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9-03-12

1989-03-12新闻联播 文字版

潮起潮落之间〔报告文学〕

第6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潮起潮落之间〔报告文学〕<br/> 韩磊<br/> 一<br/> 1986年12月,张宗舜出任贵州电视机厂厂长。上任那天,皱着眉,红着脸,步履蹒跚,活像一个赤水河边的酒神。<br/> 厂里已经是债台高筑,黑白机积压18000台,彩电亏损4249000元。<br/> 潮起潮落,江流波涌。当时国内电视机市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情?黑白机没人要,倘能下大力气推销,还能赚点钱;彩电是紧俏商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然而谁也不敢卖,因为卖1台就赔1台。今天他当了厂长,面对原材料成本日益高涨的大潮,既无权决定提价,更不能下令停产,怎么办?赚钱的产品积压,赔钱的东西抢手,搭配吧!城里商业部门卖1台彩电要搭配10台黑白机,这挖潜已经是到头了。农村的搭配比例更大,谁敢不怕积压而大量进货呢?<br/> 厂长负责制在此时仿佛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面对当时那种市场状况,厂长实际上无法负责,也不敢负责。这不完全是企业决策人经营不善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体制上的弊端给企业带来的困扰。<br/> 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十年前好几亿国民都还认定,大千世界虽然色彩斑斓,但能通行无阻的却只有黑白两道;可是短短几年之内,这个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彩电生产国之一,它的彩电整机生产能力傲居全球首位,一个热潮中竟涌进了113条彩电生产线。<br/> 潮起预示着潮要落,落潮时搁浅的会是什么呢?<br/> 我们不必讳言,在彩电一窝蜂上马的时候,国家在宏观上失控,只顾忙于引进生产整机的彩电生产线,而偏偏忽视了彩电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彩色显像管厂的引进。113条彩电生产线与之配套的却只有一家产量很低的彩色显像管厂。僧多粥少,等米下锅。待到痛下决心拿出外汇去进口彩色显像管时,才发觉人家早已待价而沽,漫天要价了,分明又落入他人圈套。于是大潮骤落,原材料价格扶摇直上,彩电成本越来越高,彩电价格却由国家控制。考验降临在那些资金不足的电视机厂头上。<br/> “这条船要翻,”张宗舜自言自语道。没彩电时想彩电,上了彩电反而要困死在彩电上面,这如何是好?<br/> 出口?质量上没问题。东芝公司认可“华日”牌彩电已经达到和局部超过其自身产品标准。美国人经过考察也认为这种中国彩电质量确属一流。但要美国批发商同意帮助“华日”打进美国市场,彩电单机价格必须控制在110美元左右。对张宗舜来说每只进口彩色显像管经过周转拿到手就需要八九十个美元。这笔出口买卖同样是不合算的。<br/> 那么就等死?在商品经济大潮中“魂归离恨天”?张宗舜笑了。他想,自1978年以来,我们厂哪一次不是置于死地而后生?<br/> 1978年,贵州电视机厂建厂十年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税——25000元,但整个企业在利润上分文没有。一家电视机厂建厂十年没有利润,这种毫无生气的企业不是一具活尸吗?<br/> 但那时没有大潮,只有一潭死水,因此我们还活着……况且那年头人们刚经历了十年浩劫,既厚道又乐观,还怕死吗?<br/> 回忆起“文革”,耳畔忽然飘来一句“样板戏”,“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我不死,我要活……”<br/> 张宗舜想着想着,叹了一口气。<br/>     二<br/> 要想扭转厂里严重亏损的局面,就必须全力以赴地争取把大量积压的黑白机推销出去,用黑白机的盈利来弥补彩电的亏损。尽管这是很不正常的畸型现象,但若要度过1987年这道难关,除此别无其他选择。<br/> 自从“华日”牌彩电上马以后,黑白机的推销工作在厂里受到冷落,以往的销售渠道被缺乏远见的决策堵死,而新的销售渠道又没有及时开辟。负责销售的厂里有关部门的工作热情受到挫伤,有关奖励制度也没有完善。<br/> 推销是一门艺术。张宗舜痛下决心,上任后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在厂销售部门燃起一把熊熊大火。他在厂务办公会上慷慨陈词:“销售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厂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关键,应该毫不迟疑地立即确立‘立足本省、开发西南、保住东北、面向全国’的战略方针,改变以往销售不力的局面,以全国二、三级供应采购站为依托,其它渠道为辅,发挥我们吃苦耐劳的优势,强化销售,以质量和服务打开市场……”他立即决定把那些富有经验的离退休老同志请回来,恳请他们临危受命,为挽救工厂发光发热。与此同时,从厂里一些部门抽调得力人员,充实销售部门。<br/> 此时正是临近旧历年关,处处爆竹轰鸣。不少一年下来盈利的企业的职工正欢天喜地地张贴春联,选购年货,准备庆贺新春。作为一家严重亏损企业的负责人,张宗舜目睹此情此景该是何等窘迫!但他在窘迫中也看到了机会,决心背水一战,令所有销售人员立即分头出发,南至深圳,北到丹东,利用春节前夕其他厂家在推销上懈怠这一薄弱环节,迅速疏通各地过去已有的销售渠道,并通过感情联络着手建立新的销售网点。<br/> 于是,在茫茫雪国,在莽莽大漠,一支支销售小分队出现了……同时,三支负有推销任务的售后服务队也迅速组成,以云贵川三省的偏僻山区为重点目标,涉水跋山,远征在长城内外、西南山地。他们当中有工厂的领导,有白发苍苍的老同志,有精明强干的年轻人。老少齐心,同舟共济。终于一个多月后捷报从各地纷纷传来:40天里共销售黑白机31035台。<br/> 柳暗花明,工厂有了转机。张宗舜鼓励大家趁热打铁,分秒必争,继续强化销售。半年时间过去了,销售部门以惊人的效率推销出黑白机134000台,几乎是全厂全年黑白机生产计划的总和,亏损终于变成了盈利。一场几乎导致破产的狂潮开始平息了。<br/>     三<br/> 张宗舜的自我意识是清醒的。他心中有数:无论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还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作为厂长,我首先都要明确一点:我是在水里。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天下事,就理解了商品经济大潮的汹涌无情。聪明人应该把握时机,去冲浪,去弄潮,至少做“轻舟”不做“沉舟”。1987年,老天有眼,放我一次“胜利大逃亡”。今后怎么办?<br/> 今后5年对电视机厂来说意味着什么?再有5年,中国国内的彩电市场将趋于饱和。新的竞争危机,新的生与死考验将再一次降临在“华日”厂头上。居安思危,到那时竞争真的只停留在互利互惠,共存共荣的基础上吗?竞争中真的没有倒下的一方吗?与国内同行业厂家比较,“华日”是个袖珍型的小厂。它起步晚,产量低,因此处处显出势单力薄;但它又起点高,技术新,国内大多数彩电都不具备它后来居上引进的“国际两块集成电路板”的先进技术。在这优劣两种因素并存的情况下,今后“华日”厂又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br/> 也许,5年以后张宗舜不再是厂长了。如果已经另有高就或者辞职改行,人去楼空,人走茶凉,那也值得为后人担忧,为后人担当风险吗?少操点闲心,多发点奖金,岂不可以平安渡日并赢得口碑?<br/> 那也要闯!对张宗舜来说,男儿生当带吴钩,岁月像潮水一样流走,唯有拚搏求索的渴望不曾更改,唯有改革图强,奋力开拓的意志不曾动摇。张宗舜向他的同事们吐露了衷肠:我们是共产党员,不能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而要具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博大襟怀。新的决策终于由集体做出了:<br/> ——筹备成立华日电器集团公司。以“华日”牌系列产品为龙头,与贵州乃至西南各成员厂进行专业化协作,使企业生产方式从小而全的封闭型向多边协作的开放型过渡,通过紧密联合构成企业扩大规模经济的可靠依托;<br/> ——通过对外厂的有偿兼并,迅速改建一条年产50万台彩电、黑白机兼容的生产作业线,使企业在加强自身生产能力的同时增加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是,尽一切力量促进新品开发和向技术进步要效益;<br/> ——占领海南这个窗口,买进一家曾经组装过电视机的小厂,利用国家对海南省的优惠政策,工贸结合,从而滚雪球似的积累资金和技术,搞点“小进小出”,力争参与国际间的技术交换和市场分工。<br/> 这三条决策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开始有了眉目。华日电器集团公司筹备工作已告就绪;对贵阳南明耐火材料厂的有偿兼并业已完成;海南华日电器公司开张伊始就开始盈利。当1988年除夕的钟声鸣响时,张宗舜正坐在出差归来的火车上。他边吃着盒饭边想,今年这盘棋大概是走活了。<br/>     四<br/> 一首《春江花月夜》,把江潮、春月点染得何其风流!张若虚笔下的“潮”是美的。李白笔下的“潮”,也是美的。1988年,涌动在贵州电视机厂的商品生产大潮,如果套用《红楼梦》的一句话来形容,也可谓“虽无十分姿色,却也生得不俗”。这一年,贵州电视机厂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亿元,其中“华日”牌彩电全年创汇1300万美元。与此同时,“华日”牌彩电金榜有名,首次荣获第二届全国彩电质量评比一等奖,并顺利通过“部优”测试。只是由于生产规模太小,自身产量过低,尚无法达到“国优”的标准。<br/> 那么,今年呢?今年,1989年,贵州电视机厂将在新中国电子工业史上写下不平凡的一页,“华日”牌彩电将一次向欧洲国家出口10万台,这是国内前所未有的纪录。<br/> 1989年,贵州电视机厂将首家推出21英寸直角遥控彩电。<br/> 1989年,贵州电视机厂将开始生产“华日”牌录像机并投放市场。<br/> 改革的大潮在中国已经奔腾了10年。10年来,贵州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有“海燕”牌,有“海鹰”牌,有“华日”牌。说来无论“海燕”也好,“海鹰”也罢,实际上都根本不曾飞越大海一步,只是表达了夜郎人民善良美好的愿望而已。唯有经过引进生产的“华日”,几经坎坷,潮起潮落之间,终于成功地冲出了夜郎国,走向了世界。<br/> 激动之余,人们总想说点什么。<br/> 说什么呢?<br/> 历史是一出喜剧。

三过桦林冈

第6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三过桦林冈<br/> 程树榛<br/> 去年春天的一天,我赶着去F地公出。晚饭未来得及吃就上路了。我让司机小张买点点心带上,以便路上充饥。小张果决地说:甭带了,在路上下小馆吧!我说,这条路我走过多少次了,从来未见到有什么像样的饭馆。他说,怎么没有?桦林冈就有好几家呢!<br/> 听了他这话,我不禁哑然失笑。不错,在去F地必经之处,是有一个名叫桦林冈的所在,冈上确实有几家小饭馆。可那是什么样的饭馆呀!夏天,苍蝇成群结队地在你头上盘旋,赶都赶不走。冬天,风雪从门缝窗口直往你身上钻,掸都掸不掉。做出来的菜,咸不咸,淡不淡;刷锅水烧的汤,带泥的根做的菜,让你根本没法下咽。我好多次宁肯忍受辘辘饥肠的抗议,也不愿在那儿停留一会儿。今天当小张又提起桦林冈时,我连忙摇头说:“饶了我吧,你那个桦林冈实在不敢恭维!”<br/> “你别总翻老皇历,情况在不断变化嘛!这回跟我走,包您满意!”<br/> 我将信将疑同他上路了。<br/> 汽车风驰电掣般地飞速行驶,颠簸得我上下直扑腾。没过一会儿,胃里那点残茶剩饭,就被折腾光了,肚里饿得直叫唤。小张似乎看出我的窘态,连忙安慰我说:“别急,就要到了!”<br/> 汽车经过一段杳无人烟的荒原,开到一片森林地带。夜幕便渐渐垂下来,点点灯光透过白桦林,筛出斑驳树影。攀上土冈,汽车在一处灯光较为明亮的地方停了下来。下车一看,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新盖的砖房,式样新颖,小巧玲珑;门前挂两个崭新的酒幌儿,红底金边的穗儿在灯光下亮得耀眼;门脸上高悬一个长方形红字匾额:春光饭馆。字迹劲猷挺拔,有名家之风。<br/> 小张上前轻轻地敲了敲门,立即听到有人叫了声:“来了!”声音清脆圆润,随着大门敞开,一个大约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妇女满面春风地向我们打招呼:“客人请进!”<br/> 进门一看,室内一片炫亮,雪白的墙壁在灿灿灯光映照下,通明耀眼。四张圆形方桌,整齐地摆开,中间是个小花坛:葱绿繁茂的君子兰,盛开的月季,姹紫嫣红,色彩纷呈。空气里飘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小张望了望我,似乎在说:怎么样,还满意吧?同时悄悄向我耳语:“刚刚开门的那位,是这儿的老板娘,人们都叫她兰嫂。”<br/> “客人先请坐下休息!”老板娘含笑来到我们面前,手里端着一个瓷盘,盘中盛着冒着热气儿的毛巾。我接过一方,一边擦拭着手脸,一边打量着她。只见她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在天蓝色的三角头巾下闪着亲切的光;雪白的小围裙,束在窈窕的腰围间,显得飒爽、利落。<br/> “兰嫂,不认识我了?”小张笑着对她说。<br/> “噢,原是小张师傅!怪我眼拙,刚刚没看清,您从哪来?”<br/> “从省城来,”小张回答。<br/> “谢谢光临,请多多关照!”兰嫂笑了,两颊现出两个好看的酒窝。“请问怎么用餐?”<br/> 小张知道我的饮食习惯,随口点了几样我爱吃的饭菜,说:“能不能快点?我们可饿坏了!”<br/> “请稍候,”兰嫂莞尔一笑,“先喝杯茶,”又转而问我:“这位客人是哪里人?”<br/> “原籍江苏!”小张忙代我回答。<br/> 转眼间,兰嫂过来了,端上两杯茶,一杯放在我面前,一杯递给小张。我打开茶杯盖,一股清香扑鼻,深绿色的茶叶在杯里上下飘游着,这是标准的黄山毛峰;而小张杯里却是东北人爱喝的茉莉花茶。哦,我悟出来她刚刚询问我是哪里人的原因了。<br/> 一杯热茶未尽,我们所要的饭菜端上来了:薄薄的烙饼,匀匀的米粥,外加四盘小炒,全都冷热可口,咸淡相宜。  <br/> 我甜甜香香地吃了个饱。<br/> 在吃饭期间,小张低声告诉我:兰嫂本是省城某机关的工作人员,因不满意那儿“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便和在一家宾馆作厨师的丈夫一起停薪留职,选择交通要道桦林冈,开了这个小饭馆。灶上的事由他丈夫掌管;里里外外的应酬儿都由兰嫂负责。由于他们服务周到,饭菜可口,自开设以来,一直生意兴隆,“回头客”不断。就在我们吃饭当儿,饭馆内陆续又来了好多人,几张桌子都坐得满满登登;到后来,室内挤不下了,兰嫂过来向大家央求说:“客人们!今儿实在照应不过来了,如急着用餐,请到隔壁两个餐馆看一看,那儿正在供应晚餐。”<br/> “怎么,让我们到那边用苍蝇就酒喝?”一位客人高声地说。<br/> “我怕米饭里的沙子硌了我的牙!”另一位客人悻悻地应和着。<br/> “那就有劳客人稍候了!”兰嫂步入内室,旋即搬出一条长凳,还拿着一摞书刊画报,笑着说:“先请坐下休息,一会儿就得!”<br/> 夜色渐浓,客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兰嫂对客人的照应却妥贴周到,迎来送往,有条不紊。<br/> 我第二次经过桦林冈是两个月之后的夏天。那天傍晚,我从F市回省城,开车的仍是司机小张。我们本来是可以在F市吃完饭再走的。但我对桦林冈那一餐的余香犹存,就谢绝了主人的挽留,急着上路。这时,夜的桦林冈正隐蔽在白桦织成蓊蓊郁郁莽莽苍苍的浓荫中。车子停在春光饭馆前。兰嫂照例笑盈盈地迎了出来。她的面容似乎有些憔悴,气色不如上次那么鲜活,但仍干净利落,行动迅捷。刚落坐,便端上两杯茶:一杯是毛峰,一杯是茉莉,看来她是把我们两人的信息都“储存”起来了。<br/> 这次,我们先要了两盘凉菜,又要了两罐啤酒。兰嫂熟练地为我们打开啤酒瓶盖。小张问她:怎么不来两个“易拉罐?卖没了?”<br/> “上边说了:这是超消费,与咱们国情不合;我们把它免了,换瓶装的。这味道更好呢!”<br/> “嗬,还挺讲究政策的!”小张笑着对她说。<br/> “那倒说不上。不过,大河涨水小河满的道理,我们还是懂得的!”<br/> 不知怎的,这一次还没等我们一杯酒下肚,电灯忽然灭了,室内一片漆黑。<br/> 小张和其他客人忙问:“怎么搞的?”<br/> “请原谅,这是临时停电!”兰嫂在室内连声应道。随即手持一大把洋蜡走了出来,“嚓嚓”,连连划着火柴把洋蜡点着,同时又在天棚上挂起一个六角宫灯,一下子满屋又照得通红透亮。<br/> “嗬,兰嫂,你可真有办法!”有人高声赞美。<br/> “咳!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位客人说。<br/> 小张连忙好奇地问:“怎么回事?”<br/> “是兰嫂对有些人侍候不周呗!”那人愤懑地解释,“前两天,几个有来头的客人到这儿吃饭,兰嫂收了点成本费,就不高兴了!喏,这不找茬儿来了。哼,真是‘电老虎’……”<br/> “请客人不要这么说,”兰嫂从室内出来,连忙掩饰,“是俺家保险丝坏了!”<br/> 这一次从饭馆走出时,我们只觉得脚步很沉重;小张一声不吭地启动了汽车,没开出几步,车便不动了,“妈的,出鬼了!”小张下车一看,前轮的轮胎软了,车身陷在路侧的小沟里不愿动弹;尽管发动机叫得山响。<br/> 兰嫂闻声出来,见此情景,眉头皱得很紧,不由叹道:“不是成心要我们的好看吗?”她同时向我们解释:最近几天晚上,连连发生顾客自行车气门心被拔、汽车轮胎被扎的事。<br/> 这时,南邻北舍的灯光却亮着,从里边传来怪声怪气的歌声、笑声。<br/> 好不容易才将备用的轮胎换上。等我们汽车开动时,春光饭馆里的电灯还没亮,而客人却已走光了……<br/> 秋风萧瑟。我第三次路过桦林冈。经不起秋的肃杀,小白桦的树叶,已经落光了,秃秃的枝条,在阴冷的空气中瑟瑟抖动。<br/> 天上彤云密布,连一点缝儿都不闪,坐在汽车里从脚跟往上边发冷。多么想喝一杯热汤来暖暖身子。小张一边加大油门一边对我说:“等到桦林冈,让兰嫂烫一杯热酒,再配上一盘狗肉,包你身上淌热气儿。”<br/> 小张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令我满口生津流涎。<br/> 到达桦林冈已是午后两点钟,正是饿得叫劲的时候。小车在春光饭馆门前嘎然停住。我们兴冲冲地从车上下来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饭馆门前酒幌儿不见了,饭馆匾额已摘下来,留下个长方形的白印儿。大门紧闭,粉壁上有人用粗大的笔触写下如此字样:此房出售,购者面议。<br/> 我不禁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正惊疑间,饭馆侧旁大门开了,一辆大卡车从院里开出来,车上装满了炊具和家庭用品。兰嫂包着一块头巾坐在车尾上,面容凄楚。“兰嫂!”小张跑过去招呼,可是,卡车开动了。兰嫂扬了扬手,什么也没说。不一会儿,卡车在扬起一片烟尘后消失了。我久久伫立在那儿,怅然地望着远方……

误会〔外二首〕

第6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误会〔外二首〕<br/> 宫?<br/> 总觉得那楼对我是威胁<br/> 庞然,傲然<br/> 冷冷地对着我<br/> 阴阴地盯着我<br/> 操纵黑影压我欺我折磨我<br/> 阻挡我的风<br/> 侵吞我的阳光<br/> 嘿嘿地干笑<br/> 刺激我欲哭无泪<br/> 怪物<br/> 这便是时代的骄子么<br/> 待到风季雨季<br/> 风雨齐来雷电交加<br/> 天地忍无可忍勃然动容<br/> 我分明看到那楼悚悚颤栗<br/> 它卑微地,谄媚地<br/> 向风雨乞怜<br/> 向雷电告饶<br/> 一扫往日不可一世的威势<br/> 我仰天大笑<br/> 谁知那漫天雷雨中<br/> 有我几点眼泪<br/>     刻不容缓<br/> 或者返回<br/> 或者就此倒下<br/> 或者分头四处探察<br/> 或者破釜沉舟<br/> 摸黑穿越阴森森的墓地<br/> 刻不容缓<br/> 犹豫意味着丧失<br/> 祈祷等于欺骗<br/> 侥幸已不可能<br/> 无常,随时会乘机袭击<br/> 发亮的不全是光明的<br/> 光明的不全是发亮的<br/> 是流萤<br/> 还是鬼映眼<br/> 宇宙严守秘密<br/> 一切须重新认识<br/> 一切须重新开始<br/> 路已到头<br/> 夜已深黑<br/> 闪电催逼着快拿主意<br/>     失邮<br/> 年年风雨<br/> 花还没开你就匆匆离去<br/> 仓促间来不及说一声遗憾<br/> 从此便永无归期<br/> 而A君是摘果之后走的<br/> 可他的眼神布满疑虑<br/> 他显然感到有些失望<br/> 因为果子并不如期的甜蜜<br/> 你们不可能会晤交谈了<br/> 即使交谈也将话不投机<br/> 他会讪笑你那天真的理想<br/> 你会斥责他的大胆叛逆<br/> 可我怎么说呢<br/> 世事多舛,人生不易<br/> 我不知该庆幸的是他<br/> 还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