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农民中的县委书记
——记山西绛县县委书记李桂喜
本报记者 王艾生
膀大腰圆,黝黑脸膛,说话连珠炮,办事快节奏。他叫李桂喜,是山西省绛县县委书记。在绛县任职的6年中,他同这里农民结下深深的友情。
1984年1月,李桂喜奉命来到绛县。这是一个地处中条山里的半山半丘陵区,人穷地薄,交通闭塞,农民只靠种粮获点收入。他走村串乡,从山梁到山沟,跑了100多个山庄,查看农家低矮破旧的房舍,端起没有蔬菜的饭碗。他看到乡里大多数农民生活还是低水平。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仅200元,不少地方人均100多元。作为县委书记,如何帮助农民摆脱贫困,他彻夜难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新政策,县委敢不敢走新路?他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农户种植山楂苗发了财。中阳乡中阳村的戈怀郎,他种田手艺并不高,家底也不厚,但他敢闯敢干,1981年开始种山楂苗出售,仅仅两三年,年收入一万多元。
这些农村冒出来的富户,给李桂喜很大启发:戈怀郎能富,其他农民就不能富?他从省城请来15名专家,就全县范围种植山楂苗的可行性进行了地理、土壤、气候等考察论证。他又派人到几个省,获取山楂苗木市场情况。
当年3月,李桂喜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倡导:全县每户农民要种植2分山楂苗木,种植1亩山楂园。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倡议。县里各部门先后成立63个山楂苗木公司,帮助农民推销山楂苗木。到1985年底,全县种植山楂苗木的农民达2400多个,种植山楂苗1.3万余亩。这个县的山楂苗木行销全国17个省的100多个县,成了全国少有的山楂苗木基地。仅此一项,绛县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110元。
一个县委书记,要为几户农民办点实事,这很容易。但这不是县委书记的本事。李桂喜的目标是要使全县四万多户农民都逐步富起来。
李桂喜来到郝庄乡北牛坞村同党支部书记刘全家谈心。这是一位多年跟着党逐渐过上好日子的老实农民。几年来,他搞废塑料加工,收入达50多万元,成为当地的富户。李桂喜看了废塑料加工的过程很仔细地问:“你这种加工生产,全村能不能搞!如果全村农民都搞,投资多少?”刘全家说:“能搞。钱少,我可以帮助大伙。”北牛坞村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几百户农民都搞废旧塑料加工。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00多元。李桂喜把全县的乡党委书记请到北牛坞,给他们出了一道题:“你们怎样帮助农民尽快摆脱贫困?”并要求乡、镇书记们都根据本乡的实际,拟出引导农民致富的方案。
李桂喜想的不光是要使这一代农民逐渐富起来,他还想得很远。他深知,绛县农民过去所以贫困,除了历史、自然、地理的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他决意在任职期内,着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具有现代文化知识的农民。曾从事过教育工作的李桂喜,紧紧盯住全县小学、中学基础教育。他连续在城关小学及中学听了11节课,又到各学校同教师学生座谈。他发现,全县中、小学教师水平偏低。他把县计委、教育局的同志找来说:“无论有多大困难,教师进修学校非办不可!这是关系几代人的大事。”县里筹集20多万元,盖起教师培训楼,但因地方太窄,进修的教师没处吃饭。培训楼的邻居是县经委。李桂喜把县经委的人叫来说:“你们有小汽车库房,进修教师却没有地方吃饭,这事,你们看怎么处理?”没等县经委的同志回答,李桂喜说:“把小车库拆了,改建成饭堂,就这么定了!”
李桂喜跑遍绛县的每个村庄,每进一村,先看学校,先找村干部谈学校教学环境。连续几年,全县筹集资金500余万元,解决了小学的所有危房。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爱国拥军模范林维申
涂国之 郝建军 冯朗峰
我国著名的农学家、今年71岁高龄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农牧学院教授林维申,由于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务院民政部联合评选他为“全国拥军先进个人”。今年“八一”前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内蒙古军区,又联合授予他“爱国拥军模范”的光荣称号。
1976年盛夏,在10年内乱中备受折磨的林维申,正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地区接受“再教育”。一天,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后勤处处长开车从300里外赶来找林维申,对他说:“我们团干部战士早就想种菜,但搞了好多回都失败了。听说您是种菜权威,能否去给我们指导指导?”林维申当即请了假,随来人前往边防某团驻地。
在这个边防团,林维申了解到,干部战士一年之中只能吃上六七次新鲜蔬菜,常年累月吃的都是“一土(土豆)、二洋(洋白菜)。”就连这微薄至极的生活必需品,还要到数百公里外的河套地区乃至内地省份去采购。蔬菜长途运输,不仅加重了国家铁路、公路的负担,而且往往烂得多、吃得少,有时多达5万公斤的整车皮大白菜,运来时已全部冻烂,只好扔掉。更叫林教授牵肠挂肚的是,由于长年吃不上青菜,边防战士出现掉头发、翘指甲、夜盲症、烂皮肤等疾病。于是,他毅然恳切地对团的领导说:“这儿条件虽然很差,但我们有办法种出菜来!”
万事开头难。林维申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先帮团部建一个温室,尽快种出一批菜来,激励指战员们增强信心,同时也使全团有一个蔬菜育苗基地。于是,他带着团后勤处处长早出晚归,奔走在茫茫戈壁,整整忙了两天,终于找到了一处具备“背风、向阳、土质疏松、有地下水”这样4个条件、适合建温室种菜的地方。
此时,正值天气炎热的7月中旬。白天,林维申带着干部战士,顶着烈日截潜流、挖大口井,解决种菜的水源问题。晚上,他们挑灯夜战,削坡造地,埋柱搭架。只用了10多天时间,荒僻的戈壁滩上就盖起了第一座半亩大的温室。林维申又让团里选来几个办事精明、仔细的战士,给他们讲授温室种蔬菜的下种、浇水、施肥、通风、升温、降温、防病、除虫等知识,并实地指导他们逐项操作。冬季寒流来了,夜间室外气温降至零下30多度,林维申就领着战士们在温室内用马粪生火增温,正生长着的蔬菜安然无事。第二年元旦和春节,这个团的官兵吃上了本团温室里产的蒜黄、青蒜、韭菜、香菜、菠菜、芹菜等蔬菜。
一个温室建成、丰收后,各营连的温室相继建立起来了。在林维申的精心帮助、指导下,这个团的温室和塑料大棚种的黄瓜、西红柿等12种蔬菜,分别获得亩产6000公斤和7500公斤的好收成。全团一举获得了年产蔬菜6万余公斤的大丰收,彻底改变了吃菜难的状况。过去到外地拉来合1.2元钱1公斤的黄瓜等夏秋菜,现在自产1角6分钱1公斤。产菜旺季,团里还能送一部分给附近的牧民群众。
某边防营驻守在大兴安岭一带的国境上。那儿每年无霜期只有6月上旬至9月初这80多天。营里曾经作过多次种蔬菜试验都失败了。林维申指导、帮助营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使驻守在奇寒地带的边防部队,吃上了自产的辣椒、西红柿、窝笋、菜花等10多个品种的鲜菜,还源源不断地供应当地一个林业局的职工。
今年6月下旬,林维申来到驻守东北边陲满洲里两个连队的菜地,种菜的战士反映:这儿的豆角藤长不长,结下的豆角又少又短,而且年年如此。林维申操起锄头就给豆角根部周围松土,并告诉在场的官兵,豆角长不好,主要是因为土地板结,透气和保水肥性能差,妨碍豆藤根子生长,造成营养不良。连里采纳林教授的意见后,豆角果然起死回生,产量比往年同期增长几倍。
内蒙古漫长的边防线上有茫茫草原、浩瀚戈壁、莽莽林海、重重山岭。这里的大多数地方,春天黄沙蔽日,夏天暑气炙人,秋天阴雨连绵,冬天冰封雪盖,从内地下一次边防,简直是一次艰难的“远征”。现在林维申年岁大了,职务高了,名声响了,他仍乐与士兵为伍,每年抽出许多时间到边防连队、哨所,现场帮教、指导。大车、小车、驼马、“11”号自行车,他从不择优嫌劣。遇到大风雪和暴雨陷住车,他就和司机一起垫轱辘,帮着推车。一次,汽车开到中途,发生了事故,他摔伤晕厥,醒过来便冲着吓坏了的小司机摆摆手:“老骨头经摔,没事儿!”爬上修好的车子继续走。到边防连队、哨所、帐篷、土房、地窝棚、铁架屋、砖瓦房、楼房,他都住过,始终和战士们同吃一样的饭,同睡一样的床,从不要特殊照顾。因为上年纪了,奔波劳作一天下来,难免腰酸腿疼,加上北疆几乎全是高寒区,林教授住在部队宿舍,夜间常常被疼醒、冻醒,可他全不在乎,不管晚上睡得怎样,白天照样干。
14年的风风雨雨,14年的劳筋累骨,使出现在边防干部战士面前的这位长者已日显苍老。每当指战员们看到他满脸皱纹、满头白发、来去匆匆的身影时,内心都充满感激之情。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直言不讳

一条戒规的启示
许伯贤
“每年杨梅成熟季节,全家人谁也不许上杨梅山。”
这条“戒规”,是浙江杨梅产地之一的绍兴县型塘乡党委书记为自己和一家5口人立下的。自他任职9年来,全家人谁也未曾违犯。在他的影响下,这个乡的干部也很少在杨梅熟了的时候上山。
近些年在我们党和政府部门中,极少数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这里所说的“个人”,应该包含本人及其亲属子女等。
群众在评价一个党员或领导干部时,除了看其本人所为,还要察其家属乃至亲朋友好有否借其地位和影响为自己谋私行为?
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是摆在许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上述那位党委书记防微杜渐、自觉为自己和一家人立“戒规”,正是珍惜这种权力的表现。由此而受到群众的赞扬就不难理解了。
我国有条古训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谓循规蹈矩,大概源出于此。这里,且不说历史上一些有所作为者以立“家规”设“家训”来规范家庭成员行为的不乏其例。
今人其实也是很注重立规束己的。近在一份刊物上读了《周恩来的“家规”和刘少奇的“清规”》一文,颇有感触。文中介绍了周恩来一生为政清廉、以身作则,生前曾立有“晚辈不得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凡去看望他的人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等10条不成文的“家规”;刘少奇也一样,对他身边工作人员交代了“四不准”的规矩。
革命前辈们这种自觉约束自己和亲属行为的举动,不仅反映了他们严以律己的品质,也表现出了维护党和政府根本利益的自觉性,从而,为全体党员和干部树立了榜样,获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上述两件事例,除了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端正党风和建设廉政的必要性、紧迫性外,也给人们以启示,即:要推进我国的廉政建设,固然要加强对全体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教育,尽快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一名执政党党员、一个人民公仆,主观上能时时对照党员标准和干部行为准则,经常地检点自己一言一行,自觉做到扬正抑邪,尤其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黄毒”蚀我入歧途
河南开封市劳动教养学校学员 孟令强
我因流氓滋事于去年4月被公安机关批准劳教两年。在河南开封市劳动教养学校,这块浸透着辛酸与悔恨的土地上,我已度过了几百个日日夜夜。
在“特殊园丁”们的教育、感化、挽救下,我深刻地认识到“武侠、黄色书刊和淫秽录像”是诱发我犯罪的根源。
从小学到初中一年级,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近年来我上课看武侠书,一有机会就逃学看那些不健康的录像。陷入了泥潭难以自拔。美好的幻想使我仿佛成了一名武艺超群、美女追逐、独霸一方的侠客。
一次,一哥们送我本手抄本,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在课堂上偷看起来,学校给我开除学籍的处分。从此,我白天喝酒打架无恶不作,晚上躲在录像厅里和“小兄弟”们共赏“黄色精神食粮”。
由好奇到入迷,由迷恋书中低级下流的描写和淫秽场面,到产生强烈的模仿而和几个铁哥们几次到学校门口拦截女学生,强求对方和自己交
“朋友”,不从就恐吓、威胁。一天,因争风吃醋,我们和另一帮人在电影院门口发生一场流血械斗,我将对方连扎3刀。
这就是我从一个好端端的中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经历。吸取我的教训吧!
(《开封公安报》供稿)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饮水思源 倍觉党亲
本报记者 李而亮
在中原嵩山脚下西村乡一片高地上,竖立着两座石碑,碑文的中心内容都是一个
“水”字。一座立自清朝同治年间,一座立自1989年。
西村乡的历史是一个世代盼水的历史。这里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水贵如油。千百年来,人们的吃水靠肩担驴驮。为了水,历史上人们曾发生过多次械斗。
今日走进西村乡,到农家打开水龙头,清甜的自来水直流而出。西村乡16个村,除极个别偏僻山沟的农户外,家家都吃上了自来水。以往那种吃水贵如油,抢水打破头的历史一去不返。为此,西村人又立下一座石碑。碑文是“饮水思源、倍觉党亲、千秋伟业、昭彰后世、造福于民、刻石为证”。
西村乡党委书记杨学忠谈到吃水工程,他只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解放40年了,要是连群众的吃水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就愧对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早在6年前,西村乡党委、政府针对群众的切身要求,立下了苦干数年,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的决心。当第一项工程方案制定后,首先碰到的是资金问题。乡党委、政府把上级拨给维修办公楼的2万元拿了出来。第一期工程所在的东村老支书贺天西把儿子准备结婚用的2000元钱也拿出来。工程动工时,正是寒冬腊月,党员干部领着技术人员、带着群众昼夜奔忙在工地上。
第一期工程竣工后,西村乡吃水工程陆续在其余15个村展开。工程到哪里,哪里就传出党员干部苦干实干的佳话……
到了今年夏天,西村乡吃水工程只剩下全乡最穷困、最偏僻的五岭村。年过半百的乡干部、共产党员李江自告奋勇包下这个任务。他带着2名青年干部,冒着酷暑,背着行李、锅灶、米面到五岭村安营扎寨。
他们发动和带领群众经过37天的苦干,终于使全乡最困难的最后一处供水工程胜利完工。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廉洁自律的“老团长”
——记沈阳军区某部退休军官徐德证
秦彦宁 张彬生
沈阳军区某部有位响当当的
“老团长”,其实,他没当过团长。
确切地说是一名退了休的副团职军官,他叫徐德证。
为解决部队取暖燃料不足等问题,两年前徐德证带着两顶帐篷8个人,成为黑龙江省嫩江县黑宝山煤矿一处荒僻的草垫子中的落户人。
经当地有关部门同意,他们采取边修路、边集资、边开采的办法,建点挖煤。
两年来,在黑宝山煤矿的支援下,徐德证所负责的煤矿初步形成一座技术人员和设备较齐全、有固定资产28万元的次中型煤矿。今年上半年出煤1.9万吨,创利35万元。
5年前才开发的黑宝山矿区,人缺水,水缺钙,一年四季无青菜。艰苦创业这两年,徐德证和官兵一样,常常是煎黄豆、啃咸菜,有时在仅有几片菜叶的汤锅旁,徐德证开玩笑自封为
“打捞队队长”。
黑宝山位于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之中,冬天寒风刺骨吹,夏天小咬到处飞。从修路建矿至今,徐德征一直住帐篷。
一年夏天,嫩江连降暴雨,夜晚帐篷中进水半尺多深,徐德证的床塌了,他跳到水里,挖沟排水。
煤矿领导闻讯劝他:“老徐,住我们招待所吧,不收费。”他仍然坚持与士兵住在一起。
徐德证虽然手握煤矿财政大权,却从不乱花一分钱。一次通信员小王因公随“老团长”出差,心想,跟“老团长”出去肯定没错。
可每次出门办事,他们不是两腿走,就是挤公共汽车。“老团长”风趣地对小王说:“这样既健身又省钱。”
“两袖清风”是徐德证的“座右铭”。
一天,地方一位干部专程从外地赶到煤矿,送给徐德证500元好处费。
徐德证拿起钱严肃地说:
“你我都掌握一部分权力,今天你找我时给500,明天我去求你时给1000。这不成了金钱关系?金钱交易的事我从来不干。”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奉献篇

服务是根本
——访黄冈县陈策楼村党支书、全国劳模陈焱清
新华社记者 方政军 通讯员 陈锦林
鄂东黄冈县陈策楼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潭秋的故乡。如今,这个村党支部新近被中共湖北省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党支部书记陈焱清被评为全国劳模。
初冬时节,记者在陈策楼村见到陈焱清时,这位43岁的汉子刚从田里劳动归来,他身材魁梧,声若洪钟,黝黑的脸膛上透出一股庄稼人特有的豪放气质。
陈焱清快人快语,他说:“千本万本,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千头万头,党员要事事带头。”1922年,陈潭秋在陈策楼村成立了湖北省最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聚星党支部。在战争年代中,陈策楼村有近百人参加革命,两次惨遭敌人的火烧,全村28人为革命献身,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几十名党的领导干部。陈焱清说,“革命先烈为党为国家献出宝贵生命在所不惜。我作为一名党员,现在就更应该干出一番事业。陈潭秋二十立志救中国,到了我们这一代,难道就不能为社会主义多作点贡献?”
从陈潭秋算起,陈焱清已是陈策楼村第4任党支书了。他上任17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带领支部一班人从“穷根”上开刀,一年一个新进程:开大港、修水渠、建提水闸和泵站、修养鱼池、开果园、建船队、办布厂,集体经济红红火火。今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900多万元,比1980年增加了106倍,全村人均纯收入过千元。县委组织部长张焕卿补充说,10年来陈策楼村无刑事案件、无人盗窃、无人打架斗殴、无计划外生育、无迷信活动,被周围群众称为两个文明建设的“小特区”。
“要群众干的事,干部和党员要带头干;不要群众干的事,首先我们党员和干部不要干”。陈焱清这样要求全村的干部、党员。
村里刚承包时,各村民小组的鱼塘没有人敢接手,陈焱清带头揭榜,头一年赔本500元,第三年获得大丰收。村民们看到了甜头后,他立即把鱼塘转让给其他村民承包。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吃亏的事党员顶着,成功了让利给全体村民。党员熊顺生的出嫁女儿怀了第二胎。陈焱清和老熊一商量,熊顺生当即带信叫女儿采取节育措施;原任支部副书记陈国钧,爱人因病突然去世,爱人娘家60多岁的老人和儿女们跪在他面前求情要求棺葬。陈国钧含着泪说,我是党员,不能坏了党支部的规矩,请你们给我帮个忙。在场的干部群众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两年前,陈策楼村和王家店乡合办的一家“聚星”纱厂亏本50.7万元,乡里把纱厂交给陈焱清,他五更起半夜睡,上武汉、下黄石,集资60万元。去年纱厂实现产值250万元,纯利45万元。按合同规定,陈焱清可得全奖15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把奖金全部上交给村集体。乡里福利院有31位孤寡老人,陈焱清私人掏了一笔钱,特地赶去看望。这几年为了村里跑业务,他竟然把私人的存款3000多元贴个精光。对此,他妻子一直埋怨陈焱清“傻”得出奇。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山东省泰安市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广大民兵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为泰安市市长王建功(左)在检查民兵武器的保养。 李建平摄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大秦线的“脊梁”
  本报记者 贺广华 毛磊
一年前,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大秦线一期工程宣告提前十二个月正式开通运营。从此,这条全长四百一十一公里的铁路新线,交由北京铁路局大同分局抽调的四千余名职工管理。
四千余人,意味着全分局每八人中就要抽调一个。大秦铁路沿线二十个车站,大都设在远离城镇的山沟茫野。这无疑给抽调人员的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分局党委会上,大家的思路不谋而合:共产党员先上!好样的,参加筹建单位的三千四百多名党员,都在党的生活会上表了决心,一千多名党员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在党员的带动下,一万二千名职工主动提出申请,超过了所需人员的三倍。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当数千名职工开进各站点的时候,他们首先遇到的是:煤气不通,电话不灵,灯不亮,路不平;缺水、缺菜还缺粮……
湖东电力机务段设在一片荒芜的盐咸滩上,生活用水需到三十五公里外去拉,五百多人规定每天耗一吨水。房子不够,党员干部让职工睡在床上,自己睡桌椅;车辆不足,优先接送职工,而段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却经常不回家。
茶坞折返段共产党员韩志谦连续四十多天没休息了。正巧,一个从大同打来的电话说,段上有名职工家中失了火,姓名不详。段领导通知他回家处理,目的是给他一个休息的机会。韩志谦心急火燎地赶回大同,顾不上回家,一头钻进宿舍区,可查了半天,也没结果。傍晚,当他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中时,才知道是自家失火,他草草处理,第二天便又赶回段上。
创业之际,正是共产党员自我牺牲、忘我奉献之时。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营,助理工程师、共产党员韩祝愈在工程验交时倾注了全部心血。他一只脚肿得连鞋都穿不进,仍坚持工作,直到脚板化脓后被送进医院。
茶坞供电段共有七百名职工,平均年龄仅二十四岁。二十五岁的副段长、共产党员杨乃成,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之一。他率领小伙子们每天步行三十公里,穿梭于大秦线检验设备。一天,军都山隧道接触网起火停电,凌晨三点,小杨带着二十多名职工冒着严寒赶赴事故现场,一口气干到当天下午三点。刚回到段里,又接到大团尖隧道出现故障的报告,他二话没说,揉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拔腿就走。
大秦线上七百多名共产党员,以不凡的业绩,证实他们是压不弯、摧不垮的脊梁。
截至今年十月底,大秦线已累计外运晋煤一千二百多万吨,可为国家增加工业产值一百二十多亿元。透过这两个数字,我们眼前不断闪现着大秦线共产党员艰苦创业的幅幅画面,耳畔回响着大秦人自我牺牲精神的壮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