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农业企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发展的一把钥匙
陆子修
在国家、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农业面临后劲不足的难题。如何完善农业的运行机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文章提出:把着眼点放在投入的主体单元——农户上,以稳定和完善家庭经营为基础,引导他们实行企业化经营。                 
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四年徘徊的局面,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农村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物质、技术的投入发挥最佳效益,由此培育起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加速传统农业改造,逐步向大农业、现代化农业过渡。我们认为,以稳定和完善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就是借用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来改造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逐步形成一种机制,使农村种、养、加等各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托本地或自身的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并参与竞争,自觉按照价值规律组织生产经营,独立经济核算,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商品经济实体。
我们安徽滁县地区,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也面临着农业发展势头趋缓、后劲不足的难题,而增强农业后劲需要得到外部物质、技术、资金的输入,这又取决于财力状况。目前,国家财力有限,地方政府一般无力较多增加农业投入;即使投入一点,如不很好核算和管理,也难以提高或实现应有的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把着眼点放在农村,放在投入的主体单元——农户身上,引导他们实行企业化经营,增强农业自身的“造血”功能,走“以农养农”的道路,完善农业的运行机制。
农业实行企业化经营,首先,有利于把经济核算制引进农业,提高产出率。现在的农户,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作为生产者名副其实,作为经营者的形象则不够。把经济核算制引进农户,千家万户都讲究经济效益,无异于把价值规律的大学校办到了农户。
其次,有利于农业更好地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前,有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市场上许多农副产品供应紧缺,另一方面农村又有不少资源被闲置,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也与从农户到市场之间缺乏一种联系、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有关。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这就可以缩短农民同市场的距离,通过市场的导向,把农民以及社会上的生产要素引到未被开发或开发不够的生产领域中去,使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增加社会有效供给。第三,有利于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村走向工业化。滁县地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改革10年来粮食连年增产,林牧副渔业也有较大发展,但加工业很不发达,产品一半以上以原料形式交售出去,农民本应获得的农产品加工附加值流失了,地方也不能聚敛资金。尤其是近几年,平均每年提供商品粮15亿公斤以上,如加工1/3,即可增收5000万元。企业化经营开展起来以后,农民会千方百计开辟新途径,为追求综合经济效益而积极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从而为农业提供较多积累。第四,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和造就农民企业家队伍。这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是保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一条途径。从现实情况看,也是有可能办到的。有利条件是:城乡改革交融,生产要素大多可以按照合理方向自由流动和组合;广大农民解决温饱之后,勤劳致富的欲望强烈;农村经济已具有一定基础,农民和社会货币储存额较大;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批农民企业家正在涌现。
当然要把可能变为现实,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农业经济受社会经济环境和大自然的制约,生产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短期产出率不高,较难激发投资主体的兴趣,且涉及千家万户,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又较低,工作将会十分艰苦。这里,仅提出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大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一、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企业化经营不是对农户地位、权利和作用的否定,而是加强。因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之后,需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它。无论从滁县还是从全国绝大部分农村看,家庭经营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深受农民欢迎,因而我们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乱出花点子,引起震荡。实行企业化经营只能是对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完善和发展,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本点。
二、产、供、销一条龙应该成为企业化经营的基本经营形式。企业化起步阶段多以家庭经营面貌出现,随着企业化经营的发展,逐步建立产、供、销一条龙,为农户提供全面服务的独立的产业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构成“种、养、加、贸”一条龙的经济新格局,这是一种趋势。具体来说,就是从发挥本地优势出发,以拳头产业(产品)或骨干企业为依托,联系千家万户,配套服务,进行深度开发,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而这种服务将成为连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融为一体;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随之系统化、社会化,既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也包括服务主体多样化。
三、以股份制为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主要成分。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后,农村所有制形式将会日益表现出多样化、多元化,既有个体的、私营的、合作的,也有集体的、国营的,还有它们之间融合交叉的。从现在的态势看,农户企业化、企业股份化、生产经营集团化,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一点必须清醒,所有制形式的任何变化,是个经济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结果,而不是更不能是一种行政手段。
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经营单位的行为同价值规律联系更密切,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主动适应,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运用经济手段同农民打交道,维护其法人地位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为此,政府应当制定一些与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相配套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土地管理制度,确立土地产权的法律地位。土地是主要生产资料,如果不从法律上明确产权关系,那就意味着农户没有相应的法人地位,是难于进行企业化成本核算管理的。现在土地产权透明度不高,可否通过多种形式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权有偿转让的制度,让土地进入生产要素市场。其次,农产品价格政策应逐步作相应调整。这样,便使农民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不到平均利润,甚至得不到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补偿,农民很难有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实行企业化经营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作者为中共安徽省滁县地委书记)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告读者
尽管对原因还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尽管对未来的设计也还不尽相同,但谁也回避不了这样的客观现实:我国的粮棉生产,自一九八四年登上一个新台阶以后,已经连续四年时上时下,陷入一种新的徘徊之中了。油料、糖料、生猪、桑蚕、茶叶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也出现了较大波动。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的徘徊,已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如何有效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再次成了为全社会所瞩目的“热点”问题。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报编辑部与农业部决定联合组织一次关于农业发展问题的讨论,主题就是:如何尽快突破徘徊?
农业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我们这个讨论专栏,自然是面向全社会开办的。专家、学者可以亮一亮自己的观点;基层干部、普通农民也可以谈谈个人的想法;从事农业的同志,积极参与,义不容辞;其他部门的同志,旁观者清,也不妨议论一番。总之,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园地,欢迎大家结合实际,踊跃发表高见。讨论,当然包含着争论。只有充分展开观点交锋,才更易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因此,我们将力争客观地选择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而在本栏内发表的文章,无论作者的职业和职务如何,都只能视为“一家之言”。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加上一把实劲。
            来稿请寄本报经济部农村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狂人”于志安
新华社记者 邓全施 杨正文
“企业家应是一个筋头翻十万八千里的孙大圣,不能是耍猴人手里牵的猴子”。“狂言”出自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于志安之口。怪不得有人说于志安够狂的。
于志安真有点狂劲。1982年他任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厂长。一年后,这个全国同行业的亏损冠军就扭亏为盈。工厂越办越兴隆,于志安又折腾开了。1986年,他组建起一个无“婆婆”的大公司——“长江动力公司”。这个公司只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它既不挂靠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委或省、市。它兼并、联合的成员厂家有130多个,跨全国18个省市区,职工14万。今年1月18日,于志安又来了惊人之举:长江动力公司承包了拥有1万多名职工的武汉市建材局所属的23个企业。
于志安“狂”得“不尊重领导”。就说他刚到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当厂长那时吧,厂里有1000多职工子女待业。厂里决定先解决几百名子弟当“集体工”,以解除部分职工的后顾之忧。当他们到上级办理手续时,主管部门竟然提出要拿走10%的就业指标,否则不予批准。于志安派人反复讲明企业的困境,希望上级谅解。但“婆婆”就是不听,不给盖章。于志安认真起来了。他对厂办公室同志说:他们不批,我来批!指标一个也不给!
“当然罗”,于志安对记者说:“此后小鞋没给少穿。但我们不怕。玻璃小鞋就踢破它,钢丝小鞋我们有电焊枪割裂它。谁想到我们这里搞以权谋私,没门!”于志安继续口出“狂言”:“要真真格格地办企业,厂长就不能唯唯诺诺,见庙磕头,见神烧香。只要你自己屁股没有屎,你有什么可怕的?你是企业家,是法人代表嘛!”
于志安如此之“狂”,有时花钱却很胆小,精打细算得抠门。这个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工厂厂长,这个统帅14万大军的公司总经理,却没有豪华型的洋轿车,办公室也没有空调器。厂里的招待所,除两间接待外宾的客房有空调外,别的房间一律不装空调,不摆彩电。招待客人是份饭制,保证吃饱,热量足够,但绝不允许十碟八碗大吃海喝。厂办同志告诉记者,于志安对“广告”宣传很节制,对“赞助”活动无热情,有些“化缘”的“和尚”知道于志安是“铁公鸡”,也就没了上门来的勇气。前年,“长江动力公司”召开年会,请各成员厂家负责人到武汉。于志安作个报告,然后讨论。两天会议,既不会餐,也不发纪念品,只是打印文件资料花了2000元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十年树木”征文

  用生命铺洒绿色
湖北 刘克均 钟先稳
他恋绿色,爱得如醉如痴。
绿色爱他,他的生命在绿色中得以延长。
9年前,一次意外事故使他成了残废。下肢开始萎缩,大小便失禁,他再也不能站立了……
当他对生活绝望的时候,一次偶尔从收音机里听到一首名为“请留下一片荫凉”的歌曲,又使他恢复了生活的勇气。“对,我不能这么窝囊地活着。我要拚搏,在拚搏中求生存。”他凝视着村旁的荒山秃岭,他的眼前呈现出一片葱绿;他要用他那残伤的身躯去铺洒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
植树造林,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也并不是容易的事,对傅本发这个连行走都困难的人来说,真比登天还难!
他的双腿粗不过成人的胳膊,每前进一步,都要完成五六个动作:先将身体重量移到一根拐杖上,然后吃力地移动另一根拐杖,待全身重点均匀地落在两根拐杖上时,然后吃力地拖动双腿,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上坎时得用手爬,下坡时要蹲下来溜。过河翻坎,更是苦不堪言。他,傅本发,只要生命不息,就要挖山不止。从那时起,在湖北省随州市高城镇的深山秃岭中,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寒,人们会看见,总有一个残废青年,背着奇特的工具,臀下垫着厚厚的草垫,坐在石缝中不停地挖着。正常人挖一个一米见方的树窝,顶多需要半个钟头,可他却要不断地变换位置,至少也要两天功夫!最使他头痛的还有大小便失禁,冬天裤子湿漉漉,彻骨冰凉;夏天臭味难挡!但这些都丝毫不能动摇他植树的信心。9年中,他先后坐烂了50多个草垫,换了8次镐锹,共植树2300多棵,育苗2700多株!他还刻苦学习植树造林技术,不断总结经验。
1980年,他栽的第一批意杨,如今已拔地参天,最大的胸径已达18厘米。
大地有泉皆吐秀,青山无处不成林。傅本发的事迹,传到千家万户,震动了千万人的心。
1984年,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务局退休老工人葛有达,不远千里来到随州,并带来了他多年积累的栽培、嫁接技术,帮小傅义务植树。这一老一少,亲如父子。他们朝夕相伴,挖山不止,播种不断。
迄今,小傅植树造林已近10个年头了,他的拐杖所到之处,已是一片绿荫。他,正在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用他生命的曲线,编织一个绿色的世界,给人们留下一片又一片荫凉。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生产废品劣品是犯罪
江畅
把生产废品、劣品说成是犯罪,有人会觉得是言之过重了,因为还没见过定谁犯“生产废品劣品罪”呢!
但是,实际情况表明,很需要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最近公布了这样的数字:全国每年废品损失占工业总产值1.51%,去年全年废品损失达183亿元。据说,这还是不完全统计。数字之大,令人瞠目。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生产废品劣品不等于贪污,但它糟踏了国家资源,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难道不也是一种犯罪!
在社会生活中,次品、劣品,有的实际上是冒充合格品的废品,更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春节前,国家技术监督局部署在十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沈阳、广州、西安、重庆、武汉、南京)开展市场商品质量抽查、取样1764个,有753个不合格,竟占42.7%!其中有的是电器和食品,直接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难道这不是犯罪!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企业,有些人对此并不觉悟,有的明明知道自己生产的是劣质货,但钻商品短缺的空子,以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推销,从中渔利。这是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看,真正要立足于社会的企业,是有信誉的企业。而有信誉的企业是靠产品的信誉和服务的信誉获得的。因此,在企业管理上也要有这个观念,生产劣品、次品、废品,不仅是社会性的犯罪,就是对本企业而言,也是损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所以也是一种损害自身性的犯罪。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从各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首先要造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生产废品、劣品是犯罪行为!有了强大的舆论压力,不仅对贯彻这方面的措施是个支持,也是对那些生产次品、劣品、废品的企业的一种广泛的监督。在这方面,光靠他们自觉是不行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小巴士狂澜
新华社记者 刘欣欣 张非非
    一哄而起
“快买车吧!一辆‘小巴士’一天能挣300块,一月就是万八千!”
去年仲夏时节,沈阳市的许多个体户狂热地投入了“小巴士”(小公共汽车)运营。4月末全市还只有几十辆“小巴士”,而到了9月初,在交通局的统计表上就激增到1194辆,超过沈阳市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大公共电汽车数。这些没有指定线路的小巴士,几乎都集中在乘客多的热线上,同大公共电汽车抢站点、抢线路、抢乘客。不少小巴士乱收费,要高价。更有大胆者,干脆堵在公共电汽车始发站口,不让发车。
激增的小巴士造成司机紧缺。高收入的诱惑使汽车公司64名司机受雇于个体车主,还有300多人在申请调离。已实行单车承包的电汽车公司,在小巴士的冲击下,7、8、9三个月,职工收入逐月下降,人心浮动,缺勤掉岗现象猛增。这时,沈阳市偏又遇上红眼病流行,1200多电汽车司乘人员染疾休假,许多大公共电汽车停运。加上火车站前大规模修路,22条线路中断。
一时间,乘客们骂电汽车公司、骂小巴士、骂市长,甚至骂改革:“越改越完蛋,把车都改没了。”相反,许多小巴士车主却幸灾乐祸,乱中发财。
    堵还是疏?
“城市要不要发展小巴士?”
“公益事业应不应该让个人经营?”
一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电车公司职工竟声称要罢工,要求取缔“小巴士”。
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几次召开会议,讨论“小巴士”问题,得出的意见是:小巴士填补了沈阳公共交通没有小客车的空白,实现了大客、小客和出租车相结合的车辆结构,有利于满足乘客出行高、中、低档不同层次的需要。目前,沈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允许个体经营小巴士,有利于加快解决城市乘车难。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过快、过猛,管理失控造成的。
市政府采纳了交通局的方案,采取公开招标、当众摇号的办法分配线路,并且半年一调换,从而使所有投标的车主机遇均等,公平竞争。
10月中旬,在法律部门的公证下,975辆车参加了78条线路的招标,806台车中标。
    平等竞争
11月1日,整顿后的个体小巴士开始上线运营。大公共电汽车秩序恢复正常,特别是火车站附近,道路改造完毕,交通顺畅,市民们转忧为喜。
然而,小巴车主对小巴士的乘客急骤下降,收入锐减,大为不满。
矛盾的焦点是利润。市交通局调查分析:现在大多数上线的小巴士利润仍远远高于大公共电汽车,这是很可观的了。问题是对期望发大财的车主们,这样的小钱显然不合胃口。
交通局态度明朗:对不合理要求决不能宽容,对于少数确实收入过低的,可以考虑适当调整收费。
但是,由于盲目发展,小巴士严重过剩,一些车主自食苦果已在所难免。据交通局测算,全市客运市场只能容纳600辆左右小巴士,而实际运力已远远超出。目前,一些无力竞争的车主已开始转卖或拍卖车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万花筒

  市场联想“蒙太奇”(二)
丛名仁
大凡零售商,都有这样的经验:某些商品滞销了,特别是服装或布料,就让几个能“乍乎”的人,推着平板车去街头摆摊,往往一抢而光——推销出去了。或者单开一窗口,大字写上:“一次性降价处理”,“原价××元,现价××元”。那时,将挤满了顾客。
现在又有了“新鲜”经验:某个体服装摊贩,有一批二十八元一条的裤子卖不出去,将砸在手里。别人劝他降价处理,他却搞了个“恶作剧”,在定价后边又加了一个“零”,每条二百八十元。没想到,竟然很快卖光,还有人来问:二百八十元一条的还有没有?
“短缺经济”有时刺激了抢购。有相当多的人“抢”得相当盲目,“没水平”。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有这样的笑话:老太太见队就排,排到头一看是卖《红旗》杂志的。一九八四年,城市改革之初,有一阵“小抢”,北京抢购鸡蛋,上海抢购服装,广州抢购首饰。广州人笑话北京人,真是抢得“不够水平”,就算抢一百斤鸡蛋能省多少钱?如果加上存放损坏,可能更不合算!前不久的抢购中,地区之间的“水平”差距似乎缩小了,但“抢”得盲目的也为数不少。有的“抢”不制冷的冰箱,有的“抢”不转的电扇,有的竟一下“抢”了十二个痰盂……没想到这下子救了一些产品质量低劣的厂家。广东人也有抢购食盐的,这下轮到北方人笑话他们了。
近年来广告业大大发展,这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可是商品知识的普及却远远不够。谁来花气力做做这件事,增强消费者识别商品的能力,将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件大好事。
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还有这么一个课题:怎样做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还有:怎样做商品经济还不发达条件下的消费者?这也算一门学问。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唐山市专用汽车制造厂,引用国外新技术,研制生产出我国第一代TSCZJ—6吨混凝土搅拌车,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投产一年来,经施工单位使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本报记者 杨文道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望房兴叹   丁聪 原载《漫画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