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窒息的雅典城
亚力
1989年11月2日,美丽的雅典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烟雾中。举世闻名的古城堡失去了往日的雄姿,在尘雾中显得暗淡无神。天空中虽然高悬着太阳,但阳光却难以穿过污浊的大气。
狭窄的街道上,小汽车依旧川流不息。下午4点30分左右,在市中心大街上,在不见首尾的汽车长龙中,出现了一支引人注目的队伍:20多辆自行车沿街缓缓行进,骑车者戴着防毒面具,车上系着红红绿绿的气球。“要污染,还是要我们?”他们不断高呼:“不要只给香烟装过滤嘴,请为排气管也装上过滤嘴吧!”
这一天,对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雅典来说,是一个“可悲的日子”。大气污染达到空前严重的程度。设在市中心帕底雄大街上的大气质量监测站从早晨起便不断发出红色危险讯号。按希腊国家标准规定,每立方米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200微克,便达到警戒线,达到500微克便达到紧急危险标准。而这天上午9点刚过,该站测试的结果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高达每立方米318微克。到11时,测试人员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测试仪器上显示出了604的数字。紧急危险报告立刻送到国家环境、城市规划和公共事业部。即刻,该部特别环境秘书泽莱弗斯教授宣布一系列紧急措施,其中包括禁止所有私人汽车在雅典市中心区行驶,限制出租车和摩托车的行驶,要求主要工业企业将燃料消耗削减50%,所有燃料锅炉停产等,并同教育部一起史无前例地宣布雅典地区学校一律停课,以保证学生健康和减少交通流量。
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大气污染程度依然有增无减。中午,测试仪器无情地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高达每立方米631微克,打破了此前每立方米621微克的纪录。一氧化碳的浓度也突破了危险界限。许多市民出现了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污染中毒症状。街道上救护车响着揪心的笛声呼啸而过。据国家急救中心报告,当天经该中心救护送往医院的患者就有63人,而自行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则难计其数。这些人患的大多是由大气污染诱发的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直到下午17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才下降到每立方米217微克,仍在国家警戒标准以上。次日,大气质量仍无明显改善,各项紧急措施继续实行,学生仍然不得不留在家中。
雅典大气污染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并非偶然。古代雅典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保护曾予以充分重视,当时规定各种污染源必须远离城区。但是,随着雅典城市的现代化,市内各种污染源不断增加,雅典已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据统计,从1981年到现在,已19次采取紧急措施了。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而就在刚刚宣布紧急措施解除后的次日,便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污染。
多年来,希腊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雅典的环境质量,但效果似乎并不显著。在这次大气污染事件发生之际,看守政府的环境部长利雅斯卡斯先生向正忙于大选的希腊主要两大政党新民主党和全希腊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导人发出呼吁,希望无论谁执政,都要大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他提议:在今后5年中,每年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用于环境保护;议会要就为期3年以上的环保计划及其实施结果进行辩论,并提出年度报告;对提高雅典环境质量、保护森林、保护能源产地环境以及保护海洋环境和海岸线等项目予以优先重视。看来,雅典市环境保护将是希腊新政府面临的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难题。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海湾明珠
巴林国
黄建明
在海湾的中部,有一个在世界地图上不为人们注意的小岛国,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42万。它就是同我国建交不久的巴林国。巴林被称之为“多岛之国”,由33个大小岛屿组成,从飞机上凭窗鸟瞰,巴林群岛犹如散落的一把大小不等的珍珠,在碧波荡漾的大洋里银光闪闪,光彩夺目。
位于巴林国最大的岛屿——巴林岛上的麦纳麦是该国的首都,是巴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市内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敞整洁的马路两旁椰树林立,形状各异的街心公园到处可见,各种热带植物有的翠绿欲滴,有的芬芳吐艳,呈现一派热带风光。整个城市给人以宁静安谧的感觉。
在城市边缘的高速公路旁,有几座纪念碑尤其引人注目:一座是“珍珠”纪念塔,高达几十米的六根柱子托起一颗“大珍珠”,每当入夜,在各色灯光的照射下,象征巴林的这颗“大珍珠”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另一座是“航海”纪念碑。两边各一块巨大的风帆,中间夹着一颗大珠,象征勤劳的巴林人民过去采珠业的发达。据巴林朋友介绍,在六七十年前,巴林还仅仅是个只有几万人口的荒岛。巴林人的祖先“靠海吃海”,以采珠捕鱼为生。巴林的珍珠曾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直到30年代发现石油之后,巴林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巴林政府建起这些纪念碑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后代不要忘记过去,要以祖先勤劳勇敢的精神来建设现代化的巴林。
(附图片)
耸立在巴林首都麦纳麦的珍珠塔。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止咳新招
在音乐大厅内接连不断的咳嗽将给聚精会神的听众带来很大的烦恼,经常去听音乐会的人们对此深有感触。而众多听众中总不免有几位感冒患者,有时会忍不住要咳嗽几声。
两年前,维也纳一家剧场管理处为消除这一不良现象,采取了一项有趣的措施:冬季期间,在剧场大厅的入口处免费发给每一位听众一种止咳甜药片,当咳嗽发作时放入口中,立即能够止咳。
该剧场从10月初至第二年5月底需免费发放的药品达800公斤。 (秀丽)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名画价格为何飞涨
陈封
西方国家的阔佬近两三年对于名画家的作品大感兴趣,为获得一幅油画,一掷数千万美元无吝色,于是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行情猛涨。
今年5月,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1881—1973)的一幅自画像售得4785万美元,曾轰动一时;11月15日他的另一幅作品《伶俐的小伙子》在纽约苏斯比拍卖行以4070万美元被人购去,也成为令人咋舌的新闻。11月30日,毕加索24岁时的作品《皮埃莱特的婚礼》在由卫星电视联结的巴黎、东京两地拍卖,被日本的奥特波利斯公司以3.15亿法郎买走。加上5%的交易费,这笔买卖高达5140万美元。
毕加索的画虽然卖到如此惊人的高价,但并未打破世界纪录。冠军属于由苏斯比拍卖行在1987年售出的荷兰画家梵高逝世前1年(1889)所作的那幅《蓝鸢尾花》,售价高达5390万美元(成交价4900万美元,按规定买主另付拍卖行货款十分之一的佣金)。这幅名画的买主是澳大利亚超级资本家阿兰·邦德。邦德并不是一位狂热的油画爱好者或收藏家,只不过是闲钱太多,看中了一个投资目标而已。关于邦德先生和画家梵高的“姻缘”似乎可以算是一段轶事:
1987年初某日,对艺术一知半解的邦德先生忽然心血来潮,询问他的朋友们,“梵高的作品值不值得买一张?”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于是他通知他派驻伦敦和纽约的下属留意出售梵高作品的信息。不久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梵高的《向日葵》,他通过长途电话出价,最后却被一位日本巨商以3990万美元买去。数月后另一幅梵高作品《特灵奎泰尔桥》又出现在拍卖行里,可惜他再误于出价偏低而被别人以2020万美元夺走。11月时,他下决心不惜任何代价要得到一幅梵高作品,正巧梵高的《蓝鸢尾花》在纽约的苏斯比拍卖行待价而沽。经过一番激烈的抬价竞争,邦德先生通过电话喊出4900万美元,全场立即哑然,他成为最后的赢家。
邦德先生得到这幅“世界上最好的画”(因为是“最贵的画”)之后,把它当作奇异的珍宝,既保了险,又采取了严密的防盗措施,不肯轻易让它露面。他等待将来这幅画给他带来财运。说起梵高这幅《蓝鸢尾花》和财运的关系也颇富戏剧性。梵高在37岁时便死了,生前只卖过一幅画,《蓝鸢尾花》当然没有找到买主。这幅画在他死后被一些法国收藏家转手多次,直到1937年才由美国一个美术馆买去,10年后又由美国的培森夫人以8万美元(相当于目前的42万美元)购得。40年以后(1987)培森家族把画委托苏斯比拍卖行出售,于是此画到了邦德先生手中。经过40年,其价格增长了128倍多。
名画成为资本家的投资目标以后,价格涨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这种畸形的商品经济现象使各国博物馆和美术馆丧失了收购名家作品的竞争力,于是平民大众也就失去了欣赏高超艺术品的机会。艺术大师的作品都是人类文化的瑰宝,理应尽可能让人民观赏借鉴,但现在却被挂上沉重的高价标签禁闭在市场圈内。11月27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文章作者罗伯特·休斯说,以金钱抬高艺术品的价值,看起来似乎是尊重人类文化结晶,实际上得利的是卖主和商人,受害者是博物馆和广大人民。这种倚仗财势的“掠夺行为”等于文学或其他名著只印一本并被秘藏,与世隔绝。这不但使许多人类文化成就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也是对文化的讽刺和粗暴的破坏。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卡拉姆卡里
卡拉姆卡里是印度安得拉邦的传统手工艺品。它用卡拉姆(意思是笔)绘画并将画印在织物上。卡拉姆卡里可直译为“用笔工作”。
沿海的马苏里帕塔姆镇(十七世纪的一个重要港口)和斯里卡拉哈斯蒂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这种美丽手工艺品的中心。马苏里帕塔姆出产的印花布,曾经向欧洲大量出口。随着工业革命的降临,西方对卡拉姆卡里的需求量一落千丈,反而伊朗成了卡拉姆卡里拜垫、床单、壁毯和窗帘的主要市场。
绘制卡拉姆卡里用的卡拉姆,是用一根短的竹条或椰枣树木条制成的。短条的一头削成笔尖状,尖端之上是一个毛团,用来蘸吸染料。卡拉姆卡里的主要颜色有砖红色、靛蓝色和浅暗桔黄色。而绿色、橙色和紫色等二次色则由这些主要颜色混合而成。轮廓线总是黑色的。
在印度,莎丽服和衣料上优美的卡拉姆卡里图案几乎是人人熟知的。卡拉姆卡里的花纹图案包括金钟柏树、动物的外形、佩斯利涡旋花纹等。斯里卡拉哈斯蒂出产的卡拉姆卡里主要是叙事风格的壁毯,展现出史诗中的神话人物(见左图)。但是历年来随着顾客要求的变化,卡拉姆卡里的花纹图案也在不断演变。(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核聚变的光明前景
位于英国阿宾顿的欧洲联合核聚变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从事一项力争领先于美苏日的研究活动,他们在制作一种核聚变反应堆,它可提供原子能,而不产生核废料。实验的结果已使科学家们可以判定:他们着手建造的热核聚变反应堆可达到10倍于太阳中心的温度。这种反应堆所产生的核能将成为取之不竭的电力的源泉。
欧洲联合核聚变实验室是欧洲共同体的下属单位。欧洲共同体为上述研究计划筹集了5亿英镑。该计划的主持人是保罗—亨利·里伯特博士。里伯特博士说:“欧洲联合核聚变实验室已实现它的主要目标,即:作为一种能源,已确立了核聚变科学的可行性。”
阿宾顿的科学家们已首次成功地完成温度高达摄氏2亿度氢原子聚变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强迫氢原子聚变成较重的氦元素,从而释放出多余的能量。里伯特博士说,用作聚变反应堆主要燃料的重氢(即氘),易于从海水的分解中得到,这种原料的供应简直是取之不尽。他还说,这种核聚变所产生的发电量将超过任何发电站。
但是,为将这种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变成电力,还必须建造很大的机器。据专家估计,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造成这种机器。而商业性核聚变发电站的真正建成则需更长的时间。他们说,也许要到2030年,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孟宪谟 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