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英国财政大臣一席话引起轩然大波
养老金,碰不得
鲍世绍
“事件+门=政治丑闻”,似乎已成了近年来举世公认的一种表达形式。不久前,英国也出了个“门”,“门”里的核心人物是英国财政大臣劳森,人们就称这一事件叫“劳森门”事件。
奈杰尔·劳森去年11月举行了半年一次的吹风会,谈话中心是秋季财政报告。其间,记者吉克·沃登问及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情况。劳森透露,一项新计划正处在酝酿中,政府打算给100多万的最穷困的养老金领取者增发补助。讲话中,他用了“制定发放标准”一语。
两天后,这个平平常常的吹风会竟上了星期日大报的头版。据与会者回忆,鉴于劳森谈得很随便,且会议仅半小时,大家也不屑做笔记。然而“制定发放标准”一语,却引起了一向嗅觉灵敏的记者们的深思。他们觉得大臣暗示养老金制度要改革,可能采取类似30年代英国实施济贫法时进行“经济状况调查”的方式。
消息一发表,劳森吹风会也成了英国下议院辩论的热门题。在野党大肆攻击执政党,要求澄清真相。劳森只得向议员解释,强调政府既没有改革养老金制度的打算,也不准备作任何经济状况调查,而是正在计划对一些经济特别困难的老人增加救济。他对报纸的报道大为恼火,称这是“我当大臣近10年生涯中所见的最不确切、最不负责任、胡言乱语的报道”。
谁知劳森在议会的讲话又激怒了新闻界,记者们要求把吹风会的录音带拿出来对证,看是否有“制定发放标准”一语。工党议员也要求财政部出示录音带。财政部发言人急忙出来搪塞,承认大臣的讲话是录了音,但因操作疏忽,没能录上。一时间,议会内外,众怒沸腾,大有把劳森赶下台之势。
小小吹风会,掀起如此大风波,只因劳森的话刺激了英国社会的两根最敏感的神经。
其一,养老金制度。英国早在1908年就开始实行养老金制度,目前近1000万的老人领取养老金,占全国人口的1/5。据统计,1985年纳税人与养老金领取者的比例是2.3∶1,到2035年将变为1.6∶1。这样沉重的包袱,英国财政怎么能担负得起?撒切尔政府在1988年推行全面社会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但终因阻力太大,不得不推迟实施。这次劳森再次提到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工党议员趁机攻击政府对老人“残忍”,保守党议员也埋怨劳森在错误的时间说了错话。
其二,“制定发放标准”使人联想到30年代的“经济状况调查”。一位叫玛格丽特·格雷的老太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一些执行济贫法的经济状况调查人闯进她家,核查家产,硬要把一架收音机、一把小提琴和自制的独弦琴都列入家庭奢侈品。当时,一些申请救济的家庭不得不事先卖掉钢琴,以便领取一份救济金来养家糊口。对“经济状况调查”,人们至今还有谈虎色变之感。所以,大众对劳森的话反响强烈是可想而知的。
英国在战后建立了一套从生到死无所不包的福利制度。每年的福利开支高达500亿美元,国家成了负债累累的保姆。不少英国人已意识到这个制度越来越不合理,不改不行。然而,改革一旦触及人们长期享受、因而被视作天经地义的既得利益,麻烦就来了。劳森一语,风波迭起,正反映了英国社会变革中的一个侧面。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贝尔纳提着垃圾筒上班,克洛德误把油门当刹车踩
法国出现精神抑郁症
贝尔纳是法国一个行政部门的职员,清早,他提着自家的垃圾筒来到楼下,但这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把垃圾放在路边,而是提着它上了公共汽车去上班。在办公楼前,他同看门人打过招呼,便乘坐电梯来到办公室,把垃圾筒放到办公桌上。待他意识到自己的荒唐后,才猛然醒悟:“该换个别的工作了……”
克洛德干脆临“班”而逃。一天,他驾车来到办公地点,右脚没有去踩刹车,而是突然踏住油门……车又行五百公里后,他才停下来,给单位发去电报索性辞职。
由于高度紧张和工作的压力过大,像贝尔纳、克洛德这样的精神抑郁症患者在法国日益增加。法国劳动人口每四个人里便有一个患过或有这类疾病,人数之多比二十五年前增加了一倍。不久前,十二名法国医生向全社会发出警告:精神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犹如“传染病”在迅速扩散,近五年来尤为严重。一位医生说:“二十五年前,我刚从医时,很少遇到精神抑郁症,而今它已成了常见病。”由此而引起的自杀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据统计,有的企业一周内竟有五人自杀。
这十二位医生指出:“无情的竞争”、“失业的威胁”以及“不顾一切地追求利润”是造成人们精神压力的主要因素。一位医生对五个企业做了调查对比,发现其中两个刚刚解雇了部分人员的企业有半数职工患严重的失眠症。
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份报告认为,“无法驾驭自己的处境”是导致在职人员产生精神压力的“共同导火索”,而工人和下层职员是主要受害者。他们受人摆布,而又无能为力去改变自己的境地,终日提心吊胆,害怕失业的厄运降临在自己身上,除了拚命干活就没有别的出路。
目前,神经系统疾病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促使人们去改变一些习惯的做法。有的企业领导认识到,应该将自己的下属视为“对话者”甚至“朋友”,让他们在企业里感到舒心。法国的阿贝尔公司不久前还创建了“抗压力”中心,供职工进行各种锻炼,减轻心理压力。(附图片)
 姚立 文 朱根华 插图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联邦德国的迷信狂
刘兆祥
万圣节前夕,在联邦德国的凯特维希市一个废弃的纺织厂里发生了一起令人费解的凶杀案,16岁的中学生格登遇害身亡。警察经过调查发现,格登的同学尤维有重大嫌疑。尤维也供认杀害了格登。尤维的朋友告诉调查人员,那爿废弃的工厂是他们经常敬鬼神的地方,格登之死源于敬鬼神的迷信活动。尤维因未成年,被送进精神病院里收治。
近年来,搞迷信活动的青少年人数在联邦德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去年慕尼黑一份对中学生的官方调查表明,20%的中学生参加过降神会等迷信活动。迷信活动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据调查,4%的中学生承认参加过至少一次“黑弥撒”。另据福音派牧师的统计,当前在联邦德国共有1万名非常活跃的撒旦崇拜者。
掀起这股迷信狂潮的原因何在呢?在联邦德国,不少年轻人对人生的目的没有明确的认识,有百无聊赖之感。到娱乐场所消磨时间对多数青年人来讲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望。例如,一张电影票要6美元,一张晚场迪斯科舞会入场券售价20美元,这些对一个未有收入的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确实是昂贵的。于是,迷信活动向这些人开了方便之门,他们也以此作为精神寄托。
在联邦德国,热衷于搞撒旦崇拜迷信活动的不仅有中学生,甚至还有不到10岁的小学生。
迷信活动对于不谙社会的青少年危害极大。其中,导致持械搏斗,死伤者有之;导致犯罪,锒铛入狱者有之;导致精神失常,患病者有之……在小布利特斯多夫市,一个15岁的姑娘崇拜撒旦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坚信她同撒旦之子有了身孕,实际上,她根本就没有怀孕。但她相信,孩子就在她腹中,她一定顺应天意把孩子生下来。经过在精神病诊所的治疗,她已经有了好转。但令人担忧的是,她又回到了原来的伙伴中间,继续进行迷信活动。谁也不敢担保她不会“旧病”复发。
青少年的迷信活动不但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忧虑,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很多家长不得不限制孩子的课余活动,防范他们掉入迷信的泥潭。
为了挽救迷信程度较深的青少年,联邦德国各地设立了青少年精神病诊所。对于触及法律和刑律的迷信狂,有的送进监狱,有的则送进精神病院治疗。但在联邦德国要消除这类迷信活动并非易事。(附图片)
图为联邦国青年正在进行迷信活动。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域外社情

  你也买,他也买 美国抢购枪支热
肖嵘
2月初以来,在美国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州,销售枪支的商店天天人挤得满满的,柜台前顾客有三四层,都争着要购买自动化程度高、机械性能好的枪支。有的顾客心情焦急得连一天也等不下去了,深怕得不到这类枪支自身的性命朝不保夕了。
据美国报刊报道,出现这一枪支抢购风的直接原因是1月17日发生在加州斯托克顿小学的一起惨案。一个名叫帕屈利克·普尔德的凶手闯进该小学校园,端起一支自动步枪,一连射出100多发子弹,5名学生当场饮弹毙命,29名学生和一位老师负伤。接着,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疯狂行动产生的恐怖气氛笼罩着全美国。
有人问,假如连小学校园里都不安宁,那何处才安全呢?不少美国人因而得出结论:要生存下去,就得把自己武装起来,而且武器越精越好。于是,美国枪支内销生意看好。
在这种形势下,议会内外要求严格控制社会上枪支的呼声日益高涨起来,希望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然而,有不少美国人却不以为然,认为拥有枪支是宪法上明文规定的、美国公民不可被剥夺的权利。有300万会员的全美步枪协会就是这一观点的有力维护者。它的成员纷纷向议员们写信施加压力,反对对枪支销售的严格控制。
近年来,美国一些城市街道成了警察、罪犯、受惊公民挥动枪支随便开火的场所。一场平民“军备竞赛”在美国国内掀起。不少贩毒分子通过合法的手段拥有各种枪支,来保护他们的非法利益,并与肃毒警察武装对抗。在盗窃分子中,拥有枪支的也在不断增加,武装抢劫事件有增无减。不少美国公民因而对警察维护治安的能力丧失了信心,认为“人身安全只有靠自己动手来保卫”。过去,多数枪支拥有者把枪用来狩猎或运动(射击),而今有半数以上用来自卫。枪支一向被认为是男士的力量和威严的象征,妇女很少有兴趣。今天,拥有枪支的女性在不断增加,据统计,1986年与1983年相比,增加了53%。目前,尚有200万妇女打算买枪支。据报道,妇女这样干也是环境所逼。
有了枪支,安全真的有保障吗?专家们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认为,枪支拥有者的人数越多,社会安全越没有保障。美国近年来自杀人数的剧增与拥有枪支有着密切关系。据统计,1986年美国有18153人自杀,多数是用枪支丧命的。没有枪支,自杀不那么方便;而一枪在手,就不同了,一动自杀念头,就可轻而易举地如愿以偿。枪支在家庭里保管不当也容易导致走火。小孩玩枪支走火的事常有发生。此外,邻居、父子或朋友之间发生争吵而动用枪支的也屡见不鲜。为此,一般人主张政府应从枪支销售、登记管理等方面严加控制。当然,这项工作必须与禁毒、加强社会治安等方面紧密配合起来。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苏自杀人数每年5万多
苏联《共青团真理报》最近根据国家统计委员会近50年来首次公布的材料披露,1987年苏联有5.4万人自杀身亡,1975年有6.6万人自杀,1984年达到最高峰——自杀者达8.1万人,即每10万人中有30人自杀。
据分析,青年人自杀主要是由于失恋,得不到旁人的理解和同父母吵架。老年人自杀则是因为孤独,感到自己无人需要。成年人自杀有多种原因:爱情,失望,或工作中发生冲突等等。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来,少年和老人的自杀人数在增加。
                         (辛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