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海阔天空

  未雨而绸缪
王士芳
21世纪行将来临,这将是一个信息化和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谁跟不上趟,到时候,不仅落后国家,就连发达国家,也难以占有立锥之地。
于是,“宜未雨而绸缪”,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围绕教育问题各自采取应变措施。美国有人力主马上“从三四岁的娃娃教育抓起”,以使美国在21世纪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保持优势。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强调:如果不制定长期规划和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工作进行大量投资,那末在未来岁月中,美国将因缺乏合格工人而无法在世界经济中保持竞争地位。难怪布什总统表示要当“教育总统”。他说:“当我展望未来时,我认为只有教育才是答案”。
法国密特朗总统在去年竞选总统时发表的《告法国人民书》中也宣称:将来,国力更多地是依靠智力而不是财力,所以,教育必须置于头等领先的地位,1989年教育经费仍提高3%,占政府预算的18%。
以“教育立国”的日本,现在正深入开展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竹下登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推进教育改革是必须全力以赴的国政。”
其他国家如苏联、西德、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也都在或即将进行教育改革。
可见,任何国家要在21世纪的辉煌殿堂中争得一席之地,都必先固教育之本。
其实,从200年前瓦特发明蒸气机引起工业革命到进入现代的核能、电子时代,人类社会的每次跃进,又何尝离得开教育的作用。这一点,反映在美日两国身上最为明显。约一个世纪前,大不列颠帝国号称“日不落国”,称雄世界,不可一世。曾几何时,英帝国的霸主地位最终被其原在美洲的殖民地美国取而代之。究其因,美国在以教育为基础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方面超过了英国。而日本从明治维新起,历时半个多世纪,从封建落后的农业国进化为现代工业强国;战败后,又从废墟瓦砾上创造出20世纪的经济奇迹,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原因何在?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答得好:“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
毋庸讳言,所有工业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预算中皆居要位,特别是美日两国更为突出。
然而,为了迎接21世纪,尽力保住并发扬各自的优势,美日两国不以此为满足,尤其是美国,迫于日本近年来在科技和经济两方面咄咄逼人的攻势,视教育改革为当务之急,于最近宣布一项50年代以来最宏伟的名为“2061教改计划”,以彻底改变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传统的教学体制和方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劳动力。而日本则认为“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使命已基本结束”,现在要迈向“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时代”。所以,日本政府在1988年的教育白皮书中强调:“今后教改的基本观点是设法向终身学习体制过渡”,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21世纪奠定基础。
不难想象,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文明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民主德国的职业教育
本报记者 许宏治
民德的职业教育建立在10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之上。所有青少年都有权利和义务上10年制综合技术学校。学生开始学习基础技能,并到企业实习,为将来进职业学校打下一定基础。
10年制学校的毕业生一部分进高级中学学习两年,毕业后经一年实践锻炼,即取得上大学的资格,另一部分进专科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即可参加工作,也有机会上大学。绝大部分10年制学校毕业生进各种职业学校学习。职业学校分为两种,少数是三年制,毕业后取得证书,也就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不上大学者便成为技术工人。大部分职业学校是两年制,学生毕业后即参加工作,也可进专科学校。
目前,民德全国共有955所职业学校,本学年在校学生共39.2万人,其中1988年入学新生为17.5万。国家每月发给学生少量津贴。职业学校大部分由企业主办,学生毕业前与企业签订合同,毕业后即可在本企业就业。小部分是地方政府主办的公共职业学校,专为无力办学的小企业培养职工。
职业教育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讲授各种职业需要的理论知识,如生产经济学、自动化基础等。实践课又分为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
基础实践课包括所选职业必需的基础技能,有专门的课室、实习工场、实验室和各种操作练习设备供学生使用。专业实践课学习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包括有目的地培养在成套生产条件下及未来具体工作岗位上所需的专门技能。在时间分配上,理论与实践之比约为3∶7,基础实践与专业实践之比为1∶1。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向全面集约化过渡的新形势,民主德国制定了新的职业教育纲领,要求在1986—1990年期间得到贯彻。
目前,民德各类职业学校共有300种职业可供选择,学生在毕业前即已选定职业。全国城乡成立了职业咨询中心,通过咨询中心的工作,85%年青人的第一志愿可得到满足。
劳动者职业素质好,普遍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已成为民主德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
(附图片)
图为民主德国青年学生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巴比松画乡情
杨兆麟
从巴黎市东南郊的法国王家宫苑枫丹白露乘汽车向西北行驶,穿过葱翠、繁茂的大森林,到达林边一个普通的村庄——巴比松。
这里没有堂皇富丽的王宫、府邸,却是一个旅游胜地,尤其为各国的画家和艺术爱好者们所向往,因为这里是法国“巴比松画派”的诞生地,以它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清新、优雅的风貌而独具魅力。
19世纪中叶,巴黎弥漫着波旁王朝末期的腐败、没落的政治空气,画坛则被僵守古典教条的学院派所统治,一些画家感到压抑和厌倦,常常离开喧闹的市区,到巴比松来写生或者移居村中,以枫丹白露森林的旖旎风光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为创作题材,寄托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风光不再只是人物的背景,而是描绘的主要对象,他们开拓了法国现实主义风景画的道路,并且启发和诱导了印象画派的创作风格。
沿着弯弯的石块铺砌的道路走去,街边有几家饭店、杂货铺,唯独那几间画室是在别的村庄看不到的。一座砖石结构的二层楼,门端横悬一块木牌,白底黑字:戈纳老爹饭店。米勒、雅克、卢梭、柯罗、迪阿兹等画家经常在这里聚会谈艺,有的曾住在这里,门旁挂着米勒的名作《晚祷》。这家饭店未加修饰,仍然保持着它100多年前的古旧面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龙钟“老爹”,只是早已不营业了。楼下是巴比松画派博物馆,展出他们在巴比松创作的许多名画,像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和《池塘》,卢梭的《枫丹白露森林路口和日落》,迪阿兹的《枫丹白露的森林》,米勒的《播种者》、《拾穗》、《扶锄的人》、《牧羊女》等。不大的展室里挤满了参观的人们,却悄无声息,都好像在默读一首首有着浓郁抒情意味的田园诗。
村子中间有二层小楼,是巴比松画派创始人之一卢梭1847年租用的一家农舍,他在这里创作、生活了整整20个春秋,直到1867年逝世,以后改为他的绘画博物馆,屋旁一条小巷取名卢梭街。走不多远,眼前闪现一片艳红,犹如瑰丽的朝霞,那是一座爬满了枫叶的农舍。墙上的一块牌子标明:米勒1849年到1875年的住所,是租用农民的谷仓。他出身于一个农民的家庭,生活清贫,在这里一面耕种、一面创作。他对农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在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个以“泥土上的英雄”作为绘画的主人,根本改变了帝王贵族、上流社会、宗教故事占有画面的传统。
从米勒故居和博物馆可以看到村外的枫丹白露森林。出了村口,我缓步走上起伏的丘陵,踏着金灿灿的落叶,脚下沙沙作响,树上不时掉下几颗橡实和松塔。山坡上散落着一些厚墩墩的岩石,迎面的一块上,横嵌着长方形的青铜浮雕:卢梭和米勒这一对挚友的侧面头像,他们并肩凝望着翁郁的大森林。
他们的贡献不仅限于绘画方面,我发现旁边的一块岩石上刻着几行字:1853年卢梭、米勒等在巴比松居住的艺术家们,向政府申请保护枫丹白露的艺术资源。一时形成了保护大自然的社会风尚,据说,如今在全世界广为发展的环境保护运动即导源于此。我坐在岩石下面小憩片刻,周围的山林草野多么恬静、多么深邃啊。大自然给予艺术家们无尽的创作灵感,艺术家们又成为大自然的热心保护者。于是,越来越多的画家到这里来写生,包括继之发展起来的法国印象画派的莫奈、西斯莱和罗马尼亚、匈牙利、日本等国的画家。这个林边村庄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陶冶出具有世界影响的一代“巴比松”画风。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小型国际问题资料库
郭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接触日益频繁。我国人民对世界事务的视野大为扩展,研究和了解国际问题的兴趣也大为增加,并进而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人们在国内或国外同外国人士接触交往或者分析利用从国外获得的各种信息时,都不可避免地要联系到世界、地区和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所以近年来我国各种新闻媒介传播的国际新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际事务纷繁复杂,涉及面极为广泛。对于一些重大事件,其发生的时间、过程、数据等等难以准确记忆,而须求助于有关资料。一般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的读者也为难以得到系统的资料而苦恼。
在这方面,一九八六年出版的《国际时事百科》(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四)(人民日报国际部编,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是我国唯一的一种介绍各年中重大国际问题和事件为主的工具书,按地区和问题向读者提供有关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军事、国际文化、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条约、国际冲突和纠纷、国际科技、国际体育以及社会、宗教和我国对外关系中的重大国际事件的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情况、数据、背景等资料。对于从事外交、外贸、外经、外事、国际旅游等涉外工作人员,高等和中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中央和省市各级新闻媒介机构中从事国际新闻编辑采访工作的人员,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和时事教育的党政工作者,以及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学者,这本书不啻是一座小型的资料库。因此它的第一集出版以后得到广泛的欢迎,很快销售一空。
据悉,《国际时事百科》第二集已经编写完毕,并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征订工作已经开始。这一集包含从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八年这一段时间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本书对了解形势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外国文教

  “甲壳虫”歌手今何在?
曹玉如
25年前,4名20岁刚出头的英国歌手乘飞机来到纽约。这个名为“甲壳虫”乐队的成员是保罗·麦卡特尼、约翰·列农、乔治·哈里森和里戈·斯塔尔。
就是这4位刘海盈额、身着爱德华七世的服装的青年,掀起了一股社会风潮,改变了美国的通俗音乐,丰富了美国人的语汇。他们的发式和衣着,改变了西方青年的风貌。其影响之广甚至在一些中国青年的身上也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甲壳虫音乐节奏感极强,以黑人布鲁斯摇滚乐为基础。歌手们把忧虑、惊恐和兴奋的情绪融入旋律,与当时美国青年的情绪一拍即和。
这个乐队于1956年组成,1960年在利物浦俱乐部首次以甲壳虫队为名进行演出,成名作品有《请爱我》、《请给我快乐》等。1966年后乐队停止公开演出。1967年录制的唱片《胡椒中士》在发行的头3个月里就出售了近300万张。他们参加摄制的影片《忙乱了一天后的夜晚》第一周就创下160万美元票房收入。在录制了《胡椒中士》之后不久,乐队经纪人布赖恩·爱泼斯坦去世,乐队失去核心。1970年底乐队瓦解。现在这4个人中,列农已过早夭折,他是1980年12月8日在纽约住所外被一名崇拜者开枪打死的。
哈里森现同第二个妻子奥立维尔及9岁的儿子达里住在英国西部某市一座哥特式大厦里。他离开舞台近20年,1987年7月在威姆布莱剧场举行了15年来的首场个人音乐独唱会,并录制了《让你记住我》,该唱片在美国1988年畅销唱片名单中居于榜首。他现在担任英国一家独立制片厂的负责人。
斯塔尔现在住在英国南部某地一座与世隔绝的别墅里。他是该乐队里第一位当上祖父的人。
保罗正在录制一个唱片集,唱片集将于年内发行。他的发言人说,他正在考虑今年如何纪念乐队成名25周年。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