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留学归来

祖国在我心中
——访从美国归来的青年教师朱惠东
卢润良
改革开放,我国先后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留学。如今,他们已经或将要学成陆续归来。殷殷慈母情,报得三春晖。他们留学归来,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术,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祖国的四化大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为反映他们的爱国热忱,反映他们的工作、学习和取得的成就,反映他们为祖国富强、同全国人民一道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反映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反映他们的建议和希望,我们特开辟《留学归来》专栏,欢迎大家投稿,更欢迎留学归来的学子们自己动笔,丰富我们这个园地。  —编者—
他,30岁出头,江苏张家巷市凤凰中学教师,魁梧的身材,秀气的脸庞,淡淡的微笑中流露出朴实、睿智,显得温文尔雅。他就是今年春夏之交国内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期间从美国归来的青年教师朱惠东。
他是苏州大学81届外语系毕业生,在家乡中学从教已近10年。1988年,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AFS”培训中心邀请,赴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文化交流活动。8月,他被指定到康州华林福特成人教育中心报到,亲身去体验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学习语言知识,并把祖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介绍给美国人民。
在美国的课堂上,朱惠东向来自世界各地的高中生介绍中国;在著名的国际飞轮俱乐部,在肯尼迪就读过的丘特私立高中,在州里举办的英语教学研讨会上,他登上讲台,作了精彩的演讲报告。“我站在这里,我代表的是中国人!”朱惠东一次一次讲课,博得了人们的掌声和称赞。半年后,学校校长直觉朱惠东有才华,非常钦佩这位非英语国的英俊教员,打算把他留下,当作他校的正式教师……
时轮转到了1989年5月。他和同去美国的60名教师回国日期就要到了。可就在这时,国内学潮风起,美国新闻媒介遥相配合。5月13日,朱惠东旅游回康州,一家报社记者在等候他。朱惠东明确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你说学潮是‘自由’‘民主’的最具体要求,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们国家需要稳定。请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学生的天职就是读书。中国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每年起码得花10个农民的辛勤劳动。我盼望我的同伴们能珍惜时光,用脚踏实地的行动爱护自己的祖国。”消息第二天见报后,朱惠东的同事、友人及学生都说他回答得好。
6月4日,北京平息反革命暴乱。美国众参两院发布特别令:所有在美的中国学生或访问学者,签证可顺延一年。办理手续最快的只要2小时。房东夫妇执意不让他走。校长在教育中心给他留了职位,每小时给17美元的酬金。社区的官方人士也赶到他住处挽留他。华人饭店一老板娘反复劝他:“留下吧,在美国呆上一年,获得一笔财富,回国可享用一辈子。眼下国内局势又乱,何苦呢?”
朱惠东心潮起伏。他想到,继续留下,无论对他的业务还是经济都有着相当的好处,而且他在那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又学会了驾驶小汽车。但他更想到,面前展现出的这条看似玫瑰色的花径,他是无论如何不能走的。因为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那就是对自己祖国的爱。祖国呵,你有着永恒的魅力。再好的物质条件也难以代替神圣的精神渴求。“我是农民的后代,是党的甘露乳汁哺育了我,我的一切全属于党”。他决定摒弃一切,作归国之计。
入夜,欢送会上,朱惠东和美国朋友把酒叙怀,他深情地说:“祖国培养我多年,我要用知识为她服务。金钱,并不是每个人都把它看得至高无上的。请朋友们理解我。”说着,他拿出一面久藏在身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告诉大家:“在我离开你们之前,送上这份心爱的礼物,表达我对美国人民的感激之情。有人曾经问我,这旗的颜色和五星表示什么?我说,这红色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是我们民族勇敢、坚强、蓬勃向上的象征;而旗面上的五颗五角星,则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向着共产党。现在,美国朋友很关心中国的前途,《美国之音》说,中国共产党已不存在了。不!我坚信党永远会领导人民前进,红旗将永远鲜艳,永不褪色!”一席话,使在场的20多位美国朋友深受感动。“AFS”协会主席把红旗紧捧在胸前,说:“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谢谢你惠东!你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今晚回家就把它端挂在正厅里。”
1989年6月25日,朱惠东忘不了这一天。他说,那天9时30分,在纽约机场,一架乳白色的波音客机呼啸腾空而起。机舱里,他带领的华东组10来个同行年轻人(朱惠东任华东组组长),都情不自禁地喊着:我们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房东夫妇刚才惜别时的形影在他眼前晃动:“惠东,上机前1分钟,你还可以突然改变主意留下,即使到了旧金山,中途留下,我也会驱车来接你。”谢谢美国朋友的好意了。客机越过色彩迷离的纽约都市,穿过翻滚的云海激浪,直向太平洋西岸的中国飞去……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52名硕士生、本科生带着迷茫走进国家人事部,三个月后,他们却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因为他们经历了一次——
净化心灵的社会实践
胡素娟
大学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前,到基层进行锻炼,是培养建设四化的合格人才,促进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一条重要道路。今年分配到国家人事部所属事业单位的52名大学毕业生通过实践锻炼,精神面貌都有了显著变化。
军营中的反思
这52名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来自全国19所大学。他们的特点是:学位高——硕士研究生40人,本科生12人,以社会科学专业为主;年纪轻,除2名30岁以上外,其余均只有20余岁;参加社会实践少,有20多名学生在念大学本科时,参加社会实践不足60天,其中有的还是空白;政治思想上不够成熟,有少数学生随大流,人云亦云,参加过学潮,即使没有参加的,也同情过学潮。
针对这些特点,人事部领导决定从入部教育抓起,首先组织同学们去接触社会,端正思想认识,提高政治觉悟。
7月24日开始的军训生活为第一阶段。同学们来到正在执行天安门戒严任务的解放军某部炮团驻地,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由解放军官兵担任班排长给予指导。官兵们对同学们倾注了深厚的爱,他们用亲身经历戳穿了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谣言,结合人民军队的宗旨、性质和任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严和爱溶化了同学们初来时的冷漠,提高了参加军训的自觉性。这支“学生军”的军容、队列,“内务卫生”大为改观,组织纪律观念大大增强。同学们和官兵之间架起了理解的桥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21岁的郭红满怀激情地写下:“如果说以前对军人的理解仅限于空洞抽象的概念,那么这次则是真实生动的心灵震颤。由陌生到理解,由怀疑到信赖,我完成了一次思想转变,并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21份入党申请书
进行社会考察和劳动锻炼是入部教育的第二阶段,军训生活结束后,同学们来到四川省攀西地区,爬山涉水,考察了8个单位的17个部门,请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理论教员讲单位发展变化史,讲个人成长史,讲马列主义基本观点。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他们了解到,这里14年间高速实现了卫星升空、卫星返回地面、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等3次重大突破。从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世界上最大的提钒炼钢基地攀枝花,使同学们感受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可贵。从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同胞摆脱奴隶社会的枷锁,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的翻身史,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就是好。在四川冕宁县、盐边县的彝海乡和高平乡、永兴乡、傈僳族乡,同学们目睹了这里的乡民生活还十分艰苦、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现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学们说,比生活,我们感到惭愧,比义务,我们感到内疚,比责任,我们感到沉重。他们由衷地思考着一个越来越明晰的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祖国的今天,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无私奉献。
入部教育3个月,社会实践的体验和锻炼,对大学生的思想转变产生了很大作用。学生中的21名团员全部提出了入党要求。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生赵显惠,来自吉林大学的研究生何易在入党申请书上对自己一度在信仰上的动摇作了反思。赵显惠激动地写道:“对照他们,我过去那种只求独善其身,做个正直的人,入党不入党无所谓的想法差距太大了。”何易说:“共产党内的极少数败类和蛀虫,并不能改变整个党的性质,抹煞不了党的光辉和功绩。”从21份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中,可以令人欣慰地看到,同学们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强和完善,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学们真诚地说,正是基于对党的无限信仰和信赖,我们才郑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这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31名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自身修养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党性观念。辅导小组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加强了制度化建设。严格制度化的约束,使党员的模范作用落到实处,他们吃苦耐劳干在前;关心同志走在前;集体荣誉争在前。
沉痛的教训
价值观的转变还集中表现在对学潮的认识上,同学们对照考察中的所见所闻,自觉拿起辩证武器,解剖自己思想中一度曾产生的动摇、狂热、偏激。
杨立谦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硕士研究生,他感慨地说:“参加社会实践,工人农民对动乱深深担忧和反感使我深思,与工农感情上的接近,使我开始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潮发展成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是违反人民心愿的。”
许多学生运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自己的思想。
吉林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于云江认识到:“如果说国际大气候是这场动乱产生的外因,国内小气候是内因的话,那么对个人来说,无论是国际大气候还是国内小气候都只是外因,而自身的思想状况是内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我们之所以能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所影响,对‘和平演变’的阴谋浑然不觉,放松或丢掉了阶级斗争这根弦,对在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失误不能正确的分析和认识,进而对社会主义制度感到茫然,对党的领导有所动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身的免疫力不强,缺乏用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分析鉴别是非的能力。”
价值观念的转变,还表现在同学们开始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否定过去的“等价交换”以及“少奉献多索取”的错误观点上。
他们说,与工人农民解放军相比,我们大学生有三不如:一是我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基础不如他们那样牢固、坚贞。二是我们的思想境界不如他们那样高尚。他们崇尚的是“无私奉献”,而我们讲的是索取,要的是等价交换,斤斤计较的是个人得失。三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如他们强,他们既有忧患意识,更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表现在爱国、爱厂、爱岗的一致性上。而我们仅有危机感,缺少建设意识,我们总是习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一切,看待一切,品头评足,想得多,说得多,干得少。
全方位的反思,激起了同学们下基层锻炼向普通劳动者学习的热情。
在攀枝花钢铁公司劳动期间,同学们带着长途跋涉的疲劳,在高温、重尘、高危、高强度的艰苦岗位,拜工人为师,与工人同甘共苦。他们用汗水和真诚赢得了工人们的信任,得到了许多工人师傅的好评。
攀钢总经理赵忠玉说:“看到这批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面貌,我们仿佛看到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又回来了,培养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健康成长,是工人阶级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
目前,3个月的入部教育结束了,经过认真总结思想收获,没有3年基层工作经历的44名大学生已于11月23日赴武汉钢铁公司继续锻炼。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娃娃参加点劳动好
今年麦收当中,开封市50多万家居农村的中、小学生办了一件大好事,利用假期参加田间复收,拾麦217.4万公斤,折款213.9万元,用于改善教学条件。
教师出身的开封市副市长茹建国同志,针对连年农业丰收,农民普遍不重视复收,抛撒粮食现象严重的情况,建议开封市政府发出“组织学生参加复收”的通知。各县、区、乡政府和学校领导比较重视,广大教师积极组织和带领学生坚持拾麦复收。通过拾麦活动,使少年儿童普遍受到一次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品德教育;其收入全部用于改善教学条件,缓解了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 (刘毅光)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实际是最好的课堂
本报记者 王娜梅
思想品德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成为人们所注目的焦点。北京55中从1981年起经过近10年的德育实践,深刻地体会德育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并将中学德育面临的实际概括为社会实际(国情及政治的和意识形态多方面的因素及其对中学生的影响)和中学生的人生实际(心理需求、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和不同的表现层次)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党课与系统规范化教育
在批评马克思主义几乎成为一种社会时髦的近几年,55中坚持举办了两期业余党校和四期党课夏令营。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等各方面条件,要求他们通盘阅读马列经典著作,显然是不现实的,老师们选择了读一本原著、讨论一个专题、做一次辅导、搞一次社会调查的方法,读《共产党宣言》的有关章节,讲《探索者的足迹》,讨论“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看农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读《青年运动的方向》,讲《人类自我意识的由来和发展、归宿》,讨论“八十年代青年的方向”,看先进模范人物的成长道路;学习 《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讲“风风雨雨三十年”,讨论“四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发展等。在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的教育方面,55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变零散的随机的教育为原则规范化教育,也是55中的经验之一。55中始终坚持周一全校集会升国旗、校长讲话制度。并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贯彻《中学生行为规范》双百分竞赛活动,并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规定了各年级教学的侧重点。同时学校又制定了初一远足、初二一日营、高一军训、高二学商、学工的常规教育制度。开设了初中法纪常识讲座,高中“民主与法制”系列讲话等等。这些教育活动和措施,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化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了良好的作风,树立了爱劳动的观念,形成了尊师爱校的风气,使学生初步养成了文明习惯。
走出校门看世界
学校坚持每个学期、每个寒暑假都带学生走出去,到工厂、下农村、去商店、下部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活动。这种活动的作用胜于教室中的教学。1985年学生到延庆农村搞社会调查,亲眼看到一间简陋的教室里,竟坐着属于5个年级的24个小学生时引起震动,他们说:在这里我们才想到四化的艰辛,想到自己身上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怀柔、房山,同学们目睹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小楼林立、文明富裕的新山村时,亲身感受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正确。
教师们在德育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广大学生是爱国的,只是由于他们看到了一些社会阴暗面,听到一些人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渲染和鼓吹,对他们的爱国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消极心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才能使其产生爱国行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所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讲文明古国、四大发明、历史悠久,辉煌历程学生是不满足的,也不易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办展览、集会讲演,讲历史、讲未来的教育远远不够,必须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认同,使中学生转变消极情绪,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热忱。他们带学生到张家口地区农村,到山西吕梁山区的农村搞社会调查。在农村看到有的家只有一床棉被,同学们感触颇深,他们说:“真没想到还有这样落后的地方,在北京看着那些高楼大厦,以为四化建设并不困难,到这里看一看才感到改革的重要,感到振兴中华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说着,他们有的脱下了自己的外衣,有的连夜草拟出扶贫方案,尽管这些举动还未脱离稚气,但他们的一颗颗心却开始变得火热。走出校门,使同学们也走出了思想观念的误区,对中国最基本国情的了解,使同学们重新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己。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抗癌中药走向世界
——“天仙胶囊”问世记
本报记者 艾笑
国家科委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的第一个抗癌中成药——复方天仙胶囊11月10日通过了验收。这个抗癌谱较广的全中药复方制剂,对动物及人的体内和体外癌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癌瘤,如食道癌、胃癌等作用更佳,还能减少癌细胞的血行和淋巴转移及癌性疼痛。服用它,配合放疗和化疗,可提高放疗、化疗效果。电镜观察已证实,手术前预服此药,可导致癌细胞坏死和变性,使癌肿明显变小。
17年前,王振国这个没有学历的小人物,根据祖国医学“邪去正方安”的理论,结合近代医学对中草药抗癌作用的研究,用天花粉、威灵仙等20余味中草药配制了“天仙丸”,给恶性肿瘤患者服用,效果很好。专家们发现后十分重视,1986年初天津医药科学研究所和中医研究院北京广安门医院与其开展了民间合作,在全国14个医疗科研单位进行了189例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观察,给予肯定。当年国家科委、财政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对其研究成果做出阶段性鉴定,并正式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从此,这项研究扩大到包括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在内的国内外25个医科研究单位,临床例数达800余。
复方天仙胶囊与一般化疗的西药不同。它具有攻邪而不伤正,养正而不助邪的中医药特色,引起国际医药界的瞩目。自1988年9月我国卫生部批准生产后,美国、西德、日本等24个国家的3万多例癌症患者服用后,都获得了满意疗效。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不畏艰难的周裕纲
王子强
他,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连获1988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广州国际专利及技术展览会金牌奖、轻工部科技活动周金龙腾飞奖和河北省省长特别奖。奖牌金光闪耀,人们可曾知道奖牌获得者——周裕纲老人多年来为此付出的代价和他走过的艰辛道路。
面对洞庭湖,他动情了
1969年,周裕纲一家跟随设计院,从首都下放到湖南岳阳造纸厂。看到坐落在八百里洞庭湖畔的造纸厂一边耗用着湖里大量清水,一边又把滚滚的浊水排向湖里,大片湖区遭受污染。他心疼了,萌发出要治理造纸污水的念头。
从此,他全身心地投身试验。夏季酷热,他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坚持工作;冬季寒风凛冽,湖边有时结冰,他把老棉袄往身上一裹,踩着水和泥,提着热水化冻取样。大风把棉帽刮落到排水沟中,前来送饭的女儿吓得直哭。人们也劝他停一两天再试验,周裕纲却固执地说:“科学实验容不得半点疏忽。天气不好,正好观察各种因素对斜管沉淀效果的影响,从中筛选有用的参考数据。”
中国人咋不行
生产性试验基本完成,新的研究课题亟待展开。正在这时,一连串沉重的打击落在周裕纲身上。先是岳阳造纸厂的技措费被取消,切断了试验经费来源。接着是家庭矛盾加剧,调解无效,老伴和他离了婚,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要他照顾。最使他难以承受的是,由于意见分歧,岳阳造纸厂和他所在的专业组领导不准他再去现场搞实验了。
周裕纲四处奔波求告。
在写给省领导、省政协的信里,他剖心直书:“中国人要在地球上站起来,没有科学技术是不行的!我是党和国家一手培养成人的,带着工资上了大学,学了技术,现在还可以在科研上做点工作,为什么要……”
在上级派人调查此事过程中,有人说:“周裕纲要解决的问题,外国专家都没有解决,他能行?”可周裕纲的回答是:“外国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人不一定不能解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把这项研究坚持下去。”
自己动手,艰苦奋斗
经过认真评议,湖南省经委、省环保局很快为周裕纲研究的课题立项、拨款,支持试验继续进行。在衡阳市西渡造纸厂工地上,各项试验很快地顺利展开。
那个像变魔术一样能把浮油、浮渣和令人十分头痛的微气泡,轻易清除的隔板净化池;那个采用了湍流碰撞,设置了整流墙,实现了一池三用的整流箱;那个经过简单、巧妙地改进,提高了浆料回收浓度的积浆斗;还有那个神通广大,一个部件五种功能,被人们称作“悟空头”的小套管,都是在这里精心构思,精心制作,先后投入使用的。
在制作众多部件中,数加工心胜部位——同向流分离器最困难。人家不愿加工,周裕纲横下一条心,自己动手干!他找到一家靠近大工厂的乡办小厂,借用大厂的技术力量一起攻关。边学边干。就这样,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周裕纲带领一帮热心的师傅,硬是把同流分离器“抠”了出来。造福国家造福社会
1987年7月30日,湖南省轻工厅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聚会西渡,对运行了两年多的造纸车间综合排水回收利用新工艺、新设备进行了省级鉴定。结论是:工艺流程新颖合理,技术先进。整个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少,运行费用低,环境效益明显。吨纸耗水量、回收水的质量和浆料回收率三大主要技术指标,都超过了国外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
对比资料表明,80年代初国外采用封闭循环工艺,造1吨纸需耗用新鲜水20吨,而采用周裕纲的工艺、设备,最多只需用新鲜水3吨。而且回用水浑浊度大大低于美国一家有名的国际造纸公司规定的浑浊度。国外木浆造纸,浆料易回收,回收率最高为90%,而用西渡的工艺、设备,适用我国草浆造纸废水,浆料回收率在96%以上。保定第一造纸厂引进周裕纲的工艺,仅节约水一项,一年就可节约40多万元。加上其它收益,投资不到一年就可收回。刚刚从瑞典引进造纸设备的丹东造纸厂,也算了一笔帐,用这套设备处理来水后造的纸,质量可以上一个等级。一年下来,仅此一项收益即达六七百万元。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北京市少年宫图书馆的老师们精心挑选了几千册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图书,定期送到交通不便的学校。瞧!宣武区广义街小学的孩子们借到喜爱的图书,正在争相传阅。
李岩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