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各国舆论关注苏外长访华
  欢迎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
  苏《真理报》指出中苏对话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记者万成才、程受珩)连日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的北京之行,成了许多国家舆论关注的中心议题,新闻机构发表的大量报道和文章指出,这次访问为举行30年来中苏第一次最高级会晤作了进一步的准备,对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表示欢迎,认为这将是今年的重大国际事件。
日本共同社发表的文章认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将为国际关系带来新的政治秩序”,“将进一步加强由紧张走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这一国际潮流”,并且“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日本外务省人士对中苏两国外长这次的会谈结果表示欢迎,认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将为解决柬埔寨等问题“带来良好影响”。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援引驻京西方国家外交官的话说,中苏关系正常化对美国来说是有益的,不会削弱美国的利益。英国《卫报》的社论强调,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不再要求美、苏、中这个三角中的一角同其他两角相对立了”。
东欧各国舆论也普遍欢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将访问中国。民主德国《柏林日报》指出,就中苏首脑会晤达成一致具有“重大意义”。保加利亚一人士说,中苏关系正常化不仅对中苏人民有利,而且对保加利亚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与此同时,各国舆论也指出,中苏双方在柬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尚需进一步磋商。
新华社莫斯科2月5日电苏联《真理报》今天就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结束访华发表文章指出,苏中都希望戈尔巴乔夫同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会谈将导致苏中关系的完全正常化,开创两个邻国历史的新篇章。
这篇由该报政治观察家奥夫钦尼科夫撰写的文章认为,中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是两国人民的需要。
文章认为,中苏两个大国对人类生存、改革国际关系、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负有特殊责任,具体目标则是裁军、亚洲安全、解决地区冲突和解决全球性问题。
文章说,苏中对话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苏中关系正常化是建立国际关系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将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局势的健康化。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七党联盟领导人表示
  希望同阿八党联盟组建临时机构
  哈梅内伊希望阿游击队各派统一
新华社德黑兰2月4日电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今天报道,伊朗总统哈梅内伊今天在这里同总部设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7党联盟领导人穆贾迪迪举行了会谈。穆贾迪迪向哈梅内伊介绍了阿富汗局势的最新发展。
据德黑兰电台广播,穆贾迪迪希望同总部设在伊朗的阿富汗8党联盟就组建一个临时机构问题达成一项协议,这个临时机构计划在苏联军队2月15日从阿富汗全部撤走后接管阿富汗。迄今,这两个阿富汗抵抗力量的主要派别在未来临时机构中的席位问题上有分歧。
穆贾迪迪是3日从巴基斯坦抵达德黑兰的。
新华社德黑兰2月5日电 伊朗总统哈梅内伊今天在这里谈到阿富汗局势时说,在苏联军队在未来几天内撤出阿富汗之后,阿现政权将不复存在。
哈梅内伊在今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阿富汗的局势十分明朗,阿富汗人民很快将组织起一个政府。”
他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们已经与阿富汗游击队有关各派进行了接触,说服他们达成统一”。
在谈到伊朗修改宪法的可能性时,哈梅内伊承认,有一种观点认为,伊朗现存政体不好,其中一种选择是用总统制政体取而代之。伊朗将于今年8月举行总统选举,根据宪法,哈梅内伊不能第二次连任。议长拉夫桑贾尼提出,他参加总统竞选的前提条件是实行总统制政体。


第3版(国际)
专栏:

  苏共中央讨论意识形态工作
新华社莫斯科2月4日电 苏共中央3日和4日召集中央和地方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负责人会议,讨论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迫切问题。
据塔斯社报道,会议指出,在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进程中,随之产生了民族利己主义和集团利己主义的现象,一些人对历史、现实和国家的发展前景作评价时走向极端,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原则和理想格格不入的某些极端看法。
会议认为,在这种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大大改进,政治宣传和对人们的日常解释工作要以现实为依据,要考虑到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会议要求加强舆论工具的宣传作用,在确保意见和观点多样化的同时,报刊、广播和电视应首先报道那些决定改革进程的事情和现象。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留美学者学生致函本报
  向祖国人民拜年
本报华盛顿2月4日电 蛇年春节前夕,我留美学者学生联谊会联合会致函本报,向祖国人民拜年。信件全文如下:
欣逢新春佳节,谨代表3.6万名留美学者学生向祖国人民拜年。衷心期望在新的一年里祖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工农业生产向前发展。祝愿祖国人民生活美满幸福,祝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留美学者学生联谊会联合会
     1989年2月4日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哥拉开始实施大赦法
  安盟拒绝大赦并继续内战
新华社罗安达2月4日电 (记者赵晓钟)安哥拉政府颁布的大赦法今日开始生效,大赦期限为一年。
这项大赦法是安哥拉部长会议1988年12月23日通过的。据宣布,大赦法包括在安哥拉国内、外犯下了违背人民和国家根本利益的罪行的安哥拉公民。罪犯被赦免的前提是放弃暴力,向有关国家机构自首,并遵守宪法和其他法律。安哥拉政府颁布大赦法是为了进一步实施对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安盟的宽大和民族和睦政策。据报道,安盟不久前宣布拒绝大赦。安盟发言人最近表示,由于政府拒绝与安盟对话,安盟将加强对政府军武装攻势。


第3版(国际)
专栏:

  开玩笑谎报客机有炸弹
  苏航向恶作剧者起诉索赔
据苏联《消息报》4日报道,前几天,一架有30个座位的“雅克-40”客机刚刚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机场起飞,机场就接到匿名电话称,这架飞机上有炸弹。为了乘客安全,飞机进行了紧急着陆。经过仔细检查,任何危险物品都没有发现,只找到一名醉鬼。民警们通过调查最后得知,是这位醉鬼的朋友开玩笑打了匿名电话。
这一恶作剧使飞机延误了几个小时,造成了很大损失。苏联航空部门已就此提出诉讼,将向这位打电话者索取数千卢布的赔偿。
      (据新华社)


第3版(国际)
专栏:

  讨论阿富汗和双边合作问题 苏联外长抵达巴基斯坦
新华社伊斯兰堡2月5日电 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今天上午抵达这里,他在机场对记者说,他在访问中将同巴基斯坦领导人讨论阿富汗问题和双边合作问题。
这位苏联外长说,在阿富汗的全部苏联军队将在2月15日撤完,他将和巴基斯坦方面商讨如何在阿富汗最好地恢复和平与安宁的问题。
谢瓦尔德纳泽是苏联20多年来访巴的最高官员。
目前,阿富汗抵抗力量正在紧张准备将于2月10日在巴召开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将要批准阿富汗临时政府以便在苏军撤出后取代喀布尔政权并且管理阿富汗。
苏联坚持在将来的阿政府应有喀布尔政权执政党成员。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留瑞学生喜庆新春佳节
本报斯德哥尔摩2月4日电 春节前夕,在斯德哥尔摩地区的中国访问学者、留学生及家属近200人欢聚在我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处,共度新春佳节。
大家观看了从国内寄来的元旦联欢节目的录相和新拍的国产电影,还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做游戏。
中国驻瑞典大使唐龙彬夫妇参加了联欢会。唐大使向留学人员介绍了国内外形势,勉励他们学业优异、早日回国施展青春才华,为祖国的改革和四化建设做出贡献。
在喜庆春节之际,海外学子们倍加思念生养自己的祖国和亲人。在他们的交谈中,最热门的话题是祖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来自乌普萨拉大学气象系的杨小华说:“我们最关心的是国内的改革,大家都盼望着改革成功,祖国进步。”很多学者、留学生都表示,他们希望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知识能对国内四化建设有用。他们将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留学生表示:国内物质生活条件差,我们是有充分准备的,这没关系,但希望在学业上能有个较好的环境。
在瑞典其他6个城市的中国学者、留学生也都分别举行了春节联欢活动。大家举杯共祝祖国改革成功,繁荣昌盛。
           (和平)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基斯坦重申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
  希望印度领导人解除怀疑
新华社伊斯兰堡2月5日电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昨天晚上对印度总理拉·甘地最近就巴基斯坦核计划问题发表的讲话表示惊讶和关切。
据报道,拉·甘地于2月3日说,联邦德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核技术和氚,这种技术和氚能使原子弹的威力增加4至10倍。
发言人对印度领导人这个时候发表这种讲话表示遗憾。
他说,在去年12月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同拉·甘地举行了双边会谈后,两国间出现了缓和紧张局势和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良好起点。两国签署了互不攻击对方核设施的协议。
他说,巴基斯坦从联邦德国既未进口任何核原料,也未进口核技术。
发言人说,印度的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只能损坏巴基斯坦努力寻求在两国间建立的信任气氛。
发言人希望印度领导人消除对只用于和平目的的巴基斯坦核计划的怀疑。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拉圭新政府废除禁止集会法令
  前总统斯特罗斯纳因病未能如期离境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4日电 亚松森消息:巴拉圭新政府4日宣布,废除斯特罗斯纳军政权今年发布的关于禁止公民举行亲友聚会的1号法令。
1号法令规定,任何公民未经警方许可,不得与在各地的亲友聚会。新政府决定,从即日起,取消对公民与亲友聚会和举行集会的任何限制,集会无需得到政府当局的批准。
巴拉圭教会当局对新政府的这一决定表示满意。
巴拉圭新政府是在罗德里格斯将军发动政变、推翻斯特罗斯纳独裁政权后,于3日组成的。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4日电 亚松森消息:被推翻的巴拉圭前总统斯特罗斯纳因心脏病发作,未能按原计划于4日下午离开巴拉圭。
据阿根廷特拉姆通讯社记者援引巴拉圭现政府人士的话说,斯特罗斯纳原定乘坐巴拉圭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飞往智利,然后从智利去美国的迈阿密定居,但因心脏病发作,需要休息和检查,那架准备好的飞机便一直停留在机场待命。
统治巴拉圭达35年之久的军人独裁者斯特罗斯纳在2日发生的军事政变中被赶下台。以罗德里格斯将军为首的新政府决定将斯特罗斯纳放逐国外。


第3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南朝鲜中央银行4日估计,1988年的经常项目收支盈余达142.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欧共体统计局3日公布,1988年,共同体12国的粗钢产量比1987年增加8.9%,达到1.372亿吨。
△伊朗和土耳其签署一项议定书,建立联合委员会打击两国边界地区的毒品走私活动。
    (本报讯)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阿拉法特会见德奎利亚尔的特使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4日报道,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突尼斯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克洛德。
双方讨论了最近因以色列在被占领土进行镇压行动的升级而造成的危险形势和巴勒斯坦起义者的斗争。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十名南朝鲜武装人员向北方开枪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10多名南朝鲜武装人员2月3日下午在军事分界线中部的非军事区,用大口径机枪向北方哨所射击,进行严重的军事挑衅。
报道说,南朝鲜方面的这一挑衅行为,严重地威胁了从事正常值勤活动的北方人员的安全。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法国外交国务部长迪马访问伊朗
法国外交国务部长罗朗·迪马于5日抵达德黑兰,准备就双边关系和地区局势与伊朗官员举行会谈。
他将同伊朗外长举行两轮会谈,并会见伊朗总统哈梅内伊、议长拉夫桑贾尼和总理穆萨维。
罗朗·迪马是继法国前总统德斯坦1975年访问伊朗之后第一位访伊的法国高级官员。


第3版(国际)
专栏:述评

  日美:协调关系与分担责任
本报记者 孙东民
日本首相竹下登是在布什总统上任后访问美国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此行的目的是,除与布什新总统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外,并就两国之间及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政策协商。会谈中,双方并没有具体涉及个别的经济矛盾,而是共同强调“世界中的美日关系”、“平等的伙伴”,对面临的问题,要在平静的对话中“通过政策协调,共同作业”加以解决。引人注目的是,双方确认“日美安保条约是日美关系的基础”,有着同盟关系的日美两国今后要以各种形式“创造性地分担责任”。
在政策协调方面,美国表示要解决最头疼的财政赤字,增强产业的竞争能力;日本则再次保证扩大内需,开放国内市场。外交方面,鉴于美国对日苏关系的关注,日本表示对苏政策将与美国保持协商。此外,日美首脑会谈中,双方还表示欢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中苏改善关系,并表示继续对中国发展经济提供合作。
“创造性地分担责任”问题,是此间报纸议论的焦点。据报道,美国要求日本在安全问题和增加对海外的经济援助方面作出贡献;日本方面则表示要通过执行“适宜而灵活的”经济政策,对“安全保障”作出国际贡献;作为经济大国,日本要积极对发展中国家和债务国进行援助。此间外交界人士认为,日本的防卫费用连续3年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成为占世界第3位的军费大国,日本的防卫问题在日美“分担责任”问题中占什么位置,自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竹下表示,日本的作用在于使日美安保条约有效地发挥机能,“不是在军事方面而是在经济合作等各个方面承担责任”,今后将以联合国为中心,增加文化交流和扩大政府开发援助。对此,一家报纸评论说,日本表示今后扩大对中南美债务国及非洲国家的援助,“带有协调美国全球战略的色彩”。社会党等在野党认为,今后美国将会进一步要求日本分担军事方面的责任,而这将会引起亚太地区形势的紧张。此间认为,日本对外战略将是继续以日美协调为基轴,一方面实实在在地增强高质量的军事防卫实力,同时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增强自主外交色彩,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进一步发挥作用。
在日美经济关系方面,美国学者把日美比喻成在一条路上并行的两头巨象,随着经济实力的变化,两头巨象不可避免地要相互碰撞。在这次日美首脑会谈中,虽然双方都避免直接提及棘手的经济矛盾,但并不意味着经济矛盾不存在。美国对日本的半导体制裁尚无解除的迹象,在大米进口自由化等问题上,双方摩擦依旧。去年日本的对外贸易顺差虽有所减少,但第4季度日本的出口又转增势。有人分析,美国对日本渡过日元升值的难关后仍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感到惊异,对日贸易赤字仍是重大威胁。日本通产省人士判断,日美经济领域的摩擦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今后摩擦的程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可见,政策协调是一回事,面对经济问题,双方都不会轻易让步。
竹下布什会谈,给各自带来了满意的成果。对美国来说,鉴于自身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又担负着沉重的债务和财政、贸易双赤字的包袱,需要日本“分担世界规模的责任”;以“向世界作贡献”为口号的日本,需要借重美国的影响增加对世界事务的发言权。竹下美国之行,是否如日本外务当局所说的增加了日本外交选择的幅度和深度,通过和平手段对世界作出贡献,还有待于观察今后的实际行动。
      (本报东京2月4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巴拉圭为何发生军事政变
新华社记者 耿秋战 刘瑞常
2月2日夜间,巴拉圭陆军第一军军长罗德里格斯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统治巴拉圭达35年之久的斯特罗斯纳军政权。
斯特罗斯纳是本世纪以来拉美国家中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军人独裁者。他现年76岁。1951年开始任巴拉圭武装部队司令,1954年发动兵变上台执政至今。他上台后,为了控制政局,曾在执政的红党和武装部队中进行了长达5年的大清洗。在斯特罗斯纳统治下,巴拉圭变成了逃亡的法西斯分子、毒品走私集团头子和下野的独裁者的庇护所。斯特罗斯纳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人民没有集会、新闻和言论自由,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35年间,数以千计的反对派人士被投入监狱,许多人被流放国外。巴拉圭在国际上处境相当孤立。
自80年代初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等国相继恢复民主政体以来,巴拉圭国内要求民主的呼声日渐高涨。1986年,巴拉圭人民争取民主的运动得到迅速发展,并得到国际舆论支持。迫于内外压力,斯特罗斯纳在1987年允许最后一批政治流亡者回国。
与此同时,执政的红党内部矛盾也日趋加剧。党内“传统派”主张,执政党应审时度势,进行有限度的民主改革,以改善自己在国内外的形象。而强硬的“斯特罗斯纳派”则顽固坚持独裁政策。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1987年8月,斯特罗斯纳公开表示支持“斯特罗斯纳派”,并以“不与党同心同德”为借口,将“传统派”赶出政府。有消息说,罗德里格斯与“传统派”观点上一致。执政党的分裂是导致这次政变的直接原因之一。
领导政变的罗德里格斯将军今年64岁,27年来一直担任着作为斯特罗斯纳政权主要支柱的陆军第一军军长职务,被认为是军政权第2号人物。罗德里格斯和斯特罗斯纳从60年代初就结为联盟,70年代又因双方儿女结亲而成为亲家。但是,斯在其接班人问题上,却一再为他在空军服役的长子继位造舆论。这使罗十分不满。
自去年10月以来,斯特罗斯纳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国家日常军机大事基本上由罗德里格斯处理。前不久,罗对斯试图继续搞清党问题表示了不同意见。一周前,斯突然决定让罗退役并改任国防部长。罗一气之下,撕毁了亲家达成的“家族协议”,将斯赶下了台。政变后,罗德里格斯宣誓就任新总统,并成立了由7名文人和2名军人组成的新政府。他发表讲话表示,“要在所有政党机会均等基础上建立真正的民主”。
巴拉圭政变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反响。美国政府发言人表示,美正密切注视着巴拉圭局势的发展,希望罗德里格斯的诺言能够兑现。一些拉美国家领导人也希望巴拉圭新政府尽快在国内实现民主。观察家认为,斯特罗斯纳的垮台虽然为巴拉圭早日实现民主带来了曙光,但要实现真正的民主,仍需要走很长的道路。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附图片)
2月2日,巴拉圭发生政变,罗德里格斯将军(左二)推翻了统治巴拉圭达35年之久的斯特罗斯纳(右)政权。这张照片是1987年11月拍摄的。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南非政府决定取消“集团居住法”
南非代总统霍尼斯3日在议会宣布,南非政府决定取消“集团居住法”。
霍尼斯说,与此同时,政府将研究保证各自社团生活的新办法。
“集团居住法”是南非种族隔离的基础。
据悉,南非总统委员会已批准了“自由定居法”,以取代以种族分区居住的“集团居住法”。
          (据新华社)


第3版(国际)
专栏:

泰国北榄坡府是华侨聚居的地方,每年春节,这里都要举办中国传统风俗盛会。图为当地华侨表演《水浒传》中的梁山英雄劫法场救宋江一折。
吴韵香摄(新华社稿)


第3版(国际)
专栏:

生活在日本横滨的华侨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春节祭”庆祝活动。这是华侨们在祭奠祖先。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