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通货膨胀政策是有益,还是有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具体分析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张曙光 杨仲伟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其实际结果取决于多种情况和条件。
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在一定条件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能起某种促进作用,但这要借助以下两种方式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
第一,在发生通货膨胀情况下,工资的增长滞后于价格的上涨,这会产生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降低实际工资率,使劳动的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这样,企业就愿意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以扩大产量并获取更多的利润,结果会产生扩大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二是在总收入中,工资所占比重缩小,非工资收入比重增大,这又有可能使储蓄率、投资率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效应具有长期性质。
第二,通货膨胀本身就是相对价格的变动和调整。在这种变动和调整中,价格相对提高最快的行业正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行业,这也是具有强大扩张动力的行业,它的扩张会使资源得到较好的配置,使结构得到比较合理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必须看到,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也是很明显的,这有多方面的表现。
第一,通货膨胀增加了经济主体决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有可能引起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过度购买和过度存货;
第二,通货膨胀一方面使相对价格得以调整,但同时又使价格信号迅速老化,降低了信息积累的价值,使人们易于作出错误的调整决策,从而增加了决策成本;
第三,通货膨胀使利率扭曲,出现实际利率降低过大甚至为负的情况,这就可能形成过度投资,使得市场已经饱和的部门仍继续扩大生产,进而造成无效增长和资源浪费;
第四,通货膨胀带来的期望很高,会刺激投机活动,使一部分金融资产处于投机范围,或者为保值而投入黄金、古玩、房地产,而不投入人力资本和生产资本。这又会抑制储蓄和投资,阻碍经济增长;
第五,为了治理或吸纳通货膨胀,需要增加更多的要素投入,从而把稀缺的资源从生产领域转入吸纳通货膨胀领域。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可见,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可能起促进的正效应,又可能起抑制的负效应,其效应的实际结果则取决于很多具体情况和具体条件。美国学者曾对56个国家(其中19个工业国家和3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50—1980年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相关检验,得出的结论是:38个国家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中性的,16个国家是有害的(扭曲或降低效率),2个国家(埃及和乌拉圭)有刺激作用。这个分析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在我国,“以通货膨胀来谋求高速发展”、“以通货膨胀来医治通货膨胀”的主张,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空想。
我国经济目前还不是市场经济,改革的进行使得经济运行的方式和机制出现很多特点和复杂性,这都会对通货膨胀的增长效应产生影响。国内有的学者仅仅抓住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有增加储蓄和扩大投资的作用,就主张采用通货膨胀政策,用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的办法,为发展基础产业积累资金,以达到抑制消费、调整结构、弥补物资缺口的目的,而且将其称之为“以通货膨胀来医治通货膨胀”。这种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空想。
第一,要使通货膨胀真正达到增加储蓄和积累,扩大投资和促进增长的效应,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使工资和收入的增长低于价格的上涨,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从一个方面来看,国家通过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把一部分消费支出转向积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工资和收入增长快于价格上涨,造成总收入中工资所占比重上升,利税所占比重下降,从而使储蓄和投资能力下降。应该看到,在我国目前的体制结构下,国家直接控制工资收入增长的能力和手段已大大削弱,企业又无成本最小化行为和制约工资增长的力量。在这种条件下,执行通货膨胀政策的结果,很难实现储蓄和积累增加、投资扩大和经济增长的目的。也许有人会提出问题说,近几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不低,而积累率反而有所提高。其实,这是难以持久的。如果通货膨胀继续加剧,相应地其他条件也发生变化,能否继续保持居民储蓄的超常增长,还是个很大的问题。储蓄行为的调整是一个社会的学习过程,有一定的时滞。当通货膨胀加剧和出现信用危机时,抢购保值行为便成为社会共识的集体行为。
第二,要使通货膨胀重新配置资源的效应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离不开相对价格的合理调整。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首先是资源不能真正流向需要发展的部门,或者流向其他部门的更多,结构调整就会受阻。因为资源配置是一场激烈的竞争,相对价格的变化就是竞争的导向和杠杆。尽管政府可以凭借行政权力把一部分资源投入基础产业,但是,如果基础产品和服务价格不能提高,或提高不多,其他中央政府控制不了的资源就会流向相对价格较高或提高较多的部门。近几年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加强能源交通建设,但“六五”时期能源工业投资的比重仍低于“五五”时期0.5个百分点,邮电交通投资比重只比“五五”时期上升了0.4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六五”比“五五”还是下降了。不仅如此,基础产业投资周期较长产生的短期扩大需求和长期增加供给的特点,还有可能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加剧短缺,扩大基础产业的供需差距,甚至会使长期改善供给的目标落空。
第三,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其实现并不需要十分严格的条件,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与此相反,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其实现则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如调整工资和价格的关系,使工资增长滞后于物价上涨,或使短缺部门价格上涨,改变相对价格,引向比较合理的结构调整,等等。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市场条件,需要有发达的金融体系,需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比较巧妙的政策操作。这些条件我们目前都还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如果贸然行动,不仅不能医治通货膨胀,反而会使通货膨胀更进一步加剧。
为了比较和权衡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正负效应,就要对通货膨胀作出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
通货膨胀既然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就存在一个正负效应的比较和权衡的问题。如果把正效应看作效益,负效应看作成本,这样的比较和权衡就是通货膨胀的成本效益分析。不仅如此,与通货膨胀作斗争或者利用通货膨胀也有一个效应问题,而且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要素和资源,这里也存在着一个比较和权衡的问题,这也是通货膨胀的成本效益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经济决策究竟应支持还是反对通货膨胀,主要取决于以上两个成本效益分析,进行比较和权衡。
进行通货膨胀的成本效益分析,一要确定通货膨胀带来的正效应或效益,二要确定通货膨胀的负效应或成本,它不仅包括实行通货膨胀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和吸纳通货膨胀所需要的资源消耗,而且包括通货膨胀造成的间接损失,如拉闸限电的损失、工期拖长的损失、库存积压的损失等。如果通货膨胀的效益大于通货膨胀的费用和间接损失,也许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是可行的;在相反条件下,则应该取反通货膨胀的政策。
在讨论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时,有同志认为,通货膨胀是发展中国家摆脱低收入状态的重要杠杆,是改善贸易条件、提高汇率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不仅涉及通货膨胀的增长效应,而且涉及它的发展效应和国际效应。但这种说法并未提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相反的分析和证据则是大量的。提高收入水平与改善贸易条件,提高汇率水平,改善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和方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经济的质量效率。通货膨胀使国内出口产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降低,只好乞灵于不断进行汇率降低型调整,它人为扩大国外需求,扭曲出口企业的经济评价,造成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也不利于外商在华投资的经营。同时,它还会引起邻国的政策性报复。我国的价格体系本来就是扭曲的,西方国家以此为由,以反倾销为借口实行歧视性政策,如果我们再搞通货膨胀政策,就会授人以柄,削弱我国经济的长期国际竞争能力。因此,靠通货膨胀不仅不能改善贸易条件,提高汇率水平,而且会进一步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同样,如果不能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质量,靠通货膨胀增加的收入也等于废纸。
一些经济理论工作者既不全面考察通货膨胀的效应问题,也不进行通货膨胀的成本效益分析,就贸然提出实行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这至少不能看作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如果在没有得到有科学根据的分析结果之前,就采纳这种不负责任的政策建议,就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在现行体制框架下,经济效率难以真正提高,结构调整也有无法克服的困难,如果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只能起到一种强心针的作用,对整个改革与发展害多利少,甚至有害无利。我们切不可因争经济发展一日之长短而置改革大业的成败于不顾。这也是权衡通货膨胀政策之利弊时不应忽视和忘记的历史大天平。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书刊评介

  《传统学引论
——告诉我们什么?
继承传统 超越传统 创造传统
夏甄陶
什么是传统?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传统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传统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和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传统具有什么功能?等等,
许多人不是很清楚,需要有一门独立学科来系统地研究。
张立文教授的《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把传统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并由此来建构传统学,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这一著作中,作者考察了传统与文化、传统学与文化学的关系,探讨了建构传统学的原则和方法,追溯了传统发生、发展、破坏和重建的历史过程,研究了传统结构中的价值观念系统、心理气质系统、知识系统和语言文学系统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传统的反思,论述了创造和建构新传统的途径与意义。这些内容构成了这一著作的基本结构。
所谓传统,看起来似乎是历史的事实,似乎是过去了的东西,似乎是在我们的现实以外,其实不然。任何一个现实存在的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而传统也存在于民族、国家的现实之中。人作为有历史感的存在物,在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中,不能不顾、更不能割断传统和现实之间的联系。现实的我们,既是现实的时代造就的,又是历史的传统造就的,更确切地说,是现实的时代和历史的传统的合力造就的。尽管我们往往由于某种憎恶感而想摆脱传统,但传统无时无地不在影响着我们,纠缠着我们,渗进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而我们自己也总是不知不觉地置身于传统之中,并参与传统的创造。传统造就我们,我们也创就传统,这就是我们与传统的一般关系。历史地看,每个时代的人们所创获的成果,都作为传统的神圣的链子中的一环保存下来,并作为遗产传给下一代。继承这份遗产,也就是掌握这份遗产,并以此为定势,进行新的创造。这样,传统的链子就不断地从一个环节跃迁到一个更为丰富、更为庞大的新环节。这每一个新环节都是人类文化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新阶段,但又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历史轨迹。所以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积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远流动的、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就膨胀得愈大的洪流。当然,在这道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既有泥沙与珠玉齐沉,又有糟粕与精华俱下。而当某种传统受阻于某一时代的转折关头并无力超越时,它也可能因此而断流乃至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又会形成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传统。同时,任何一种传统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在不同的传统之间通过相互渗透、相互汇合,也会形成更为丰富、更为庞大的新传统洪流。
一个对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应该时刻站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历史和现实的联结点上,既扬弃地继承传统,又超越地将它推进到新的高峰,把历史和现实推向理想的未来。
对于传统,有的人只是从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有的人则只是从肯定的意义上来理解。这两种对待传统的态度,都不符合人类文化进化方式所固有的逻辑。我们既不能把传统当作历史的垃圾,简单地予以抛弃;也不能把传统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供奉起来,虔诚地对它顶礼膜拜。在传统中,既有糟粕,又有精华,需要我们经过批判性的反思加以辨析,筛汰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使它们成为我们所有,转变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即使是传统中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和永久性意义的精华,也往往是以征兆、胚胎、萌芽和不完善、不成熟的形式存在着,离传统的源头越近就越是这样。我们继承、吸收传统,决不是简单地拿过来,而是要根据我们自己时代的特点,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赋予它们以新的特性、意义和功能,使它们得到发育、成长、展开,以成熟、发达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学引论》认为“传统是主客体相互渗透、作用的产物”,这是很正确的。从主客体关系的开放性和永恒性这个角度看,传统可以说是人的创造(创造是人作为主体处理自己同客体的关系的最高形式)的积累。这种创造的积累不是叠加式的,而是一个充满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扬弃地继承先在的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以新的创造成果来充实、丰富、增加传统的成分、因素,甚至改变传统的原有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时代的主客体关系相适应的新传统。
完全彻底地摆脱或甩掉传统的纠缠是不可能的;毫无改变地继续按照传统的习惯、方式来思维、生活、活动又不能前进。这似乎是人们心理上常常陷入的两难困境。
当前,在我国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的热潮。这种研究具有十分明显的批判性,它猛烈地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固有模式和各种先在的规定。但这种研究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建设性,其目的在于探索建设现代化中国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途径。今天的中国是由传统的中国延续来的。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在于它有自己的历史传统。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中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固然要实现对历史传统的超越,但又必然要受历史传统的制约,不能斩断同历史传统的联系。在历史的渐进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传统的习惯、方式来思维、生活、活动,并不觉得传统有一种异在的压迫感。但在历史的剧烈变动或转变时期,人们就强烈地感到传统作为一种无形地纠缠着自己的异己力量的存在。
如何超越这个对待传统的困境呢?张立文教授在《传统学引论》中指出:“人们超越这种困境的办法,或许只有探讨它、研究它,也就是说只有认识它、掌握它,才能利用它”。《传统学引论》就是张立文教授探讨、研究传统所取得的成果。按照本书的规定,传统的现代涵义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而传统学就是“研究传统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为了确定“传统的正面价值取向”和“负面内涵舍弃”,为了吸收传统中先进的、优秀的成果,更新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开创出新传统,本书作者提出了“分析扬弃论”和“综合创造论”。根据上述关于传统和传统学的规定,按照上述掌握和利用传统的理论原则,作者运用十分丰富的资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传统这个对象整体的各个方面、部分、环节、要素作了纵向和横向的考察,并对传统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整体结构作了细致具体的分析。这种考察和分析不仅仅是关于一般传统的,而且特别是关于中国传统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和东方的、西方的具体形态的传统作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对于传统的综合创造,按照本书作者的意见,就是要实现与中国的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传统的现代化。其途径是在分析地扬弃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地、积极地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综合地创造。
考察、分析传统,不是为了原封不动地去重复以往的传统,而是要通过反思传统,促使传统的变革和超越,综合地创造新的传统。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郭树清
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的共同原因。妨碍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因素,从经济体制的角度看,一是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没有理顺,地方政府主动地或被动地承担了许多经济协调任务,由此产生了地区封锁、阻隔、重复建设和盲目引进问题。只要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不明确不规范,企业在全国市场上的平等竞争就会遇到重重困难。二是企业与职工(包括经理人员)的关系在几个关键方面至今尚未出现根本的突破。企业内部很难真正实行按实际劳动贡献计付报酬的分配制度。对于怠工偷懒甚至破坏生产秩序的职工常常难以惩处,解聘闲余劳动者更是难上加难。从直接调节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规范的经济参数体系来看,阻碍和压抑平等竞争的传统机制尚在相当大的范围发挥着作用。
按照价格理论,竞争性产品最适于由市场供求决定其价格,但是至今还有将近一半的产品仍然保留着固定价格。有些产品价格在一部分地区已放弃直接管制,但在另一些地区则继续保留着管制;有些产品一部分执行国家计划价格,另一部分执行市场自由价格。同样是计划内产品,不同企业却可能制定出各种水平的实际价格。而垄断性经营商品,本来不应由生产者任意定价,但因政府还没有建立起以市场关系为基础的监督体系,也出现了价格“双轨制”或“多轨制”。
现行税收体制在以下几个方面也严重妨碍平等竞争。第一,由于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同种产品的流转税在不同地区出现了多种税率。第二,国营、集体、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所得税率各不相同。第三,同一地区同一行业,企业的实际税负不尽相等。第四,产品税、营业税因其自身的缺陷造成种种偏差。第五,资源税的数量和范围远没有达到使国家获得全部地租收益,使企业处于同种经营环境的程度。
资金价格或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不能符合期限、风险等决定因素的要求。原因是:(1)利率僵硬,长期维持负利率;(2)各银行同时追求差异甚大的政策目标和商业目标;(3)政府部门任意干预银行经营;(4)同一产业中的企业在获得资金、外汇时外部条件很不相同。
这些情况说明:建立和健全市场竞争机制是近中期改革战略目标选择的核心问题。
我国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顺序应当是,先建立起商品市场的竞争机制,再建立起要素市场的竞争机制。为此,在推行改革措施的同时,还必须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其在总体上配套和衔接。
首先,以建立完整的商品市场为中心,进行价格、税收、财政、计划、物资和外贸外汇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使企业在生产和流通方面获得完全的自主权。
第二,以社会保障改革为主要起始步骤,相应逐步扩大劳动、工资和福利制度改革,开放有限制的城市劳动市场,使企业在用工和内部分配方面获得基本的自主权。
第三,从分离政策性金融体系和经营性金融体系入手,进行银行金融改革。改造间接金融的经营管理机制,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开放直接金融。
第四,逐步进行明确企业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改革,在国营大中企业中分步实行股份制,对国营小企业进行拍卖、租赁。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和要素重组。
理顺价格是改革的一个难点。价格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其他方面的改革能否创造出结构调整和抑制膨胀的机制。但只有改革措施还不足以达到目的,过渡性的政策措施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在改革初期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1)符合市场价格要求的财政信贷政策;(2)扩大瓶颈行业、短线产品供给能力的投资政策;(3)清理整顿投资项目,实施许可证管理,对资源浪费特别严重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的结构调整政策;(4)严格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货币政策;(5)用行政手段和税收手段控制工资膨胀的收入政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