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七味书谭

蛇年谈蛇
杨宪益
在动物中,蛇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东西,但是从原始时代起,蛇似乎就同人有密切关系。在希伯莱神话中,不就是蛇引诱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使他们吃了禁果,懂得了情欲和羞耻,而被赶出天堂,开始了人的生活吗?一般原始信仰都以蛇为生殖的象征,中国古代石刻也有伏羲和女娲人首蛇身而相互拥抱的形象。不过后来人一般都讨厌蛇,只有南方一些人拿蛇当作好吃的美味,或者作为药物服用。
蛇又成为龙的化身。现在人生在蛇年的,往往说自己生属是小龙,本来龙就是个神话动物,形象同蛇差不多,现代人谁也没有见过龙。在远古时代,人对龙的传说印象也许与古代早已灭种的大爬虫类动物有关,春秋时人还有说见过龙的,那也许只是大蛇,或者古代北方某些沼泽地带还有残余的恐龙类动物。反正战国以后就没有人见过龙了。后来人说见到的龙都是蛇。汉高祖有斩蛇的故事,当时人就说他斩的白蛇是秦朝的象征,是条白龙。过去农民天旱求水,往往拿一条小蛇来供养。所以蛇与龙可以说就是一回事。龙年过了就是蛇年,二者关系是不可细分的。
在中国的许多过去成语里,人民对蛇都没有多少好印象。随便举几个例子:“巴蛇吞象”是说人贪心不足;“虎头蛇尾”是说开头气派大而缺乏后劲;
“打草惊蛇”,蛇被认为是应该打击的坏对象;“杯弓蛇影”里的蛇也被认为是毒物,并不是健身的药酒;“蛇蝎美人”是说心肠狠毒而外表漂亮的女人等等。但蛇变女人,而这个蛇变的女人又是一个正面人物,这倒是中国的神话传说里的一大发明创造。
大家都知道京剧白蛇传这段故事。这段故事讲一条白蛇变了一个女人,名白素贞,人称白娘子。白娘子与许仙相亲相爱,曾与一个叫法海的正统派和尚大战,水漫金山,救回许仙,后来白娘子被法海用法宝镇住,压在杭州的雷峰塔下,一直到雷峰塔倒塌,白娘子才得逃出。这段故事在南宋杭州广泛流传,实际上它是一个外来的故事,并不是起源于南宋的杭州,而是起源于近东。公元三四世纪间的一个希腊作家菲洛斯特拉屠斯写过一本关于一个游方道士名叫阿波罗尼奥斯的传记。这个方士的事迹同相传为耶稣基督的差不多,年代也差不多,看来在公元前后那一段时期,近东一带类似的人还不止一个。这本传记里说起当时流传一个妖蛇变女人的故事。这个妖怪叫做拉米亚,它变成女人,与一个男子相爱同居,有一个有道术的方士发现她是妖怪,曾想拦阻,但好像没有成功,那个男子终于被变回蛇形的妖怪吃掉了。这个故事后来传到欧洲。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就曾写过一个名为“拉米亚”的叙事长诗,不过诗没有写完。这个故事传到中国大概是唐宋时期的事。杭州当时是中外通商的一个中心,故事大概就是近东方面的水手或商人传过来的。
中国的白蛇传故事开始也是把蛇变的白娘子当作不怀好意的妖精看待的。在宋元话本里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里,有道术的法海和尚就还是正面人物,而白娘子的下场也还是被认为罪有应得,但在后来的明清戏曲传奇里就不一样了。开头在戏曲里白蛇传被称为“义妖传”,白娘子虽是蛇变的妖精,但还很有义气,值得同情。再后来人民就都咒骂那维持正统的法海和尚,歌颂白娘子,把这个蛇变的女人当作反对封建压迫的象征了。今天有谁看京戏白蛇传,听白娘子唱出“杀出了金山寺怒如烈火”时,不希望她水漫金山,打败法海和尚的么?
鲁迅过去在他的早期杂文里也写过雷峰塔的倒塌,称赞过蛇变的白娘子的话。他还特别提到在他幼年就听到过绍兴一带人民说法海被白娘子打败,逃到螃蟹壳里躲起来了,人们吃螃蟹,剥开蟹肚脐,就可以找到一块不能吃的蟹肉,状似畏缩潜藏的和尚,那就是法海。鲁迅因此评曰:“活该!”诗人田汉也曾改编过京戏白蛇传,加强了这出戏的反对封建压迫精神。这些都给蛇增加了光采。我们今天正可以拿蛇作为中国人民近几百年来反封建精神的象征。
在此一个新的蛇年来临之际,让我们拿它作为一个新的反封建斗争的开始。中国近几百年来,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已经作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斗争远未结束,在许多方面,残余的封建势力还很猖狂,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才能够把它完全打垮,这大概还要用许多年的时间。蛇的身体和行走是弯弯曲曲的。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进步力量反对封建力量的斗争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过许多曲折,大概还要走好几个“之”字。下一个蛇年是2001年,那正是公元二十世纪终了,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在欢度春节中,让我们预祝蛇年大吉大利,预祝在两个蛇年之间完成我们的反封建使命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遥远的星群
  翯俜
闷热的夏夜,我缓缓踱上楼顶,凝视缀饰在苍穹的闪烁的星斗,海上一个绿色小岛和小岛上的人们,也随之涌上我的记忆。
去年酷夏,我攀上一座孤悬世外的小岛。迎接我的人群中有位老军人,见面,我们彼此认出来了。
在那之前,有一次,我看见他身穿便服,右手牵着个三四岁的胖小子,身后跟着一位青年男军官和一位少妇,仿佛携儿带孙的老爷爷。但是,他前额至眉眼那一圈因为帽檐遮阳而留下的晕白,那扣得整整齐齐的衬衣以及衬衣下摆扎在裤子里的装束,都准确无误地告诉我:这是一位老军人。他们走到一座古庙前,少妇弯腰对胖小子低声说了句什么,胖小子乖乖地点了点头,跚跚跨进庙门。青年军官想拦阻,老人却摆手制止。胖小子在雕像前的蒲团上跪下,双手合十,小嘴念念有词。老人进庙来抱住他,并嘉许地亲了亲他圆嘟嘟的小脸。两代军人的家庭,竟让孩子跪神祭庙,真是匪夷所思。没想到,他竟是岛上部队的王总工程师——我的采访对象。
涛啸像一曲不会终止的咏叹调。我们在山间小路上漫步,王总给我讲述他们的创业史,和小岛上轶闻趣事。我插话时候便提起在祠里看见的那件事。他笑了,说:“那天,我和我的儿子送儿媳和孙子回大陆,儿媳要孙子祈求神灵保佑我和我儿子早日转业。我同意了,因为庙里供奉的不是神而是人——岛上出生的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的好人,孙子拜完后我可以借机讲讲他们的故事。儿媳听了许久没有说话,她通情达理,从未明确提出要我们离开海岛,即使想,也是像今天这样委婉,我同意她让孙子去拜神,也是为了因势利导同样委婉地做做工作。得让她理解我和我儿子,有理解才会有支持。他们还年轻,应当幸福,不能再走我的老路。”
“走你的老路?”
王总似觉失言,不再说话了。他的老搭档,部队政委帮我解开了这个谜。
王总是我国解放后第一代外语学院毕业生,他服从祖国分配,别离新婚妻子,抛舍大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走进这支特殊部队的行列。他妻子无论坐车乘船,都会吐得昏天黑地,王总不让她遭罪,从不要她来部队。他们每年相会的时间只有王总探亲的一个月假期。结婚三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妻子忍不住寂寞,离了婚。十年后,他和她偶然相逢,她发现他仍旧孑然一身,十分愧疚,提议把自己和后夫生的儿子送给他。后夫是位副教授,理解妻子,更钦佩王总,便携同妻子把儿子送到王总身边。孩子给王总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欢乐。他们很快建立了既如父子、又如朋友的深厚情感。孩子在绿岛那所只有几个学生但却小、初、高中班级俱全的学校毕业后,按王总的建议报考了军校;毕业后又回到海岛。唯一使王总感到不安的是孩子和大陆上一位姑娘结了婚。
我还想知道王总为什么不再结婚。他沉默良久,方讷讷地说:“因为我一直爱着她。”我更奇怪了:“那你为什么要和她离婚呢?”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爱她就是希望她幸福,既然我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要拖累她呢?”我想了想:“当时你要求调走或转业回上海,问题不就解决了?”他告诉我:“我们这一代人,不知为什么,就认一个死理:我们是党和国家培养的,应当由党和国家来支配、挑选我们。我们确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几天的采访,我一直感动于这位老知识分子崇高的思想品质。他坚决要求我不写他。他说,他们的生活环境诚然十分艰苦,住房等生活待遇很低,职务提拔十分缓慢。在这支部队工作的干部全是知识分子,他们有50年代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60年代毕业于某学院的学生会主席,还有80年代毕业的国家重点学院的学生;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已经干了数十年,有的才上岛几年,但他们都默默地在这鲜为人知的地方做着鲜为人知的工作,而他也只是和这些人一样,尽着一位普通知识分子对祖国应尽的责任。
一年过去了,我如约没有写下关于绿岛、关于王总和他的战友的任何文字,但是,王总的形象时常萦回脑际,无法忘怀。


第8版(副刊)
专栏:反馈短波

  反馈短波
△《阿Q真地阔了起来——风华杂文征文选》的编辑出版,得到了许多热心读者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对已有的数千位汇款或来信预订的读者,谨表谢意。经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商定,杂文选将于1989年5月前出版,届时将尽快将书汇寄预订者。凡来函预订者,可与当地新华书店联系或将款寄人民日报文艺部,每册2.00元,附邮资0.10元。
编者
△贵报1988年12月19日第八版于浩成文《离去何太匆——悼念黎澍同志》第四段中“在不久前召开的纪念戊戌变法60周年座谈会上,……”,“60周年”应为“90周年”(1898—1988),谨指出。
长沙 张真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形式美与竞争力
  陆家桂
当代流行的工业设计,在国内又被称为技术美学、工业美术、造型设计或产品设计等。它是一门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最早萌芽于英国,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得到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欧、美、日本、苏联等国家。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工业设计具有综合性。它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即对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造型、色彩和表面装饰等多种因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美学的角度作出综合处理。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大至汽车、火车、飞机、万吨巨轮、宇航舱座;小至纽扣、发夹、饭碗、羹匙等都属于它的范畴。
工业设计所以在当代受到关注,其原因之一,是人们随着生活的改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高。“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服务于人民生活的工业设计,在实现使用功能的同时,产品的美观就成了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其经济特征是推行商品经济。要使产品在竞争中占领市场,打开销路,促进流通,赢得利润,除重视产品质量和使用功能外,产品外形的美观,包括造型美和色彩、装饰美,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质量、使用价值、销售价格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外形美的设计就会成为竞争中获取胜利的重要手段。就这一意义上说,工业设计具有竞争性。
国际市场是一个更为广泛、更为激烈的竞争场所。产品外观的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形象,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才有竞争力。工业设计于40年代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由于战争破坏和经济危机,迫使工业产品寻找新的出路,于是他们从革新产品设计着手,把美学运用于工业生产,为产品开拓市场,解脱厄运。战后的日本能从战败中站起来,也是依赖于发展经济。而日本经济的起飞,更是通过工业美术设计开路,从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开拓并扩大国际市场。在日本,所有企业主都把产品设计问题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他们要求设计者不仅在造型、装饰美方面,也要从降低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设计出各种新产品,使之和当代生活同步,并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因而不少产品如家电、影视设备、钟表、摄影器以及汽车、摩托车等产品占领了世界市场。
工业设计不仅是艺术形式美的问题,它还是经济结构、社会存在、观念形态等信息的综合载体。一件产品无不是那个时代、那个良族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观念形态的总和,既有自然科学的信息(包括材料、结构、科技水平、加工工艺水平等因素),也有社会科学的记录(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这些被综合了的信息经由产品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观念的变化。
工业设计在中国尚属年轻,自开展设计美学以来已取得了很大成果,但还没有引起某些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上海部分名牌轻工产品蝴蝶牌、飞人牌缝纫机等,它们的质量无疑是可靠的,但由于设计陈旧,几年乃至几十年来其造型仍是“老面孔”,因此,进不了发达国家的超级市场,只能销往工业基础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使这些优质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力量,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让我们重视工业设计,让我们的产品展示中华民族的崭新风貌于世界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古银杏树
  梁如云
  八百年还没古老这片绿荫
  古老的是扎根的黄土
  土地上很古很古的人
  他们的子子孙孙
  神秘你生命奇迹
  还在点燃香火
  祈求你庇护怜悯
  摇曳不来运气
  挽回不住悔恨
  也不去为历史作证
  只是爱着泉河帆影
  记着许多刀痕泪痕
  记着愚笨或聪明的耕耘
  古往今来意外的事情太多
  八百年人生的话题
  沉默出枝枝丫丫的梦
  每一片叶子
  都成熟一个真实的故事
  千万别敲碎白果硬壳
  放跑亦香亦苦的乡魂


第8版(副刊)
专栏:

  江南小镇 (中国画)  马海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