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燕舞散文征文

  燕舞散文征文评选结果
一等奖
  《哲人的爱》        秦牧
  《苏州赋》         王蒙
  《燕鹤之乡》        陆文夫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汪曾祺
  《横过小镇一条路》     胡昭穆
    二等奖
  《青藤书屋小记》      公刘
  《人情似纸》        刘心武
  《将军白发新》       范曾
  《门》           贾平凹
  《骑自行车的中国人》    林希
  《“鞋儿哥”》       杨云堂
  《阳台》         陈章武
  《长城》         鲍昌
  《伞语》          许淇
  《山峁》          刘成章
    三等奖
  《和平之岛》        唐敏
  《陋斑素描》        那家伦
  《背山》          林荫
  《老屋》          邢秀玲
  《岳父和他的棋友们》    韩少华
  《乌蓬摇梦到春江》     叶文玲
  《老家那面墙》       张晏斌
  《心曲》          叶延滨
  《初雪覆盖的野草莓》    叶楠
  《遗憾的启悟》       刘啸
  《井绳的故事》       陈四长
  《绵绵土》         牛汉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刘湛秋
  《凉台书屋》        张征平
  《讨厌猴子》        周涛
(以得分多少为序)


第8版(副刊)
专栏:

  致作者和读者
燕舞散文征文评选今天揭晓了。我们谨向踊跃应征的一万五千余名作者和广大读者表示深切的感谢,向热忱与我们合作,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盐城无线电总厂表示深切的感谢。
这次征文的评选,采取了计分法。先由12名评委对已发表的88篇作品分别打分,再将这些分数汇总,依据得分多少取前30名获奖。根据征文规定,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十五名。我们将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谨此先致贺忱。
在获奖作者中,既有读者早已熟知的散文家,如秦牧,也有主要是从事其它文学创作的名家,如王蒙、陆文夫、汪曾祺、刘心武、公刘、鲍昌、贾平凹、范曾等;既有《大地》、《文学作品》的老朋友,也有与它们第一次结缘的新作者。尤其可喜的是,一批来自基层的业余作者,如胡昭穆、杨云堂、林荫、邢秀玲、张晏斌、陈四长、张征平等,在这次征文中获了奖。他们的作品尽管在文字和技法上还稍嫌稚嫩,但生活气息浓郁,不矫情,少雕饰。这再一次证明:我们的散文创作要进一步发展,还是应该扎根于广袤的生活厚土。
我们举办的这次散文征文活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广大作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应广大读者要求,燕舞散文征文将结集出版。除收集已发表的88篇作品外,还将增补部分质量较好、未能刊出的征文作品,共计百篇左右。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潮
李克寒

入冬,老人们就拎一笼子春,在寒风中,笑眯眯地听那些鸟儿议论你的来临。
    2
初春,你丑陋的毛丫头呀!
一切都是幼稚的:嫩绿的芽,捧着几粒蕾苞的枝,夹着点灰沙的风……
可谁不称赞你比冬天漂亮!
    3
谁家的孩子,推开妈妈的柔怀,甩掉小棉袄,在草地上打滚?
    4
蓝天上,鹰撒出一冬的希冀,在料峭中,修炼着翅膀……
    5
在残雪的城垣那边,
隐隐地,我听到了雷声……
    6
冰说:“现在我沉默着,是为了在春天放声歌唱;”
大江里的激流说:“冬留下的冰渣,让我们来冲刷!”
    7
渐渐地,天地间泛绿了。
苗圃上那层透明的塑料薄膜揭去了。
你心田上的小芽儿出土了么?


第8版(副刊)
专栏:

  湖畔
肖宁
我听见你在古老的橹声里翻动衰微的躯体,我听见风箫缓缓浮过初黄的芦苇。
有雨,自灰帘似的野天飞下,我默默泛舟你宁静的湖心。你的敛息了无数风暴的湖心。
我用我年轻的脚踝拍击你漾动的波纹,我细读你流溢于中的往事,我看到所有那些卷起又抛下的涛澜,如今都已永远地没入了幽冥的湖底。
一条条游鱼,穿破结实的鱼网,生生息息在你与生俱有的寂冷之中。
我躁动的心飘流如火,我潜行你发亮的浊波里。你无休无止翻动你无言的躯体,一次次抹去滑落的幻梦。
数不清的喧闹的日子,从晃晃荡荡的小船上沉下来、沉下来,又总有新鲜的黎明匆匆浮起,而你柔软的触须,自早已模糊的年月,一直一直磨碾着囚禁你的堤岸。
鸟鸣悠辽,哨音悠辽。
点一篙水珠划向晚霞、划向晚霞。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为改革讴歌
贵州工人作家吕茂廷同志出版报告文学集《改革的回声》(贵州人民出版社),要我给他写序言,虽然我的工作较忙,还是接受了他的要求。
首先,由于这个集子的问世,填补了我省文学出版物中还没有结集出版报告文学的空白;第二,这是一位工人业余作者的报告文学集;第三,选编进这个集子里的作品,大都反映了改革,讴歌了改革者,既是时代的记录,也是时代的回声。
茂廷青年时期就进了工厂。在钢铁厂当过工人、共青团干部、宣传干部,始终没有离开过工厂。他同工人群众与基层干部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他们特别了解。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选取工业题材或者写职工群众生活的。改革在工厂的逐步深入,触及到广大干部和工人,确实是一场革命。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使茂廷的创作热情一下子喷发出来了,他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反映改革的时代,讴歌改革者的报告文学的创作中。他不但自己采写,而且在贵阳市工人文化宫、贵阳市总工会、贵州省总工会的支持下,把几十位职工业余作者组织起来,成立了贵阳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报告文学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作热情深深感动了我,激励着我,有时我也想方设法挤出时间,下到工厂,同职工同志座谈,听取改革家们的高论。
这本取名为《改革的回声》的报告文学集,选编了作者1982年至1988年创作的大量报告文学中的一部分。仅从这极少的一部分作品里,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笔触所涉及到改革时期的各方面,既有反映工厂的,也有反映科研单位的,还有反映普通家庭的。这些作品里的主人翁,既有贵州知名的开拓创新的改革家,也有书生气十足的知识分子,既有男性,又有妇女;既有苗家女功臣,又有文学艺术队伍里的新星……这些作品紧扣时代的脉搏,反映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们奋进、创造、失意、胜利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作者的思潮和笔墨同改革家们改革、生活、工作一道起伏跌宕,时而热情奔放地讴歌,时而愤世嫉俗地鞭挞,时而娓娓动人地抒情,时而心情沉重地诉说……整个集子中的作品都洋溢着一股勃勃向上、奋进不息的前进力量。作者通过反映改革时期中的改革家们的斗争生活,反映改革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告诉我们,改革是深得民心的,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
这本集子可以说是贵州10年改革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也是一本小小的时代记录。再过10年、20年、50年,当人们要回忆80年代中国这块土地上的那段生活时,他们会从这本集子里找到一些线索。


第8版(副刊)
专栏:域外文谈

  “莎士比亚佚诗”的论战
去年四五月间在英美文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所谓“莎士比亚佚诗”的论战。
牛津大学的诗歌教授彼得·李维宣称他发现了14首共62行莎士比亚的佚诗,这些诗是用手写在两张小纸片上的,粘在17世纪英国剧作家马尔斯顿的一个剧本手稿背后,诗的末尾署名为“WSH”,因字迹模糊,也可能是“WSK”。这部手稿收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亨廷顿图书馆。李维断言“WSH”是莎士比亚姓名的缩写,而马尔斯顿是莎士比亚的好友,他一定知道这些诗是莎士比亚所写,才署上这个姓名缩写。此外,诗中个别用语与莎士比亚剧本中用语极其相似,如诗中有“火和空气”一语,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拉特》一剧中有“我是火,我是空气”,也证明这些诗是莎士比亚所作。4月22日的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这条新闻,并全文发表了这14首诗。紧接着伦敦的麦克米兰公司把这些诗用小册子出版,书名为《新发现的莎士比亚诗歌》。
此事立刻在英美引起了轩然大波,除了罗斯教授等少数人支持李维的观点外,英国的《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观察家》杂志和美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新闻周刊》等重要报刊均发表文章予以驳斥。批评者首先指出这14首诗并不是李维的新发现,早在1835年它们就已全文发表了,当时甚至一贯伪造莎士比亚作品的柯里尔也不敢说这些诗是莎翁写的。两年前有人把它们当作莎翁的佚诗公布,已被莎学专家驳得体无完肤;其次,说“WSH”是莎士比亚的姓名缩写不可信,因为当时有十多位知名的作家诗人的姓名缩写都是“WS”。在华盛顿有一座莎士比亚伪作图书馆,其中收藏了102首诗都署名“WS”,但这些诗都不是莎翁作品;第三,莎士比亚和马尔斯顿互相认识,但从来没有合作过,更谈不上他们之间有着亲密关系,李维也提不出这方面的证明材料;至于用语相似,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决不能由此断定这些诗出自莎翁之手。亨廷顿图书馆副馆长哈德逊说,自1929年以来已有79位学者研究过这些诗的手稿,他们从来没有得出过和李维相同的结论。
总之,舆论界普遍认为李维的所谓“发现”缺少科学分析和论证。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西施答客问
年前的挂历啦、杂志的封面啦,都以大美人儿为时髦,记者便到那虚无市缥缈街找那天下第一美人西施姑娘聊聊。不料西施姑娘病了。
记者:敢问姑娘病心而颦之疾不是早已出洋治愈,今日何以又捧心皱眉?
西施:人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西施想来好可怜见啊!我先被越人进献于吴王夫差,后来又归范蠡从游五湖,如今却是有家难归了!两个县市之间这几年一直在你争我夺,都说是我的故里。他们或则学术讨论,或则发布新闻,或则开辟旅游线路,或则重修殿宇,各种争执活动方兴未艾。在这两地,到处是什么“西施旅社”、“西施发廊”、“西施浴室”、“西施商场”,火车站树了我的塑像,有的小站还要更名为“西施站”。你看我成了什么了?况且像我这种遭遇的听说也远不止我一个。据说那位写水泊梁山的施先生,——当然,他怕的是我的四十几代孙了——也是两个地方争呢!
记者:你们可是同病相怜啊。
西施:我倒没什么。只是现在的名流乡亲实在可怜。当年要填吴王的欲壑,他们拿我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去赴汤蹈火;而今要提高家乡的知名度,又来拿我去做招牌。这些人眼光总是盯着我们这些女名人干什么?就算光荣,又与今人何干?为什么总是迷恋于祖宗崇拜,而不凭自己的创造去给家乡增添新的光彩? 
 项东


第8版(副刊)
专栏:

  痴情
我们还没有一片红叶痴情
心枯萎了
就不再鲜艳
不再在秋风瑟瑟响着的时候凝神
不再用温暖的唇
羞涩以后的相聚
我们还没有一条山路痴情
取太阳点燃白日炊火
邀兰花花
开满守望的日期
我们已经学会了别离
随手就把回忆剪成丝缕
不贴在雪白的纸墙上
不缝在 套鞋底和围巾里
我们已不再发誓
不再叮咛
我们还没有一首民谣痴情
悄悄地覆盖十八岁的眼睛
我们已不再掩面
不再偷看
不再寻找一片蔚蓝的天哼唱自己 
亲爱的人呵 人呵
二十年后的重阳节
我俩还会不会
像弯弯的小路
一直动情地走到山顶


第8版(副刊)
专栏:

静寂的雪野(中国画) 于志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