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在实践第一线

青春,在黄土高坡闪光
——记王磊厚和他的研究课题
曹明生 聂新光
收获的喜悦
深秋十月,大地铺金。河曲县社梁乡的农民们在旱灾之年又收获了一个沉甸甸的金秋。他们的年轻乡长王磊厚也收获了一个丰盈的秋天。
1989年10月29日,忻州宾馆三楼会议室。这里正在举行忻州地区农业科技成果鉴定会。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陈家骥等15名国家、省著名专家教授,对王磊厚的“干旱贫瘠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开发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反复论证后一致认为:这项研究为贫瘠干旱山区农业经济开发设计了一条新途径,该成果“在国内是一个乡级研究和实践的先进案例”,具有普遍推广价值。
手捧陈家骥院长签名的鉴定书,王磊厚激动、兴奋,半晌说不出话来。3年来的苦心研究推广,那片渐已从沉睡中醒来的黄土地,那一个个从黄土地上冒出来的万元户,对他的成果已经进行了两次最科学的鉴定,他为此激动过、兴奋过。可这次是专家们的鉴定,他的成果正式在理论上得到了肯定。
睡在农家的土炕上
社梁乡,晋西北千沟万壑一个典型的贫困山乡。
1987年初春,王磊厚来到了这个全县最偏僻闭塞的穷乡。站在这块土地上望着那黄的天,黄的地,沟壑纵横,荒山秃岭,王磊厚双眉紧锁,心情十分沉重。全乡范围内无任何矿产资源,没有一家乡、村办企业,只有老祖宗留下的那人均5亩薄田。今年糜子,明年谷子……以简单的再生产方式维持简单的生活。近4年内全乡平均人均收入仅117元,粮食600余斤,略高于50年代的水平。农村改革八九年了,贫穷仍然主宰着这里的一切。
他和当代所有大学生一样,也曾做过玫瑰色的梦。可迈出山西农学院的校门,一晃10年过去了。这10年,他在现实的土地上苦苦地追求,在人生的坐标系上寻找自己的位置。他先后在农牧局、技术站、种子公司、农委等单位工作过,尽管工作干得出色,但总觉得自己的专长得不到发挥,抱负不能施展。这次到乡下工作是组织的决定,也正是他自己的选择。
上任后,他一不去争投资,二不去跑项目,而是穿一双运动鞋,下乡逐村逐户进行广泛的调查。待他跑遍了全乡10多个大小村庄,带回两本沉甸甸的笔记,已是两个半月没有回家了。
静夜。乡政府的窑洞里,王磊厚躺在土炕上,久久不能入睡。多少年来,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传统农业结构惯性的驱使,单一种植、平面垦殖、广种薄收、盲目经营导致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社梁乡要想富,必须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开发的路子。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综合输入各种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
他播下火种
“……我们乡无任何资源,靠土地能不能致富?能!”在社梁乡全体干部会议上,王磊厚慷慨陈词,“社梁乡家庭综合经营模式的基本构想是:发挥种养优势,突出薯豆、猪羊;房前屋后栽果树,积极发展鸡和兔。具体到每一个农户为1瓜、2猪、3羊、4糜、5薯、6豆、7林、8草,即:地膜覆盖一亩优种西瓜(套种山药,间作萝卜),养2头猪、3只站羊,种4亩糜黍、5亩山药,6亩豆类(间作油料),造林7亩,(果树4亩),种草8亩。它的特点是:投资小,见效快,无风险,易设施;既有近期效益,又有中长期项目。种养同步发展,农副产品多层次利用,符合生态农业的客观规律……”
也许是因为这个模式的合理性,也许出于对这位农大毕业生的信任,全乡干部一致通过了这个模式。
随之,乡政府成立了“家庭综合经营模式研究会”,王磊厚任会长。当时发展会员32人。
1987年乡政府选了3个村8户进行示范。王磊厚在杨家也村蹲点,与示范户赵继拴同吃同住。年终,这8户人均收入800余元,粮1300斤,超过一般户的二倍。赵继拴人均收入达1074元,粮1700余斤,一跃成为全乡的首富。
王磊厚从杨家也村回到乡政府,以自己一年来试验田里的试验结果和大量的调查研究为依据,对各产业内部再进行优化组合,制定了一套科学种田养殖的方案。同时,他还在乡政府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基金,全乡村民每人拿出1.5元,用于新技术推广。
1988年春,社梁乡家庭综合经营模式在全乡10个村200户农家进行示范推广,并确立杨家也为样板村。乡干部全部下乡包村包户,宣传发动。王磊厚包的是样板村。
——地膜拉回来了,人们不去买,怕花钱不顶用。他带头为杨家也村抵押了980元地膜款。在他的带动下,全乡干部纷纷用自己的工资做抵押,把地膜全部赊销给农民。
——几经周折,他从黑龙江调回一批“克星一号”脱毒种薯,农民却不相信那种“黑瘤瘤”。他代表乡政府和农民签了一份“亩产2000斤,歉收补足”的包产合同,解除了农民的顾虑。
——他慷慨拿出工资170元,到县种子公司为杨家也村农民买回优种西瓜籽、农药,并亲自为各户进行浸种,催芽,还在该村举办培训班5次,把自己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农民。
农民们半信半疑,把“赌注”押在了他们的乡长身上。
黄土地的报答
这是社梁乡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秋天。
许是这片土地荒芜得太久了,多少年来蕴藏下的潜力仿佛就在这个秋天要全部释放出来。那庄稼一股劲地向上窜,一股劲地疯长。
“克星一号”脱毒薯单粒重达3.6斤,大面积平均亩产4130斤,“丰光一代”萝卜单个重达22斤,暖壶粗,半人高……
农民们惊呆了!
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200个示范户家家猪肥羊壮,户户林茂粮丰。人均年产粮1670斤,纯收入860元。全乡出现产粮万斤以上的有68户。当年收入达万元的50户。
从1987年实施规划以来,经过试验示范,全乡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体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85年全乡人均粮食330公斤,人均收入56元。到1989年,全乡人均产粮518公斤,人均收入猛增到410元。
富裕起来的农民们主动到信用社还清历年贷款,自动上交征购粮。王磊厚一到村里,西瓜打开了,炖羊肉端来了……他被称为“农民的活财神”。
这是山里人的感激之情。
这是黄土地的报答!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

由老百姓到军人
国防科工委做好入伍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工作
管永义
截止11月底,分配到国防科工委试验部队的1000余名地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已按计划完成全部军政训练科目,逐步适应部队生活,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初步完成了由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
今年,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国防科工委从地方大中专院校接收了1000余名毕业生(含研究生),分配到试验基地和研究所。这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经历了春夏之交的学潮、动乱和反革命暴乱,部分学员思想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开始,部队中有些同志对此顾虑较多,对入伍学员不够放心,担心不好管理。在学员中也普遍有一种失落感,担心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会改变。
针对这些思想反映,国防科工委党委书记、主任丁衡高在几次会议上反复强调,建国40年来,国防科技工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一支热爱国防科技事业、敢于拚搏、艰苦奋斗的优秀科技干部队伍。老一辈科技专家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人民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年科技干部大都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是当前国防科技队伍的骨干;青年科技干部绝大多数政治可靠,事业心强,是科技干部队伍中富有生气和希望的一代,是国防科技事业的未来。今年这批新鲜血液到部队,是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既要爱护、信任他们,又要严格要求,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为此,对今年分配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国防科工委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首先对他们进行3个月的军政训练,尔后再到部队基层锻炼9个月。
学员到部队后,各试验基地教导大队对学员的衣、食、住和文化生活也都妥善地作了安排。
地处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核试验基地军需部门经多方联系,终于在开学前一天,专程从北京空运去了学员肩章,使开学这一天全体学员都穿上了制式学员服装。军政训练期间,各级领导和教官以身作则,与学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处处以平等相处的身份出现在学员中间。思想感情上的融洽,使部分学员原来认为部队会“嫌弃他们”的担心和疑虑解除了,而强烈地感受到军营的温暖和亲切。对那些参加过游行或说过过激言辞的学员,各级领导不歧视、不冷漠,热情地帮助他们消除思想包袱,启发他们立足于自我解剖,明辨是非,认真地总结教训。通过教育,使大家对这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的性质和根源,对只有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唯一选择,对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等重要问题的认识有了提高,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解除了思想疑虑,情绪比较稳定。很多学员表示,在军队这所大学校里,一定要刻苦磨练自己,做国防科技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国防科工委部队大都地处荒漠、戈壁、深山,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创业者们在几十年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科研试验部队特色的光荣传统。各试验基地教导大队在对学员进行“三热爱”教育、理想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的同时,突出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曾被中央军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作模范”称号的钱绍钧,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讲述了战斗在这条战线上的创业者们“革命献身,科学求实,大力协同,严守纪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6种精神,及老一辈创业者“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的高贵品质。生动实际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学员们热爱部队生活、热爱试验场区、热爱国防科技事业的革命热情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有一位学员深有感触地说:“到部队时间虽然不长,但从将军到默默无闻的炊事员身上,我们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好思想、好作风。军营是一所锻炼人的大学校。”
有一位学员在日记中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价值。老一辈科技工作者锻炼成长的实践表明,只有在为集体事业的奉献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才有广阔的施展天地;离开了党和人民的支持,单靠个人奋斗将一事无成。
为了使学员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各基地教导大队组织学员们学习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既狠抓训练场上的严格要求,又注意平时作风纪律的养成和熏陶,从点滴做起。各单位普遍反映,学员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

农民发明家王衍嬴
杨皓
在山东省蓬莱县城南龙山脚下的丘陵沟壑之间,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偏僻山村。村子里有一位脸膛黝黑两鬓斑白脚穿布鞋的憔悴老人,他就是我国塑料行业引人注目的发明家、蓬莱县微孔塑料研究所所长王衍嬴。
这位昔日与土坷垃打交道的农民,是怎样闯入科技发明的殿堂的?这件令人大惑不解的事,还得从头说起。
王衍嬴原是川王村的党支部书记。他脾气倔犟,朴实、刚毅,不善交际,耽于沉思,对什么事情都有一种追根究底的钻劲。1974年初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北京的一家工厂里看到用金属粉末制造汽车滤清器。当时,他就想,既然金属粉末能做滤清器,那塑料粉末为什么就不能呢?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种工艺在我国尚属空白,在世界上也具有先进水平。
我国的机车、汽车、拖拉机、机床和通用机械的滤清,长期以来沿用30年代的陶瓷滤芯、铜质粉末冶金和铜网滤芯,存在明显缺陷,亟待用新的滤清材料来代替上述产品。
王衍嬴只有初小文化程度,连分子式都不会写,但他坚信世上没有学不到手的东西。他和同村的王文化找来一本高分子教材,用了几天时间,照葫芦画瓢抄了下来。他们开始一页一页地通读,一个字一个字咀嚼,直翻得封页都斑驳不清,字迹一片模糊。按照书本知识,他俩终于烧出了几个塑料滤芯。
于是,他又兴冲冲地赶到北京,在有关专家指点下,经过反复实验,终于研制出了微孔塑料滤清器的定型样品,立即被机械工业部推荐到二汽和北京吉普车厂试用。经过东风载重车推荐在青藏高原上数万公里的滤油试验,他们所生产的滤清器从未出现过汽化器阻塞、不来油等现象,滤清性能相当好。这种硬质微孔塑料滤清器能满足各种汽车、拖拉机、机床的过滤要求。
我国汽车行业的关键设备——滤清器的换代产品,就这样不可思议地在两位农民手中诞生了。
汽车微孔塑料滤清器的研制成功,使机械工业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的一位工程师激动地预言:“老王在微孔塑料方面的研究,将给我国过滤材质带来一场革命。”
不久,我国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葛洲坝上准备安装一种超高压特大型变压器,经清华大学和西安交大的两位教授测定,王衍嬴所研制的塑料滤芯在刚性强度上明显优于从国外进口的变压器滤油器上的滤芯。于是,他所研制的这种硬质微孔塑料滤芯被安装在葛洲坝水利枢纽的4台60万伏超高压变压器上,一直使用至今。
接着,王衍嬴又研制出硬质微孔塑料吸音板,为清华大学引进大型电子计算机装配了吸音装置,高频吸音率达到99.7%,被该校噪音物理专家誉为世界第一流的吸音材料。
他还为北京洗衣机总厂解决了洗衣机的关键部件——喷淋管的研制难题。他所研制并生产的喷淋管,成本只有进口价格的1/10,而某些技术指标甚至超过国外进口的水平。1987年,这项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们很难想象,一位农民出身的工程师居然取得如此显赫的成果,可是,又有谁知道,10多年来,他曾为此而付出过多少汗水?王衍嬴对科学有一种了不起的悟性,这种悟性是不能用一般的思维逻辑去解答的。多年来,他和他的老搭档王文化一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配方和实验数据,几乎可以闭目成诵。
他56岁了,由于长年的劳累,身体一度极其虚弱,然而,就在医院输液的枕头底下还压着他精心设计的图纸。他还想把微孔塑料应用到飞机润滑油过滤、城市污水处理、航天、雷达等广阔的领域,他还有一个埋在心底的夙愿,这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研制并开发软质微孔塑料工程。
这位被誉为蓬莱“新八仙”的老农民,依然是一副农民的装束,抽烟依旧是“卷大炮”。
正像一位日本专家所说的:“蓬莱是出神仙的地方,什么样的奇迹都有可能在这里发生。”在泥腿子出身的发明家王衍嬴身上,不正体现了中国农民的聪明、智慧么!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留学归来

祖国的科研任务召唤我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丁迅
我在1985年考取加拿大CIDA项目奖学金,根据中加两国文化交流协定,赴加拿大学习运输系统分析及计算机模拟。
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过的同志可能都有同感,我们总是把所见所闻与自己的祖国相比较,而每当此时,又总是为我们的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所存在的差距而焦虑。在学习期间,我考察了加拿大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设施和运输科研机构,与我国运输现状对照,痛感我们的差距,更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在原定的学习任务完成后,我曾打算再延长一段在国外的时间。研究所的领导又一次委托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的同志向我详细地介绍了国内的形势,特别是国家为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问题而安排的一些重点课题,并希望我能回国参与这些工作。
祖国的经济建设、交通运输的科研任务在召唤着我,一种渴望尽快投入国家建设的紧迫感,一种被信任、被理解和能够尽快投身于祖国建设中去的自豪感促使我放弃了延期回国的计划,在原定的学习期满后立即返回了祖国。
回国后,学长、领导和同志们在研究工作中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支持和帮助。
交通运输系统研究是一个包含多学科在内的综合性研究工作,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多部门、多单位的协作,课题组人员也比较多,而领导和同志们总是将我推到第一线。通过锻炼,丰富了我实际工作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两年来,我先后主持、参加了“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江水系航运综合开发,为解决我国南北地区蔬菜水果生产不均衡问题的海上冷藏集装箱运输可行性研究,为缓解能源运输紧张局面的华南煤炭运输系统研究,为扩大港口通过能力的水上过驳系统建设研究,以及面向航运企业生产经营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科研课题。我感到,工作中有前辈、学长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生活上得到领导的关怀,自己是幸运的。
我承认,我们的国家还是比较贫穷的,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为改变她的面貌去奋斗、去工作。回顾几年来的经历,我发现,展现在面前的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施展才能、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

救救灵璧的野鸡
安徽省灵璧县九顶、渔沟一带山区,峰峦洞壑,草虫丛生,自古以来就是野鸡繁衍之地。然而,这里的野鸡因为长期遭到狂捕滥杀,已濒于绝种。据估计,渔沟、九顶等地幸存的野鸡最多不超过300只。
在一般的情况下,野鸡年增长率为十倍。如果从现在起,灵璧的野鸡受到保护,在三年之后,灵璧将是一个拥有数十万只野鸡生长的基地。
在国际上现存雉类大都濒于灭绝,我国也把野鸡列为保护之列。由此可见,灵璧这一雉类资源十分珍贵。希望当地政府和公民与国内外雉类保护组织共同努力,使灵璧成为华东地区的第一个野鸡繁殖基地。 灵璧县 解安中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

温岭两千农民上函大
金宗炳
尝到了科技致富甜头的浙江省温岭县农民,又掀起了上“中国农函大”的热潮。11月上旬,该县1086名农函大第六届新学员走进了农民自己的大学校门。自1987年以来,该县共有2793名农民参加“农函大”学习,成为浙江省上“农函大”人数最多的一个县。
1987年,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温岭分校开始招生。温岭县委县政府把办好农函大作为开发农村智力、振兴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人力、财力上给予帮助。县教委还组织全县80名区乡成人教育系统干部参加农函大的教学辅导。如今,全县有15个单位协同办学,各单位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县财政局、乡镇企业局、民政局等单位还拨款或捐资共5万多元,解决了教学经费。
农民上农函大学习,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实践,在温岭已初见成效。石粘镇家禽饲养专业学员赵正明,刻苦学习养鸡实用技术和鸡病防治知识,使鸡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4%以上。今春,他扩大规模,引进依莎良种鸡,每月可向城镇居民提供商品蛋5000多公斤,全年净收入在4万元以上。横河乡水产养殖专业学员梁崇祥一家有3人参加农函大学习,他自己学水产养殖,儿子学水果栽培,儿媳学服装加工。仅梁崇祥一人,去年育鱼苗1.5亩,养成鱼2亩,这两项净收入就达1万元。
“农函大”为温岭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建设人才。目前,该县700多名农民已成为水果、家畜家禽、种植养殖的土专家,500多名农民成为乡镇企业、建筑施工队伍的中坚力量,还有650名村级农技员正在学习培养。看着这支从“农函大”里冒出来的新型科技大军,人们不无感慨地说:“‘农函大’是农民提高素质的摇篮,花钱少,效益高。这样的大学,就是喜欢上。”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

把粗粮推上宝座
濮思温
我国有一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
改善主副食中营养成份,是食品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然而,仅仅把食品结构改得具有营养价值也还不够。食品必须口感好,能诱人食欲,还要使用方便,适应快节奏生活。
众所周知,粗粮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细粮。就以“玉蜀黍”(即老玉米)为例,其所含的维生素E、铁、磷、锌、钙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比大米、白面高出数倍以至数十倍。
粗粮被颁之为“粗”,其罪不在于“粗粮”本身,而是由于人们没有对它进行深加工。
北京现代应用科学研究所是一个民办研究所,致力于研究健康食品。他们先后推出“无铝疏松剂”、“甜宝”,现在又推出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即食粥”。“即食粥”以精选的玉蜀黍为原料,不加入任何添加剂,通过多次的深加工精制而成。它不但保持了玉米中各项有益人体的诸元素,食之口感细腻,清香扑鼻,颗粒润滑,稀稠适度。世世代代贬为粗粮的“玉蜀黍”推上了主食品中的高乘位置。“即食粥”的出现为粗粮精做开了新河。“即食粥”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使用方便:用开水、热牛奶,甚至凉水、汽水,渍泡5分钟,就是一碗香喷喷,诱人食欲的黄澄澄高级玉米粥。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

全国妇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在云南昆明市举办了少、老、边、穷地区家庭 育骨干培训班。来自11个省区、3个计划单列市的110余人参加了培训。 傅连摄


第5版(国内专页)
专栏:图片新闻

勤俭办公 集资兴学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镇政府坐落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低矮民房里,而对面矗立的两幢小学、初中教学楼就显得气派宏大,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后宅镇乡镇企业发达,财政收入不少。一九八六年,镇党委把筹集盖办公楼的十三万五千元拨给了镇中学拆建校舍。去年与今年,该镇总投资二十多万元盖起了镇小学教学大楼,并拨出专款改善民办教师经济待遇,为上洪、后余等村翻修校舍。
左:镇初中教学大楼
下:镇政府大门
卢国良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