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最后一片落叶 (外一首)
陈广斌
一页金黄色日历
被冰凉的秋风撕去
落在松软的草地上
默默无语
那些绚丽的故事
仿佛已经被候鸟忘记
它没有枯萎
蜜月虽然已经过去
金黄色的叶脉
织成生命的小路
流动着透明的记忆
它知道
芬芳属于花朵
甜蜜属于果实
它不需要季节的眷顾
只需要一缕忠诚的心语
蘸着秋霜写一封情书
金黄,如初春黄昏的云霓
赠给曾经热恋的黑土
大地将爱的果实
深深地收藏在心里
    季节鸟
一只候鸟
在落霜的早晨
带着对季节的眷恋与失望
随秋风而去
飞走吧
不必为失落啜泣
命运的风帆已经升起
漫长的旅途中
会抖掉所有的烦恼与忧虑
我能理解你
那双裁风剪雾的翅膀
是为了追索而不是逃避
从枯萎的极地出发
不必犹豫
沿陌生的风景线
去寻求新的平衡与对比


第8版(副刊)
专栏:

  也谈“瓜籽艺术”
焦勇夫
读了刘心武同志关于电视春节晚会的短文(2月11日人民日报第8版)之后,我也想说几句。
我以为,他把电视春节晚会定位为“瓜籽艺术”,是一个十分恰切的天才发现。自然,不论是瓜籽也好,榛子也好,既然称之为艺术,那就首先必须是艺术。不过,经过这样一定位,各方面就可以有一个大致差不多的尺寸,事情就可以比较地好办得多。编导者既不必指望以一台晚会立下兴国之大业,从而诚惶诚恐莫知所措;领导者也无须担心一盘瓜籽中出了几颗发了霉的臭瘪子而犯下“把关不严”的错误,从而战战兢兢。至于观众,也因此就不必要求它具有“烹大虾的高贵,饨肘子的营养,豆瓣鱼的浓酽”,它虽有甜、咸、五香之分,但总归是瓜籽。只要它能使你赏心悦目,博你哈哈一笑,也就尽够了。这样,所谓众口难调的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可不是吗,当那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酒足饭饱之余,一家老小坐在电视机前看玩艺儿,就如同与更多的亲友坐在一起聊大天一样,开心处可以乐得前仰后合,激动时可以落下几滴含笑的泪珠。“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瓜籽艺术给人的应该是开心、顺气、化淤、理中、解表,使人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的一年。
以这个标准来评判今年的电视春节晚会,恕我直言,可以说是有瓜籽没艺术,或者,只能说是一盘质地居中而又偏下的瓜籽儿。其间自然也有几颗瓤满、肉厚、味香的好瓜籽儿,但有好些确实属于干瘪乏味者,还有的就不仅止于乏味,而且有一股不是滋味的滋味儿。说整台晚会,艺术上平庸,思想上苍白,表现上矫情,客气地说起来也并不为过。
苏辙说过一句话:“天下之乐无穷,可以适意为悦。”我觉得这也适宜于电视春节晚会。但要把晚会办得适合人们的意兴,首先还是要从生活出发,体察一下群众的思想情绪,看他们在想些什么和怎样想,关键还得下功夫抓创作。多年来,我积累了一种印象,我总觉得我们的电视艺术创作有一种通病,就是距离人民思想感情太远,调门过高,自我感觉过分良好,看了之后,使人很不舒服。今年的电视春节晚会也不例外。如果给电视春节晚会切脉的话,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在总体的艺术构思上,早已落套,而在每个节目的创作和编排上,又缺乏深度和功力。很显然,这和抓创作下功夫不够很有关系。自然,电视节目的作品来源一方面要依靠社会,靠自发来稿;另一方面,也需头脑清醒地、有重点地组织重点创作。当前的社会生活既丰富多彩又光怪陆离,没有好作品,只能说功夫下得不到。然而,这又和编导者过分迷信媒介手段的先进、过分地相信现场的自我渲染、自我烘托的力量大有关系。自然,电视媒介手段的技术先进是无法否认的。例如它可以时空交叉,可以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有什么,渲染和烘托也可以热闹红火,掌声如雷,但手段和渲染都代替不了艺术本身。从现场看,灯光、布景,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现场看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手不停拍,口不合拢,气氛之热烈,可以居世界之最。但我疑心这个现场直播的小氛围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的思想感情距离得太远。我以为,为赋新词强说愁固然不好,但为示欢乐强作笑,恐怕就更加令人恶心。假如由此而给人造成截然两个世界的印象,那社会效果可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要给电视春节晚会开药方的话,我愿意把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中所说的引过来,即:“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不知以为然否?


第8版(副刊)
专栏:

  跳跃的中国人的背影
老愚
活下去是多么美妙的一桩事情。青春期的喧嚣过去之后,我这么喊了一声。
诗人蓝色曾传神地描绘了中国人沉重的背影——
中国人,唉,中国人的背影
难道中国人只有背影
他们总是在匆匆地离去
从不把头回过来
即使深夜,也有很多沉重的背影
在你面前闪过
几年前的一个秋夜,读到这样的诗句我的灵魏不禁一颤;这就是中国人。我的背影也曾经留给路人沉重的印象。我父亲的背影,我父亲的父亲的背影每天沉重地从我眼前闪过,沉重得使我想放声恸哭!
在这个冬天的开阔地带,我开始被飘逸地跳跃于古老广场四周的背影所激动,所撩拨;我开始被一股生命的气息所洗涤,所陶醉!在成群沉重的行列里,有几个几十个几百个不安分的背影潇洒地转过头,望着我们独自跳跃了!
我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的家乡坐落于汉文化的发祥地——秦川;25个春秋的跋涉与抗争,使我深知挣脱古老传统及现代传统的艰难!我很清楚,我的一切梦呓和信念全由这土地所孕育,从一个六斤半重的小生命转瞬而为一个披满灰尘的男人,其间被多少把剪刀修剪过,被多少双老手揉捏过?庆幸的是;从五岁那个凝望红太阳的黄昏起,我就明白;生命是什么力量也毁灭不了的!
生命或许很脆弱,爱或许更艰难,表达你自己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相对于一天天向我们逼近的死亡来说,又有什么比生活着爱着表达着更值得去尝试的呢?!
我能做一个好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好人,但想象在众人的注视下,那个合乎观众口胃的我,压抑着生命的一切渴望和冲动,面含笑容机械似地翻转身躯,任他们赏玩,我就不寒而栗!在四周有的是隐蔽者,有的是八面伪装的智者,自知于功力的欠缺,我索性赤身裸体走到护城河的草地上,晒温和的太阳,任那些精致的目光审视吧,我就是我,是一个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生命!没有什么比我是我自己更令人欣喜的了,没有什么比我做我想做的事说我想说的话更值得骄傲的了!
白天的喧闹沉寂之后,有几个灵魂能悄然而入梦呢?在昏黄的台灯下,我和我的老师并排而坐,一页一页领会早已安睡的弗罗姆的思想深度。他从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现象出发,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深藏于现代人心底的悲哀——标榜自我却又日胜一日地丧失了真正的自我。在电冰箱、彩电、录像机、美元标志自我价值的20世纪最后的日子里,一字一句咀嚼荒废或未曾荒废的往事,企图于一片片落叶的回忆里,追寻个体生命难得的意蕴,这在略显神秘阴森的北京一个大院里,亦或有值得欣喜之处。
几巡饮茶,屋子渐近于白了,燃了一宿的灯光,在这晴明里,该熄了。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情态之美的考验
艾斐
美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从更广阔的意义上作考察,它更是一种生活实践,更是一种时代精神,更是一种心态和情绪的表达。当生活与观念发生激烈动荡和巨大变革的时候,尤其如此。
美学在给人以启迪、智慧和美的享受与熏陶的同时,也常常对人施以严峻的考验。在这种考验面前,有进取者,也有退却者。进取者主要表现为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把质实高尚的心态与刚健乐观的情绪结合在一起,融汇于时代精神之中,转化为生机勃勃的创造力;而退却者则往往表现为逃离生活,悖离时代,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在扭曲的审美观念与变异的消极情绪的契合中,时时处于自我失重状态,甚至索性以吃吃玩玩打发日子。
心态美学、情绪美学,虽不像理论上和书本上的美学那样显而易见、令人神往,但于人生和事业的关系极为密切而重大。苏联的著名学者米·斯·奥里明斯基曾说过“谁不对现代情绪这个问题发生兴趣呢?”十月革命以后,他发现有一种极为普遍的倾斜的美学心态和扭曲的审美情绪,趁经济困难和思想混乱之机冒了出来,并迅速蔓延俄罗斯大地,便立即写了一篇题为《征服美学》的文章,予以提醒和矫正。他认为,十月革命成功以后,由于物质一度极端匮乏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已经悄悄地在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上造成了美感的扭曲与变异的惰力和阴影。诸如知识分子纷纷从图书馆跑向影剧院(从科学和知识转向时髦娱乐),许多人把每月收入的95%以上用于吃和玩,而只用1卢布65戈比的钱来供养大脑对知识和科学的需要,社会上普遍奉仰“靴子高过莎士比亚”的信条,不少人逃离生活,漠视国事,在物欲和无聊中一味放纵“自我”。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一些观念、心态和情绪上的变化,既未构成什么“事件”,又不违拗任何法律,似也无关紧要。其实呢,这种情绪中所潜在着的,恰恰是一种国民精神的空虚与混乱,是一种心态和情绪美学的扭曲与倾斜。它比任何一个局部“事件”都更有危害性。在这种情绪之下,是不可能有向上的生活和刚健的人生、进取的勇气和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的,当然也不可能有事业的成功、兴旺与发达。
在生活与美学的一体化严峻考验面前,人人都应当首先对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来一番审视,并从这种审视中不断地得到觉醒和惕悟,不断地进行生气勃勃的创造性劳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个时代和这种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心态、情绪、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无时不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巨大的变革之中。正是在这种动荡和变革中,美学将对你提出严峻的考验!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要对这种考验作出回答。但愿这种回答所勾划出来的,是一个进取者的形象!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史小品

  翁同和其人
木森
“清故削籍大臣”翁同和之墓坐落在琴水之边虞山脚下。
翁同和曾身膺同、光两朝帝师,特别是与光绪皇帝有着特殊的关系。他幼时不但欣赏历代典章制度,尤好谈《周礼》,常常被朋友目为“迂”而“笑”之。也许由于他是个“正统”的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纪纲的知识分子的缘故,从同治四年(1865年)入值弘德殿,作了同治皇帝的师傅起,两宫皇太后对其宠眷不衰,西太后甚至以“知汝忠悃”相勉。
朝廷对翁同和信任的另一个原因,就是1867年恭亲王奕?主持总理衙门时,曾奏请开设天文算学馆,延聘外国教师。当时对洋务一窍不通的倭仁和翁同和都以“自古立国,从来是尚礼义不尚权谋;天文算学是六艺之末,为益甚微;西人为我大仇大敌,延聘西人上亏国体,下失民心”为由,顽固地拒绝西方文明的轮子驶入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大清王朝闭关腐朽和充满矛盾的原形暴露无遗,邻国和西方社会的工业文明,终于使闭目塞听的臣民深为震动,许多人终于意识到“变法”的必要性。向以忠君、孝悌闻名于士林的翁同和,这时也猛然省悟,终于“声震殿宇”地疾呼试想处今日之世,除了变法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来救亡图存!他不但在书房“日讲西法之良”,启发光绪帝变法维新,甚至以堂堂一品大员的高贵身份,屈驾走访六品小官康有为,甘当维新派与光绪帝之间联系的桥梁,并亲身参与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百日维新”,执笔拟就为光绪帝宣布国是、实行变法的诏书。“变法”失败后,保守势力借光绪帝的名义下令撤去翁同和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的职务,将他撵出北京,逐回常熟老家。
今天人们之所以怀念翁同和,从某种意义讲,表明了人们尊重那些在旧的轨道上行走碰壁之后而以国为重的求索维新者的优秀灵魂。而那个文墨极浅,不学无术,公开叫嚷:“宁可亡国,决不变法”的军机大臣刚毅和那个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的荣禄的灵魂至少是麻木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季节的期待
赵庆堂
每一棵生命都伸展
柔软的经络
每一片叶面都长出
干渴的喉舌
无数条神经以焦竭状
痴情地
期待雨汛
于是阳光下万物静然
宣泄色彩
摇曳一个季节之神韵
毒阳炽烈如火
欲望颤栗着拔节
长出生机勃勃的层次
整块整块版面
齐刷刷地跃满
夏季生成
雷雨生成
季风和热旋流生成
乌云悬空报道
有雨抑或无雨
燥热和突破对每一页
涂满生机的日历
都不例外


第8版(副刊)
专栏:

月夜(油画) 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