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9-02-21

1989-02-21新闻联播 文字版

怀台静农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怀台静农<br/> 林辰<br/> 自从前年11月以来,已有盈千累万的台湾居民前来大陆探亲访旧,这使我常常想起台静农先生:他能不能也回来看一看呢?<br/> 不见台先生已有40多年了。和他最后一次相见,是在1946年。那年夏末秋初,听说他已由白沙来到重庆,我便和孙伏园先生去看他。他住在下半城林森路的亲戚家里,是一个相当大的院落。我们走进院子,遇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女青年,便向她打听台先生住在哪里。她热情地主动带我们前去,看样子和台先生很熟。孙先生便问她:“你是台先生的女儿吧?”她笑着说:“不是,我是台先生的学生。”引得我们都笑了。台先生对于我们的来访,感到意外的高兴。他告诉我们,他已接受台湾大学的聘请,正在重庆候船去上海转往台湾。他和孙先生谈了过去在北平相熟的旧友们的消息,又告诉我们许寿裳到台湾以后的一些情况。在此以前,台先生曾设法为我介绍过教职,这次见面,他向我解释没有成功的原因,并殷殷问及我当时的工作情况。他这亲戚家的住处很挤,他临时借住在这里,看来心情是很紧迫的。我们大约谈了一小时辞去,台先生一直送我们到大院门口才互道珍重而别。不料,从此一别,就是悠长的四十余年的睽隔!<br/> 台先生是未名社成员,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未名社成员中搞翻译的较多,只有台先生专门从事小说创作,二十年代便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收入鲁迅主编的《未名新集》丛书中。前者多从民间取材,“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鲁迅语);后者歌颂“以精诚以赤血供奉于唯一的信仰”的“时代的先知们”(本书后记语)。这两种特色在当时的文坛上都是难能可贵的。除小说外,台先生还研究古典文学,很早就在《小说月报》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上发表过《北宋词人》那样的论文,他的《鲁迅先生整理中国古文学之成绩》一文,是关于鲁迅整理古籍方面的较早的一篇名作。<br/> 我有一时期搜集鲁迅集外佚文,写信请台先生予以指导。他用毛笔工整地抄给我一篇鲁迅的《谢承〈后汉书〉序》,文末附识云:“先生辑谢承《后汉书》,未编入《全集》;此序系景宋夫人于28年抄寄台静农者。”解放之初,我将此序文交重庆《大众文艺》月刊公开发表,后由唐弢同志收入《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中。台先生和鲁迅先生交谊很深,这从鲁迅给他的那40多封推心置腹、任意而谈的信中即可看出。我曾希望他能写有关鲁迅的回忆录,他回信说:“承嘱为豫师回忆录,虽有此意,然苦于生事,所忆复不全,故终未能动笔也。”那时教授的生活很清苦,难得有余裕提笔为文,台先生的鲁迅回忆录没有写成,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br/> 台先生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在北平辅仁大学和厦门大学等校任教。抗战时期,避寇入蜀,执教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这学院设在江津白沙镇长江南岸,环境是很幽静的。我有一次去白沙,曾到学院拜访过他。未经什么人介绍,但见面时我没有一点陌生感觉。记得他的客室的土墙上,挂着一幅他手书的鲁迅旧体诗的长卷。他在这个学院任教数年,很受学生欢迎。但到了1946年,他就再也不能留下来了。抗战胜利后,女师学院因迁校问题发生风潮,国民党教育部蛮横地下令解散学院,另设所谓“整理委员会”,责令学生重新登记,不服从者除名,又解聘了一批教师,最后强行将学院由白沙迁往重庆九龙坡黄桷坪。在这次风潮中,台先生为了反对教育部的无理措施,坚决辞去教授职位,以示抗议。他在1946年5月给我的一封信中说:“弟为抗议教部处理失当,已自动引退。现拟暂住白沙,再定行止,倘不东下,则去成都。至于目前生活,则变卖衣物(反正要卖去的)尚可支持些时,友人亦有接济也。”同年7月,他在另一封信里又说:“今日教育派系之争,在在皆是,女院此次风潮,弟只有看不下去而引退,回想昔年女师大之事,对之惟有惭愧,然主教政者之横暴,实亦胜于昔之大虫耳。”他又告诉我:“弟已就台湾大学教授之聘……顾目前交通旅费,均属茫然,只有静候友人为之设法耳。”<br/> 自台先生赴台以后,长时间音讯杳然,直到近数年来,才不时听到一点关于他的零星消息,知道他已从台湾大学退休,曾应友人之邀去美国短期旅游,还知道他近来出版了一本《龙坡杂文》,是他近40年所写各体小品散文的结集。在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4年重新排印了《地之子》和《建塔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杂志,为介绍台先生的书法艺术出了一个专辑。在这样的气氛下,更令人常常记起台先生了。南望云天,怀想曷极!他究竟能不能北来一行呢?

冬日雪(外一章)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冬日雪(外一章)<br/> 郑一<br/> 街巷因你披挂银装的喜悦。<br/> 都市因你弥漫成洁白的原野。<br/> 巍峨的山说,你是寄往春天的请帖。蔚蓝的海说,你是格林童话精彩的一页。大地和天空说,你是扼杀菌孽的世界。<br/> 冬日雪,当你在斗转星移中奔忙不歇,飘满憔悴了的沟堑,栅栏就不再属于这天这夜了。然而,当愚者感叹你从事着的似乎是苍白的事业,哲人却正冷峻地想象那贫血的颅腔里流淌着热腾的精液……<br/>     冬季歌<br/> 是光滑的路面倾斜下来的陡坡,是发红的手指揉搓出来的浪波,是兴奋的餐桌沸腾起来的火锅,是厚棉袄薄棉裤甩来的壮歌……<br/> 昨天的晚会,捧出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今天的舞台,是不是该推出三九天的一把锁。锁住迷惘,锁住坎坷,可别锁住一往无前的思索。<br/> 的确,太阳和月亮如期辉煌的闪烁着,霜和雪也如期隆重地降落,人生的伊甸园里,有冷有热,有困惑也有选择。大家还是去听一听唱一唱雪城里的冬季歌吧……

新春扫兴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新春扫兴<br/> 焉之<br/> 从我们每天面向海内外广大读者、观众、听众的报刊、电视、广播里出现的写错字、念错音以及种种常识性错误之多看来,实在让人难以容忍。每次遇到老出版家曾彦修(严秀)同志,他都要不胜感慨地列举一大堆。记得他还在《人民日报》上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聘请一批中学语文教师来为编辑部把把语文常识关的建议。我则对此颇表怀疑:这位长者在脑海中留下的大概还是以前的中学教师的形象。现在好些已取得副教授、副编审以上职称的文士们常常写错字、念错音以及写出文理不通的“申请报告”来而不能自省、自惭的状况已经不足为奇了。反正有没有学问下不下功夫大家都一个样(也许还正相反)!只要熬到年头职称自然到手。新的“读书无用论”倒不是全部因为知识贬值、个体户比大学教授赚线多;最让人疾首的是在知识圈中,由于种种原因,天平的法码多由长官的意志铸成,要找到像夏丐尊(前些年有的报纸曾写成夏丐尊)那样的中学教师已不大可能了。有一点似乎确属事实:尽管我们的时代涌现了众多出类拔萃的精英,人造卫星可以准确地收回地面,但从不少高中学生写不成一封畅达的书简,到种种低劣的文学书刊泛滥而成了书业生财之道,已远非一叶落而天下惊秋!这当然有“十年浩劫”和长期来“知识越多越反动”种下的前因,但恐怕也是文教、新闻、出版部门作风不严谨不认真所带来的后果。从教育来说,小学生的书包已经十几斤重,里面装的多数是必须从课本一道买的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和课堂作业……老师照本宣科,连练习题都不用出,学生如牛负重,不知哪一本是真正的教科书。教育家们早已痛陈其害无穷,教委三令五申却禁而不止,因为不少地方的教育和出版部门要以此赚钱!出版物已经被读者评为“无错不成书”,不仅仅是因为校对不精的缘故。每天影响着千百万读者、观众、听众的新闻媒介对此也并不十分注意,荧光屏上诸如将“副经理”写成“付经理”之类已经不算问题。常识性的舛误时有发生,就连大报和通讯社也常如此。不久前陶峙岳将军逝世,一条当日播发的通稿中说他曾任国民党的“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司令”,其实应该是“新疆警备总司令”,不知这“总司令部司令”是怎么来的?顷见本月4日首都几家大报所载的一篇通讯,其中又有一处提到侯镜如“在国民党军队中任排长、连长、师长、军长、司令员等职”。众所周知,国民党军队中从无“司令员”的称谓,莫非侯将军在国民党军队中曾任有一个对外不宣的特殊军职、是仿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称“司令员”么?以上两例都是不需要高深学问的普通常识,如此轻率已使人感到吃惊;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么多大小报纸居然照登不误,而见报后总不会没人发现,但从来不予更正。假如是出现在世界上别一家大通讯社的新闻稿上呢?……<br/> 少时第一次读朱起凤《辞通》,不仅从这部煌煌大著中受益,更钦佩他那种锲而不舍的“顽强拚搏”精神。他就是因为代教师阅卷不懂“首施两端”与“首鼠两端”同义受到学生奚落而发愤撰《辞通》的。对比起来,我们对公开出版物和新闻媒介中的种种差错是常常太不认真了。<br/> 老祖宗传下来有新春开笔大吉之说,写了这样一则短文,真是让人扫兴。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写这样的文章会成为无的放矢。<br/>                     1989年2月6日

书法乱弹

第8版(副刊)<br/>专栏:大地漫笔<br/><br/>  书法乱弹<br/> 我国古来讲究蓄意象于笔底,发美情于毫端,而笔迹正是心动情移的记录,美思拂动的成形,神骨洞达的显影,所谓“字为心画”者正是。<br/> 人们在观赏书法作品时,时常会为或豪放或潇洒或浅唱或低吟的情声擒纵,时常会被或刚劲或纤秾或粗犷或秀雅的情景整合。有鉴赏能力者观书法精品,不亚于步入仙境,视其字形如雷,如云,如霓,如虹,如泉之出山,荷之出水;观其气韵如波,如漾,如流,如射,如瀑之跌落,海之啸歌。真个是字迹如足迹,字意如心迹,引人入情灵之特殊境界,情绪之异常氛围,使其共鸣、谐振,情灵共舞。<br/> 书法大家沈尹默先生在评说我国书法时曾精辟地指出:“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显示了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声音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乃揭本撮魂之说。故尔,中国书法实为世界艺术图谱中独树一格的一大艺术景观。<br/> 书法,是个体文化素质的门面,又是情感素质的显露。因此,运用书写技巧,讲求书法艺术,也就不只是书法家的事了。       <br/>      金马

散步的老人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散步的老人<br/> 赵贵辰<br/> 收割庄稼的岁月<br/> 被庄稼一一收割了<br/> 只留下蹒跚步态 和<br/> 茫茫的白发之雪 从此<br/> 你就叫做冬天<br/> 然而你温暖<br/> 心灵依然是绿的 愿望<br/> 与土地的生机共存<br/> 拎不起锄头可拎得起目光<br/> 走不远汗水可走得远经验<br/> 你的脚印在路上拔节 拔节<br/> 你的拐杖在四季里抽穗 抽穗<br/> 土地说“你好”<br/> 是用满畦的豆荚说的<br/> 你说“你好”<br/> 是借儿子的劳动说的<br/> 怎能舍得分开呢<br/> 这知己的土地<br/> 那小院的舒适<br/> 陡然成为蚕茧了 你不愿做<br/> 眠期的蚕<br/> 即使青春已是谷茬<br/> 还有茂盛的恋情呢<br/> 与土地一起散步心里高兴<br/> 看庄稼炫耀生长心里高兴<br/> 更高兴的 是你捉回的几只蟋蟀<br/> 撒在缸里<br/> 精采地演出你的过去<br/> 有时,也想立刻死去<br/> 好 与土地融为一体

旧貌何须换新颜

第8版(副刊)<br/>专栏:文化雅俗谈<br/><br/>  旧貌何须换新颜<br/> 郑凯歌<br/> 陕西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始建于东汉,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誉。除十三级宝塔于1981年倒塌外,从尚存的佛殿、大雄宝殿、钟楼与鼓楼等一组明清建筑上,仍能想象当年的盛况。然而,据报载,这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当地政府却计划拆毁,重建一座规模更大的仿唐建筑。宝贵的古迹轰然倒下,辉煌的新建筑巍然立起之时,当喜耶?忧耶?<br/> 文物古迹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人类致力于保存与维护它,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索。从有价值的古迹上,我们可见到历史文化的若干具体的遗留,了解其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及继承关系。<br/>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古代建筑,其艺术形式与礼密切相关,体现了严密的等级制度和数学模式,室、堂、宫等的规格均有标准尺寸,甚至对砖瓦种类、门窗格纹、雕刻题材、彩画式样等也有严格规定,这给古建筑的维修工作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文物古迹既然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历经岁月的侵蚀,其主要特征就是旧,或者是残缺不全,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只有在修复中努力保持古迹的原来风貌,才可以在现代生活中产生一种古与今、新与旧对比的美,令人欣赏或沉思。如果把其粉刷油漆得容光焕发、流彩溢金、旧貌变新颜,古朴、幽旧的古意荡然无存,古迹就不像是古迹了。特别是由于某种贪大求新的思想作怪,加之技术水平所限,有的古迹修缮后往往殿堂梁柱油漆彩画与原貌不符,甚至有的竟用了近代才有的水泥等材料,(如万里长城新修复的城段),造访者寻觅到此,不知是访旧还是观新,实是煞风景。至于把古迹拆掉重建而未保持原来风貌,即使再高大辉煌也只能算是假古董了。况且,一些稀世之珍拆毁后是根本无法修复的。如果有人试图恢复古罗马科洛塞奥竞技场和古希腊帕提侬神庙,一定会滑天下之大稽。当我们跋涉在漫漫的“丝绸之路”,发现了那在浩瀚的大漠中已化为土丘似的楼兰古城时,一个历史的大问号一定会蓦地进入脑海:当年富庶繁荣的楼兰为何变为一片荒漠?从而对其历史变迁发出深深的思索。如果人们硬要把楼兰古城修复起来,即使能重现当年的盛景也达不到这种效果。一些文物例如古编钟等被人们复制后明确无误地标为“复制品”,我们的一些古建筑被拆毁,重建后偏偏仍以“真迹”自居,实有欺世之嫌。在保护文物古迹方面,一些国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联邦德国有个小城海德堡,尽管古城堡的断墙有摇摇欲坠之感,但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进行了维修,人们可以放心地在墙下留连徜徉。相比之下,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从“整旧如新”的怪圈中走出来呢?<br/> 经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而得以保存下来的文物古迹,是我们伟大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不能暴殄天物,任其自然颓毁,也不能干名为爱之实则害之的“破坏性修复”的蠢事,应努力提高我们的文物意识和修缮技术,本着尊重历史和科学的精神,真正做到“修旧如旧”,使古迹能以古朴、典雅和庄重的姿态迎接今人,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