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藏加紧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国家累计投资13亿元
本报拉萨12月9日电 记者卢小飞报道:国家累计投资13亿元以上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近日正在西藏高原加紧施工。
这批重点建设项目有:拉萨贡噶机场扩建、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中尼公路和黑昌公路改造、青藏公路整治和羊八井地热电站二厂三期工程;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3357项目的配套工程和11个商品粮及牧业基地县的建设。还有拉萨老城区改造、布达拉宫维修和罗布莎铬铁矿等建设项目。
各有关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批重点建设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投资近2亿元的贡噶机场扩建工程进度较快,场、道土石方已完成设计的71%,已开始浇注跑道混凝土基础,新建的4000米跑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长的跑道,明年底可交付使用。通讯导航、客运候机大楼及其它附属建筑也将陆续开工。扩建后的拉萨贡噶机场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现代化机场。
拉萨至樟木口岸的中尼公路,被中尼两国人民誉为友谊路,也是连接前、后藏的要道。这项工程1986年上马,明年底可完工。目前已完成70公里的沥青路,架起了尼木桥和仁布桥,横跨雅鲁藏布江的第三座大桥——托下桥,已经竖起了桥墩,大竹卡一带的农民,再不用因为摆渡过江而发愁了。
川藏公路是西藏的第二条“生命线”,其中段的砂石山体受雨季影响,年年塌方。黑昌路(那曲至昌都)原来是一条无标准的“急造”公路,雪拉山两侧89公里的土路每到大雪封山和雨季时,便无法通车,改造后的黑昌路将成为川藏公路的复线,以缓解其阻断时交通之急。目前,2/3以上的路段已完工,预计明年通车。
拉萨老城区的改造从1979年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已持续了整整10年,国家累计投资5600多万元,计划在1990年底以前,使老城焕然一新。目前为止的3年间,已改造危房9.1万平方米。1300多户居民陆续住上新房。为进一步完善拉萨市的公用设施,市区供水管网和市内电话改造工程,也将在近期开工,与其配套的北郊水厂即将建成,总长27.1公里的管道系统,设计方案正在审核之中,60%的拉萨居民用上方便的自来水指日可待。


第1版(要闻)
专栏: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全面展开
七亿多选民将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胡清海)全国县乡换届选举工作在今冬明春将全面展开。据测算,全国将有7亿多选民参加这次选举。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今天邀请首都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座谈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宣传工作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彭清源介绍了这次县乡换届选举的情况。他说,宪法规定,我国的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乡、镇的人大每届任期3年。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选举的县、乡两级人大的任期,将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底先后届满。全国的2800多个县(市、市辖区)和6万多个乡、镇都要依法进行换届选举。
他说,这次换届选举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凡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都要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彭清源指出,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1979年以来,我国进行的第四次县乡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搞好这次换届选举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搞好选举工作对促进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进一步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作用。
他希望新闻单位做好这次县乡换届选举宣传工作。通过舆论的积极引导,使县乡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健康地进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监察部聘首批特邀监察员
21名党外专家学者参与行政监察工作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 记者舒瑜报道:我国第一批特邀监察员今天从监察部负责人手里领到紫红色的聘书。
这批特邀监察员共21名,是经监察部和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商定,从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和全国工商联推荐的人士中选聘出来的专家学者。他们是:胡敏、陈耀庭、陈颖源、方彦、陈同娟、尹震华、王持位、任华巽、金良超、孙聪宝、陈锡祜、周光树、林金花、郑庭震、李敬、郑永、王刚、林泉、薛志云、蔡金生、乔鹤泽。
监察部部长尉健行今日在监察部与中共中央统战部联合召开的座谈会上宣布,自即日起,这批特邀监察员开始参与行政监察工作。今后,根据工作需要,监察部还将陆续从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特邀监察员,以便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在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中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行政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察机制,推进国家行政机关廉洁高效地工作。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有13个省、市开始实行聘请特邀监察员的制度。特邀监察员在执行行政监察任务时具有与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同样的检查、调查和建议等项权力,其任务是随时向监察部反映有关监察事项的情况、意见和建议,转递人民群众对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材料,参加监察部组织的专项检查或重要案件的调查,对监察工作中的重要决策提供咨询等。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武连元、民建中央副主席万国权分别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在座谈会上讲话。被聘请的部分特邀监察员也在会上发了言。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锡铭等与首都大学生座谈
首都高校纪念“12·9”54周年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王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等领导同志,于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首都30余所高校的100多名大学生、团干部代表进行了座谈。
出席座谈会的,是参加共青团北京市委举办的《风波后的思考》征文活动的部分学生。
李锡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思考。他指出,青年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他希望大学生们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总结教训,明确方向,尽快振作起来,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李锡铭说,改革开放要继续坚持。而要搞好改革开放,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林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璐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张爱军、北京师范学院柏杨,北京大学莫学军、清华大学刘越,北京农业大学冯忠泽、中国人民大学武宝瑞、北京经济学院陈白梅9位学生,先后发了言。
学生们在发言中对自己在动乱、暴乱期间的言行进行了深刻反思。他们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帮助青年要满腔热情,爱护青年要严格要求”这句话,说到了我们心里。
他们在发言中谈到,通过这场风波,大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李运昌、韩天石、袁木、徐惟诚参加了座谈会并讲了话。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王蔚)首都80余所高校今天开展了书法、歌咏、演讲、长跑等丰富多采的文娱体育活动,纪念“12·9”运动54周年。
北大、北师大、中国政法大学等校园内,举办了“12·9”歌咏比赛;人大、北京科技大学等校园内,则开展了象征性长跑火炬接力赛。


第1版(要闻)
专栏:

姚依林会见香港客人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会长何钟泰为团长的香港科技协进会代表团。
会见时,姚依林首先对代表团来内地访问表示热烈欢迎。他鼓励香港科技界和经济界加强同内地的交流与合作,并不断扩大合作领域。
何钟泰等代表团成员表示,香港和内地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加强同内地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姚依林还就香港基本法问题同客人进行了交谈,并重申了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他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经过双方认真谈判形成的正式文件,中国将坚决执行这个声明,希望英国方面也坚决执行。
他说,实行“一国两制”以及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方针,这绝不会改变。
会见时,姚依林还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进行治理整顿方面的情况。


第1版(要闻)
专栏:

田纪云在岳阳视察时强调
要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新华社长沙十二月九日电 (记者邓全施)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十二月六日在湖南省岳阳市视察时指出,农村要稳定,首先要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要关心、爱护、依靠、帮助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
田纪云是在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向他谈到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任务重、困难多,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今冬明春组织五万名机关干部下乡帮助工作时说这番话的。
田纪云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基层干部处于第一线,公购粮入库、计划生育、农田水利建设等等,工作千头万绪,都得靠基层干部;我们下去的机关干部一定要依靠他们,帮助他们。
田纪云指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要有一个基本估计,应该肯定绝大多数是好的,比较好的。要肯定绝大多数基层干部的工作成绩,表扬一批表现好的同志。当然,基层干部中违法乱纪的人是有的,但只是极个别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政协成员教育提案 国家教委提前全部答复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赵卫)国家教委新闻发言人今天说,由国家教委承办的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的建议、提案到8月底已全部答复完毕,比去年提前了20多天,办案质量也好于往年。
这位发言人介绍,今年国家教委承办的人大、政协代表对教育工作的建议、提案共501件。所反映的问题基本集中在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更好地贯彻义务教育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完善教育立法等工作方面。承担复办这些建议和提案内容的工作涉及到教委各个司局,同时与中央其他17个部委有业务工作上的联系。国家教委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非常重视。在办理过程中,他们对一般问题不敷衍,对“热点”问题不回避,对一些重要问题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或通过电话联系及时征求代表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党风建设的几个问题
陈作霖
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都指出,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的基本保证。党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任务更加重要和艰巨。为此,认真总结党风建设的经验教训,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对于坚定不移地搞好党风建设是很重要的。
执政党党风问题确实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党风建设。1980年11月,陈云同志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论断,这是对我们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经验的一个深刻总结和精辟概括,是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质,实现党的纲领、宗旨,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这个科学的论断几次载入党的重要文献,一再为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肯定,为党内外所熟知,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党内对这一论断的理解,其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差距很大。有的认为党风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对搞好党风抱无关紧要的态度。有的只限于作抽象的理解,对“生死存亡”缺乏现实的紧迫感。近年来,在赵紫阳同志淡化党的作用的错误指导思想影响下,党风建设受到削弱,党内一些同志的党风意识更加淡薄。认识上的模糊和偏差,形成了党风建设实践中的种种阻力,抓党风的工作时紧时松,已取得的成果难以巩固,滋长、蔓延开来的消极、腐败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党内外意见甚多。当前要加强党风建设,首先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理解陈云同志论断的实质和重大意义。
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决定其具有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内在根据。毫无疑义,人们判断我们党是否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不仅仅看其宣言、口号,而且要看其行动。主要是看党制定、执行什么样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看党的组织和党员有着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作风。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决定着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行为,而它又是在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中实现的。群众每天直接看到的是具体的党组织、党员的活动。这些党组织和党员怎样对待工作、对待群众、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群众最清楚、最敏感、最关注,并从中评价我们的党和党员,决定自己对党的态度。“老八路作风”、“延安作风”曾经赢得了全国人民对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高度信赖,五十年代初期那种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党发生全局性错误的情况下,党内歪风邪气猖獗、泛滥,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和政策,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但是,党的威信之所以没有期望的那样高,广大群众意见之所以还比较多,以致极少数敌视党和社会主义的分子能够煽动政治动乱和北京的反革命暴乱,给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损害,这与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滋长、蔓延开来的种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有着直接的联系。这说明,党和政府中的某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存在,不是像某些同志所认为的是个无足轻重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对于它所造成的危害,如果说以往我们的一些同志还没有切肤之痛的话,在经历了前不久的动乱和暴乱之后,是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了。
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着党的命运。就是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说到底是党能否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与群众能否保持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如果作出错误的行为选择,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有失败和衰亡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党风问题,就会认识到陈云同志的这个论断决不是夸大事实、危言耸听,而是对客观规律的科学反映,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权力面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历史责任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风问题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是完全相同的,党风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会完全相同。延安时期,党集中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解放初期,党强调反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以及骄傲自满。今天,党要求继承发扬一系列优良作风,消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但是,党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这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质和宗旨,防止脱离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一点更为突出。从实际情况看,以权谋私,对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任、不倾听群众意见、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一直是党所致力纠正的,其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对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后脱离群众的危险,马克思、列宁和我们党的领袖历来都十分重视,说明这是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经验反复证明,错误和挫折的发生,问题往往主要出在党内。在新的形势下,党内脱离群众的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是危害党的肌体、威胁党的生命的一大隐患。邓小平同志针对前不久的政治风波指出,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我们总结过去,考虑未来,要认识到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下去。党执政以后,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大了,全党同志都应把这个问题同党的命运联系起来,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搞好党风、开展反对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不懈地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永远植根于群众之中,恢复和发展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我们党就一定能够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要正确处理党风建设与廉政工作的关系
党风建设和廉政工作对于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党风建设被淡化和削弱,致使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日趋严重,动摇了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信心,廉政工作也难以有效开展。
廉洁是对从政人员的一种行为规范,即要求在金钱和物质面前做到不受贿、不贪污。古人言:“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为政清廉,不独是今天对干部的要求,就是在我国的古代也讲“废贪而立廉”;不独是我们对干部的要求,国外的一些地方也在倡导和实行廉政。 当然,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为其阶级本性所决定,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正是对封建官僚鱼肉百姓的真实写照。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其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廉洁政治。只有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才能建设真正的廉洁政府。事实也说明,我们的绝大多数干部,在各条战线、各个工作岗位上是勤奋工作,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廉政工作是我们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永远保持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勤务员的公仆本色。
党风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生活诸方面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组织和党员行动上的表现。党风建设包括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纠正不正之风两个方面的内容。党的优良作风是在同不正之风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独具特色的优良作风,它反映了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特征。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党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使全体共产党员永远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党风建设和廉政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只讲联系,不讲区别,也不能只讲区别,不讲联系。廉政工作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也是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是执政党,大量党员干部在国家机关工作。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占60%多,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共产党员占90%多。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双重身份于一体,既要求坚持党员标准,又要求遵循国家干部的行为规范。共产党员的廉洁与否,直接决定着国家政权机关的廉洁程度,而国家政权机关廉政工作的好坏,同样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因此,党风建设和廉政工作不能截然分开,互为代替,而要相互促进。正在进行的廉政工作,对于消除政府中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缓和群众的某些不满情绪,推进政权建设和党的作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当继续抓好。但不能因此就忽视乃至丢掉党风建设。党风建设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标准要求我们的党员,按照什么样的思想建设党。中国共产党是保持中国长治久安的决定力量,是领导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可见,搞好党风建设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加强党风建设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按照党纲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情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洁身自好、不贪不占上。这就是说,党风建设比廉政工作起点要高,内容更为丰富、广泛,对于共产党员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廉洁这一起码的条件。同时,还必须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正是共产党人与清官、廉吏的区别所在。
党风建设在政风和社会风气建设中起着核心主导作用,党风建设搞好了,就会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解决为政不廉的问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可见,搞好党风,是搞好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关键。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齐抓的战略方针,大力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建设,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决而扎实、稳妥地开展了反对腐败的斗争。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做七件群众关心的事,体现了从中央做起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已见成效,有的正在认真实施中,振奋了党心民心。当前,党风建设的势头很好,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贯彻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把党风建设扎扎实实地抓下去,用好的党风保证五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深入进行。要坚持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带头,从自己做起,层层做表率;要坚持以搞好党风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相互促进,综合治理;要坚持在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上下功夫,把思想教育、严肃执纪和制度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要坚持全党抓党风,领导亲自动手,建立和落实责任制;要坚持依靠群众,把消除腐败现象和纠正不良风气建立在坚实的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可以相信,经过全党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在改革开放中搞好党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的崇高形象。
搞好党风要重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我们党有4800多万党员,他们能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能否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了整个党的精神风貌,关系到党风建设的成败。对党员个人来说,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是个党性问题。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员政治素质的高与低,对其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明确这一点,对树立和坚持党风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同志的头脑,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是搞好党风建设的思想基础。延安整风,实际上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重抓了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基本政治素质的提高,从而有效地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不良风气的斗争,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陈云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强调全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政治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全党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使党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改革开放新的形势下,有相当数量的党组织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放松了党员政治素质的提高。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的一些同志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有入党或没有完全入党的状况,在今天仍然存在。党员政治素质上存在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思想作风。一些党员政治理论基础不牢靠,政治立场不坚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很肤浅,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政治上左右摇摆,甚至有的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迷失了方向,站到了党的对立面,给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一部分党员丢掉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个人主义、贪图享乐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恶性膨胀,在金钱物质的腐蚀面前败下阵来。党内以权谋私、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和严重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蔓延发展,在某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证明,党内也是如此。要搞好党风建设,就要重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近些年来,全党上下加快了制度建设的步伐,使党的各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了党的各项建设。但是,有的同志在抓制度建设中,又忽视和丢掉了思想教育,削弱了党风建设。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都是加强党风建设的基本措施,应当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片面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各项工作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注重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度本身也要靠人去制定,去执行。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态度对待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其社会效果自然是大不相同的。离开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本身也不可能真正搞好。夸大思想教育的功能,忽视制度对于规范人的行为的重要作用,实践已证明是行不通的。同样,把一切寄希望于制度上,以为有了制度就万事大吉了,也是片面的。其结果往往是制度建设没搞好,思想教育又丢掉了,反而加剧了党内外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蔓延。思想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重视其在党风建设中的作用,实质是发挥作为党风建设基本力量的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制度建设、严肃执纪等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它同制度建设是完全一致的。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是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的中心环节。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全党同志都应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断增强党性。当前,要注重教育党员牢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攻击、诋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面前,始终一贯地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教育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当公仆,廉洁奉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自己言行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自觉抵制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抵制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树立公而忘私的精神,绝不以权谋私。要教育党员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言论和行动上,自觉地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要教育党员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群众同甘共苦,带头过紧日子,坚决反对奢侈浪费和在生活待遇上搞特殊化等不良风气,始终与群众保持血肉的联系。
我们党是由千百万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他们英勇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曾经感召了浩浩荡荡的人民群众大军,跟随党推翻旧制度,建设新中国。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密切联系群众的党员队伍,是党的力量所在,也是党的优良作风得以保持和发扬的关键所在。只要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并从多方面抓紧工作,就能够把包括党风建设在内的党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1版(要闻)
专栏:

钱外长同美国总统特使会谈时指出
中美双方应加强接触互相沟通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 记者何崇元报道: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同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举行了会谈。
在近两个小时的会谈中,斯考克罗夫特向钱其琛通报了不久前在马耳他举行的美苏首脑会晤的情况,钱其琛对他的通报表示感谢,并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
双方还谈了双边关系问题。
会谈结束后,钱其琛设宴欢迎斯考克罗夫特一行,宾主都在宴会上发表了讲话。
钱其琛说:“今天晚上,我们有机会设宴款待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将军、伊格尔伯格副国务卿以及其他美国朋友,感到非常高兴。对斯考克罗夫特将军一行的访问,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钱其琛接着说:斯考克罗夫特将军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老朋友。多年来,他在中美关系发展中的关键时刻,曾数次访华,为消除两国关系的障碍,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这次布什总统派他作为特使来华,向中国领导人通报美苏首脑会晤情况,并就双边关系问题交换意见,说明了布什总统对中美关系的重视,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在谈到国际形势时,钱其琛说: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战后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前景和它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的影响,为各国人民所关心。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双方应该经常交换意见。良好的中美关系无疑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钱其琛最后强调:中美关系几经风雨,仍能始终向前发展,充分证明它是富于生命力的。尽管我们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分歧,但是,这些分歧不可能抹杀我们之间的重大共同利益。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完全可以做到既保持各自的立场而又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为了能够找到克服目前困难的途径,我们应该加强接触,互相沟通。我们相信,这次斯考克罗夫特将军访华,必将有助于我们增进相互了解,有助于克服困难,消除分歧,使中美关系早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斯考克罗夫特祝酒时说:“我和我的同事们今天作为朋友来到这里,就我们两国都极为关心的国际问题,来恢复我们之间的重要对话。我们认为,这种对话能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在谈到美苏首脑会晤时,斯考克罗夫特说:“上周末,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举行了重要会谈。随后布什总统指使我到中国来,向我们的中国主人通报马耳他会谈的情况。”
斯考克罗夫特谈到了中美关系,他说,“我们今天来,还为我们的双边关系注入了新的推动力和活力,并寻求双方意见一致的新领域——经济、政治和战略。我们是为减少我们关系中的消极影响而来的。”斯考克罗夫特强调说:“总统的强烈愿望是这次同中方的会谈取得进展,并为我们所寻求的解决办法打下基础。”
斯考克罗夫特表示,在这次会谈中,我们将寻求勾划出我们有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广泛领域。同时也找出那些有分歧的领域。我们越早完成这个任务越好。在过去,当我们一起努力时,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双方必须坚持不懈,现在更应如此。
晚宴后,钱其琛和斯考克罗夫特又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举行了小范围会谈。会谈是有益的和具有建设性的。
会谈和宴会是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进行的。
中国副外长刘华秋、美国副国务卿劳伦斯·西德尼·伊格尔伯格等参加了会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12月9日,北京市3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学生在新建的大学生体育馆参加了书法交流大赛。这是第一届首都大学生文化节的一项活动。
 新华社记者 周广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