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林业专家呼吁
我国森林资源锐减局面严重
不久前,200多名专家呼吁:保护和发展我国森林资源,抑制森林资源继续锐减的严重局面。专家们指出,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21位。10年来,全国国有林区森林面积减少23.1%,森林蓄积量下降22%,到本世纪末,全国可供采伐的近成熟林将由现在的26亿立方米下降到12.48亿立方米,其中成熟林将消耗殆尽。由于森林质量下降,建国以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增加40万平方公里,流失总量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年损失一厘米厚的沃土层,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成份,同全国年施化肥量相等。近10年全国平均水旱灾害面积达4.7亿亩,比建国初期增加65%。专家们紧急建议:
(一)要让全民族、全社会都正视森林资源的危机,认识森林资源的价值。
(二)明确划分森林资源的所有权,扭转管理体制分散和管理不力局面,建立目标管理和责任制,严格按森林法办事。
(三)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保护好东北、西南等地的老林区,同时在南方和东北条件好的地区,划出2至2.5亿亩林地,发展速生丰产林和短周期工业林。
(四)依靠科学技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
    (1月23日《光明日报》刘炳琦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华文明究竟源于何处?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许多人都习惯于这样来赞颂黄河,电视片《河殇》的解说词也说:“几千年来,中国的农业文明从这块黄土高原上,逐渐辐射开去,从黄河流域走向长江流域,再走向东南沿海”……
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著名的文化遗址,是重要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但我国除黄河流域之外,在长江流域、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北方地区,也都分布着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距今约6000多年、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000多年,学者们认为,它们“与中原同时期的龙山文化虽有一定的联系和共性,但在更大程度上具有自身的特点,并且其直接渊源也不相同。”它们是黄河流域之外,单独发展起来的我国远古文化之一。在长江流域的其它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有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河姆渡遗址也是一种和黄河流域文化完全不同的独立文化类型,它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江流域创造的又一光辉灿烂的原始文化。另外,马家浜、良渚、青莲岗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各有自身的文化特点,不同于黄河流域的远古文化。
考古工作者还在福建、广东、广西、云贵、西藏、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发现并发掘了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标明它们也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综观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说:“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枝蜡烛而像满天星斗。虽然各地、各民族跨入文明门槛的步伐有先有后,同步或不同步,但都以自己特有的文明组成,丰富了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
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有多处发祥地。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尽管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但并不是唯一的发祥地。
      (1月25日《科技日报》王化君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从粪便流向看浪费和污染
加上流动人口,北京市有1000多万人,每个人每天要排泻粪便数千克,二者中间加个乘号真是个天文数字,它们有多少回归自然、回归了土地呢?
所有居民楼的粪便都是入化粪池进行一般稀释溶化处理后,入下水管道,七折八弯最后都到郊外的河流之中去“四处漂溢”,严重污染了水源,病菌繁衍,人畜遭殃。除了居民楼,北京市8个城区的几百个公共厕所,每天还产生粪便4000多吨,这些粪便都是由环卫部门搬运出城。
拉出城的粪便一般销纳15—20%,大部分销不出去的,只好在某某河扔掉了。
不知从何年开始,“搞农业现代化不再需要农家肥”的观念流行了。化肥则身价倍增。
化肥对于农产品的增产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试验表明:一公斤纯氮增产小麦5.9—6.1公斤(折合1公斤硫铵增产1.2公斤小麦),1公斤纯磷(P2O5)增产小麦5.7—6.3公斤(折合1公斤过磷酸钙增产0.7—0.8公斤小麦)。显然,化肥对土地的承包者来说有急功近利之效。
在北京市农业局,一位专家介绍了北京土壤的施肥情况:亩施化肥(以氮为例)1977年为10.1公斤,而1987年达到了61.5公斤。按一般土地所需有机质含量,每年亩施农肥应达到4000—6000公斤,而北京粮田平均年亩施有机肥大大低于这个水平。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下降,一般较好的粮田有机质含量应2.4%左右。而北京地区粮田有机质含量平均才1.43%左右,显然是偏低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恶性循环的两极,一极是严重污染。一极是严重浪费。土壤肥力下降,而化肥进口不知道要花多少外汇,化肥生产不知道要浪费多少原材料,浪费多少煤、多少电。
这种恶性循环何时了?
(1月31日《中国环境报》 春木 文肃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生活中的最佳高度
桌子:应为身体直立、两手掌平放于桌面上不必弯腰或屈肘关节为佳,约75—80厘米。
照明:白炽灯的灯泡距桌面高度,60瓦为100厘米,52瓦为50厘米,15瓦为30厘米。日光灯距桌面高度,40瓦为150厘米,30瓦为140厘米,20瓦为110厘米,8瓦为55厘米。
枕头:应与一侧肩宽相等,这样可使头略向前弯曲,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呼吸保持通畅,胸部血液供应正常。其高度约为15厘米,儿童可相应降低。老人用枕头不宜过高以免头部供血不足。
鞋跟:男青年不应超过3厘米,女鞋后跟高度以4—6厘米为宜,老年人最好为2厘米,少年儿童因足弓尚未发育完全,以穿平跟鞋为好。
座椅:椅面距地面的高度应低于小腿的长度1厘米左右。
床铺:以略高于使用者的膝盖为宜,使上下床感到方便。
灶台:灶台一般在65—70厘米,锅架离火口4厘米为宜。无论使用平底锅还是尖底锅,都应把锅架撑起,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火力。
淋浴喷头:自地面至喷头一般在200—220厘米,人在卫生间内不会碰撞到喷头上,喷下的水流又恰到好处。
       (2月9日《中国青年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植树与植树节
森林,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祖先栖居森林之中,以林木抵御风寒,树叶为衣,野果饱腹,积木为巢,钻木取火,木棍猎兽,依靠森林发展了人类文明,人类对树木总是怀着深厚感情。《山海经》里有“夸父逐日”的故事,说夸父临死前扔掉手中柱杖,化为森林,造福于人类。反映了我们的祖先植树造林的美好愿望。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上就已记载了房前屋后栽种花木的情景。西周时期,我国设有“山虞”和“林衡”等专管林木的官职。秦代开始,规定在城街街巷和大道两旁种树绿化。“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植以青松”。到唐代,明令驿站之间全部种上道树。元代曾颁布《农桑之制》,明文规定:“每丁岁种桑枣二十株,土性不宜者,种榆柳。”到了1915年我国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将植树节改在他逝世那天——3月12日。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
             (3月3日《人民铁道》孙识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银行将出现三种变革
据有关银行专家分析预测,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银行电子化是我国银行今后的发展趋势,伴随这种趋势,我国银行系统将出现三种变革:
——银行不再是单纯经营存款、贷款、汇款的金融机构,而逐渐向多功能的金融机构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而今后将以服务费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
——银行将由钱财保管、货币发行转向信息管理。
        (2月16日《金融时报》洪生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竹子是树还是草
众所周知,草发成苑,树茂成林,竹子自古称“林”,当然属于树类。其实不然,草木之别,关键是看有无“年轮”。木本植物每过一年,茎干横断面便增添一圈同心轮纹。然而剖开青竹,里面却空空如也,依此可以断定,竹子是“草”而非“树”。竹既是草,为何长得如此高大,茎干又为何如此坚硬呢?
竹子属禾本科常绿植物,与“稻”、“黍”、“稗”、“?”等还是亲戚呢!一般的植物仅在茎干顶梢有一个生长点,而竹子每个“竹节”的顶梢均有一个生长点,所以“雨后春笋”一夜能长出1米,在东南亚甚至一周能长至十余米,其长势之迅猛,不愧为植物界的冠军。
          (2月25日《江西日报》 游胜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世界传真通信将取代电报
近几年,世界传真通信设备发展迅速,平均每年以50—60%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投入使用的传真机达320万台以上。90年代初,全世界传真机的发展将超过用户电报终端数。作为当今办公室自动化、新闻出版现代化和进行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得力工具,传真设备不久将会取代电报。
随着微处理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推广应用,传真通信设备以其经济性好、操作方便、记录速度快、能传送各种信息等特点而成为当今发展最快的信息领域。现在,传真机已广泛用来传送相片、气象云图、设计蓝图、支票签字和票据、会议记录、书信文件、资料档案和新闻报刊等各个方面。使用传真机最多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美国目前使用的传真机有80万台,其中办公用传真机达到94人1台、文件处理机18人1台、终端设备3人1台,是世界普及率最高的国家。英国的传真机使用占欧洲的1/3,到去年8月为止,有20多万台传真机投入使用。日本现在电路网上使用的传真机已突破110万台,居各国之首。
       (2月16日《经济信息报》 薛兴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假冒、劣质、无证、低压电器面面观
去年九月份,上海市标准计量局、市工商局和市机电局对上海六百四十六个单位(主要是个体、集体、国营商店和少量工厂)进行抽查,发现三百六十一家出售和生产假冒、劣质、无证低压电器;被抽查的一千一百二十八种低压电器中,假冒、劣质、无证产品竟达百分之八十三点二。
伪劣低压电器充斥全国尤以华东、华北地区为甚。
伪劣低压电器主要“出身地”在温州。乐清县柳市镇、仙垟集市,生产、销售伪劣低压电器的店铺、工厂鳞次栉比,仅印制假冒商标标牌的就有三十六家之多,这儿的工厂除极少数持有机电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外,其余的均为无证生产。
从一九八六年起,上海各企业可自行处理废旧物资,于是,他们便以高价、现金兼“上门服务”,把成批的废旧电器“收购”到手,上海的企业数以万计,每年报废的低压电器数字大得惊人,伪劣品制造者何愁无“米”下锅。此外,生产低压电器的工厂及其配套厂、加工厂,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残次品、半成品、零配件、商标的管理有漏洞,也给伪劣品制造者以可乘之机。
他们将搜罗来的废次低压电器,分为两部分,表面完好的,用肥皂水洗一洗,再油漆一新,然后用皮鞋油擦一擦,贴上商标;表面残缺的,则取出其中的银触头,然后熔化银子,镀上铜触头,用残次品、劣质品拼凑而成“优质产品”。  一些厂家还采取与上海厂商联营、联销等形式,瞒天过海。上海的一些工厂、商店、批发部门和个体户还为这些伪劣商品提供地下仓库、代开发票、代订合同、代办运输、提供银行帐号、卖厂牌、卖商标等等。至于购货者一方,有些固然是上当受骗,但多数人并非不清楚,而是经不住贿赂、“回扣”的诱惑。
     (二月二十七日《解放日报》蒋心和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水果为何会由硬变软?
苹果,香蕉等水果在未成熟时,果肉质地都比较坚硬,并有涩味。随着水果的成熟,果肉会脱涩变甜,质地也变得柔软一些。这是水果果肉中所含的果胶物质发生了变化的结果。果胶物质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在未成熟的水果中,它是以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形式存在的,把果肉细胞紧紧地凝结在一起。随着水果的成熟,果肉内的果胶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在它的作用下,原果胶逐渐分解成能溶于水的果胶,结果使原来果肉细胞之间的凝聚力减少,处于疏松状态,果肉质地就变得柔软可口了。
        (二月十六日《北京晚报》 白渡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此行可有结果?
惭愧!惭愧!
(二月二十日《光明日报》 陈景凯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