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夜空繁星
露菲
三十年代就参加“左联”工作、在延安“鲁艺”担任过女生指导员的苏灵扬同志,于今年十月二十九日下午,摆脱了病魔的缠绕告别了人世。这天天气阴沉沉的,不见阳光,时时吹来阵阵冷风。
此时,在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位身穿劳动布上衣的年轻女干部的身影。那是1954年我初次见到苏灵扬同志的印象。当时担任周扬同志秘书的叶勤介绍说:“这是苏校长。”我心想苏校长是谁?后来知道她就是周扬夫人、师大女附中的校长。
苏灵扬同志从延安鲁艺任职起、特别是开国以来,她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不少人习惯称她为“苏校长”。五十、六十年代期间,她担任过教育部教育行政学院的副院长,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的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她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培养了无数的建设人材,为此她曾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她作为学院的党委书记,耐心倾听师生意见,如果哪位同志遇上什么困难,尤其是学生,她都解囊相助,虽然她并不富有。她身体较弱,几次昏倒在岗位上,一检查才知道是胃出血,手术后不久,她又忘我的工作。她是一个没有时间休息的人。
就是这样一位一心为工作的好干部,“文革”一开始,便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她的摧残令人发指。她用自己柔弱的身体和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承受了一切。1975年,苏灵扬同志有了一点自由。有一次,她劝慰我们说:“人人都有委屈、痛苦,老是处于一种激荡不安的状况也不是办法。现在的情况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全国人民都在经历着一场大考验。只要对得起党的培养,对党对人民忠诚到底,其它的就不要多想了,更不要因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感到委屈。”她讲到解放战争时期张家口撤退时,她的小儿子因翻车而亡,作为母亲,真是痛不欲生,她说:“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来说服自己,使自己从悲痛中站立起来,个人与集体对比是个很小的单位,与国家比、与世界比、与宇宙比,我们个人的烦恼、困难乃至痛苦,又算得了什么?任何事情要想得开,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恩恩怨怨,那是计较不完的。要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宽慰自己。假若你经常想想这些,我想你心里就好受多了。”
在苏灵扬同志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坎坷不平的革命生涯中,不论是在三十年代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还是在延安的艰苦的环境中,或是所谓“史无前例”的日子里,她能正确对待一切,就因为她心中装着党的事业,装着祖国和人民。经过“文革”的折磨,她的身体很不好,但她还经常带病下基层,到中、小学校去巡视,呼吁大家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直到她离休后,还牵记着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的危房和教师的清贫生活是否得到解决和改善……她想到很多,但都不是为了个人。
现在,有些事情她还没来得及做就匆匆地“走”了。看到苏灵扬同志的渐渐冷却的瘦弱的身躯,仿佛看到她为了追寻老伴周扬同志,已经踏上了一条遥远的路……


第8版(副刊)
专栏:

雨花石今昔
刘水
雨花石,这富有诗情画意的芳名,来源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距今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代高僧云光法师,在今南京中华门外的石子岗设台讲经,精诚所至,天为之雨花,落地化作五彩石子。北宋大观年间,吏部侍郎卢襄根据这一传说,正式给云光法师的讲经台命名为“雨花台”。到了明末,雨花台由“台号”演变成地名,人们遂将此处所产五彩石子称作“雨花石”。
时至今日,人们虽然津津乐道于这一神话故事,但近代科学已揭示了雨花石的奥秘。雨花石产于“雨花台砾石层”(包括六合、仪征等地),它的形成年代可追溯到距今1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地质年代,那时古长江流经南京六合一带,奔腾的流水把中上游及周近山上风化的岩石和矿物碎块,搬运磨擦,成为卵石,沉积下来,形成砾石层。南京地处长江下游,远源的“外地来客”和近源的“土著居民”,即长江流域的多种类型的砾石,汇聚于此,组成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既多且丰。就其成分而言,有玛瑙质、蛋白质、石英质、水晶质以及石髓、燧石等等。凡是具有美学上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均称为“雨花石”。
由此可知,雨花石是大自然的造化,她的主要特色是自然美。聚天地之灵气,化日月之光华,孕万物之风采,成石中之神品。自然界中有许多观赏石,各以其独特的风姿博得人们的赏识,但都不及雨花石那样玲珑剔透,五彩缤纷,纹理奇巧,形象生动。不仅如此,雨花石在某些方面,还可与宝石媲美。古人赞雨花石云:“有玉与玛瑙不能及,故足贵也。”就色彩、纹理和形象而言,雨花石不是宝石而胜似宝石,因而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国一绝”是当之无愧的。
雨花石中的珍品,堪称天然艺术品。那奇妙的纹理和丰富的色彩,构成无穷无尽的图案和形象,日月山川,四时景色,花鸟虫鱼,人物风景,意象图案等等,大千世界,无所不具,千姿百态,形神兼美。如果说,大自然是人类原始艺术馆,那么雨花石则是这个原始艺术馆的缩影。在雨花石这个天然艺术馆里,可观古今风物,可览中外胜迹,既省登临之劳,而穷遨游之趣,令人情志高远,心旷神怡。
由于雨花石具有如此高雅的审美情趣,因而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藏。1955年在南京市内阴阳营出土文物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用雨花石作装饰品并被视为财富了,死后作为陪葬品。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凡是与雨花石有缘结识的人,尤其是文人雅士,无不成为雨花石的钟情人,并且为之著文、立谱、讴歌、绘画。因此,雨花石早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了。最近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雨花石收藏家珍品与雨花石艺术家作品联展”,以及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和香港嘉宾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型艺术图集《雨花石珍品集》,引起中外人士注意,为研究雨花石文化,展示了前景!


第8版(副刊)
专栏:

莫言塞北无春到
——电视剧《古氏梦说》观后
高鉴
理想和浪漫有着不解之缘。“少年心事当拿云”,理想,能给人插上乘风振奋出六合的大翼。茅盾先生认为,有理由把浪漫主义文学划成“理想派”。内蒙古电视台摄制的六集电视连续剧《古氏梦说》
(导演马小钢)虽然写的是现实题材,但作品的深层却涌动着一股浪漫精神的潜流,这或许就是片名“梦说”的象征涵意。
当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太多、太贪婪时,人类势必遭受不堪重负的大自然的惩罚。意识到这种危机,并为人类争取美好的明天而行动,这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现代人的标志。《古氏梦说》描绘了以古致远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开始要求改变一味向自然索取的传统模式,力图保护环境,建设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然而,旧的习惯、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他们举步维艰。这部电视剧向我们揭示的便是一批理想主义者面对的现实处境。这种现实性尤其表现在剧中。古致远不仅是在搞环境保护事业,更重要的是在向人们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展开了挑战。事业的挫折、爱情的失败,几乎摧毁他。正是逆境的砺石,磨得他的理想之剑迸出火花。
该片以浓墨重彩点染氛围,抒情言志。虽然镜头采撷的都是具有强烈现实感的画面,但由于注重镜头的组接,因而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浓重的抒情格调。小秀姑娘是旧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模式的牺牲品,屏幕上大篇幅地反复闪现她生命的绚丽和枯萎的对比特写,强化了悲剧力量。而乡野景色、城市风光和不断出现的枯枝特写的对接,既产生了一种诗化的旨趣,也体现了某种复杂的社会涵义。不过,有些笔墨离题旨远了些,而使全片有冗赘之嫌。这部电视剧拍得朴实、简洁,没有浮华之笔;但在另一方面,全剧的节奏缺乏必要的张弛与高潮,似为一点缺憾。


第8版(副刊)
专栏:

功夫不负有心人
——“赵鹏洪海德龙书画展”观后
夏湘平
初冬,寒气袭人,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内却气氛热烈,赵鹏、洪海、德龙书画展迎来了大批兴致勃勃的观众。
展厅里,陈列着三位作者九十九件不同形式、风格和追求的书画作品。
他们以娴熟的笔墨、别致的章法,表现了多姿多采的情趣:有的气势开放、雄浑豪放,有的清新淡雅、平和宁静,有的端庄,有的潇洒,有的像高唱一首威武雄壮的军歌,有的像低哼一支轻柔抒情的小曲。
这三位既非专业又非名家的作者,是解放军中三位年轻的朋友,他们都是十几岁参军当战士,目前都在部队从事着与书画本无多大关联的工作,居然走进了书画艺术殿堂,取得了如此成绩,确非易事。
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自幼酷爱书画,都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和聪颖,无论工作怎样变动,都没有放松对书画执著的追求,这几乎成了他们各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是孜孜不倦地潜心钻研,长期反复地练习古今名人书画。
临摹书画名迹早被事实证明是学习书画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临摹和创作毕竟是两回事,临摹是学习共性和带规律性的东西,是创作前的准备;创作则强调在掌握
“法”的基础上的个人感受、意趣的发挥。能够认清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能正确对待,常常是衡量一个学习书画的人有没有悟性、有没有发展的标志。
赵鹏等三人的作品,既可看出有传统作依据,又体现了新的时代风貌和个性的流露,这是非常可贵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她带来习习的海风
——记青年歌唱家李静娴
王志成
最近,海军歌舞团为首都献上了一台清新明快的歌舞《情系南沙》。那是一幅用声、用形、用情交织编绘的诗一般的南海画卷。当这画卷徐徐展开的时候,她走了上来,穿着白色的军礼服,一曲“高脚屋”的赞歌委婉动人,把人们带到了遥远的海角天涯。她,就是青年女中音歌唱家——李静娴。
李静娴的嗓音圆润甜美,韵味浓郁,不仅富有女中音所共有的
“浑厚”,而且还闪现着一般女中音所少有的“光彩”。那份“浑厚”,就像把整个海洋的深沉都拥进了自己的胸怀;那份“光彩”,又像是万顷碧波上浮动、跳跃着的点点金辉。听她的歌,似乎能看到大海的斑斓色彩,那浪花的顽皮,那波涛的澎湃,那礁盘的巍然,那水兵的情怀,都好似一幅幅画面立在你的眼前。
这艺术的魅力来源于她宽广的音域和纯净的音质,更得之于她严谨的作风和扎实的功底。也许从直观上看,有人会说李静娴的演唱有“热情不够”之感。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到她那动人心弦的激情都滴滴不漏地溶进娓娓的歌声里了。她没去追求动作的夸张和外形的浓烈,而是靠以声带情、以情引声。
当她还是一个青岛小姑娘的时候,她就迷上了歌唱,幻想着能当一名部队文工团员。可命运却没有给她恩惠。第一次报考,就由于“政审不合格”被“刷”了下来。她哭了,但泪水并没有淹没那颗渴望着成功的心。终于,大海理解了这位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姑娘。1979年,北海舰队文工团录取了她。
第二年,又以她那海风般独具特色的声音,在海军文艺调演和总政举办的部队青年演员音乐会上崭露头角,被调入海军歌舞团。1982年,中国唱片社就出版发行了她的独唱盒带
《暮归》。她谢绝了一些好心人让她抓住时机扬名取利的规劝,毅然报考了中央音乐学院,在周美玉教授的辅导下专攻美声唱法,得到了正规、系统的训练。1985年,她带着优异的毕业成绩返回了歌坛,开始了又一个层次上的跋涉。
在艺术的道路上跋涉是艰苦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艰苦。当付出的和得到的,当追求的和现实的还没能统一的时候,需要多少坚毅、多少顽强。李静娴终于走过来了。问她,她倒回答的轻松:“唱歌就是一门科学,搞科学哪有容易的事?”


第8版(副刊)
专栏:

秋艳(国画) 王鹏立


第8版(副刊)
专栏:

书法 戴清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