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论坛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格局
夏申
内容提要:
进入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性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资本流动也出现了格局性变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投资地位发生了相对变化;国际间对外投资的主体趋于多元化;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发生明显的倾斜;与此同时他们之间在这个领域中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一系列格局性变化。已经或正在促使世界各国利用外贸、对外投资和融资战略发生新的变化。
金融资本日趋国际化:国际资本流动额现已高达75万亿美元,大大超过世界商品和劳务交易额,前者约为后者的23倍。新的经济大国(如日本)货币走向国际化,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如香港)崛起,国际融资的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创新,跨国银行伴随跨国公司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各种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投机行为和以保值为目的的套期外汇业务日益加强。
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和部门分布发生明显的倾斜:发达国家的资本双向对流与日俱增,约占国际直接投资的3/4,其中美国尤为投资热点,1986年美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已达2093亿美元,约占国际直接投资的39%。与此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却一再递减,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1981年最高曾达到150亿美元,1983年以后,便一直徘徊在100亿—115亿美元左右。但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是个例外,1980—1985年间18个国家或地区(如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香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我国的台湾、泰国、埃及、尼日利亚、突尼斯等)吸收直接投资占全体发展中国家的86%。令人咋舌的是,在债务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资金流动出现“净转移”,80年代中期这种净转移资金每年已达20亿美元。此外,国际资本流动的部门结构也发生了倾斜现象,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高技术产业、金融、银行、保险等无形产业颇受国际资本青睐,而发展中国家拥有人力与自然资源优势的传统产业却相对“失宠”。
世界各国的对外投资地位也发生了相对变动:80年代中期美国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日本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到1987年9月底,日本持有国际资产总额达1.4万亿美元,国际贷款达5090亿美元,海外资产净额为2500亿美元。1986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比1985年陡增一倍,这两年的对外投资共达345亿美元,几乎相当于1951—1980年30年的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日益突破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出现了以区域内、产业内、公司内(即跨国公司内部)相互贸易与投资为特征的更高形态的国际分工格局。由于国际经济区域性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这种产业内、公司内的跨国投资将成为渗透、越过区域性集体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武器,并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跨国公司是当代资本(尤其是生产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的主要承担者。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估计,目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约有10万家子公司,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直接投资累计额到1985年已达7135亿美元。现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巨型跨国公司逾600家,号称“10亿美元俱乐部”。跨国公司遍及全球的投资与生产活动,使资本循环的决定性环节——生产过程越出了民族国家的狭隘界限,它标志着资本运动的国际化从商品输出、借贷资本输出为主向生产资本输出为主的深刻转变。
在直接投资领域中,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到高科技前沿地带进行研究开发型直接投资,直接猎取最新技术,已成为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国际资本角逐的特殊竞争手段。
从利用直接投资来看,第三世界资本输入国以提供沿海出口加工区为契机,竞相展开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的“热战”,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更广地卷入了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体系之中。
70年代下半期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打破了传统国际资本垂直性、单向性的流动形态,开展了南南之间的相互投资、甚至还出现了向北方国家的“上游投资”现象。南方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跨国公司具有不同于传统跨国公司的特殊的运行机制,它的异军突起标志着当代国际投资趋于多元化。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外论摘要

  机遇与创造共存
日本《选择》杂志一九八九年第二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世纪”能否到来?》的文章,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现摘要如下:
有利的国际形势:受惠于临海这一地理条件,日本不需要太多的防卫费。再加上受和平宪法和日美安全条约的保护,日本今后依然可用最低限的防卫费维持国家安全。这意味着可将大批宝贵的人力资源投入到非军事领域中。今天由于军事技术高度发达,技术已很难实现从军用向民用的转变。大多数国家都不得不在民用和军用两个领域中分散精力。日本的这种优势今后恐怕也不会改变。此外,两个超级大国在重建经济过程中,都将希望得到日本的技术合作、金融合作。显然对日本来说,这是一种最理想的国际环境。
繁荣的制造业:仅靠软件是无法驱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如果说软件产业是头脑,那么制造业便是脊椎。如果没有健全的脊骨支撑头脑,那么头脑就会迟钝。就这一点而言,日本没有被软化的潮流所陶醉,而是一直鼓励硬件产业的发展,重视制造业。九十年代世界经济的潮流将是从重视军工产业转向重视民用产业,因此人们肯定要谋求重新振兴制造业。目前各发达国家都注意设备投资。在能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适应世界性需求的国家中,日本是首屈一指的。西德等国虽说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世界性需求,但却无法与日本相比。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新潮流:按照多数技术史家的说法,第三次产业革命已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目前正处于助跑阶段,九十年代将步入正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技术与技术间的结合、融合、统一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衔接技术越来越发达。比如机械与电子相结合产生了机器人等。在不仅谋求单一技术上发展,而且要把几种技术结合起来,以求实现多方面的技术发展时,关键是要有多样化的创造精神。欧美的企业界并没有把优秀的技术人员安排在生产现场的传统,而是采用研究所负责研究开发和技术开发、工厂负责生产制造这样一种分工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很难出现具有领导第三次产业革命资格的技术革新。相反,日本企业把优秀的技术人员安排在生产现场,这种传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良方式,正好适应了如今的技术革新时代的要求。
日本将成为这样一种新型大国——不是借助军事实力和领土,而是依靠经济、金融和技术的综合力量,使自己具有足以驱动世界经济的实力。这个时代是否可称之为“日本世纪”另当别论,但是日本的黄金时代将在九十年代中期到来,这一点恐怕是毫无疑问的。       
      (标题系编者所加)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编后随感

  也是成功之道
过去,自诩富有创造力、拥有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欧美人,对那些带着照相机和笔记本频繁出入于欧美大公司的日本商人常常是不屑一顾的;而今天,当日本商品大量涌入世界市场时,欧美人才翻然醒悟:原来这些日本人在收获他们的脑力劳动的成果。
日本的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这自然会阻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但日本人想出了一条捷径——让优秀的科技人员到生产现场、参与直接的生产过程。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吸收、发展新技术,更重要的是缩短了科研—生产—商品的周期。这样日本就能够抢在欧美之前把新的设想商业化。
因此,尽管日本的科技人员与人口的比例低于欧美国家,但是,由于它能更有效地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所以,劳动生产率却高于欧美国家,这大概也是日本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孙毅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世界经济

  信用卡种种
本报记者 罗晋标
近年来,信用卡在西方工业国家大为流行,争夺信用卡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最早的“信用卡”于1915年出现在美国,那是一种金属徽章,用于在指定商店购物。如今使用信用卡最多的也是美国,那里有2.2亿张信用卡在流通。英国和法国是西欧国家中使用信用卡最多的国家。信用卡的别号又叫“电子线”、“塑料卡”。只有达到发行单位规定的收入水平者才有取得信用卡的资格。
目前在国际上流通的个人、家庭、公司使用的信用卡,大体有如下几种:
支票保险卡 用于识别支票持有者的真伪,使持卡者能在广泛的银行网中兑换其支票。这种卡作用有限,由银行垄断。
自动取款卡 用于在自动取款机上取现款,本为银行产品,但有的超级市场也为此信用卡提供同样的服务。
通用支付卡 在餐厅、商店、旅馆、航空公司的大笔生意中使用,以取代现钞和支票,但有些银行信用卡也有同样作用。这种手段的一个变种叫“专营卡”,由大商店或联营销售网发行,但只能由发行单位接受。支付卡的主要特点是,持卡者所花费用一般至月底结算,因此持卡者不用支付从购物至结帐那段时间的利息。
最新的一种完全意义的信用卡,采取了持卡者分期支付开支并付利息的办法,又称为“欠帐卡”。“支付卡”和“欠帐卡”,是银行经营者和非银行经营者之间竞争最激烈的领域。非银行经营者的兴趣在于,通过发行“专营”信用卡来保持其稳定的顾客,并且把现金和利息计算起止日期的管理权从银行那里拿过来。
发行信用卡碰到了如何防止诈骗的问题。去年,诈骗使维萨和万事达两种信用卡损失5亿美元。广泛使用信用卡的国家不得不认真研究信用卡的新的安全系统,研究结果正在使易被伪造的第一代磁性信用卡逐渐被淘汰,代之以各种微程序信用卡。微程序信用卡能记忆,不知密码者无法使用。先进的微程序信用卡还可让持卡者改变密码、重编记忆程序,这就需要所有销售点都安装上能读出记忆、识别密码、即时通知发行部门的终端机设备。
此外,伪造信用卡或信用卡失灵还引起了司法问题,目前欧共体委员会正在研究解决办法。欧共体国家中除丹麦外(欧共体外国家除挪威和美国外)均没有关于信用卡的专门法律。除一般银行规定外,这种纠纷往往根据信用卡发行单位和持卡者之间的合同解决。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

  纽约股票交易所重现活力
本报记者 刘开宸
在纽约股市暴跌1年多以后,记者最近又来到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在17层大楼的底层,原来约28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扩大到3400多平方米。在4个股票室、16个交易亭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这里已看不到股市暴跌时那种惶恐气氛。
交易台前,人们在忙碌地进行交易,分别代表买、卖股票的顾客,做着手势,大声喊价。经过几次讨价还价,在双方都认为得到最佳价格后,即同意成交。这时,报告员就把买卖双方谈妥的价格,写在一张电脑卡片上,放入交易台上的自动记录器里,交易台上方的电视屏幕立即出现该种股票的最新价格。此价格又立即通过电讯网络传到世界各大股票交易所。
目前,大约有1600家美国和其它国家大公司的2400种股票在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上市。每天的股票交易量有1.6亿股左右,接近1987年每日平均的股票交易量1.89亿股。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达2200点以上,远远超过了股市暴跌那天的1738点。
交易所负责新闻联络的副总裁理查德·托伦扎诺自豪地对记者说,近200年来,纽约股票交易所从一个国家的小金融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金融中心,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世纪,美国通过交易所为建设铁路、开辟运河、开采矿产等筹集了巨额资金,近几十年,它又为各种现代工业、高科技工业筹集的资金更为可观。
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其它股票交易所一样,吸引着人们来购买股票,进行投资,也进行投机。我好奇地问托伦扎诺先生:难道交易所不采取措施鼓励投资、限制投机吗?他明确地回答:对交易所的发展来说,人们来投资和投机都是需要的。投资便于筹集资金,投机则可以活跃市场。
据陪同人员介绍,一年多来,为防止再次出现股市暴跌,纽约股票交易所大规模地改进了设备。现在,所内电子计算机每天交易的运算量,可达6亿股,是1987年运算能力的3倍。同时,交易所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约股票暴跌。
我们正谈得起劲,突然当、当、当,交易大厅里响起了电钟音,电子时钟上显示下午3时59分58秒,预告下午4时就要收盘,人们丢下满地的纸屑,走出大厅。记者只好向陪同的新闻官凯瑟琳女士告别,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采访,了解交易所的进一步发展。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

芬兰实力雄厚的堪塞利斯银行的职员正在用电脑系统处理业务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