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明年春再来 夜有香如故
——与美籍华人学者李又宁灯下话秋白
冒炘
已是深秋时节,常州依然风和日丽。小车驶进了一所秋林掩映的高门大院,在贵宾如云的阶前,望见宾馆壁上由93岁刘海粟先生手书的“江南春”那三个大字,心里果真升起了几分春意。
纪念瞿秋白诞生90周年学术讨论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开幕那天,有一位仪态端庄的美籍华人女学者翩然而至。她身材不高,穿着绯红色短呢外套,绿色领结,举止安详,容颜秀丽。当主席邀她致词时,她说:“瞿秋白先生留下的诗中云:‘信是明年春再来,夜有香如故。’今天在‘江南春’纪念他的90诞辰,我想诗人会欣慰于九泉的。”她就是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教授李又宁。
休会时,瞿秋白纪念馆馆长赵庚林先生转告我:李又宁教授邀我共进晚餐。我们虽然初次相见,却并不陌生,因为“说不尽的秋白”早使我们似曾相识。
李又宁也称得上一个“读书种子”。她的摇篮时代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度过的。后来随祖父母到了福鼎的一处穷乡僻壤读小学,不久又到福州上中学。中学时代,她发现了自己的弱点:没有数学头脑。但是她觉得有一种天赋的想象力,往往带领她遨游古今,想象中的历史人物几乎与她形影不离。于是她爱上了历史专业。她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圣约翰大学历史学研究生导师。她写过《秦始皇》,也写过《吴晗传》,还写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扑朔迷离,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的史学生涯,构成了她对丰富多采人生的历史感。她把青春都献给了中国史研究,她认为那是莫大的幸运。因为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可以任她自由飞翔。她说:“我可以生活在千百年前,也可以站在当今世纪。可以与孔子聊天,也可以与庄子一起遨游。可以请教孙中山,也可以请教毛泽东。”但是,“倘若历史只是史料的汇编,那何必要我呢?我研究的首先是人,历史的人。我必须用我的心去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与我才有联系、交汇。”她认为重复别人,研究是会走向枯萎的。
那么,与她神交至今,给了她独特感受的是谁呢?那就是瞿秋白,至少说,他是第一个。
早在台大历史学系读书时,爱济安先生写的有关《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及《多余的话》的文章,使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一个软心肠的共产党员》引起了她的深沉的思索。在研读瞿著的日日夜夜,有一个谜一般的伟人悄然走进她的心扉。她为他激动过,也为他痛苦过。她说:“也许由于秋白有严肃而强烈的使命感,而我却没有,所以我特别敬爱他;也许由于奇迹与厄运交织一生的悲剧性与传奇性,使我特别迷恋他。当然,他还有终身未改的书生习气,使我非常熟悉他。”
李又宁拿起一支专供女性用的薄荷卡登牌香烟吸了起来,沉吟一会儿,说:“我还自信秋白是一个令人亲近、可以交流思想的人,也是一个有雅量的人,如果批评他,他会对你微笑的。”李又宁终于以她的毕业论文《瞿秋白的青少年时代》(写至1928年),写出了她所理解的瞿秋白。老师韦慕庭看到她写的文章中出现了一个思想深邃、感情丰富而又有个性的中国文人政治家,便鼓励她写瞿传。正当她心潮涌动、苦苦思索的时候,“文革”风暴席卷了中国大地,她所敬爱的人物旦夕之间变成了“叛徒”。她陷入了悲哀与困惑。但是,她还是勉为其难地写完了瞿秋白的一生。刚在考虑出版的瞬间,瞿突然在人们翘盼中获得平反了。新的史料陆续出现,历史上的谜有些也开始解开,自然她对这一本传也不满意了。这时,他还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人,具有瞿那样的思想气质心态特点,原因在哪里?她越追寻,越深远。她对我说:“如果我重写瞿传,就不仅仅是‘这一个’瞿秋白了,他可能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她的话驱使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起了一个问题:“秋白性格中最使你为之激动的,是什么呢?”
“感人的真诚和惊人的坦白。中国历史上的伟人灿若繁星,才学超过秋白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像他那样真诚坦白的人还是不多见的吧。不过,秋白的真诚和坦白在他生前身后都曾经不被人们所理解。实在令人遗憾!”
我笑着对她说:“这不正是值得历史学者研究的一个问题吗?”
这时,李又宁若有所思地谈起了“历史的误会”,我猜想她大概会讲这是一种“犬耕”心情与历史责任感的反映吧。然而,不,她叹息地说:“这概念为什么困扰了那么多有学问的人,读历史的人如果不懂得‘历史的误会’,也就难于理解秋白了。”
“脆弱的二元人物?”她委婉地征询我。
我想了一想:“秋白是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但他至死还为潜伏的绅士阶级知识分子的意识和感情没有克服而遗憾。正因为这样,在严酷的斗争中有时会是脆弱的。至于有人说到秋白的所谓‘双重人格’或‘心理裂变’等,我以为是不符秋白其人的。”
她似乎赞同地说:“那是一种坚强中的脆弱,积极中的消极……”
秋白故居给李又宁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美国曾想象过秋白住在祠堂里的情形,如今目睹当年景象,她才知道了残酷的现实怎样刺伤了一个少年人的心灵。她说:“为什么‘寂寞’一词在秋白诗文中屡屡出现?从这里也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吧。”
在参观时,我对李又宁说:“我喜欢那一张照片:‘秋白与之华1928年在黑海边’,之华依偎在秋白怀里,秋白俯首对之华说着什么,……”李又宁却指着另一张:“我更喜欢那一幅画:那是秋白的速写稿,小独伊在哭,远处秋白在滑雪,角上写着:‘独伊你为什么要哭?爸爸要滑雪了’。”
李又宁问我:“你写《秋之白华》电影剧本,一定可以从这照片和画页中获得了灵感吧?”她还说:已经买了电视剧《秋白之死》录像带,回美国可以放映给家人和朋友们看啦。她热望从屏幕上发现她想象中的秋白。
我这时不禁脱口而出:“你应当是文学家,而不是史学家。”
她笑了起来:“文学家应有历史的头脑,史学家也应有文学的想象力啊!”
分别时,朋友们来送行,她一一握别说:“欢迎到纽约来作客,从来同行不是冤家。”
现在,李又宁已飞渡重洋,回到她安谧的书室,也许正在与秋白进行心灵的对话吧!但她临别留下的语言:“没有不散的筵席,‘江南春’的金秋是令人难忘的。”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响着……


第8版(副刊)
专栏:

诗三首
徐放
其一
一九八五年春,访张学良将军故居,座谈于昔日之赵媞小姐楼。
佳话人传赵媞楼,千秋功罪自风流。
万死留得青山在,漫叹英雄已白头。
其二
一九八九年春,受友人之托,注释张学良将军庚辰九月于台南所书唐李商隐《无题》诗之“来是空言去绝踪”后,偶成。
无题不作写《无题》,如听空山望帝啼。
诗心虽隐情难隐,故国乡思托王谿。*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
其三
一九八九年春,得瞻张学良将军与赵绮霞(媞)女士之近照发表于香港报端。
漫谈风月话兴亡,往事追维久激昂。
人生难得英雄侣,玉足停留土亦香。


第8版(副刊)
专栏:

释疑
廖虹雷
风云激荡的80年代,还差100天,就将成为历史的过去。这天,秋高云淡,日丽风爽。
香港——深圳之边境罗湖桥,上万双匆匆入境的脚步中,他在陌生而威严的深圳边防检查站和九龙海关官员面前,心遽跳,腿微颤,脸红,不语。验证,过关。一出庄严巍峨的联检大楼,蓝天。白云。大厦。人流。
啊!深圳。
“咔嚓”一声,他按下了快门,摄下了“国贸”一带华丽、高耸的建筑群。然后掏出西装里袋的几幅照片,对着陪同他过境的香港朋友,反复比对着说:“不来看一看,倒真的以为这照片是拍自香港或高雄的了。”
原来,他的朋友先行一步,从台湾到内地认真兜了一圈,经深圳出境返台,写了洋洋万言游记,配上照片。谁知报馆老编竟然对深圳的几幅照片质疑,硬说大陆不可能有这么繁华热闹的地方。他,就是受朋友和报馆之托,趁回乡探亲之机,实地考证和补拍照片来了。
孤悬于滔滔大海足有40年的台湾岛,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世界性开放浪潮的冲击下,逐步启开了一道交流的门缝,让几乎被困囿得发疯的岛民和滞留在大陆的台湾老兵,在风烛残年之际,渡海回乡祭祖、探亲、团聚、观光、旅游,体味人间团圆的天伦之乐,领略祖国怀抱的博大和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之悠远。转瞬间,对大陆一无所知的骨肉同胞,在小小的宝岛上,持续掀起了一股股“回大陆热潮”。吃的要地道的大陆香菇、红枣、大闸蟹,喝的要正宗大陆的党参、黄芪药材汤,饮的要名牌茅台、五粮液、杜康、绍兴酒,看的要原版大陆风光、《西安事变》、《老井》、《红高粱》影视带,听的要大陆演奏的中国京剧、民歌、乡音,台湾人以得到一幅大陆名家字画为荣耀;收到一封家信如珍宝,字句垂泪,百读难厌。世界上只有亲情,才像酿酒一样,时间愈远久而愈发香醇浓郁。
深圳,在祖国开放和改革中,经过近10年的建设,如明珠一样在祖国的窗台上闪闪发亮,吸引着无数的台胞。他们经过反复的比较,痛下决心,把半生的经营心血,盈利积累,开发成果,投注在这块神圣大地,却感到心安理得,心底坦实。
奔忙在特区都市里那位原先心跳脚颤的台湾来客,现在却心情兴奋,脚步轻盈地进行他的“考证”和猎影。
他的镜头对准在南洋大厦马路边银行电脑自动提款窗提款的路人。他要告诉台湾市民,国际金融界已进入了特区市场。
他把镜头对着“台湾歌星演唱会”街招和博雅画廊和唱带、唱片售销广告,兴趣甚浓:“毕竟艺术无界域啊。”
在台商投资的电脑控制的塑胶膜生产线和色彩绚丽的玩具厂流水线前,他的镁光灯闪个不停。令他甚感意外的,厂门口竟然停有好几辆台湾来的货柜车。
“嗳,这个照片拍不得。”他猛然醒悟,自言自语。
入夜,他在酒店巧遇台湾一位小姐和一位退役将军。台湾小姐刚刚和朋友在一个度假村夜总会过了生日,狂舞尽欢,脸上的妆和身上的饰品还未退下来,显得兴味犹存。据说,老军人在体育馆听到演唱会里一曲悲壮的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乡民歌,勾起往事,不禁老泪纵横,几乎昏倒在椅子上。
他听着听着,按捺不住往台湾挂拨程控电话。不到15分钟,越洋电话挂通了,电流很强,声音很响。他对着太太突然口吃、动情起来:
“我在深圳……很顺利。很安全。很愉快。……一切都想象不到,一切都……”


第8版(副刊)
专栏:

发人深省的“前倨后恭”
钦鸿
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里,有一则崔昭行贿的故事,很有一读之价值。
故事曰:裴佶“少时姑父为朝官(不记名姓),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裴佶姑父的态度可说是风云突变了。开始,一听说崔昭来访,他便勃然变色,甚至迁“怒”于看门的家人,摆足了架子后,才勉强出去接见;然而顷刻之间,却又急急命家人递茶、设酒,甚至恩及于崔昭的坐骑和仆人。
真是“前倨后恭”,判若两人!
值得玩味的是,这位朝廷命官似乎并不是一个马大哈,他能够从“众口称美”的现象中,作出崔昭“必行贿者”的判断,可见其观察力的锐敏;他也并不是一个老好人,开始他对崔昭所持的倨傲态度,似乎表明他有着“嫉恶如仇”的坚定立场;他似乎更不是一个碌碌之辈,那“如此安得不乱”的慨叹,不是分明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然而,这一切美好的、可贵的、令人尊敬的表现,对他来说,毕竟不是什么实在的东西,而只是些遮面的轻纱,当崔昭的“官絁千匹”的礼品一献于前,就像风卷残云一样,立刻被刮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他原来的那张势利面孔了。
那个崔昭,当然不是什么高人。拿今天的话来说,他不过是一个大行贿犯而已。只是,他深深懂得钱财有着多么巨大的神威,尤其懂得应该向什么样的人去行贿。这就是他获得“众口称美”的奥秘所在。而那个身居高位、素“有雅望”的朝廷命官,居然也会忘乎一切、倾倒于崔昭的所谓“馈赠”之下,实在是可以使人悲之、叹之,并且深长思之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鲁迅先生
李自国
贴近墙壁
听得见你的声音
萦绕了一个世纪
多少目光走失
多少耳际闪烁不停
故园的景致
如你手扶藤椅的姿势
美丽过多少人生
你曾经是谁
我们在你教诲里
相遇 捧在怀中的书
碰扁了鼻子
血被长衫拂袖而去
冷冷的笑声
惊散七上八下的人群
灵魂静静地穿透墙壁
我的表情具有你
展你为天
展我为地
任你磊落的雨水
领我回家
摊开一面旗帜
或是回忆别的声音
此时此刻
晚潮会再一次临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