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俄罗斯之冬
张孟仪
在蔚蓝的苍穹底下,
像条华丽的地毯,
白雪在铺陈着,
迎着太阳闪着光茫;
透明的森林黑光隐耀,
枞树透过冰霜射出绿光,
小河在冰下面流淌。
俄罗斯冬天的早晨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每当我重读普希金这诗篇,便引起无数的遐想,仿佛又回到那辽阔的俄罗斯大地,又看到了那一望无际的林海雪原,那一排排婷婷玉立的白桦林,一道道茂密的绿色屏障……
俄罗斯的冬天是一个奇丽、洁白的世界。严寒不仅向人们施展其威严,也给人们带来欢乐。俄罗斯的冬天来得很早,有时10月刚过,那鹅毛般的雪片就从湛蓝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冬天的俄罗斯乡村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排排木头农舍添上五颜六色,屋顶上盖满了白雪,红白、绿白相间、色彩对比强烈、由各种图案和花纹雕成的窗框也镶上了一层洁白的花边,简直就像一个庞大的工艺品。
一层大雪之后,莫斯科城银妆素裹。从列宁山的至高点极目远眺,整座城市变成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街道两旁的树梢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在冬夏常青的松树上栽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幻影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那洁白宁静的世界,湿润清新的空气,确实令人心旷神怡。
苏联人是严冬的鉴赏家。冬天开始,男女老少纷纷到户外活动,有的背上滑雪用具到郊外或乡间,在阳光斑驳的白桦林里滑开了。垂钓爱好者们则在已经冰封的河面上凿洞钓鱼。而被人们誉为“海豚”的冬泳爱好者们,则在零下30摄氏度的气温下在莫斯科河浮冰间畅游。在公园里,只需花上几个卢布就可以乘坐一下马车或雪橇,领略一下俄罗斯的风情。
每年12月底至1月初举行的《俄罗斯之冬》艺术节,就像这个洁白世界中的一个百花园,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游客。艺术节期间全国艺术精英荟萃,从格林卡的古典歌剧到现代的通俗音乐;从柴柯夫斯基水晶般的古典芭蕾舞剧到充满浓郁的俄罗斯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从传统的革命题材的话剧到针砭时弊的政论性剧目,给人们提供了丰富而充实的艺术享受。像《天鹅湖》、《睡美人》、《茶花女》、《伊万·苏萨宁》、《叶甫根尼·奥涅金》、《卡门》等长盛不衰的剧目更令人百看不厌,使人感到俄罗斯文化的深厚根基和巨大的凝聚力。
也许是因为冬天锻炼了人们适应自然抗拒严寒的能力,使他们在沉寂的大地上获得生机和享受,因此人们对它有着特殊的厚爱。按苏联的传统,每年2月最后一天举行“送冬节”,人们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游园或各种体育比赛。街道林荫道或广场上,俄罗斯茶炊喷发着热气,人们欢乐之余在小摊上喝上一杯热茶,品尝那焦黄酥软的俄罗斯煎饼,其乐无穷。这种热气腾腾的气氛驱散了寒气,使人感到春天即将降临。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中国之“花”将装点蒙古人居室
吴耀奎
千百年了,蒙古人民以游牧为生,住在蒙古包里,居无定处。近几十年来,随着蒙古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蒙古人民逐步迁进楼宇新居。在首都乌兰巴托,各种楼群拔地而起。政府机关等职工已基本住进楼房。其卧室、会客室、厨房、卫生间等装修、摆设都很讲究。于是,用花美化家庭,已成为蒙古人民生活的必需和乐趣。
然而,对于生活在全国平均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仅为2.7摄氏度、无霜期不足百天的高寒地区的蒙古人民来说,企求室外养花只能望天兴叹,无奈,他们只能在室内养植阴性花,以美化和调节生活。
随着对外开放,蒙古年轻人的礼节逐渐从以传统敬献哈达为最尊贵转向赠送鲜花。可是市场上的鲜花供不应求,且价格日益高涨。一枝野菊花的市场零售价为蒙币3图格里克(约合1.75美元),而一枝月季花的售价则高达5图格里克。鲜花在蒙古实在太宝贵了。如果按照蒙古人送礼送单不送双的风俗习惯,赠送3枝月季花需花5个多美元。
我国生产的涤纶和塑料等人造花过去没有对蒙古出口。最近中国工艺品赴蒙贸易小组带去一批我国湖北天门人造花工厂生产的单枝花和花果盆景。样品展出后,立即受到蒙古各方面人士的赞赏,认为我国人造花品种多、造型真、易冲洗、不褪色、不变形、耐保存,价廉物美。蒙古杂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表示,打算去湖北该厂访问,以便选购所需品种。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自行车在丹麦
士平
初到丹麦,我惊讶于这里的自行车多。
我曾有幸到过欧洲的不少国家,但触目皆是汽车,自行车极难见到。丹麦的情形就不同了。在这里,你只要出门,随处都可以看到自行车。在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停放在街边、停车场内的自行车更是比比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行车与汽车同领现代代步工具之风骚,是丹麦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特色街景之一。
不过,在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那阵,自行车在丹麦也一度备受冷落,大有完成历史使命从此销声匿迹之势。七十年代初的那场石油危机使自行车重返丹麦街头。当时,石油价格飞涨,西方经济呈现危机,不少丹麦人出于无奈,不得不重新跨上自行车。然而,人们很快发现,骑自行车经济,轻便,安上加快轴在市区行车,其速度也不在汽车之下。除此而外,骑车还是一种良好的身体锻炼。于是,骑车风日盛,并且至今不衰。
今日,对于许多丹麦人而言,骑车早已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把它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他们骑车上班、上学、上街,在气候宜人的夏天是如此,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也是如此。甚至骑车参加招待会,出席晚宴也不乏其人其事。
政府从缓解交通和减少污染的角度考虑也鼓励人们骑车,为此还拨出款项在城市的所有主要街道都修建了自行车专道,街左街右各一道,宽约一米,夹在汽车道和人行道之间。甚至郊外的不少公路也修筑了自行车道,曲曲弯弯,绵延无尽,公路有多长,自行车道就有多长。
此外,增加红绿灯设施和在城市开辟自行车停车场所。丹麦的交通信号灯一般要比其他国家多两个装置,一是专管公共汽车的横竖道信号灯;二是专管自行车的小型红绿灯。按照交通规则,在路口,公共汽车和自行车享有先行权,其他车辆必须礼让,否则就是违反交通规则。
丹麦一共有多少辆自行车没有确切的统计,一份材料估计在二百万至三百万辆之间,与私人汽车数量差不多。丹麦全国人口为五百万,也就是说,每二人中就有一辆自行车。由于骑自行车的人多,丹麦的自行车运动比较普及。在去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丹麦一共获得两枚金牌,一枚是传统强项航海,另一枚就是自行车了。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偷漏税曝光
王湘玲
日本约有2.7万个注册资金在1亿日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据日本大藏省统计,在1988年7月—1989年6月财政年度,这些大企业申报的收入总额是33兆2673亿日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税务厅调查发现,这些大企业在本财政年度偷漏税高达4895亿日元,也打破了历史最高纪录。
税务厅曾对申报内容有疑点的4685家公司进行税务检查,发现其中的4577家公司有偷漏税现象,占总数的97.9%。
据分析,在这些被检查的公司中,造假帐的有1024家,隐瞒收入共471亿日元。
有的公司为了逃税,与海外分公司签定假合同,转移帐目,还有的公司把酬金作为借贷金申报,以期逃避交际费的课税。
这些公司为了逃税,真可谓绞尽脑汁,用尽心机。
目前,这些大企业日趋严重的偷漏税现象,已引起日本有关方面的关注。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非洲人爱动物
熊善吾
非洲人爱动物。这是一位非洲企业界朋友告诉我的。他说,有动物图案的商品在非洲就是好销。
经他这么一提醒,我注意到在非洲市场上的“动物”可真令人目不暇接——虎,豹,猴,大象,鳄鱼,牛,羊,马,河马,斑马,猫,狗,兔,长颈鹿,鸡,鸭,鹅,鸽,鹤,鹰,火烈鸟……如果把商品图案上的这些动物收集在一起,简直够上个动物园了!
据说非洲黑人爱动物有其古老的传统。黑人的祖先曾经有过利用短吻鳄当警卫的习俗;有的部族甚至把鳄鱼和蛇当作水神,备加敬重。有些版画、木雕,常见蛇绕脸谱,蛇头冲天,可见蛇在一些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
在当代,一些著名的黑人领袖爱动物,敬动物,甚至以动物自称,或将某种动物当作自己的象征,不仅被人们传为美谈,更使一些动物身价倍增。几内亚已故总统塞古·杜尔的爱称便是“西利”(苏苏语“大象”之意)。在1958年独立前的一次竞选大会上,成千上万选民高呼“西利,西利,西利”,支持杜尔竞选。独立后,几内亚的货币也以“西利”命名。科特迪瓦(象牙海岸)总统乌弗埃——博瓦尼对动物的爱似乎更深沉,更广泛。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总统府墙外建有几十公顷的鳄鱼池。大小鳄鱼成群结队,不计其数。专门的饲养员每天定时用活鸡喂养那一条条张着血嘴的鳄鱼,成了总统家乡这座新兴城市的一大名胜。总统还说过“要像鳄鱼一样睁着眼睛睡觉”,以警惕外来侵略颠覆。这样一个要向鳄鱼学习的号召,使鳄鱼声名大振。
科特迪瓦人敬鳄,爱鳄,不少人还养鳄。经济首都阿比让的动物园里有西非最大的鳄鱼池;这里的鳄鱼养殖研究所还聘请了西德的养鳄专家;他们大量繁殖幼鳄送往原始森林放生,让这种跟恐龙一般古老的动物得以生殖繁衍。阿比让人既有在家养鳄消遣的,还有养鳄营生的。
笔者曾经看到一幅大型油画把乌弗埃——博瓦尼总统跟大象、山羊与鳄鱼画在一起。乍见一愣:怎么能把一位国家元首跟几头动物画在一起?经打听,原来大象是科特迪瓦国家的象征,山羊正是总统本人的象征(带头羊),鳄鱼是总统的“爱物”。画家笔下对动物的推崇正表达了对总统的爱,更是一幅“黑人爱动物”的杰作。
动物不仅在黑非洲政坛走俏,在文艺园地也颇有影响。动物常成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写动物、画动物、演动物、唱动物已屡见不鲜。真正的动物如河马、大象等等还常登台表演。在黑非洲的绿茵场上,“动物”更是活灵活现。看看足球队吧,科特迪瓦的“大象”,坦桑尼亚的“狮子”,肯尼亚的“豹”都很活跃。
非洲人爱动物,更注意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肯尼亚政府宣布它将同其它国家合作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买卖象牙,以便保护非洲大象。它还建议举行国际会议呼吁世界上百个国家来支持禁止象牙贸易。
科特迪瓦已在它的中部阿博库阿迈克罗动工兴建面积为6.25万公顷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动物园,让来自各大洲的动物“将在这基本上完全自由的条件下生活”。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家庭遥控装置
最近,西德一家电器公司研制出一种用于现代家庭管理的袖珍遥控装置,它是将遥控信号作为声音组合通过电话传送指令,从而达到遥控目的。人们利用该装置可以在上班或度假时,从另一个城市甚至另外一个国家通过打电话控制自己家中家用电器的开关,并且还能听到家里发生的一切声音。
袖珍遥控装置通过安装在室内的继电器可以遥控总功率达3.5千瓦的家用电器,把灵敏传声器接到电话机上通过话筒就可听到自己家中声音了。这一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当你外出或休假回家之前,你可以利用遥控系统打开家里的取暖设备及温湿调节器,使你回家后坐享其成。
·王秀丽·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开罗一角 申明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