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两种文化心态
叶廷芳
人们的文化心态是千差万别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两大类:创业型的和守业型的。创业型的特点是不满足现状,敢于超越,重视创造;守业型的特点是自满自足,尊重祖规,强调承袭。
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欧洲人,在其资本积累的早期,即文艺复兴时期,是雄心勃勃,充满进取精神的。恩格斯在描绘这时期的时代朝气时写道:“这是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这些巨人——那些倡扬个性的人文主义者“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都是非凡的。他们担当着上升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他们虽然也宣称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典范,但事实上他们绝不是消极的膜拜和简单的继承,而是总体性的超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征至今仍然没有消失。你看,在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达到如此辉煌的高峰时,他们还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反叛和超越,催动出那么多的文艺流派,创造出那么多的文艺新品种,从而使传统的长河流到20世纪更显得波澜壮阔。
欧洲人也有过卑屈和窝囊的时期,那就是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而这时期我们中华民族恰恰经历了从汉到唐的繁荣,显示了高度智慧和创造活力。但也许造化在有意搞“平衡”的游戏:正当欧洲从中世纪的萎顿中奋起,精力充沛地创造着现代文明,向人类奉献成批“巨人”的时候,我们中国却从此步履蹒跚,开始衰落了!是中国人智慧枯竭精力耗尽了吗?当然不是。造成近代中西发展逆反现象的诸多因素中,两种文化心态的不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开始了自己的征程,虽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作为新生力量,它对于开始腐朽的封建主义势力具有很大的攻击力和杀伤力。然而明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封建主义虽开始衰落,但对于资本主义萌芽仍具有压倒的优势。于是,处于相同历史时期的两种不同走向的社会,在国民的文化心理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竞争为特征的,社会总体上的竞争机制打在国民文化心理上的烙印是创造意识和超越意识。而处于守势的中国封建社会则特别注重强化其专制主义的传统机制,强调服从与统一,要求传统规范与稳定。于是,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信条,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准则依然是金科玉律。我相信,恐怕只有中国才有孔夫子这样的荣幸:历经77代,代代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也只有中国才有子民们的这种幸福:早在2500年前,人间真理就被一位“圣人”穷尽了,亿万小民的大脑可以再也不用思考。无怪乎,偶像崇拜那样的宗教狂热在我们这里如此难以消除。同样也不奇怪,我们眼前会有那么多千年不变或不许变的东西,例如:我们的木构建筑形式风格上两千年来基本不变,而欧洲的木构建筑形式在相同时间里更新了多种互相迥异的风格;音乐中我们的五声音阶多少年来大体如故,而别人早已把他们的七声音阶扩大到12声;我们的国画和我们的戏曲年岁都不小了,但它们的变化也不明显。再如某些理论概念,直到80年代出版的我们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在提到创作方法的时候,仍只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殊不知这两种创作方法早已概括不了20世纪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现象!这种种令人遗憾的现象还不能不归因于我们的文化心态缺乏一种创造性思维和竞争意识。我国著名哲学思想家和学者严复曾对中西文化心态作了比较,认为西方人重“创造”,中国人重“承袭”,可谓切中肯綮。
当然,人类寻求互相沟通的努力并没有松懈,中国终究不可能永远隔绝于时代潮流之外。一个世纪以来,从维新运动、“五四”运动到最近开放的10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到“蔚蓝色”的魁力,中西之间的两种文化心态在相撞,同胞间的两种文化心态在磨擦;相撞和磨擦难免不好受。但当年要我们的爷爷剪掉辫子,要我们的奶奶抛弃“金莲”的时候,他们不也是泪眼汪汪的吗?


第8版(副刊)
专栏:

  唏嘘话乡路
辛建斌
我的故乡向西有条路,二里些许,与南北走向的公路线交成“丁”字状。她横卧在故乡的土地上,也横卧在我的心头……
我小时候,她是条沟,坡坡坎坎长满了刺蓟草、鸡粪蒿、芦苇草、马刺草、狗尾巴草……夹杂着打碗花、麦瓶瓶花、猫儿眼花……随风摇曳,整个沟身就似身镶金鳞的飞龙翩翩起舞;两边的青纱帐沙沙作响。大人们讲,那里有狼,把回娘家的小媳妇都叼去了。于是,我们就执著明晃晃的镰刀成群结伙地去那里割草、牧羊,看那瓦蓝瓦蓝的天空和像过滤过的纯净的奶滴似的白云,唱那粗犷的乡俗野调:
“七月七、八月八,
有一个媳妇熬娘家,
走过一片高梁地,
碰见一个当兵的……
每每唱到这儿,我就回头去看小娟子那红得像太阳的脸庞……
那年,公社大修生产路。推土机嘟嘟嘟地叫着,沟平了,路宽了,两旁植起白杨,树叶儿奏起乡间小唱。金黄的麦浪里,一条绿荫大道似银簪划开的一道天河。我这个落榜生踏着月色从母校复课归来,月光透过树叶,给路上撒下无数的小月花,似一簇簇的花潮向我涌来,比久别邂逅的老友还要热烈,我便有点不能自持,憋足吃奶的劲,吼一段秦腔:“刘彦昌哭得两眼泪汪汪,怀抱着娇儿小——陈——香……”须发竖立,荡气回肠。落榜的晦气、长久的郁闷发泄出来,浑身霎时添了不少精气。之后,我考上了大学,小娟子在村口柿子树下为我送行,脸白煞煞地像月亮。父亲在路边为我送行,他拄着铁锨说:“这路要不停地修,才能平;这树要不断地掰去丫,才能长高……”看着父亲谢顶的头、佝偻的腰、罗着的腿,我鼻子酸了,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转。此情此景像磨盘一样从此压在我的心上。在学校,我不敢有一丝倦怠,当了三好学生,入了党,写了一些能铅印的方块字。走上工作岗位,当时的一幕还常常闪现于我的眼前。
近几年,路中央处,修建了高干疗养所。故乡的路又拓展了,大有三辆马车并驾齐驱之势。水泥铺了路面,一直从高干所门口铺到南北走向的柏油公路。一辆辆小轿车火球般地从高墙宅院滚出,飞驶在平光光的水泥路面上,并丢下一阵阵令人神魂颠倒的浪漫流行曲。残阳如血的时辰,老干部们就踱出大门,三三两两地散落于田间地头,望飞翔的苍鹰;听蝼蛄、蟋蟀、纺织娘、蝉、蚂蚱那微弱的歌声永恒的歌唱……则把平阔的大道给了穿红挂绿、勾肩搭背的一对对交流情感的下一代,故乡这段路放射着五彩缤纷的现代气息。
而连接故乡的那一半路哪?再也没有了鲜花编织成的翩翩起舞的金龙;没有了夕照下、微风里树叶儿吱吱铃铃的歌唱;没有了热情似太阳、柔情似月亮的小娟子,听说她嫁到一个不为我所知的很遥远的地方去了,结婚那天,她嚎啕恸哭,满路的人都驻足恸心……
有的只是积满黑水的深深的车辙;有的只是从城市吐出的巨蟒似的长长的垃圾堆,滋生着一条一条白色的虫子,一疙瘩一疙瘩的绕过能绊倒人的粗黑的丑陋的半节树桩,涌上坑坑洼洼的“路面”。故乡的这半段路成了污浊的小河,跋涉于其中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啊!
故乡的路被截成了两个,似华贵的公主与褴褛的灰姑娘,这交插地带的鲜明的反差对比,在强烈地叩击着过路者的心灵……
梦回神绕的故乡的路哟……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说方元
凌耀忠
方元在上海舞剧院任编导,曾是老资格的一团团长,大型舞蹈服饰展演《金舞银饰》中有他的得意手笔。
方元的才华无疑表现在舞剧编导方面。在这方垦殖场上,他是一位执著得近乎苦行僧的修炼家。当一部舞剧的最初胚胎悄然凝就,那是他最为自得的美好时光。他关闭自己,四壁悬挂数十幅个人创作的绘图,有一鳞半爪的人物肖像,有纯粹出于夜间梦想冥思草草勾勒的某一舞蹈场面。他还喜欢制作各种道具,好事者称为“方氏道具”。材料不外厚纸薄木,以小巧的手搭出帝王将相的伟岸,才子佳人的缠绵,宫廷深墙的肃穆,当代社会的芜杂骚动。大型舞蹈服饰展演《金舞银饰》中的明朝一场,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瞧,舞台呈现八个戏剧脸谱,举凡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式式俱全。他以此烘托一种荒诞而谐趣的舞蹈氛围,加以夸张,从而摆脱了一大套琐屑的应景舞蹈,使舞台盎然成趣。
方元对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持乐观态度,他的舞蹈美学思想近年出现了新的嬗变,对舞蹈的本体意识,即形式的建构非常注目。舞剧《雪妹》(和鲜于等合作)的品质是民族性的,表现却是现代的开放性结构,全由戏曲舞蹈衍化而成。为了突出舞剧的形式美,他主张《雪妹》的舞蹈风格宜表达一种抒情的写意性,形象上追求可感性,对人物的道德评价反对脸谱化。
方元的舞蹈审美创造还表现在他的自审和反思。他认为,我国的舞剧还处于初创阶段,比较容易忽略舞剧艺术总体工程的建筑意识,理论欠丰满;实践上,常常把一点不成熟的模式误认为是规律而奉为楷模。他喜欢的口头禅是:搞创作首先要限制,才会有创造。他和另一编导家黄大星等创作的舞蹈《惊变》、《悟醒》等,可谓磨砺日久,一切被认为是枝蔓的东西有时往往对艺术家构成一种致命的诱惑,斩决它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也就是他称之为“限制”的那种内涵。艺术家的才能就在于善于限制。
方元是从打腰鼓、扭秧歌走过来的。他已步入人生金秋,但仍然雄心勃勃。他嗜一点酒,但并无足可称道的海量。一次被他的弟子几杯放倒,我问他“感觉如何”?他醉眼矇眬,但却低低应了一句:“未来妙不可言。”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苑拾穗

  读《中日交往汉诗选注》
窦其文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作为这种交流纽带的汉诗,早在公元七世纪,就已经在日本宫廷中流行起来,从而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出现了至今不绝的汉诗交往的局面。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日交往汉诗选注》,就是反映中日文学交流历史的新著。
首先,这一选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中日汉诗交往的概貌。注者沿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择取了200余位诗家的300多首诗,有关标举主题的重要作家与优秀诗篇,基本上都旁搜罗致了。所收作家,包括了诗人、学者、帝王、将相、使节、游客、僧侣、商贾等,要而不繁地显示出两国汉诗交往的广泛性。
其次,这一选本搜集了中日文化交流史方面的珍贵资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方面,虽然不少煌煌巨著,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史料的散佚,有关资料至今还有许多尚待挖掘清理。本书注者利用执教东瀛之机,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勾沉辑佚工作。不少中国学者未曾瞩目的资料赖以得窥一斑。这种具备拓荒性质的选裁择录,对于研究中日关系史的学者同仁来说,无疑具有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
再次,此书注释简要精练,雅俗共赏。注者治学严谨,落笔慎重,凡生僻词句,大都穷本寻源,持说有故,使学识渊博者读之未觉为繁,初入门庭者不以为简。老诗人公木教授在为本书所题的诗中写道:“一道长虹绾海岳,诗情千载结西东。”但愿此书成为沟通中日民心诗情的一座桥梁。


第8版(副刊)
专栏:

  卵石画
彭顺通
鹅卵石——千百万年来躺在河川里,任凭风吹浪打,静静地沉睡着。
如今它们一个又一个地醒来了,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艺术品。从石头到卵石画,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创作。
北京市地毯五厂的设计人员孔祥华、满国强、赵争鸣、韩沙菲等,正是这点石成金的创制者。他们刻意求新,在一块块鹅卵石上绘出一幅幅令人叫绝的图画:
呼啸生风的猛虎,威风凛凛的秃鹫;横眉立目的钟馗,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飘逸桀骜的八仙,尊号禅宗祖师面壁十年的达摩。
春夏秋冬四季山水,出水芙蓉娇娇浴女,山野秋菊,乡村憨娃……
这一幅幅卵石画构思巧妙,富有想象力。在鹅卵石上作画,不像在纸上或在布上,而是要依照石头的形状、态势构图,笔法要依石画的变化而变化。要使画稿和石头融为一体,同时,仍能展露石头的本色。所以卵石画不是在石头上单纯地作画,而是要融汇油画国画的特点又有石头的质感。
石头千姿百态,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们没有一块是相同的,即使是一种图案,即使出自一人之手,也会有所变化,这就使得卵石画独具魅力。
卵石画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它不以材料取胜,而是靠巧妙的构图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它巴掌大小,却能展现无穷的艺术世界。它可以作镇纸,与书画家做伴,它可以作为壁挂装饰于室内,它还可以为收藏家们所珍爱。
(附图片)
虎(卵石画) 孔祥华画 王景仁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谁家新燕啄春泥(版画)     蔡仰颜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