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月球的背面
郭启宏
月球的背面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古代诗人固然缺乏这一知识,现代诗人似乎也不曾注目。当然,月球的背面值不值得诗人注目,无须探讨,然而那个黑暗世界的存在却毋庸置疑。
人如月球,文学艺术大师亦如月球!
近读报章披露的《托尔斯泰日记》片断,忽然看到为光环笼罩的托翁那矛盾、痛苦、自私甚至疯狂的一面。比如,他鄙弃私通,却又一再同农家女或吉普赛女孩发生性关系;他憎恨名位,却又每天抓起报纸先找一找有无自己的大名;他为自己的劣迹痛悔不已,却又屡蹈覆辙,无法解脱。
掩卷思之,储存的记忆纷至沓来。早年间读卢梭《忏悔录》,看到卢梭将自己的阴私、邪欲、劣行、恶德毫不隐讳尽行“曝光”,那赤裸的文字曾使我少年之心怦然惊跳,脑袋恍惚轰然开裂,只余下一片空白。后来,看到那个曾经感激“人梯”的牛顿嫉妒晚辈,压制格雷的电学论文的发表,看到那个曾经痛诋强权的卓别林容不得才华胜过自己的导演,运用制片人的权力,焚毁唯一一部《海的女人》的拷贝,我也曾一次又一次震惊和惶惑。呵,黑如漆冷如铁的月球背面!
春秋代序,日月递嬗,风雨磨洗了单纯,阅历酝酿着成熟。如今看来,对于大师们的另一面,我们大可不必惊惶。追寻惊惶的因由,原在我们自己,是我们把大师们当成一个个完美无缺的“圣人”,是我们将心造的光环罩在他们身上,“至圣至神”的轰毁引起我们自身思维的紊乱。应该说,大师们有自己的阴暗面原极自然,勇者敢于将阴暗面公诸世间,恰恰表明他从未把自己装扮成神或超人,他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个精赤条条的人。我尤其对他们之中的卢梭钦敬之至!
浮思返回中国文艺界,这里也有如卢梭的么?看来寥寥,或许前期的郭沫若和遇难南洋的郁达夫差近。读一读郭沫若的自传,他在《少年时代》里写了他的自渎,在《黑猫》里写了他的性心理。郁达夫的小说呢?也许可以看作艺术化了的自传。近些年来,为数不少的作家艺术家纷纷写起自传或其他回忆文字,就中同样不乏勇毅之人,他们倾心吐胆,令读者仰其高风。
遗憾的是更为大量的文字使人失望。最常见也最可悲的是溢美隐恶。无论述己还是写人,洋洋洒洒全是过五关斩六将,仿佛压根儿就不曾有过走麦城那桩事。又似乎一旦成名,一俊遮百丑,打从娘胎里出来便是天才大婴孩,灵根慧性,世无与匹,甚至无聊的嗜好也成了楷模。更有向壁虚造、信口雌黄、贪功窃誉、文过饰非种种,直把文字当作胭脂水粉。他没有阴暗面,他比卢梭高尚千万倍!
可惜,没有背面的月球只是一个圆,在太空中并不存在。唯有半个球面熠熠生光,半个球面笼罩黑暗,才是一个真实的月球。阴暗面的存在,丝毫无损明月的清辉,那中天的一轮,依然为人们所仰望。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在城市的阴影中
——观影片《疯狂的代价》
郭启宏
青年导演周晓文已有了3部影片。虽不能说每一部都是一次冲击波,却总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震动。自《他们正年轻》而《最后的疯狂》,这一次他又推出一部《疯狂的代价》(西安电影制片厂)。
一反《最后的疯狂》的动作、悬念、追逐,《代价》呈现出一种叙事的悠然。它置身于艺术与娱乐之间,传统与探索之间,美国与法国之间,似乎成了个难于归档的“个例”。
在《代价》中有一个恬美的世界,那是一个姐妹之家,空间明亮、纯白、安详,充满了爱意、期待与青春的骚动。而与之对峙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那是一个兄弟之家,空间晦暗、幽闭,带着力与欲的狰狞。这似乎是两个永远不会互相叠加的世界,在它们之间隔着一个喧嚣、拥挤而广漠的城市。但这两个世界却毕竟相遇了。在城市之夜某一个阴暗的角落,小妹妹兰兰遭到了罪犯的强暴。在这个相遇的瞬间,那个姐妹之家的恬美世界被撞得粉碎,永远地失却了它的安详。接踵而来的是姐姐青青固执而几近疯狂的追逐与复仇。她要在大都市的茫茫人群中追寻罪犯,她要找到他,要揭露他,要尝尝十倍乃至百倍的复仇的滋味。
这是警匪片中的惯例:犯罪/追逐,正义的复仇之旅。但影片却在不言之中,展示了另一个心理旅程。当青青的追逐一步步地接近了疯狂的罪犯,同时她自己也在一步步地接近了罪行,一步步地从她那已经破碎的,充满爱意、亲情的世界走向了她心灵深处的沼泽——邪恶与疯狂的黑暗中心。当她与罪犯搏斗,并作为人质被拖上塔楼顶层的时候,她已真正进入了那个她本永远不会到达的世界——罪恶的世界。终于,当罪犯被擒伏法之后,青青飞起一脚把罪犯踢下了塔楼。在她正义复仇之旅的终点扑向了罪恶。影片在这一瞬间完成了一次罪行转移:正义的复仇者在战胜“法西斯”之前已成了“法西斯”。疯狂的代价不仅是法律的惩治,而且是死亡、疯狂与新的罪行。
导演周晓文成功地、毫不造作地以一种叙事的光洁、流畅与安然覆盖了他那份异样焦虑的目光。他准确而锐敏地将视线投向现代城市中的人群,投向与工业文明同时降临的大都市人的邪恶,投向两种文明叠加之际,人们内心深处阳光也无法照亮的阴影。
这部也许并非传世的影片,踏上了一个对中国电影说来是较高的门坎。那便是故事与哲理、情节与视听语言、电影市场与导演的个人铭文的结合。《疯狂的代价》以其叙事的完整、流畅,艺术的优雅,成了1988年中国影坛上令人瞩目的电影现象之一。在改革大潮面前,在电影生存危机的一片惊呼与呐喊之间,周晓文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周晓文的三部影片,一部一个样儿。《他们正年轻》,全部实景拍摄,近乎全部非职业演员,一派纪实美学的架式;《最后的疯狂》则是快节奏、高频率、悬念、动作、造型、情节,全套警匪片的行头;而《疯狂的代价》则叙事从容、制作精良、画面表意,可称之为“如歌的行板”,大有法国优质电影的韵味。但在这表面的不同之间,却有着一个更为坚实的内核与求索。在他的每部影片中都有着一种双向展开的叙事构型;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有着一对生存于两个截然对立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他们都为一种几近宿命式的巨大的社会力量驱使互相追逐、寻找,而他们的相遇既是一种全新的平衡的建立,又是一次毁灭的撞击。
导演周晓文以一种青青式的执拗,顽强地凝视着现代社会中人类心灵的深谷,同时也是一种绝不晕眩的超然的俯瞰。


第8版(副刊)
专栏:

  BB快乐的一天
郭启宏
快快活活做人,快快活活做一个记者,BB快快活活地活到三十有五了。
BB特别热爱他的记者工作。这不仅因为他天生就具有锐敏的鼻子和谙察事物的眼睛,也不仅仅因为记者从来就被人奉为“无冕之王”,这些都不是什么主要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可说不出口。文不能太露,话不能太白,中国人讲的就是这个含蓄。
BB是报社里戳得住,叫得响,玩儿得转的记者。今天又是排得满满的采访任务。BB走进办公室,琢磨着桌上那一个个的请柬:×公司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工业新产品介绍。不去,没劲!没实惠。下一个!下一个红底儿烫金:××基金会为庆祝“六一”要举行一个活动。这个?这个看来得去。过两天就“六一”了,正愁着没钱给儿子买“六一”的礼物呢!成了,这下齐了,每个记者都会发份礼品。再下一个:下午四点半,×民主党派新闻发布会!下午四点半,BB被这个时间迷住了。几年记者工作的敏感提醒他,这意味着,一定有山珍海味在等着他。去!就冲这顿饭,去了!
不到十分钟,便打定了主意。BB一挥手,叫辆“的士”,直驱第一个采访地点。
一切如他所料,全套国外拼叉玩具在等着他。这玩具正是儿子最喜欢的。坐在太阳光底下,BB怡然自得。只要儿子高兴,儿子能爬到他的膝盖上搂着他的脖子打他、亲他、耍他,这爸爸就算没白做。幻想使他浑身都暖洋洋的。突然,他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他手心儿有点痒痒。怎么这次没有“红包”呢?他记得第一次,当对方发给每位记者一套咖啡茶具而他又意外地在茶具盒里发现装有一百元人民币的信封时,他的手“呼”地一下像被烫了一下,他赶紧把钱甩在地上。抬头望四周,静阒无人。是不是自己过于娇情了?他又拣起了那一百元。
把钱收起来罢!谁会知道!在我们这个新时代里,谁都懂得默契。
这以后,再碰上这样的事儿,他的手,不烫了。再以后,如果采访完没发现有那个“红包”,就像谁该他欠他似的。
下午四点半的那个新闻发布会开得特长。BB一句也听不进去。讲句实在的,他这会儿,就惦记着那顿晚饭呢。这些年当记者,BB很少自己掏腰包买饭了。今天这里,明天那里,规格、档次、价钱,他眼睛一瞥,就全清楚了。BB作为记者,曾在报上严肃认真地批评过中国会议太多。可是BB从心眼儿里,却希望这样的会能多开些才好。他也说不清自己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了。
山珍海味终于填满了他的肚子。他和与会的同行一样坦然。当他抹干净嘴步入黑暗的时候,一缕风吹过来,撩得他有些清醒。想着儿子拿到玩具时的情景,想着方才那一顿晚宴,BB情愿糊涂。糊糊涂涂的人,都是快乐的人。


第8版(副刊)
专栏:

  戴卫的哲理画
薛永年
这几年,一些画家更加关心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哲学意蕴,更自觉地追求深层的“画外意”,进入启人深思的哲理的画境。
以装祯艺术家闻名的戴卫,虽从事中国画探索多年,但开始画哲理画,还是近年的事。作为一个经历不凡备尝人间甘苦又不甘放弃初衷的中年艺术家,他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更有着从切实的人生体验中触发而来的深沉思索。唯其如此,他便不会满意于为任何时下流行的文化观念和哲学命题充当被动的载体,他要把各种复杂的激盈人心又益人心智的人生感悟升华为超越自我并充满了历史感的艺术。于是,他的别具一格的哲理画出现了,并且一开始就初步形成了饶于情而深于理、富于意而精于形的特点。
从《重逢》、《智者》和《钟声》可以看出,戴卫的哲理画在写实与写意之间,似乎有情节又似乎没有情节,人物则似古而今,似真而幻。不过,他十分注意于人物内在感情与内心世界的开掘,非常着力于在激动人心又超越历史时空的强烈感悟中引发哲理。
以《重逢》为例,他描写的是由人物的身姿和手势体现出大喜大悲交织为一的人物关系,但何以重逢者如此不能自已?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难以设想的人生惨剧?画家把这些问题留给了观者。再以《钟声》为例,戴卫画的是各民族各种族的人们面对着令人猛醒的钟声所呈现的惶惑不安,也许有人以为作者表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可是,他分明把这些人处理成并立于兹的山岳;他是否在提醒人们,是在行将灭顶的严重危机面前作鸟雀散以致逐一灭亡?还是并肩合力众志成城地迎击毁灭性的挑战?不管是否如此,总归他是在以艺术的语言迫使观者去进行深沉的思索,去领会作者所悟及的哲理。不难看出,诉诸于形、动之以情、导之以思、晓之以理正是戴卫哲理画的高明之处。


第8版(副刊)
专栏:

  读《随郭沫若战后访日》
薛永年
近年来,国内研究郭沫若同志的著作相继问世,这是令人十分高兴的。但遗憾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后郭老首次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访日这一重要活动却记载得极少,即使提到,有的也与事实有些出入。刘德有著《随郭沫若战后访日——回忆与纪实》(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这部长达二十七万字的新著,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郭老访日的日日夜夜,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纪实。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中国科学代表团访日,是中国学术界在战后同日本恢复交流的新开端。代表团由十名著名科学家组成,除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老外,还包括冯乃超、翦伯赞、苏步青、茅以升、尹达等历史、数学、教育、考古、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领域的专家。当时,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尚未结束,尽管一九五四年鸠山一郎出任首相后,两国恢复了民间贸易,双方关系出现了一些好势头,但是,由于日本国内外的原因,双方的文化交流一直受到很大的制约。日本学术会议会长茅诚司、东京大学前校长南原繁等学术界人士克服了重重困难,才使这次交流得以实现。在短短的访日期间,郭老作了大量的工作,为开展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促进两国邦交正常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日两国学术交流史上,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
刘德有同志作为译员陪同郭老参加了全部活动。郭老于一九七八年六月与世长辞以后,他怀着对前辈崇敬的心情,也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以回忆和纪实的形式写出了这一段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历史。它是一部忠于历史的记录。


第8版(副刊)
专栏:

智者(国画) 戴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