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布托一家与中国
任毓骏
布托一家两代人,对发展中巴关系做过不懈的努力。
阿里·布托总理是现任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的父亲,他生前曾6次访问中国,是访问我国次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之一。他曾满怀深情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是建立在稳固基础上的,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巴基斯坦人民和中国人民相互了解,我们是好朋友。巴基斯坦人民将一如既往,在建立于公正基础上的世界和平事业中,继续发展我们的友谊。”
布托总理和中国领导人,特别是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有着深厚的友谊。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当时身任外交部长的阿里·布托全程陪同,并设家宴款待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夫妇,并把全家介绍给贵宾。家宴结束后,全体合影留念。这些珍贵的照片都保存在巴基斯坦国家档案馆。
布托总理在历次访华期间,曾多次会见毛主席。贝·布托在她前不久出版的自传《东方之女》中回忆道:“我父亲经常称赞中国革命及其领导人毛泽东,是他领导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推翻了旧社会……作为个人礼品,毛泽东送给我父亲的那顶帽子就挂在他的更衣室。”这是一顶解放帽。在巴基斯坦档案馆国家领导人的影集中,保存着布托总理在各种场合头戴这顶帽子的珍贵照片。1976年5月,布托总理最后一次访华。当时已年迈体弱的毛主席仍在中南海会见了他,这是毛主席生前会见的最后一位外国领导人。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公布后,布托总理当即发表声明,沉痛悼念和高度评价周总理,声明说:“周恩来总理的逝世使巴基斯坦失去了一位可靠的朋友。他对我国人民的一贯关心以及他对巴基斯坦事业的深切支持,使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巴基斯坦人民同中国人民一起深切哀悼他们遭受的这一巨大损失。在周恩来总理指导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的岁月里,我们两国缔结了坚强的友谊,这种友谊经受了形势变化的考验。我毫不怀疑,这种友谊将会持久地继续下去。”
布托夫人努斯拉特·布托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在六七十年代,她曾3次随布托总理访华。
1988年9月17日,布托夫人长期在伦敦治病回国后不久,即在9月30日出席了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举行的我国国庆招待会。第二天,布托夫人又从卡拉奇乘飞机赶到伊斯兰堡,参加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
35岁的贝·布托去年大选获胜后首先会见的外国使节就是中国大使。在那次会见中,贝·布托向中国大使通报了总统和陆军参谋长已同意由人民党组阁的情况。12月8日,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总理府再次接见了中国大使,并表示在她的任期内将进一步促进巴中友谊的发展。她明确说,待按照伊斯兰教规去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后,中国将是她出任总理后第一个正式访问的国家。
70年代,贝·布托曾随其父数次访华,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友好的人民给她留下美好的印象。她深情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游览长城时,她们姐妹兄弟跑得很快,以致警卫人员担心他们出意外而紧紧追随在他们后面,而他们却开怀大笑……
中巴两国的友好关系,是在中国政府和巴基斯坦历届政府,以及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起来的。这中间,有布托一家的功绩。
(附图片)
一九六四年五月周总理和布托一家的合影。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之间的女孩为贝·布托小姐,是年她才十一岁。


第7版(国际)
专栏:

  鬼门关口五个月
世绍
5个渔民站在漂泊于太平洋上的渔船甲板上,脸上毫无表情,两眼直望赤道上空的蓝天。头一天晚上,他们喝干了最后一滴水,身体已虚弱不堪,正在向死亡走去。
27岁的船员约·奥马尔·贡萨雷斯心想,“这下我们可完了!”但是他并不感到羞愧,因为在与暴风和海浪搏斗的4个多月里,他们从来没有一丝怯阵的表现。他深感自豪的是,他们像男子汉那样战斗,将像大丈夫那样死去。
贡萨雷斯从旅行包里取出了紫色衬衣和短裤,脱去身上已撕成碎布片的衣服,穿上干净、整齐的服装,用嘶哑的声音对战友们说:“我就是要这样死去!”
接着,同船战友一个接一个地换上了整洁的服装,然后聚集在甲板上,默默地注视着一望无际的海洋……
这是不久前在哥斯达黎加广为传诵的5勇士斗大海的动人一幕。
1988年1月19日,贡萨雷斯和船长奥勃雷戈驾驶着“开罗—Ⅲ”号渔船,从哥斯达黎加的彭塔雷纳斯港出发,到太平洋上捕鱼。原计划8天后返航。头6天里,洋面上十分平静,船员们个个勤奋作业,收获不小。船长鼓励船员们说:“再打一网,我们就返航了!”
然而当夜幕降临,海面上刮起阵阵大风,从远处传来了隆隆雷声,北面的天空阴沉了下来。船长奥勃雷戈吼叫道:“暴风!”船舱里,船员立即行动起来。狂风恶浪刮跑了渔网,掀开了舱盖,灌进了海水。船员们用水桶把水舀出舱外,再用螺丝把门加固起来。船长冲到收音机旁边,想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然而收音机早失灵了,什么也收不到。
船员们设法把船向海岸靠近,但暴风中根本看不见海岸的影子。彭塔雷纳斯港口曾派出海岸巡逻艇寻找“开罗—Ⅲ”号,并用无线电与之联络,但一无所获。
两周后风势减弱了,海浪却把“开罗—Ⅲ”号往西推出去很远很远。不过船员们深信,如船一直往西漂,他们最终会到达海岸。为了加快船的漂移速度,他们用船舱的梁木做了一根6米多高的桅杆,用毯子做成风帆。
到了3月初,贡萨雷斯几乎感到绝望了。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空药瓶,在一张药品说明书背面写上:“亲爱的妻子,我强烈地要活下去,但上帝却难为我。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活下去,告诉女儿我是为了她们能生活得更美好而死的。”他把遗言放进瓶里,掷在甲板上。在遭暴风袭击后的两个月里,船员们因缺水少食,身体越来越虚弱。经过几十天海上漂流后,船壳上长满了青苔,引来了海龟。贡萨雷斯小心翼翼地抓住了一只海龟,用刀宰了。船员们终于获得了食物。不久,暴雨又送来了淡水,这样他们的死期又推迟了。他们用海龟的血引来鲨鱼,从而得到更多的食物。前后大约有100多只海龟成了牺牲品。
5月31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淡水桶见底了。第二天,他们穿上干净的衣服准备离开人间。
6月4日,船员们仰卧在船板上,等着上帝将他们召去。谁知就在这个夜晚,天空乌云密布,又下雨了。水桶积满了水,船员们个个喝得肚子鼓鼓的。这样,他们又可坚持下去了。
6月14日下午,贡萨雷斯从正前方看到了一只白色金枪鱼捕捞船。站在驾驶台上的人用望远镜看见了“开罗—Ⅲ”号。贡萨雷斯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跳下海里,向那只船游去。不久,日本渔船把5名哥斯达黎加渔民接到船上。此时,他们离檀香山只有1126公里了。一周后,他们乘坐飞机回到了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
这条小木渔船在海上先后漂流了142天,漂流了5760公里,这在世界航海史上还属首创。


第7版(国际)
专栏:

  “爱与石块之战”
周本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八日,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不屈的巴勒斯坦人民,怀着对祖国深厚的爱和对敌人的恨,纷纷揭竿而起,用石块当武器,与以色列占领者开展了英勇的搏斗。这是一场争取民族权利、独立和自由解放的斗争。
为了反映这场斗争,巴勒斯坦的电影工作者计划编导几部电影,其中的两部由埃及的电影制片厂生产。第一部是电视剧,由一家私人电影公司摄制,名为“爱与石块之战”,已拍摄完毕,将与观众见面。
这部电视剧,由法耶兹·哈贾卜导演,剧组由埃及与巴勒斯坦的名演员组成。发起人是巴勒斯坦的著名演员马哈茂德·赛义德。
电视剧告诉人们,目前这场起义在孕育着广泛的觉醒,斗争的火种已深入人心,一旦时机到来,就会形成席卷整个被占领土的更大风暴。
对以色列占领者的暴行,电视剧在作了无情揭露的基础上,还把他们对巴勒斯坦人的镇压与当年德国纳粹分子排挤、灭绝犹太人的行径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剧中有个女抵抗战士,她不怕威胁,坚决不做以色列居民,毅然投身于起义行列。在斗争中,她与另一名抵抗战士产生了真挚的感情。由于祖国尚未解放,无数同胞仍未回到家园,她并未与她所爱之人建立任何亲密关系,而把深深的恋情暗藏于心底。
剧中还有一个人物,因为阿拉伯人在一九六七年的战争中失利,他曾一度失望而消沉了。但是巴勒斯坦人民现在与以色列占领者的顽强斗争,又使他振作起来,重新参加了战斗。
该剧导演哈贾卜说,这部片子深刻地表明,巴勒斯坦人的起义是为了独立和生存而战,并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亡,相反,将越来越强,直到最后胜利。


第7版(国际)
专栏:

  祖国没有被遗忘的儿女
张孟仪
坐落在克里姆林宫城墙下的无名烈士墓,也许最能透视出苏联人民美好的心灵。
每当我走过这里时,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力量使我驻足。墓碑中央永不熄灭的烈火,那象征着光荣的立体铜盔和军旗,那一束束芳香的鲜花,都会引起我许多思索。“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垂不朽。”每当我默默地背诵着镌刻在墓碑上的这句名言时,我总不由地想起20多年前的一件事。
在这块深红色的大理石墓碑下,长眠着一位普通的战士。他的名字无人知晓,更不知他来自何方?他是莫斯科的工人,还是库班的庄稼汉?是顿巴斯的矿工,还是西伯利亚的渔民?人们只知道,他以鲜血捍卫了莫斯科,为使这座美丽的城市免遭侵略者铁蹄的蹂躏。
“祖国没有被遗忘的儿女,不管他是普通战士或是功名卓著的将军。”1966年12月3日,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5周年之际,这位战士的遗体被人们从远离莫斯科40公里处的一座公墓中移葬到克里姆林宫城墙下阿历山德罗夫公园内。
那天清晨,安放烈士灵柩的汽车缓缓地向莫斯科驶去,在进入市区的高尔基大街路口时,这位战士的灵柩移放到炮架上,由装甲车送往克里姆林宫城墙下的墓地。在灵柩后护送的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以及军队的高级将领。沿途数以千计的莫斯科人聚集在街道两旁向烈士遗体告别,悼念这位不知名的战士。
人们是这么隆重地把他埋葬,而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既没有官衔,又没有勋章的战士。然而,在苏联人民的心目中,他是所有母亲的儿子,所有孤儿的父亲,所有寡妇的丈夫,所有未能成为妻子的姑娘的未婚夫。他是两千万没有从前线回来的战士的化身。
无论是明媚的春天,还是金色的秋天,甚至是白雪皑皑的隆冬时节,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脸上带有稚气的儿童,一对对穿着礼服的新娘和新郎,许多胸前挂满勋章的老战士,向无名烈士墓敬献上一束束鲜花。那芳香的玫瑰、石竹和郁金香,寄托着人民的哀思,凝聚着千百万人挚诚而美好的感情。我想,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赤诚的感情,使人们彼此亲近,从而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凝聚力,激励着人们为实现未来崇高理想而奋斗。
(附图片)
一九六四年五月周总理和布托一家的合影。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之间的女孩为贝·布托小姐,是年她才十一岁。


第7版(国际)
专栏:

  劳务旅游
目前,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劳务旅游已应运而生。所谓劳务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地付出一定劳动,既弥补旅费不足,又可以延长旅游时间;同时通过参加劳动来接触社会底层,从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种旅游特别受到经济能力有限而又想多饱眼福的青年人的青睐。
劳务旅游始于西欧,近年盛行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开展旅游业务的国家一般都设有工作介绍中心,为前来劳务旅游的青年人安排住宿和联系工作。                 
  王杰锋


第7版(国际)
专栏:

  “商品民意城”
唐若水
美国伊利诺斯州皮奥利亚市既无名胜古迹,又无旖旎风光,然而却以“新产品测试城”而举国瞩目。
早在本世纪初,该城就被公认为“最典型的美国城市”。由于该城的人口结构与美国全国的人口结构极其相似(即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外来移民的比例、老年人和中年人的比例等都与全国比例惊人地近似),因而在该城进行的“商品民意测验”往往能代表一般美国人的爱好。本世纪20年代时一种新牌号的汽水在该城民意调查中呼声极高,后来果然在全国打响。自此以后,默默无闻的皮奥利亚市便成了大小厂家关注的中心,厂商们纷纷将它视作新产品是否能行销的“试金石”。
皮奥利亚城的市民也养成了乐于接受采访的习惯,不管调查人是打电话、写信还是面对面询问,他们作答时态度开诚布公。如前不久,他们直率表示对一家著名食品公司推出的两项新产品——排骨三明治和带有墨西哥风味的意大利葱油饼的“不满”,于是该公司不扩大这两种食品的生产,以避免损失。


第7版(国际)
专栏:

  马哈福兹的困惑
周新本
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埃及著名的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现在很为难。
据说77岁的马哈福兹一如往常。他每天上午到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旁阿里·巴巴咖啡馆,边饮茶,边看报,不时地注视着大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和络绎不绝的车辆,希望找到成为他新作构思的线索和人物。
然而,他似乎有点失望了。
“要写一部反映我国当前形势的小说,看来很难。”他说道:“我描写的埃及,那时还年轻,我很有兴趣。而现在,腐败现象已成为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感叹道:“在你拿起报纸的时候,就不会再想看小说。”
马哈福兹这位目睹了首都开罗和整个国家时代变迁达半个多世纪的伟大作家,把今天的埃及比作是一群面临灭顶之灾、拚命在水中挣扎的人。他说,在1981年穆巴拉克就任总统时,这群人没于水下30米,“他把他们向上推了20米,但是现在他们还有10米未出水面。”
目前,埃及面临着物价上涨、职员工资低和负债等问题。在马哈福兹每天接触和耳闻目睹的人群中,多听到有不满之词。怎么写?写什么?他感到困惑,他在探索……


第7版(国际)
专栏:

  形形色色的布
可食布它是以优质的含偏碱蛋白质、氨基酸、果酱以及铁、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合制而成。用这种布制成的服装专供远洋航海、野外勘察、登山探险人员穿用,一旦遇到断粮,布衣就是充饥的佳肴了。
变色布 它是用光敏化纤织成的,可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颜色。在丛林里布呈绿色,在荒原上又变为黄色,其色彩变幻多端,最适宜作伪装服。
吸味布 这种布由英国化学家首创。穿上吸味布成衣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防止其侵入体内。用吸味布制成的窗帘可净化室内空气,用它包装仪器能防腐蚀。
发光布 该布夜晚能发出淡淡的冷光,穿着这种布夜行时,目标显著,可减少交通事故。演员穿着它更增添艺术感染力。
纸布 由塑料和纸浆混合制成,造价低廉,新颖美观。在日本、美国和北欧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穿纸布衣服,因而十分畅销。    
     鲍跃


第7版(国际)
专栏:外国幽默画

外国幽默画 烤羊肉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