再是人民公社的社员,而是重新成了土地的主人,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全国20168万个农户,实际成了2亿多个小小企业。这是最本质的变化,农村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此流觞出来。
第二,我国农民这个群体的职业结构已经变化了。农民在职业上已经分化了。1987年按统计表讲,我国有农业人口85713万人,实际上这只是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其中近10800万农村劳动力已经从事或已经多年从事非农产业,并从该产业中取得大部乃至全部收入。这10800万农村劳动力大约为7000万户,占我国总农户的35%。
第三,8亿农民的生活普遍改善,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了。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农民人均消费粮食496斤,其中细粮245斤(均为原粮),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是116元;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55元,平均每年递增10%,1987年农民人均消费粮食508斤,其中细粮422斤。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398.29元,比1978年增加282元,平均每年增加31.3元,每年增加14.60%,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增加11%。就全国范围而言,绝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
另外,农村改革以来,在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下,农村涌现了一批“万元户”,近几年又有十几万元户、百万元户、几百万元户出现。
第四,80年代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同50年代相比,已经有很大不同了。现在农民家庭的发展趋向也是日渐核心家庭化和小型化。现在农村里,70%以上的户主(家长)是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这些农民都是在解放后出生、都是在6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同50年代的农民在政治素质上有很大不同。
当代农民文化水平提高了。
农民的商品经济观念大大增强了。
农民的传统观念正在迅速变化。经过这36年多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断更迭,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淡薄了。农民重土轻迁的观念也改变了。只要能离农,只要能进城,只要能赚钱,哪里都去。
       (1月11日《农民日报》陆学艺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贫困是否是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单正平在1989年第1期《天津文学》撰文说,“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一直是几十年来文学史著作和文学理论教科书所强调的规律。文学家们几乎无人不相信这种观念。从历史看,贫穷固然哺育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但出身贵族、身居高位、俸禄优厚而成为大师名家的也比比皆是。杜甫、曹雪芹固然穷极而后成大家,却也曾有过轻裘肥马金屋玉床的豪华奢侈生活。彻底的、从生到死一以贯之的赤贫生涯很难产生诗人。
艺术创作需要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人只有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实际需求后才可能从事艺术和其他活动。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文化素养,而文化素养的获得要以丰厚的经济条件为代价。
遗憾的是,一贯以贫穷为光荣的我们对这一现象视而不见,只是死盯着贾岛式的苦吟派和落了魄的吴敬梓、曹雪芹、蒲松龄,把贫穷加努力即是成功当作培养作家的不二法门。
正是这一荒谬的信念,使许多有才华、有潜力的人将自己封闭在贫穷的境界中凝神修炼,期待幸运之神降临,反而越来越远地脱离了充满欲望的生活洪流。也正是这一谬见,使许多本无天赋、只以贫穷勤奋为资本的好青年盲目献身文学,呕心沥血,把大好年华虚掷在无法计量的无效劳动中,积稿盈箱,难得有一首半篇付梓问世、值得一读。
艺术之神既不钟情于金钱,也不倾心于贫困,她只热爱天才、激情和灵感。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困境中的我国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过少我国现有林地面积1.15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9.6亿公顷的12%。森林蓄积量为90.28亿立方米。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左右,人均森林面积为0.11公顷,森林蓄积量为9立方米,在世界各国中人均水平分别排在第120位和第121位。
资源消耗赤字过大 在全国90多亿立方米森林蓄积中,实际可采伐利用的林木蓄积量只有20多亿立方米。现在全国林木资源年消耗量约3亿立方米,超过2亿立方米的用材林生长量积蓄。现在除东北、西北、西南尚有少量成片的原始森林外,大部分林区已逐步演变成次生林地。照此下去,到本世纪末,我国半数以上的国有林区的林业采伐企业将无林可采。
供需矛盾突出 1978年,我国木材产量为5162万立方米,1987年达到6408万立方米,10年间的增长速度为2.2%,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7.2%。即便如此,1987年的木材产量,也还是建立在森林资源严重过伐的基础上,按全社会对木材需求量每年递增5—15%计算,到本世纪末,我国木材产需缺口将从现在的2000万立方米上升到5000—6000万立方米。
        (2月14日《中国物资报》  韩国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对休息误解多
生活中到处都有不会休息的人。不会休息很大程度上与对休息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归纳起来,对休息的误解有以下几种。
静止不动就是休息,许多人以为身体静止不动就是休息,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因为,休息的含义是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如果一个脑力劳动者躺在床上或坐在沙发上,持续思考问题,大动脑筋,就不是休息。相反,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躺在或坐在那儿与别人聊天,或闭目养神,或欣赏音乐,这些都是休息。
娱乐是最好的休息,适当的娱乐,可以使身心放松,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休息。但是,如果娱乐不当,包括娱乐无度,持续时间过长,或带有赌博性质的娱乐,都不是休息,对身体有害而无益。
休息越多越好,休息是身心(脑)的休整,时间的长短或多少要根据疲劳的程度。比如,大学生连续上了两节课,课间休息十至十五分钟就够了。对于成年人来说,白天工作了八个小时,晚上睡八小时足矣。如果休息时间长,或每晚睡眠超过八至九个小时,导致体力活动时间减少,机体机能减弱,容易引起多种疾病,也是肥胖的重要原因。  (2月11日《工人日报》韩绍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郭沫若为古人“诊病”
郭沫若早年曾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学医,从文后将医学知识用于文史研究中,为许多历史人物做了“诊断”。
在著名的《屈原研究》一文中,郭沫若对屈原的一些精神和身体疾病做了诊断:“他的悲伤忧郁,长久不能去怀,精神和身体不能不受损害。他似乎是有失眠症的人。请看他说:‘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还有身体上也确实有痛苦:‘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纤轸。’这大约是神经痛,不然便是胁膜炎。”
对于隋朝大音乐家万宝常的“卧疾”,郭沫若诊断:“既然是说卧疾,当然不是外伤;既然说是饿而死,当然不是病的胃肠。病到将死还可以起来烧书,意识也很清明,当然不是瘟热和癫狂。我揣想他的病是属于呼吸系统的,或者就是肺结核。”(《历史人物》142页)对于李白的死疾,郭沫若断得最为精彩:“皮日休《七爱诗》说李白‘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腐胁疾’顾义当是慢性脓胸穿孔。慢性脓肺穿孔病源有种种,酒精中毒也是其一。肺部与胸壁之间蓄脓向体外腐蚀穿孔,这可能就是所谓‘腐胁疾’。”(《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四》298页)
   (2月18日《团结报》 胡学俊 胡澄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哪个是“长江第一桥”
解放后我国修建了武汉、南京等多座长江大桥,但究竟哪座是“长江第一桥”?
1987年,新华社发《六百年前就有长江大桥》称:早在618年前,瞿塘口就建有长江大桥。明初,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康茂才等夺瞿塘关,夏国皇帝明升命令莫仁铸在瞿塘口江面横贯铁链锁江,又在两岸石壁打孔,架起铁索桥,桥面上铺木板,放上大炮,严守关口,汤和等望桥兴叹,畏而退,时为1369年。这座飞桥长925米。其实,早在晋泰始八年(公元273年),吴建平太守吴彦,就于湖北省西部的西陵、夷道、荆门等地长江江碛要害处,用多道铁锁连系两岸横断江路,抵御晋师东下。它比瞿塘口铁索桥要早1096年。
但是,真正能行大军,运众物的长江大桥,应是宋开宝七年即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曹彬、潘美等率兵伐南唐时,在南唐国都金陵(南京)之西的采石长江江面上,用数千艘大船连接两岸而成一座大浮桥。后曹彬、潘美帅兵由此渡江,若履平地,终于攻克金陵,灭了南唐。这座浮桥长约一千四五百米,略短于今日的南京长江大桥正桥,已有1013年的历史了。我认为这似乎是“长江第一桥”。
     (《百科知识》1989年第2期 宋之瑞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六种食品将在我国流行
据食品业有关行家分析,我国将流行六种新型食品:
寿翁食品:以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配以花生米、芝麻、何首乌、大枣等制成。具有低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等特点。
人造奶酪:是经低温溶剂脱脂后的豆粕粉,它可以配制成多种食品。
酸乳:具有易消化、防便秘、防腹泻、抑制有害细菌、抗癌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乳清蛋白食品:含有80%的蛋白质和少量乳糖,适用于老年人食用。
花粉食品: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价值较高,是老幼、病人、运动员的保健食品。
低盐食品:高盐食品会使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因此,低盐酱油、低盐豆腐、低盐咸菜等将日益受到欢迎。
      (2月18日《中国商报》张鸣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女性寿命长于男性的奥秘
调查表明,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8年,这是因为女性生理上比男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
月经优势:以失血而论,女性因为月经的长期“锻炼”而能适应,男性的耐受力就较差,如果健康的男女失去同样大量的血时,男性死亡,女性却有抢救康复的可能。
情绪优势:长期的情绪压抑会导致疾病,而女性比男性更易发泄。
免疫优势:人类免疫调节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中,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一条,故女子的免疫基因强于男子。
此外,男子中有70%的人受着吸烟影响,而女性吸烟者仅占8.2%,因此,死于肺癌、肺气肿及呼吸道疾病的成年男子明显地多于女性。由于男性身体细胞内Y染色体的作用,使男性一般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在力量型运动(包括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往往会因争强而过度劳累,加之日常生活中好胜心切而自不量力。在酒宴上男人乐意“舍命陪君子”。在异性面前,为显示其男子的粗犷、英勇,而往往使身心操劳过度,长期超负荷的运行。易动肝火,气难平消,凡此种种,会损肝亏肾,影响健康,这是男子寿命低于女性的重要因素。
         (2月19日《中国体育报》 世群 先证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上海青年教师的读书倾向
据了解,目前青年教师对以下一些书籍表现出浓厚兴趣。
一、有关人文哲学、历史、人物传记类的书籍。
这类书籍再现历史的场面、评价人物的个性,给人启迪。这种反映时代大背景的宏著,青年教师称之为“书中的原子弹”。不少青年教师没经历过“文革”,所以对反映“十年动乱”的书籍很感兴趣。另外,一些冷僻的人文著作,在青年教师中也有其忠实的读者。
二、有关自我完善、心理调节的书籍。
知识分子往往比较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先为人师和学者风度的追求,使得青年教师对这类书有所偏爱。据不完全统计,这类书大约在青年教师的藏书比例中占1/4。《培根随笔选》、《人生论》等一些富有哲理的书,常常成为他们的必备书,《你的误区》也备受欢迎。
三、有关外文书籍。
出国留学,也是当前青年教师热门的话题,不少人都在暗地里悄悄准备。“英语热”、“日文热”在一些学校方兴未艾,《新英汉辞典》几乎成了必备书。
四、有关艺术欣赏的书籍。
青年教师中不乏各类艺术的知音者。他们认为,艺术欣赏能使自己进入美的世界。
五、有关生活艺术的书籍。
不少青年教师还未成家,人际关系知识、成家立业知识,乃至恋爱婚姻知识,都需要有所涉及。这类书目前出版较多,他们买时是精心选择的。
此外,青年教师对下列书籍表示冷淡:
一类是专业书。认为专业书比较陈旧,内容枯燥,几乎没有人愿意买。
一类是武侠小说。认为时间有限,看这种书没有意思。还有纯政治类书,包括学校发下的学习材料,也很少有人去读。
青年教师对买书有着共同的嗜好,尽管每月工资收入甚微,据统计,买书的开支大约占全部收入的1/6左右,大多数人每月平均在10元上下。
       (2月6日《书讯报》 苏军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蛇年谈蛇徽
凡读过希腊“荷马史诗”的人,对诗文中赞颂的一个民间神医阿斯扣雷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神医手持一根盘绕灵蛇的拐杖,云游四方,治病救人,十分灵验。后世出于神医和灵蛇的崇敬,就把“蛇绕拐杖”作为医学标志,称之为“蛇徽”。希腊是“蛇徽”的发源地。从古到今,蛇徽遍布希腊各地。到了近代,即使科学发达的英国、法国、加拿大,乃至美国、苏联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也都以蛇徽作为医药单位标志。我国1948年4月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封面也是一个赫然醒目的蛇徽。
古代众多地区以蛇徽作医药单位标志,也是古人对蛇的“图腾崇拜”的反映。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考察,在美洲印地安人中,有9个部落以蛇作本民族的“图腾”。澳洲一些古籍记载,古澳洲人每年都举办盛大的拜蛇仪式,尤以华伦姆格人为最,届时男女老少都用五颜六色把自己装扮成蛇的模样,唱颂蛇之歌,跳仿蛇之舞。早在600多年前,印度人就在马哈巴利普兰建造了一座高10英尺、背上有7条巨大眼镜蛇的神像,人们把它奉为至高无上的神灵。非洲人对蛇的崇拜程度更甚。喀麦隆西部的撒可民拉人,待客要施“蛇环礼”,把一个用活蛇做的环套在客人脖子上,以示对客人的祝福。世界各地民族崇拜蛇的习俗,大都有美好的传说,其中心意思是说蛇能使人消灾纳福。医药单位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因而以蛇为标志就不奇怪了。
蛇的药用价值极高。蛇被用来做医药单位的标志,确也当之无愧。
       (2月5日《解放军报》柯宝成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