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江山无尽 宗师不朽
——痛悼恩师李可染先生
范曾
李可染先生,您不朽的名字,今天走进了人类历史永恒的殿堂。可染先生,我深深景仰的恩师,自少小厕身先生门墙,三十多年来,他博雅深邃的学识、谦逊和蔼的性格、崇高坚韧的品节,无时不黾勉着我,成为我在任何艰难颠厥之中自强不息的典范。
三十二年前,先生带我们一班青年学生到颐和园写生,在石舫旁的延清赏楼,我们每晚聆听先生的谆谆教诲,他一幅幅地审评我们十分稚拙的习作,他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切中要害,那么入木三分,以至很多年后,他那带有苏北徐州口音的沉稳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都深深铭记于我们心头,历久弥新。他的全部艺术思想的核心是必须用东方人深刻的美学理想,光复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从可染先生坚如磐石的信念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我们完全有理由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激起时代的宏阔的波涛,从而使东方的文艺复兴的曙光冉冉升起。可染先生浪漫主义的情怀不是建立在空谈和玄想之上的,他要求我们对待传统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他将当年白石先生勉励他的名言:“不分日日夜夜,哪怕千难万难”转赠我们,先生把艺术困境的克服比作以狮搏象,他告诉我们:象,体大无朋,力大无穷,要征服他,必如狮子一般,拚其全部生命,庶几获得胜利,倘若以为艺术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那将碌碌终身、一事无成。自称苦学派的可染先生,不相信生而知之,他以为一切真知必然来源于刻苦的、积以年月的实践,可染先生对成功的要求至大至高,因此直到晚年,他的画上常钤“白发学童”一印,他自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艺术上的攀登,前些年当民族虚无主义甚嚣尘上,某些人攻击中国画不遗余力的时候,李可染先生的画室却依然一灯荧然,在宁静致远的心态中,在崎岖的艺术道路上誓无反顾地前行,他坚信自己的道路是民族的、时代的,因此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和所有的人论及这个命题时,都会用富有魅力的逻辑力量和要言不繁的语句使对方心悦诚服。
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可染先生题字一张送我,大可盈尺,却力透纸背、意味深长,词云:“七十二难,玄奘西天取经,不畏七十二难,今以此四字书赠范曾同学。”自少及壮,漫漫人生,十年浩劫,雨狂风骤,我怀抱着这张字,躲避过种种的艰难境遇,至今珍藏着,我知道,其中包含着老人的一片拳拳爱心。
三十年后,当我已有力量奉献出一座东方艺术大楼的时候,可染先生又题四字赠我,依然是大可盈尺,然而真是金声玉振,一字千钧,词云:“东方既白,人谓中国文化传统已至末路,而我预见东方文艺复兴曙光,因借东坡赤壁赋末句四字,书此存证。”这不啻是可染先生对中华民族“魂兮归来”的呼唤,寥寥数语,足令数典忘祖者无地自容。可染先生告诉我,他最近要请人刻两方印,一曰“东方既白”,一曰“中国人”,他说作一个中国人是真正光荣的,我们的科技或许落后于人,然而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却不能妄自菲薄,不仅在古代曾领袖天下,今后也必有极绚烂的前景。我得“东方既白”四个题字,不禁喜出过望,我告诉先生,当东方艺术大楼落成之时,这四字将镌刻于楼前石雕的碑面,而且我想用泰山之石树此巨碑。先生高兴地笑了,他说泰山是五岳之尊,是中国的象征,这座石碑富于想象力,可染先生答应我,大楼落成之后,他会来天津的,我多么想请老师看看这座大楼啊!
睽违一月,墨渖未干而哲人其萎、音容顿杳,我的悲痛难以在此时述其万一,三十年来先生对我恩重如山,在未来的东方艺术大楼,先生的思想永远会光照艺途的后来人,他们知道中华的大地山河,曾有这样一位永远虔诚的讴歌者,用他辉煌的作品和正直的一生为历史存证,文艺复兴曙光在前,启明星已到中天!
1989年12月7日晨


第8版(副刊)
专栏:

又来十三陵水库
董其中
北京仲秋,天高气爽。我来到阔别已久的十三陵水库管理处。负责人老戴同志接待了我,他知道我是从外地来的,执意要陪我参观,我们边走边看。
这次我特地带去一套十三陵水库照片资料,多年来我一直珍藏它。这是20多年前我在北京东安市场上买得的。我拿出来请老戴同志看,他感到十分惊喜。这12张每张颜色略黄的照片,张张展现出当年水库建设的动人情景。那年,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到水库参加义务劳动。其中那张“十三陵水库远景规划示意图”,是我和班里另一同学绘制的。为画这张示意图,指挥部抽调我们到绿化办公室帮助工作,让我们下去作调查收集资料。我们是根据规划图才画出这张示意图的。示意图画在一块大约六、七平方米的板面上的,画成后有位名画家还帮助作了绘画技术上的修改。现在水库四周郁郁葱葱,如同一幅青绿山水画。十三陵水库已成为首都的一个风景区旅游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今天我们该重新画一幅十三陵水库旅游示意图了。
陈列馆里有几幅反映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水库参加义务劳动的照片,还有一幅复制的大型油画——《毛主席铲土我来担》。这些作品中,领袖们平易近人的风姿,仍使人感到亲切。竖立在大坝东头山脚下的纪念碑,在蓝天和青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纪念碑顶部是一组水库建设者形象的雕塑,底座四周镌刻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题词,还有郭沫若撰写的碑文。不少游客在纪念碑前摄影留念,抄写题词和碑文,缅怀领袖们的丰功伟绩。我画了一张纪念碑的速写后,坐在纪念碑前的台阶上小憩,和一伙年轻人交谈,谈到当年毛主席等来到工地劳动的情景:那是1958年5月25日——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扩音器里广播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德、邓小平,以及参加八大二次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各省市区主要负责人到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顿时,整个工地沸腾起来了。下午三点多,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了工地,差不多每人都是一身普通劳动者的装束。他们头戴草帽,身着粗布衣,脚穿圆口布鞋。应指挥部的邀请,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十三陵水库”五个字。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同志也题了词。随后,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就开始了劳动……当时,我们学院同学的任务是,协助工人维护铁道,给大坝工地运送沙土。那天,有几个同学跟车到了大坝工地,看到了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穿过层层欢迎的群众去参加劳动的情景,有个华侨同学挤进人群,抢拍到了毛主席铲土时的镜头。后来我们看到这些难得的照片时,无不感到格外亲切……
稍息后,我们在大坝上漫步。当我说到库存水不多时,老戴同志告诉我说,为开辟新的水源,1986年8月建成了补水工程,沟通了潮白河、温榆河两大水系。走到大坝西头,我向老戴同志介绍说,半山坡上如今管理处一带,是当时指挥部所在地。指挥部除各种办事机构外,还设有戏台、公共食堂、广播站等。说到广播站,我忆起这样难忘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路过广播站门口,看到周总理和几位同志从广播站走出来,一位穿军装的女同志紧跟在后。这时,我把步子放慢,并不时回过头来凝望总理。我听见那位女同志向总理随行人员请示说,要不要广播?总理听见后马上转过头去打着手势说:不要广播。总理穿着一身宽松的浅灰色中山服,戴着一顶浅灰色干部帽,直向河滩走去。正在河滩流水边洗涮的同志都未发觉,当总理等通过木板桥走到对面河滩时,被一些同志发觉了,大家都站了起来,目送总理远去的身影。
我在指挥部帮助工作的日子里,还看到许多文艺工作者前来工地参加劳动,体验生活。他们睡在帐篷里,吃在大食堂。大食堂的饭桌则是支起来的一块块木板,而凳子则是一些破砖块和木墩,大家就在这样的饭桌前就餐。他们满腔热情创作的反映水库生活的各类文艺作品,在工地演出展览,不计报酬。水库落成之夜,中央和北京市几十个文艺演出团体都来工地义务演出。我作为一个将要走向生活的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置身于水库建设的火热生活之中,深感是一次很好的思想锻炼,又是一次很好的艺术实践。我在工地一面劳动和工作,一面抓紧时间画了一些水库建设的速写。回到学院后,创作了一幅题为《十三陵水库之夜》的套色木刻。后来,这幅木刻连同他人的一些反映水库建设的作品,入选一个国际版画展,先后在北京和莫斯科展出。
如今,面对着山水如画般的水库风景区,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水库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领袖和干部同群众一起参加义务劳动的优良传统,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作风,在今天不是仍需提倡和发扬吗?


第8版(副刊)
专栏:

忆秦娥
悼念李可染先生
李真
声呜咽,艺坛痛悼染公耋。染公耋,日前教导(注),突然薨别。
园丁不息兢兢业,春风拂柳尤尽力。尤尽力,才华横溢,志高心洁。
注:11月1日,可染先生不顾年迈多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四楼大厅,观看我的书法展。看得很仔细,一幅幅地指出优缺点,使我受益匪浅。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森林与海洋的交响
——诗人孙静轩印象
刘斌夫
孙静轩,这位十三岁就投身革命的烈士遗孤,曾做过宣传员、文书、指导员、师范教员、记者、报刊编辑和专业作家,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二十年重轭的风雨血火。年及花甲的诗人,步履矫健,风度超逸,心如童真。蓦然回首,精选诗作,一本《孙静轩诗选》即将面世了。
1957年中秋他的歌喉戛然中断前夕,已出过三本诗集,并以组诗《森林抒情诗》和《海洋抒情诗》饮誉诗坛。如果说他截今为止的诗作是一部奇特的交响乐,它的引子和呈示部先声夺人,单纯,自然,朴实,清新,透明;它的展开部全是休止符,同许多优秀的诗人一样,二十二年全在心底里默唱!它的再现部宏大而辉煌,足以体现创作的实绩和生命的价值,彪炳他的心灵历程。1978、1979两年先后出版两部万行长诗《黄河的儿子》和《七十二天》。1983年出版的《抒情诗一百首》,全是收的数行或十来行的短诗,仿佛乐章中一个高潮过去新的高潮来临之前的波峰浪谷间,那些微妙的颤音和琴声,清新、明快中隐隐透出淡淡的忧郁。
从静轩诗歌整体中可以窥见他对传统文学精粹的承继和对西方古典、现代诗歌艺术的借鉴。
前不久见到静轩,正值他悉心处理社会公益活动的某种困窘的间隙。这位“球迷诗人”正沉醉于电视屏幕上意大利足球甲级精英联赛的精彩镜头,时而击节而叹。好似要为我弹奏那部交响乐的华彩乐段。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廉石
古代有些文士诗翁、钓徒樵子,爱石如命、嗜石成癖,直呼石为“兄”为“友”,在文坛上传为千古佳话。
笔者在史海泛舟中发现一种被人们寄予希望和厚爱的一种石——廉石。廉石,本名郁林石,因陆绩当郁林太守而得名。陆绩为政清廉,无有积蓄,当调离郁林时,因归舟太轻难以渡海,于岸上取巨石压之。这压空船的石头被百姓保存下来,有人在其上镌刻“廉石”二字。后来这块“廉石”置于苏州的郡学内,供人瞻仰参观。
二百年后,南朝的江革任会稽郡丞,居官清明廉正,人安吏畏。在江革奉调离任时,也是乘船而归,船上空空荡荡,在水面摇摆不定,江革就在西陵岸取石十余片用来压船,续写“廉石”佳篇。
“路上行人口似碑”。在历史上,凡是对民族、对人民作过有益的事,都会在人民心中竖起一块碑。留传至今的“拒金亭”、“一文亭”、“四知台”、“廉溪”、“廉泉”,以及“廉石”的轶闻佳话,均寄寓着人民对廉洁者的褒扬。
隋喜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长江源的花
白渔这才是花的山野云雾飘过染一身锦彩鸟儿飞来浸两翼芬芳帐篷花上搭,清泉花下淌牧人被风雪惊扰的梦在花间月下分外酣畅点地梅沿雪地伸展玛仙鹤笃笃地啄破寒荒蓝宝石慰藉洼地残雪格桑花祝福羌域吉祥互相映衬,按各自的色彩个性找到属于自己的草野山梁熬过冷漠岁月,不顾无人欣赏全力绽发,趁严寒断裂热闹于春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暖了雪景,亮了阳光逗得牧人的情歌汩汩地淌长江源,花的源头沿江流去色彩、芬芳……


第8版(副刊)
专栏:

不要扬鞭自奋蹄(图片)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华君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