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白宫新主妇
穆风
今年1月20日,乔治·布什就职美国第四十一任总统,布什夫人巴巴拉就成为新任的美国“第一夫人”——白宫的女主人。
现年63岁的巴巴拉,满头银发,端庄典雅,待人真诚坦率,衣着朴实无华。美国舆论界认为,巴巴拉进入白宫将开创美国第一夫人的新风格。正如她最近所说:“做了乔治·布什的妻子43年,我对什么工作都可应付得了。我不认为‘第一夫人’会把我改变,我还是往常一样的妻子。我看不到白宫对我有什么不同。”“我不会企望在白宫做宴会的女主人。我爱我的生活和我的家人。”她甚至明确表示她不会在布什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进进出出。她说:“首先,我希望做个好妻子和好妈妈,而我一向也是个好妻子和好妈妈。我的丈夫乔治·布什曾在白宫、国会、联合国、中央情报局及其他部门担任工作,但在各个职位上,我一直都是这样,没有改变。”
巴巴拉1925年6月8日出生于纽约,她父亲是个出版商,是《麦考尔》杂志的发行人。她在富裕的家庭中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代,后来就读于美国颇有名望的女子学院——史密斯学院。少女时代,巴巴拉长得亭亭玉立,一头暗红色头发。她17岁那年在一次圣诞节舞会上邂逅乔治·布什。巴巴拉回忆说:“他(布什)一走进大厅,我就停止了呼吸……我的眼睛一直盯在这位最漂亮的人身上。”他俩一见钟情,1945年结为伉俪。婚后他们俩柔情蜜意,生活美满。但巴巴拉很少涉足政治,也极少抛头露面,她与布什似乎有着一种十分和谐的默契:“我管家务,你搞事业。”婚后的43年中,巴巴拉是位贤妻良母,主演着家庭主妇和慈祥母亲的角色。在布什的仕途生涯中,他们先后迁居17个城市、在30多个地方生活过,就像巴巴拉自己形容的那样,像一个球一样一直滚来滚去:得克萨斯油田——国会山——参议院——联合国——北京——中央情报局——白宫。她与布什生有4子1女。
有记者问巴巴拉今后白宫的生活怎样安排?她说:她还没有想到“什么重大计划”,她只希望她的十多个儿孙能常到白宫来,每天能与他们交谈,或共同进餐。“我会像过去一样,料理家务,听听孩子们的问题。”她表示她有一个愿望,就是要使布什走出白宫,和普通人打成一片。她说:“到白宫外面走走,与人民在一起,和他们交谈,对我们俩有很大好处。”但是了解巴巴拉的人都认为,她成为白宫女主人之后仍将继续她最有兴趣的计划:“一个全面改变文盲情况的全国性运动。”她曾说过:“每个我所担心的问题——环境污染、艾滋病、女童未婚怀孕——都将因为人民提高文化,能读、能写和能领悟事情而得到改善。”
在巴巴拉随同布什先后多次的迁移中,“传奇的北京之旅”至今使她恋恋不舍、回味无穷。她最近对朋友说:“假如问我43年婚姻生活中最愉快的时光,那么就是派驻北京的那些日子。当时我的孩子全留在美国,他们都长大了。我与布什俩有机会重温那份神仙眷属的悠闲,经常游览北京名胜,真是非常快乐。”“我喜欢北京。”1974年10月至1975年12月,乔治·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巴巴拉随布什来到了北京。在那些日子里,巴巴拉与中国人民结下了难忘的友谊。有时她与布什骑自行车到北京四处游逛。最有趣的一次是他们夫妇俩骑着自行车来到中国外交部,使门卫为之愕然,他们难以相信美国联络处主任夫妇竟不坐专车而骑自行车来访。而布什夫妇是怎么想的呢?布什说,为什么我只能坐小汽车出出进进,而不能像中国人那样骑自行车自由自在地到处跑跑呢?于是,我和妻子巴巴拉便开始骑自行车上街、看朋友,到北京一些机关。没过多久,我们常骑自行车外出一事就在北京外交界广为流传,就连北京一些市民也知道我和巴巴拉是“和中国人一样经常骑自行车的布什夫妇”了。迄今,他们还经常拿出一张背景是天安门的骑自行车的照片给朋友们观赏(见上图),回忆着在北京所度过的那些时日。
一位在事业上获得成就的人,他的背后往往有一位贤内助。巴巴拉就是乔治·布什的好助手与贤内助。她一贯支持布什的事业,虽然她不经常在公众场合露面,但华盛顿的观察家们都认为巴巴拉是一位“不气馁、率直而勇敢的妇女”。尤其在这次乔治·布什竞选美国总统期间,她始终为她丈夫争取获胜而竭力奔走。巴巴拉的性格是具有吸引力的,现在美国人都知道她是一位通情达理,和蔼可亲的人,因而颇得人心。但当人们问及这位美国第一夫人希望人们了解她的什么情况时,她率直而热情地说:“但愿人们了解我的内心是年轻而美丽的。”
(附图片)
布什任驻华联络处主任期间,夫妇二人经常骑自行车外出赴会和游览市容。


第7版(国际)
专栏:

  语言——困扰西欧的又一难题
钟旭辉
不少西欧人近来谈起1992年的“统一大市场”,往往喜形于色。他们期望,十几个国家自愿取消各种关卡后,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实惠。他们压根儿也不会想到除那些多年来争吵不休的政治、经济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外,现在又有人提出了语言问题。
有人担心,在3.2亿不同国籍的人口中的绝大多数还必须借助双语辞典才能互致问候的时候,要建立一个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统一大市场”,人员要真的大规模流动起来,欧共体还不得哑语泛滥,或者译官充斥?目前的事实是,欧共体各国居民利用其迁徙自由而易地谋生的人还不太多。究其原因,语言是障碍之一。据统计,欧共体各国中,移民人数超过总人口3%的国家只有卢森堡、比利时和爱尔兰三国。爱尔兰的移民中,持英国护照者占了大多数,这些人不存在语言问题。而居住在卢森堡和比利时的外国居民中,有些是能操两种语言的所谓“欧洲官僚”,其余则多是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迁移来的贫民,他们为谋生计移居他乡后,主要靠卖力气吃饭,而不在乎语言是否陌生。可是,欧共体共有60万名博士,尽管各国都相互承认其学历,但由于语言不通,每年流动的还不足2000人。
欧共体行政机构目前的实际情况也说明,要组成“统一大市场”,语言问题不可小视。目前,欧共体行政机构使用9种正式语言,每年1/3的行政开支耗费在翻译上;其官员中每三人即有一人专司翻译之职。
对于语言问题,人们想到了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借助翻译机,二是在共同体内推行一种通用语言。
据说,欧共体正在研制和开发两种翻译机:一种是欧共体内两种主要语言(如英语和法语)的对译机;另一种是欧共体内所有语言的互译机。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至于欧共体通用语的确定,事情比研制翻译机更为复杂。在大多数欧共体国家中,学校开设的第一外语是英语。因此,英语理所当然地就应是欧共体的通用语了。可法国人对此就极不满意。因为欧共体刚建立时,人们原是按照法国的文化来塑造欧共体的理想和主义的。目前,欧共体官方已接受鼓励学生精通两种外语的建议,这就意味着在欧共体内,法语要跟英语“平起平坐”了。此外,西欧另外两种语言西班牙语和德语也是不肯甘居人后的。
语言问题不同于税收政策和技术标准,不是一番加减乘除、协调平衡就能解决的。西欧的语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共同体最大的财富,同时也是实现统一的最大障碍。如何保留这笔财富,同时又克服这个障碍,已成为困扰西欧人的又一大难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的“彩票热”
李松
今日美国,经常流传着中彩者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如今,从成人到孩子,从黑人到白人都卷入了“彩票热”,全国的2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都有抽彩中奖活动,还有4个州将于11月表决通过是否也开展这一活动。1987年全国彩票收入高达128亿美元。
人们对于抽彩中奖活动评价不一,众说纷纭,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
赞同者认为:抽彩中奖活动可为地方财政增加新的收入,且很少风险。在彩票总收入中,除50%用于奖金,11%用于管理费之外,余下的39%地方政府可用于教育、交通、公共基金和城镇建设等。1986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生教师罢课游行,州政府为了将教师吸引回教室,拿彩票收入的34%给教师大幅度增加了工资,并为学校添置了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等。
反对者则认为,抽彩中奖活动得不偿失,它势必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密执根大学经济学家罗纳德·费希尔指出:宣称抽彩中奖活动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灵丹妙药的说法,是违背事实的。在每一美元的国家财政收入中,彩票收入不过仅占几分钱。根据美国统计局的数字,1986年有抽彩中奖的22个州,在州收入的每一美元当中,彩票收入平均仅占1.9美分。
社会学家认为,宣传媒介和彩票广告渲染了一日间成为百万富翁的少数人的故事,而避口不谈那些每周都拿出100美元买彩票却一分钱也收不回来的大多数人。据调查表明,越是穷人却越是从收入中拿出较大份额购买彩票,如加利福尼亚州,穷人拿出工资的2.1%购买彩票,富人仅为0.3%;马里兰州的黑人每周比白人多付出4.5美元买彩票。
据统计,在购买彩票的人中有4%已染上了“彩票瘾”。一位名叫杰克的人每周都要拿出300至400美元购买彩票。为买彩票,他甚至盗用了1.4万美元的公款。他坦白地说:“被捕、坐牢和失去老婆的威胁,都不能让我放弃买彩票的嗜好。”
现在,令教育工作者感到十分忧虑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了买彩票大军。他们指出:买彩票是一种方便省时的“赌博”。一个15岁的孩子进入赛马场或开车去大西洋赌城,也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他可以随便走进一家商店,花上10美元购买一张彩票。
令各州最为恐惧的是,抽彩中奖也许会引起腐败和犯罪。宾夕法尼亚州两名男子用计算机伪造中奖彩票,去冒领1500万美元的奖金时被捕。就是真正的中彩者也有可能犯罪。7月,佛罗里达州的警方逮捕了一名500万美元的中奖者,指控她企图谋害她的儿媳妇。她的儿子说她因得到这么一大笔钱而兴奋得有些神志错乱了。


第7版(国际)
专栏:

  皇家宫苑宴来宾
钱人惠
今天的巴黎,文化艺术设施琳琅满目:有古色古香的皇家宫苑,有雄伟壮观的历史博物馆,也有显示最新科技成就的展览馆……每天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人。然而有谁会想到:这些妙不可言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好去处,能提供给游人作为宴请宾客的厅堂,旅游者可以在摆满无价之宝的皇家宫苑等胜地就餐、跳舞,甚至连奥塞博物馆、凡尔赛桔园、皇家监房等威严的场所也不例外。埃菲尔铁塔附近的航海博物馆餐厅,每次为游人提供1000人立席或400人坐席。每逢博物馆周二闭馆后,厨师们就从下午4时起为游人忙碌起来。一次租金3000至22000法郎不等,主要根据租用厅堂面积的大小、设施好坏及时间长短而定。
有些游客喜欢沉浸于中世纪气氛之中进食,可到西岱岛上的皇家牢房用餐。一次付28000法郎(不包括食品费),可以使上千名来宾尽兴而归。据说,要租这里的宴会厅,还需要6个月前预定哩!
离卢浮宫不远,一个坐落在塞纳河右岸的装饰艺术博物馆,有两层楼的场地可供进餐。一夜租金15至20法郎。每天对游客开放。这里接待顾客兼办宴会已有多年历史了。
凡尔赛宫庭院里的桔园,是露天宴会的理想场所。客人们背靠太阳王路易十四当年驾临的宫殿,出席有3000人参加的鸡尾酒会,使人终身难忘。每年6至10月,谁肯付6万法郎的租金,就可以在此主持通宵宴会。建于19世纪的奥塞博物馆,每月向旅游者开放一天,票价为10万法郎。届时有导游带领参观,外加一席鸡尾酒宴。其目的在于吸引游资,帮助博物馆兴办文化事业。


第7版(国际)
专栏:

  麦唐娜轰动欧洲
洪善楠
美国流行歌星麦唐娜在欧洲的旅行演出引起极大的轰动,特别是在伦敦和法兰克福的音乐会上,使无数的观众为之倾倒。
《西柏林晨邮报》报道:“麦唐娜,这位29岁的超级歌星,在伦敦的音乐会上,竟使英国的340名歌迷当场晕倒”,“由于音乐演奏场气氛过分热烈,77000名观众不得不用水来冲洗一下。当麦唐娜在演唱中把红色的外裤脱去时,男观众中间的歌迷们疯狂了,他们也把裤子脱下来抛到舞台上去”,“这位歌星声音宏亮,在伦敦的整个温勃雷城区都可以听到她的声音。为使麦唐娜免遭歌迷们的‘突然袭击’,原来安排的参观访问计划全部取消。”
麦唐娜1987年在美国共举行过17场音乐会,赢得观众100多万人。她出访欧洲时携带50人,其中著名者有7个音乐家、6个舞蹈演员、3个伴唱者。麦唐娜访问西德以前,西德各地报刊就刊登了大量广告和评介文章,广泛为其宣传。联邦德国的铁路公司还推销一种从外地坐火车到法兰克福观看音乐会的优惠票,结果使6万张入场券销售一空。在演出当天,同样出现了伦敦那样的热烈场面。在音乐会上,当场约有30人晕倒,被急救队抬出音乐演奏场。狂热的气氛超过了近年来任何流行歌星的音乐会。
麦唐娜在法兰克福音乐会上的收入打破了联邦德国任何歌星的纪录。她一场音乐会收入100万马克,经纪人的收入也超过了35万马克(当天观众6万人,每张门票45马克)。她的知名度如此之高,引起如此狂热的欢迎,据说与她兼演电影有关。她主演的影片《苏珊》曾蜚声西德影坛,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第7版(国际)
专栏:

  童星之死
小祥
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蕾夭折了,给人们留下了一片惋惜。她就是年仅12岁的童星希花奥露姬。
5岁那年,希花奥露姬同妈妈一起陪姐姐来米高梅影片公司拍戏,被导演斯皮尔伯格看中,伴演《鬼驱人》中被鬼绑架去的小女孩而赢得赞誉,于是又接演了续集《鬼追魂》,从此获得“会演戏”的评价而成为公认的童星。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在开拍第三集《鬼缠身》时,她常常感到反胃作呕,双脚也开始浮肿,被医生诊断为克隆氏肠炎。医生给她吃打虫药,并用强的松和硫磺替她“杀菌”。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影片拍完。
但不久即病情加剧,终至救治无效。原来她患的是肠梗阻,导致败血休克,引起心肺衰竭而被延误。
如今她母亲已向法庭起诉,要求赔偿。


第7版(国际)
专栏:

  诽谤与赔偿
陈封
知名人士的活动多半是新闻题材,英国的报纸(尤其是小型报)经常刊载名人逸事的新闻,但是近年来英国新闻记者们对于采访这方面的社会新闻越来越有如履薄冰之感,因为一不小心便会引起诽谤的诉讼,使报社大破其财。
去年十二月摇滚歌星爱尔登·约翰控告《太阳》报的一篇报道内容不实,有损他的名誉,《太阳》报连忙托人讲情,希望不要对簿公庭,结果以赔偿一百万英镑私下了结。一九八七年《明星》报刊登一条消息,说前保守党副主席兼名小说家杰弗里·阿切尔和一名妓女有来往,结果因“事实不符”赔了五十万英镑。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星期日人民》报发表一篇文章提到英国女王次子爱德华的前女友斯塔克曾在爱德华王子结婚以后还去和他幽会。斯塔克女士控告该报诽谤,法院判处该报赔偿三十万英镑。据说斯塔克女士以前因其它报纸发表她和爱德华王子的不实新闻已获得过二十万英镑的赔款。《星期日人民》报的另一次大宗赔款事件发生在一九八二年,因为它的一条新闻说足球运动员比利·布里姆奈曾以贿赂手段造成数次足球赛的假输赢,结果赔偿布里姆奈十万英镑名誉损失费。
按照英国的法律,对于报刊上发表的一切文字都是以怀疑为出发点的。除非报社能够证明它所报道的内容完全真实,通常作为被告的报社是很难胜诉的。而且法院所判的赔款往往偏高,所以报社如果遇到诽谤纠纷,较愿求得院外解决。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一篇文章说美国的法律则相反。如果一位知名人士控告某报诽谤,他不仅要证明报道的内容是虚假的,而且要证明被告是“毫无顾忌地违反事实”,即故意捏造。因此有头面的美国人较少和报纸打诽谤官司,以免由于提不出被告故意违反事实的充分证据而败诉,那就欲盖弥彰了。前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一九八四年到美国法院控告《时代》周刊“诽谤”他屠杀巴勒斯坦难民,索赔五千万美元“名誉损失费”,结果因提不出任何有力证据而败诉,反而倒贴了诉讼费,就是一例。


第7版(国际)
专栏:漫画精选

漫画精选 画中日出(幽默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