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音响与文明
李洪林
一年一度的春节、元宵节过去了。年节常常要伴随着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事故。烟花是给人看的,还有悦目作用;爆竹是给人听的,但它决不悦耳。
此物既然叫作“爆竹”,总比火药的发明早得多吧。大概原始人已经发现竹子燃烧时可以爆出巨响,于是就用来驱赶野兽和想象中的魔鬼。因为一切动物,包括人类在内,无不害怕突发的巨响,这是他们的本能。因此爆竹的原始作用大概就是驱赶和恐吓。另一个作用是以它的音响表明燃放者的存在。声音越大,燃放者的身价就越高。如果用于某种活动或仪式,音响的强弱自然表明该项活动的规格之高低。如果说燃放爆竹是一种享受的话,可能就是这种心理上的满足。用一句陈言,就是“灭他人志气,长自己威风”。
我没有研究过人类文明史上音响的发展变化。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一般情况下,对爆炸声的爱好,总是和人的文化素养成反比。不光爆炸声不会讨人喜欢,就是人们的谈话声,好像也和文明水平成反比。大喊大叫,旁若无人,被认为是粗野的表现。文明的准则是,谈话的声音,只要能让对方听清就可以了。倘若天天如婚礼,如迎国宾,便成为闹剧了。
然而在中国,对鞭炮的喜爱却有与日俱增的趋势。春节自不必说。现在结婚好像非有鞭炮不可了。新娘一下车,立刻迎头饷以鞭炮。把新娘震得三魂出窍,是“驱邪”还是“下马威”?
这种传统的“鞭炮文化”和现代都市文明显得很不协调!稠密的居民楼已经使每个人都逃不脱上下左右的噪音干扰,逢年过节还要加上楼内外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音和令人窒息的烟气。实在是一场灾难。全世界都在千方百计消除噪音污染,中国人却仍陶醉在爆竹声中享受祖传的乐趣。你别看中国的教育经费比重很小,在世界上总是排在后头;如果比爆竹的消费数量,肯定是世界之最。
每年春节前后,公安、交通和医疗部门都要大忙一阵。忙什么呢?防止旅客把爆竹带上车船,扑灭爆竹引起的火灾,救护被爆竹炸伤的人们。但是,一面在预防和治理爆竹的灾难,一面却大量生产。
都说中国政府管得太多,这要看该不该管。过去是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有些该管的事却没有管。鞭炮如此严重地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实在应该严管。即使百分之百的安全,也是一种噪音污染。当然它是一种传统文化。但传统不是神圣不可改变的,可以而且应当把传统文化中粗野的成分用文明的成分来代替,糟粕应该剔除,而不应该迁就。
人类生活固然需要音响,不过文明生活需要的是“乐音”而不是噪音。当然国际交往中仍在使用礼炮,那响声更加巨大。不过礼炮属于军礼,是战争的痕迹,也未必能永久保存下去。民间的文化活动何必配以爆炸?至于要造成某种热烈的气氛,也不是非用火药不可,锣鼓等打击乐器不是也可以吗?
今年许多地方已经对烟花爆竹加强了管理,杜绝了很多事故。这是好的苗头。不过对爆竹光是扬汤止沸恐怕不行,应该釜底抽薪,逐步取消这个陋俗(从业人员当然有个妥善引导和安置的问题)。这不仅是个安全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移风易俗的问题。让我们和“爆竹文化”告别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无猜
张彬彬
说也怪,我和阿雅交往不多,却有一种比任何人都更深一层的了解。
新年前,我不知怎么认识了她,她是否认识我可不知道。走廊相遇,开门见山:“阿雅,给咱张贺年片!”要得唐突,却不觉得冒昧。第二天,她悄悄来到我桌前:“我画的,不好!”我打开小纸包,只见方寸之间,穿棉猴的小姑娘一手插兜,一手拿着一串糖葫芦,右下角是一枚小小的红指印,用笔勾出一道小弯,像个水灵灵的小樱桃,樱桃把下歪斜着两个稚拙的小字“阿雅”。那诗意,那韵味,嘿,拿糖葫芦的女孩不正是阿雅本人的写照么?!“真好,我很喜欢!”我赞叹着,抬头时,人已不见了。
这就是阿雅,那个才见一面就忘不掉的阿雅。她那双眼睛瞧人时,丝毫也不觉着是在打量你,而是向你和盘端出她的内心世界。她说话不慌不忙,字字清晰,大珠小珠落玉盘。她走路不紧不慢,披肩发一甩一甩的,遗世独立似地飘逸。记不清哪位大诗人说过:“可以拿走我的空气,拿走我的面包,却拿不走你的微笑”。这微笑不就是阿雅宁静安详的微笑么?!她长得不算漂亮,可有魅力。
别人送我一幅字画,想裱一下,脑子里又蹦出阿雅,便毫不犹豫地找她。她仍是那么羞答答地应诺:“行,只是裱不太好!”
偶然见到她女儿的一个影集,不知怎么竟爱不释手。是女孩那会说话的眼睛像妈妈?是阿雅童心未泯像那女孩?或许是我“爱屋及乌”,连她的女儿都喜欢了。想不明白便不想,想做的直来直去:“给张照片,要最好的!”我不容反驳地说。她笑了,纤纤玉手将影集推到我面前:“随你挑,不过,你知道,这些照片我每样仅一张,只是你要,我才给的……”
按常理,人必须频繁接触才能了解。细细想来,我与她虽在一个楼里上班,平素却少往来,见面顶多互递一个微笑,随便点一点头,简短的问声好。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家在哪,她的丈夫做什么,她的年龄多大。是“一见钟情”么?不,我们好象没见面便钟情了,没认识之前就被什么悄悄地沟通了。也许别人不会认为我俩是好朋友,可我心里清楚,没有谁会比我与她更亲密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心里渐渐漫上些许不安。我让阿雅办这办那,那么不假思索,那么自信,她对我的要求无限地满足,我对她的馈赠慨然接受。可我能投桃报李么?不清楚。于是暗暗告诫自己:再不麻烦她了。可冥冥之中,总好像有些什么左右着我,有事总情不自禁地去敲她的门,她也总是那么爽快地满口应承。我越来越不安了,好几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有一天,我的目光落在玩具上,久久注视着那两个手拉手的娃娃,她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哎呀,我怎么没想到,那不就是两小无猜么?我恍然醒悟,真正的感情是没有猜忌的,好像清澈的河水,从密密的林中流出,给小草带来绿色的生命,给鹅卵石带来滴溜溜的笑声。真的,只要心心相印,我们的情感世界就会有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永远甘冽。
这时候,我真想跑过去敲阿雅的门。这回无所需,无所求,只是想告诉她,我俩心灵中有种美好的默契,那是靠两颗无猜的心沟通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只须身后千载名
王玉祥
丁卯端阳,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上,一位中年人的简短发言竟赢得十来次热烈的掌声。他就是诗人李汝伦。
80年代开端,李汝伦便以独到的见识与魄力,倡议并主编了解放后大陆第一家旧体诗词期刊《当代诗词》,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振兴民族传统诗歌的大纛,在岭南高高张起了。数年来,该刊质量当先,唯才是举,凝聚了海内外一大批吟锋老健的诗词家,培育了不少颇有前途的新秀,以斐然成绩赢得了它在诗词界应有的地位。李汝伦从繁重的编务中觅得“一种职业性的乐趣”,他觉得,读到一首好诗“就像邂逅了一位倾国佳人。有时甚至有‘后宫佳丽三千人’的风流天子感觉”。就在他这般如醉如痴地迷恋编辑事业的同时,他的几部著作相继问世了,有《杜诗论稿》(杜甫论文集)、《种瓜得豆集》(文学随笔集)、《紫玉箫集》和《性灵草》(均为诗词选集)。这些半生心血结晶之作,体现出他做学问的严谨勤苦,为诗文的真率瑰奇,其间闪烁独抒己见、羞与人同的熠熠光彩。那篇近三万言的《诗史·诗圣·人民诗人》(见《杜诗论稿》),不惮权威,雄辩滔滔地痛驳了强加给杜甫的“诬陷不实之词”,被学术界誉为“一部小小的(杜甫)评传”,是最早批评郭沫若著《李白与杜甫》的文章之一。那首七律《秋日登高》(见《紫玉箫集》)不胫而走,以“念年左氏春秋传,一代才人血泪场”的佳联深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备受吟坛推重。怪不得评家将他与聂绀弩、荒芜的旧体诗词并誉为“当代三大家”呢。
李汝伦自谓每以“气粗言激,多忘时讳”而“被师友讥为书生气十足”,但他反而“深以为荣”,说是“书生而无书生气,算哪路书生!”
李汝伦为人不尚客套,给人的最初印象是性喜沉默;而一旦同调相逢,他便会满腔热诚与之倾杯促膝,无话不谈,充分流露出杂文家的谐趣和锋芒。作为一位极富个性的学者和诗人,他勇于申明自己的主张,却不像某些“名流”似的热衷于当众表现自身;他乐于扶持素昧平生的文学青年,却不像某些“名流”似的以被青年们围绕而沾沾自喜。
他曾改李白《行路难》诗结句为“不乐生前一杯酒,只须身后千载名”。为此,早在长白山下的故乡读书时,他就执著地起步了。其后屡历劫波,虽牧牛担粪,“作诗如作贼”亦未尝稍辍,乃有而今。近年来,不少文化人痛感“失落”,迷惘徬徨,但他仍然自甘清苦坚执初衷,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了。
注:原句为:“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第8版(副刊)
专栏:

待漏斋与八百万字
陈显涪
南唐后主李煜有《乌夜啼》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雨夜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没料到一千多年后,有人取此阕词中的“恨水”二字,作为自己的笔名,他就是张心远。
张心远取名“张恨水”,真名倒被人淡忘。1938年1月他取道汉口来到重庆,住在南温泉建文峰麓桃子沟边一所简陋的茅屋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笔耕生涯。这座陋舍乃重庆人称呼的那种“夹壁”房子,即四围用竹篾编织,黄泥巴涂抹缝隙,房顶用茅草和稻草做瓦,椽子用竹篾捆绑,其寒酸之态可见一斑。
重庆多雾,秋雨绵绵。几场雨过后,屋里便滴滴嗒嗒地下起了小雨,张恨水一边写作,一边在房中摆满了大小瓦盆接水。每当阴霾密布,雨水将至之时,他便忙得不亦乐乎,因此自我解嘲,将下榻之地取名为“待漏斋”。在这里,他过了八年的“自给自足”生活,常常扛着几十斤米从城里步行四十多华里返回南温泉,其时已年逾50,还得生火自炊。稿酬微薄,手头拮据,三年未置一件衣物。目睹不远处孔祥熙官邸和林森的听泉楼,他感而写了对联贴在茅屋门口,上联曰:“闭户自停千里足”,下联曰:“隔山人起半间堂”,横批:“北望斋”,许是取陆放翁“北放中原泪满巾”之意。
当时,南温泉只有一个很小的电厂,张恨水的待漏斋是没有资格安电灯的,他秉烛穷灯,在这间陋屋内写了《山窗小品》、《疯狂》、《太平花》、《八十一梦》、《中原豪侠传》、《虎贲万岁》、《蜀道难》、《负贩列传》、《水?新传》等中、长篇及各种散文八百万字,分别发表在《新民报》、《新闻报》、《国民公报》、香港《立报》、汉口《申报》、《昆明晚报》、《旅行杂志》等。
张恨水在待漏斋8年,平均每天约写3千字。当时日机空袭,生活艰苦,能创作出这样多作品,殊非易事。《八十一梦》还曾在延安翻版发行,周恩来在重庆接见了他,充分肯定了他在待漏斋中的创作生涯。


第8版(副刊)
专栏:

致友人(外一首)
晨梅
是仰视的雕塑
冷峻的巉岩冰川
是太阳融化了冰封的眼睫
是新的风景线
矫正了你的视点
多少稚嫩的幼苗
是你用心泉浇灌
多少无名的耕者
是你的双手托起 升华为
夜幕的新星
你的心是船 装着
作者读者士兵将军
装着都市村庄
顺风逆浪扬帆向前
沙里淘金
虽潇洒从容 也 
磨破了几双铁鞋
你挖掘的金子伴着
绚烂的落叶 谱写了
一曲曲坎坷的金秋路
    橄榄树
渺茫的爱
陌生而遥远
飞鸿衔去一颗种子
五彩花瓣纷纷扬扬
山和海的那边
涌动日月岚光
沐浴你素洁芬芳
纵然岁月留下太多空白
相见时仍会嫣然一笑
仲秋时分
依然挽着春天


第8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故乡的小屋
黄成江 画
杨晓民 诗隔河迷惘的敲门声里我去了远方那个夜晚一盏灯亮过两次走不动的时候我张望老家的茅房没看见妈妈兀立雪夜的荒郊上祈祷儿子的幸福而我单拍的声音仿佛老人的某滴泪水一半为爱一个人一半为一恨一个人在似梦无梦的午夜回头的时刻呵满目是雪两扇发黄的油漆窗子非关非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