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出访归来

今日切尔诺贝利
本报记者 张允文
汽车离开基辅后向130公里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疾驰。一路上,《真理报》同行讲述关于该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后的趣闻:由于辐射影响,一些植物形态变异;电站周围无人狩猎,野兽激增;“切尔诺贝利”一词本意是一种味苦的草,有人竟在《圣经》中发现此词是灾难的征兆……
30公里疏散区
车子在一个军人看守的检查口停下。这就是以电站为中心、半径30公里疏散区的入口。3年前从这里疏散了11万居民。现在车辆人员的出入受到严格控制,以防放射性污染物的扩散。我们在一辆有指示灯的汽车前导下很快就到了切尔诺贝利。这本是一座景色迷人的小城,过去鲜为人知,如今已名传全球。现在,小城中多数建筑物是空的,街上显得格外宁静。一些清除核污染人员暂时使用一些经过彻底消毒的建筑物。街旁时而可见一些筒状的放射线测量仪,它提示着人们:核事故的后果尚未完全消除。
负责清除事故后果的是原子能源部下属的一个“联合机构”。机构的一名负责人在一座木建筑内对记者说的头一句话是:“我在这块多灾多难的切尔诺贝利土地上向您表示欢迎。”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声巨响把电站所在地普里皮亚特市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核电站第4号机组由于人为错误发生爆炸,大量放射物外泄,强辐射的碎片到处散落,造成大面积污染,殃及苏联的邻国,成为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事故。放射尘埃与气体像“看不见的死神”到处游荡。苏联全国动员做两件事:一、制止已炸裂的反应堆继续泄放放射性物质并防止超高温引发核连锁反应;二、立即对半径30公里内的居民进行紧急疏散并对污染的土地、森林、建筑物等进行消毒。第一项工作当年10月就已完成。第二项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死城”内外
从切尔诺贝利改乘“联合机构”的汽车驶往18公里外的普里皮亚特市的路上,松林、白桦林不断。主人说,由于辐射的影响,事故后新长出的松针比通常的长,一些植物、花卉的苞蕾也异常肥大。沿路不时可见一些被遗弃的农具。这些东西将被埋入永久的“墓穴”。一些果园也成为废物。快到电站时看到的松林都是焦黄的,这是强辐射的牺牲品。
建立于1970年的普里皮亚特市已成为一座“死城”。这座人口约5万的小城中绝大部分建筑物已不能住人。车子驶经文化宫、宾馆、幼儿园、商店……偶而可见尚未完工的工程。如今人走楼空,一片死寂。“主人何日再来?”回答是:“也许50年或70年以后。”
引人注目的第4号反应堆已被封闭在一具“石棺”中。事故发生后,这个开了天窗的反应堆被形容为“一头受了伤的野兽,散发出毒素”。大批直升飞机向这个反应堆扔下了5000吨降温、吸放射性元素物质,然后用形状奇特的遥控机械为反应堆修筑了一个绝缘罩,从而制止了放射物的继续外泄,防止了更严重的事态——核连锁反应的发生。这具高70米的“石棺”,据说,至少要关闭10万年。
对付如此规模的核事故,人类尚无经验。在一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清除放射性污染,谈何容易。大片森林要砍掉并埋入很深的地下“墓穴”;向大面积的森林、建筑物撒泼液状合成橡胶,粘住放射性尘埃,然后凝结成带状固体,再卷成捆,埋入“坟墓”;用遥控的巨型推土机把污染的表层土铲掉并“埋葬”;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随地下水渗入河流,沿河修筑了深入地下30米、长3公里的水泥墙……这种工作确实是独特的、史无前例的。
科学实验基地
严重的核事故对生态、居民健康将造成何种长远影响?为什么茶蔗子比别的浆果吸收辐射多得多?为什么事故后收获的西红柿只要洗一下即可食用?已知一些微生物,如蘑菇能大量吸收放射性元素,那么能否利用它们净化核污染的田地使之重新适于种植?这里的动物能否食用?皮毛是否干净?它们生殖有无变异?诸多问题引起了苏联和世界科学界的兴趣。全国10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云集于此。47国1200名科学家来此访问。这里建立了国际科研中心。
记者在普里皮亚特市参观了一个大型温室。这个温室已成为生产、科研基地。这里培植的黄瓜由于受辐射的刺激,比通常的大两三倍。这里培植的土豆种子具有抗病力强的特性。
“21世纪的城市”
从电站回基辅途中参观了一座专为电站职工新建的城市。离电站东北方向50公里处,青翠松林环抱中已屹立一座名叫斯拉乌捷奇的小城。这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拔地而起的、苏联国土上最年轻的城市。市内各种房屋由8个加盟共和国承建,各具民族特色。站在刚铺设的柏油马路上环顾四周,犹如置身于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等民族建筑的展览中心。
自从35年前世界上出现第一座商业性核电站以来,世界上已有400多座核电站在运转,提供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6%。切尔诺贝利事故告诉人们,核能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会带来风险。切尔诺贝利发生的灾难是操作人员严重缺乏责任心、疏于职守造成的。6项错误铸成了大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只要有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核电是完全可以驯服地服务于人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切尔诺贝利的血的教训应当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财富。(附图片)
图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为防止这个炸裂的反应堆继续外泄放射物,抢救人员在顶上抢修了保护罩。不少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包括辐射探测特别小组副组长斯达洛莫夫、苏联英雄安多什金少将。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学漫话

漫议“温室效应”发展趋势
张友新
大气污染问题可能演变为国际政治问题。
美国政府宣称,美国要
“保卫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国会议员们甚至呼吁,在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方面,美国“要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榜样”。乍听,美国似乎要动真格的了。而事实上呢?并非如此。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最新报告,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0亿吨,其中美国有14.2亿吨,占全世界排放量的23.7%。这就是说,全世界排放量中有近1/4是美国释放的。而且,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快,去年全世界的增长率为3.6%,而美国达到4.1%。由此可见,当今大气遭到严重污染,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的责任是率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遭到美国的抵制。美国政府官员扬言,即使美国的排放量比其他国家多,也不能单方面限制,要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打交道”后才能行动,否则,美国“就会失去逼迫发展中国家实行控制(二氧化碳)的手段”。这显然是美国施加压力、推卸责任的一种策略。诚然,大气是没有国界的,防止空气污染是全人类的事业。但是,美国排放二氧化碳之多,其增长速度之快,不仅造成美国公民的不安,也激起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华盛顿邮报》也承认,目前人们“更强烈地呼吁美国单方面限制二氧化碳”。
人类面临着空气遭到污染的严峻事实。其中,二氧化碳已成了全球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据科学家推算,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274PPM上升至350PPM,若二氧化碳上升至550PPM,全球每年平均气温将会上升3—9华氏度,后果十分严重。所以,美国采取何种态度,对于世界“温室效应”发展趋势关系重大。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欧日美角逐未来电视市场
刘绪民
高清晰度电视尚在襁褓中,西欧、日本和美国便对它的未来市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高清晰度电视是下一代电视,普及这种电视乃是本世纪末的事。现存的电视机的图像通常是由12—18万个象素构成,高清晰度电视则是由70万个象素构成。这种电视屏幕宽阔,画面清晰明亮,其效果如同电影院一样。未来的高清晰度电视市场将是一个数百亿美元的大的潜在市场,西欧、日本和美国三家都在发展高清晰度电视技术,谁也不肯让哪一家垄断这一新的技术。按目前的设计,即使大批量生产,价格依然昂贵,为使成本降低到适当水平,仍有一系列改进工作要做。
日本在发展高清晰度电视方面遥遥领先,早在20年前便开始研制,投资十几亿美元。日本制式的高清晰度电视已试制成功,并在国内试播。索尼打入好莱坞表明,日本企图先下手为强,抢占美国市场。
西欧不甘落后,5年前已把发展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列入“尤里卡”计划,投入2亿美元,共有30家企业参与。全西欧现拥有1200万台电视机,为避免突然一下子被淘汰,欧洲采取分阶段、分步骤过渡的办法,使观众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第一步:改造现存电视机,加进一块附加电路,使图像清晰和消除闪烁。第二步:兼容式,既可兼容普通电视机和录像机,又可提供优质图像和数字音响。第三步:宽屏幕,给观众以电影院式的画面。宽屏幕高清晰度电视计划于1992年在巴塞罗那的奥运会上投入使用。
美国在发展高清晰度电视技术上起步晚,且投入少,总投资不足1亿美元。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惊呼:美国假若控制不了10%的高清晰度电视市场,美国便将失去50%的半导体市场。电子工业是美国最大的制造行业,1989年计划收入3千亿美元。美国最近一份报告预测,在高清晰度电视竞赛中,美国一旦失败,到2010年美国将会失去2百万个工作岗位,贸易逆差每年将增加2250亿美元。
日本担心,日本制式的高清晰度电视一旦占领美国市场,可能会激起美国人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于是主动邀请美国电子公司参加生产日制式的高清晰度电视芯片的合作。
美国全国拥有1600万台电视机。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作出规定,美国将选择的高清晰度电视机的制式必须能够兼容现有的电视系统。西欧采取的逐步实现高清晰度电视化的做法本身是对日本的一种挑战。西欧为了争夺美国市场,一方面向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这一决策机构进行游说和疏通活动,另一方面也邀请美国电子公司参加欧洲制式的高清晰度电视生产合作。
在这场角逐中,美国似乎已甘拜下风,情愿为日本和西欧的高清晰度电视提供芯片。然而不少美国人士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认为,美国电子计算机工业有很大的优势,美国仍有条件追赶上。据专家们认为,高清晰度电视将在1995年以后正式投放市场。美国是个很大的潜在市场,一旦被日本占领,欧日之间的矛盾势将进一步激化。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技动态

智利预测海啸取得进展
智利地形狭长,濒临太平洋,海岸线四千多公里。如何减轻以至避免在太平洋中发生地震时出现的海啸对沿岸地区的设施及人员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成为智利地震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在智利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倾向于把一些工业设施、民用建筑及军事防御机构安置在沿海地区,甚至常有高潮的地带。这样的布局忽视了海啸可能带来的损害,引起专家们的关注。
在历史上,智利北部和秘鲁南部是地震多发区,震中在海里的地震造成大规模的海啸,波及整个太平洋沿岸。一九六八年八月十三日,一场估计为里氏八点五级大地震掀起的海啸冲击到非洲海岸,海浪高达十四至二十一米。美国海军的一艘战舰被海浪拖进陆地三百米。一九六零年在智利海岸发生的大海啸,虽然提前几小时作了预报,仍造成五点五亿美元的损失。此外,在夏威夷造成七千五百万美元损失,在日本损失五千万美元,两地共二百六十人死亡。可是,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八七年发生的两次海上地震没有引发海啸,科学家们分析海啸的发生可能有某种周期性,现在离发生海啸的新周期已经临近。
智利北部安托法加斯塔大学的地质学家们正加紧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将建立一个提早预报海啸的计算机监测系统,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向沿海地区的居民提醒将要发生的灾难性海啸的情况。这所大学制作的地震触发器安放在可能发生里氏六点五级地震的海区。同时在北部的沙漠地带,以网状的形式安置这种仪器。计算机中心通过微波接受各地传回的资料,并立即处理。为沿海不同地段的设施装上检潮器,用微波线路相联结,这样在计算机中心可以观察到海啸出现时海潮的非正常状况,在发生强烈地震的情况下,能够确认和预报海啸。这项计划的另一个目的是发生海啸时,尽量减少沿海人员和物资的损失。为此,他们已对有关地区的地质统计资料和数学模式进行研究。这所大学的工程系已为北部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业提供技术援助,采取应有的预防措施。
专家们认为,通过海洋深测,准距快速测定及海浪的能量分析,有可能确定一定的海岸地区理论上最大的海潮高度,将统计数字绘成平面图及海潮曲线图,由此推断出现高潮的地点及海浪可能达到的高度。依靠这些数字和数学分析及其他技术手段的帮助,提前预报海啸,减少海啸造成的损失。
管彦忠 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