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经典剧目的保留与创新
——与夏淳就重排《雷雨》问答
张大农
夏淳是焦菊隐先生的同事和弟子,曾合作执导《茶馆》等剧,而今已是北京人艺的元老。当年人艺《雷雨》剧组的演员,如今最年轻的也已年过半百。而《雷雨》——这部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这棵在舞台上的艺术生命之树该如何使之常葆青春呢?
记者:夏老,现在人艺重排《雷雨》,是不是因为眼下没什么戏好演才去翻箱底?
夏淳:不是。人艺这次排演《雷雨》主要是出自以下考虑。首先,人艺作为我们国家的一流剧院,应该有尽可能丰富的保留剧目供人们观赏。这几年,我们排演了《洋麻将》、《哗变》等一批外国优秀剧目以及《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等新剧目,相对而言,像《雷雨》这样的经典剧目反而演得比较少。在国外,莎士比亚、契诃夫、席勒、奥尼尔的剧作在他们本国都是剧院里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实际上,不断地发掘本民族经典著作的宝藏,更深、更新地解释她们的内涵,这也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设想,今后在排演新戏和外国戏的同时,每年拿出一两台保留剧目。《雷雨》就是我们实现这个设想的第一步。
其次,现代戏与演员的生活比较贴近,角色的感情相对来说容易体验,演员在舞台上有时连生活步态都无须改变。而优秀的经典剧目则可以从各个方面锻炼我们的青年演员。这次排演《雷雨》,剧组里大部分演员都是年轻人。
记者:许多观众可能已经看过不止一次《雷雨》了,对剧本很多人是非常熟悉的。如何使这样的保留剧目翻出新意依然吸引人呢?
夏:这就取决于导演与演员再创造中舞台处理上的创新了。一部优秀的剧作,给导演和演员留有广阔的艺术处理空间。同一角色甚至同一动作,在一些优秀的演员那里可以演出迥然不同的光采。对导演来说也是如此。会看戏的人都懂得,一出戏的魅力主要是在舞台上,好戏可以千变万化。当然读剧本也是另一种享受,但与在剧场看戏还是不一样的。
记者:这次重排的《雷雨》,与已往的有什么不同?
夏:过去演《雷雨》,在导演思想上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容易从意念出发,有些人物关系处理得比较直露和简单。这次我要求把剧中每个角色都当做具体的“人”来研究和看待,深入挖掘每个人物的身世和经历,进而完整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例如繁漪,我们设想她出身于苏州一个旧式的诗书之家,家道已经中落。父亲溺爱她,希望她嫁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教她琴、棋、书、画,她也有些文化和艺术天份。在嫁给周朴园之前,已经是个老姑娘,有点高不攀、低不就。周朴园有地位、有阅历,就合了她的意,但婚后发现所遇非人。在她的生活中,很少接触男性,这使得她危险地选择了周萍,并在周萍那里第一次真正得到爱情的满足。关于周朴园,过去只是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模式规定他,只表现他的残忍和专横,这当然是个主要方面,但我们发现这个人物还有其他一些侧面。譬如,他毕竟是受过西洋教育的,这会给他的举止风度留下印痕。因此,这次我们把周家的客厅设计得比较洋一些,我们还在他准备会客的细节上强调他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当他在深夜独自一人静坐客厅时,也会对侍萍的照片和儿子周冲流露出一个人需要有的温情。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他所留学的德国与英、法等国不同,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俾斯麦的统治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对把握周朴园的性格也是意味深长的。此外,我们认为,在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依然有一缕旧情,这可以从剧情中很多细节得到表现。曹禺先生也曾说,人的初恋是一生中最难忘的。在其他角色和细节上,我们也有一些新的解释、发现和发挥。
记者:看来,对经典剧目的解释应该有一个自由度。按照某种理论,原著作为一个文本,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拆解和阅读,这里有时代和社会风尚的不同,也因人而异。绝不能形成永久性模式。一个浅近的例子是,前些年中国举办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的莎剧较之现代西方的莎剧,更显欢快和明朗。一些西方人士看了演出也同样认为赏心悦目,令人信服,尽管今天他们自己的莎剧演出大多是色调灰暗、冷隽的。
夏:现在西方人对经典剧目的解释比我们要自由,他们有时让哈姆莱特穿着现代服装上台,台上的士兵也全副现代武装。当然这也是一种方法。我个人主张还是要尽量忠实原著。对优秀的经典剧作的阐释应该是呈放射状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可以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去观察,各自有所感悟。有人可以从形式上变化,以适应今天,也有人可以追寻原作最初的精美与完整……至于有人将原著改变得面目全非而仍要挂原著的牌子,我以为这就超出了我们关于“经典剧作”的话题了。现在,我院中年导演林兆华为中央实验话剧院排的《北京人》即着意表现一种人类的意识,在舞台设计和表演上也都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这也是一种处理,也是允许的。
记者:下个世纪舞台上的《雷雨》和《北京人》大概与今天的又会有所不同吧?正如我们设想当年的莎翁看今天的舞台一样。
夏:历史地看是这样。因为历史的发展固然有其必然,但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否则就没有戏剧。
记者:谢谢。(附图片)
(插图 鄢修民)


第8版(副刊)
专栏:

敲核桃和打西瓜
田方
我这里讲的是兵法,不是讲吃法,又想联系起来探讨一些经济问题。
1947年4月,那是在强敌压境之下,党中央撤离延安,驻守在陕北靖边县青阳岔的时候,处境十分严峻。面对敌我10与1之比的强弱悬殊的局面,如何扭转?这个仗究竟怎么打法?我们心里是没有底的,不能不焦灼不安,议论纷纷。正在这时——1947年4月6日,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同志和政委陆定一同志,就在司令部驻地的一块场地上,对中央机关全体人员作了一次政治动员。当时,我也是在场听众之一。任弼时同志的讲话,已详载于1986年7月20日人民日报的《任弼时同志在转战陕北中的风范》一文,这篇文章,勾起了我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十倍于我的敌人胡宗南部队23万人,侵占延安以后,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当时,我军以一小部分队伍暴露敌前,佯装往西北方向撤退。但正当伪中央社广播宣称:“共军往安塞方向溃退,国军正追击聚歼中”的时候,我西北野战军主力部队恰在延安东北方向青化砭设伏,一举歼灭了胡宗南132旅。我军受陕北人民拥戴,军民关系如鱼水,所以我军行动敌人一无所知;而敌军行动,我却了如指掌。陆定一同志就是在这个环境下讲话的,他说:
20多万敌人在延安地区缩成一团,我们是无法消灭它的。但是,只要它拉长战线,继续北侵,就必须在漫长的战线上沿途分兵设点驻防;只要它主力前侵三天之内无法回兵救援,我们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它点上立足未稳的小股敌军。这就叫做敲核桃战术,一口吃掉,吃了就走,再捕捉下次战机。这么来回几个回合,疲劳敌军,消磨敌军士气;而我军则就地隐蔽,以逸待劳,就可以抓住战机,争取在运动中歼灭大股敌军,积小胜为大胜,这就叫做打西瓜战术。也就是敌我力量对比,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不久又经过胜利的蟠龙战斗,5月间在安塞县真武洞召开万人祝捷大会,宣布党中央、毛主席留驻陕北和陕甘宁边区军民共同奋战,全边区士气民心为之大振。
八月间,著名的米脂沙家店战役胜利转折,我军势如破竹,西瓜越打越大,困守延安的胡宗南部队,不得不于1948年4月21日弃城南逃。延安,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全国战场的形势,大体也是不知道打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核桃,以至逐步发展到打了多少大大小小的西瓜,最后才打了辽沈、平津、淮海三个最大的西瓜。
战争和建设是两码事,不可硬性类比;但其中有不少哲理与科学规律也有相通之处。
日本人早就学习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以指导其经济建设。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在研究、著书立说,怎样把孙子兵法运用于经济管理。中国丰富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既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军事辩证法,又发展了现代战争的辩证法。愚意以为,重温陕北战场从敲核桃到打西瓜的战略战术,对于今天的四化建设,我想不无有益的启示。当前,面对治理和改革的任务,面对资金、物资与人才等实际困难,面对重点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应当努力做到既要实现四化宏伟目标,又要创造一个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方天画戟的文化内涵
峻骧
戟在唐代已成为门戟队仪,但并不是完全从战场上消失,唐将薛仁贵就是使戟的名将。戟术作为武术器械舞练的套路,却多年少见,近几年发掘传统套路时,又发掘出了一套南阳戟术,戟谱中反复提示戟取龙形之意,谱曰:“此戟本是一条龙,张牙舞爪向前行,戟法好比龙探爪,回去总是奔前胸,青龙低头托戟势,叼住对手不放松……”龙戟、蛇矛、虎刀、鹤剑……兵器上的象形招式,正反映了东方人体文化本体特征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本体特性:象形取意性。
不管是传统武术、民间舞蹈,还是戏曲表演,都普遍存在着象形取意性。“象形”就是以人体动作,摹拟客观事物的形象,最多的是飞禽走兽、花木鱼虫,也有云雷湖海、山河金石等自然物象,甚至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想象中的神佛灵物,抑或是人的特定形态处境,如醉拳、醉剑是像醉酒之态。四川的跛子拳,则是像残疾人之武态,京剧传统剧目《打瓜园》中陶洪的表演亦是此类。
“取意”则是指象形动作中含蕴的意义,象龙形的武术和舞蹈是取其升腾变化的精神意义,有名的螳螂拳法,则是取勇敢的昆虫螳螂双刀交选进击的攻防技术之招法。世界人体文化中,象形者甚多,而既能象形而又取意者则甚微。而中国的舞蹈、武术和戏曲传统技巧中却都有象形取意的悠久传统和丰富遗珍。这也是东方人体文化能卓然而立、自成体系的原因之一。有人说没有象形取意,就没有中国武术,这说法并非夸张;以练气养生为主的气功,同样如此,先秦时代的“熊经鸟伸”、东汉华陀创造的五禽戏,自不待言,就是现代人创造的一些功法,如“鹤翔桩”、“大雁桩”和刚刚兴起的清华大学推广的健美减肥气功疗法的主要功法“玉蟾吸真功”和“玉蟾翻浪功”也都是对有冬眠功能的青蛙的形象取意。
少数民族的人体文化中,体现象形取意的文化积淀更为深厚,傣族的孔雀舞、孔雀拳术;壮族蚂?舞蹈系列和蚂?武术系列——蚂?拳、蚂?刀、蚂?棍等等,更形成了一个渊源古老、影响至深的独特文化现象。
武术中的蛇拳、虎拳、金狮拳等象形拳法,象形取意自不待言。一些并没有完全以象形物编创的拳术中,亦有许多象形动作,如“八卦掌”中有“青龙返首”、“鹞子钻天”、“白蛇伏草”、“燕子抄水”、“凤凰展翅”、“猛虎扑食”等象形动作;太极拳的“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更是大家熟悉的。
当代许多舞蹈创作,也常用象形取意之法,如贾作光脍炙人口的“雁舞”、“海浪”等。
戏曲套型表演所总结的龙、虎、豹、象、熊、牛、狼、鹅、鸡形和五毒戏,都是结合人物行当、性格特色,以动物之形,取意求神而成,成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特色。
象形取意的形成,渊源古老,既是图腾崇拜的遗存,又是仿生学的萌芽。图腾崇拜是世界各民族都经历过的原始文化时期,为什么单单在中国形成了如此丰富的象形取意之人体文化呢?这既与东方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美学的师法自然、师法造化有关,更主要的是独特的动物文化观的影响。
(下)


第8版(副刊)
专栏:

老师
潘建立
是升起在讲台的太阳
照耀着明天的希望
所以
一代代红领巾
沿着你洒满智慧的光芒
——满注时代的
信念和内涵的道路
走进了你梦中的
企盼和理想


第8版(副刊)
专栏:

卫士[中国画] 陈玉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