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他们热爱中国
——莫斯科的回忆
郭景哲
我终于到了莫斯科,那是在不久之前。庄严肃穆的红场和列宁墓,克林姆林宫斯巴斯基塔上的红星,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然而,更使我难忘的是苏联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人民友谊长存 那是中国科技展览会在莫斯科举行的日子,一天上午,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儿孙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前来参观。他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脸上绽露笑容,不时对展台边的中国同志说:“中国变化太大啦!进步真快,了不起!”这位老人叫瓦西里,50年代曾作为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4年。他满怀深情地对我们说:“在中国工作期间,我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合作得非常好。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吃苦耐劳的品质给我印象最深,至今记忆犹新。”说到这里,老人指着胸前一枚闪光的勋章说:“1960年,在我们回国前夕,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饯行,是他亲自为我戴上这枚中苏友好勋章。回国20多年了,我一直珍藏着它,这次来参观中国展览才特地把它戴上。”听了老人的叙述,我们对他顿生亲切敬佩之情。尽管中苏关系在过去年月出现过曲折,在那困难的岁月里,他也经常向下一代介绍中国古老的文明和善良的人民,他同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始终没有改变。当他得知中国科技展览会在莫斯科举行的消息时,尽管体弱多病,也兴致勃勃地带领儿孙三代参观展览。看到丰富多采、琳琅满目的中国科技新展品,老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他激动地说:“看了展览会,我重新发现了中国。经过1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腾飞了!我祝贺你们。”老人说完,提笔在留言簿上写道:“中苏两国人民友谊长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他的小孙女也在留言簿上留下这句话:“我也喜欢中国。”
想念友好的中国人民 在莫斯科,我结识的第二个苏联朋友,叫留德米拉·玛琴柯,是莫斯科电台的新闻记者。她衣着素雅、款式大方,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闪现着温暖的友情。因为是同行,我们一见面就像老朋友那样聊起来,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在中国度过的美好时光。去年,她到北京语言学院进修。雄伟的天安门、宽阔的广场,以及壮丽的故宫、长城、天坛等名胜古迹给她留下美的记忆,朴实憨厚的中国人民,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更使她终身难忘。玛琴柯激动地说:“今年春天,我结束在北京的学习返回莫斯科,想不到第二天我竟在房间里哭起来了。一时间丈夫和孩子都楞了。我告诉他们,我想念北京,想念友好的中国人民。”说到这里,玛琴柯又破涕为笑了……
玛琴柯在北京学习期间,还到我国一些地方参观访问,耳闻目睹了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她说,她在展览会上见到丰富多采、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产品,仿佛又回到中国,漫步王府井大街。告别时,玛琴柯握着我的手,悄声说:“中国的山水非常美,中国人民非常友好,说心里话,在我的心里中国已是第二故乡……”
为友好交往服务 莫斯科第十一汉语中学学生马克西姆、阿尔乔姆和阿列克谢是我在莫斯科结识的最年轻的苏联朋友。我同他们初次见面时,他们用不很流畅的汉语说:“中国同志,我们用普通话与你交谈,好吗?”我感到惊讶,又感到亲切,忙说:“欢迎,欢迎!”他们告诉我,学校的中文教师是从北京来的,教得很认真……”我好奇地问:“中国的汉语很难学,方块字又难写,你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话呢?”他们你看我,我看你地朝我笑笑。阿尔乔姆说:“我们爱伟大的中国,我们学好汉语,将来可以为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服务。”马克西姆接过来说:“我们的长辈曾在中国工作过,与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家中至今陈设着一些中国工艺品。先辈们经常对我们谈到中国。文明古国在我们心里留下美好的印象。近年,苏联报刊杂志介绍中国情况的文章多起来了,更使我们增加了对中国的感情。”阿列克谢说:“这几年,我同父亲经常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俄语节目,它是我认识中国的窗口。中国悠久的历史、锦绣的河山、改革的成就……都吸引着我。我决心学中文,以便将来到中国去。”这三位朝气蓬勃的年青人每人带着一本俄汉字典,遇到困难就翻字典查找。告别那天,他们紧握我的手说:“我们永远是朋友!”回到北京不久,我收到他们用中文写来的信,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中国的爱——“我爱伟大的中国,我们渴望有一天到北京深造,将来服务于中苏两国人民。”
(附图片)
两代人(摄影)〔苏联〕瓦列里·科瓦廖夫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漫话开罗的车
马晓霖
一进入开罗市区,就会发现不知不觉已融入了一个汽车的海洋。马路上挤来挤去的是车,楼前房后肩并肩晒着太阳的也是车,寻常巷陌里卷起团团烟尘的还是车。
埃及首都开罗拥有大小汽车400多万辆,平均每小时的车流量达50万辆,平均每四个开罗人便拥有一辆车!
在这“浩浩荡荡”的汽车“大合唱”中,小汽车是当然的主角。除了豪华平稳的德国“奔驰”、耐用善跑的法国“标致”、省油美观的日本“马自达”、小巧灵活的意大利“菲亚特”等私家车外,数量最大的要数涂有黑白两色标志的出租车了。它的车顶彩灯上有“安拉保佑”的字样,让人凭添几分安全感。
开车对开罗人来说是谁都能拿得起放得下的雕虫小技。据说,除了国家总统和政府总理有专职司机外,凡有车的人皆各司其车。然而我却亲眼见过穆巴拉克总统亲自驱车数百公里去塞得港。
开罗罕见自行车,连摩托车也是稀有之物。一般光景的人家或新或旧都有一辆小汽车。至于豪门富户,楼下停上两三辆车并不稀奇。因此,小汽车成了市民日常生活里的伙伴和助手。人们或上班、或购物、或访友、或郊游,甚至到邻国去观光都开车,来去两方便。家境宽裕的,工余饭后携老带少满城兜风,不失为一大乐趣;日子紧巴的,索性买辆车兼开“出租”,上班时顺道捎上个把客人,下班后再跑几趟,一天的生活费和养车钱便绰绰有余了。
乍到开罗,我有个错觉:这里的青年男女似乎“授受不亲”。时隔不久,我才看破了其中的奥妙:日落星明时刻,路边凤凰树下的许多小车里对对爱侣相依相偎,尽情诉说一日的别愁离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异国的情场竟安排得如此奇特而又合乎情理。在这个男女有别的伊斯兰国度里,汽车竟成了青年男女谈情说爱、避人耳目的好去处。
在开罗住久了,就会发现以起止灵便、省油轻巧而横行世界各地的日产车在开罗却倍受冷落。因为开罗人“不怕花钱买油,就怕掏钱修车”。
在开罗开车,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开罗人开起车来风风火火,急不可耐。明明是三辆车并行的车道,偏要亲亲热热地挤上四五辆;超车没有靠左行驶一说,车主只要逮着空儿,便见缝插针,窜前去了。所以你磕我、我碰你已成了家常便饭。就算你能不“惹”别人,却也未必能“躲”得过去,说不定你的车什么时候就被后面的车子Kiss一下。虽然车主们早习已为常,相顾无怨,但天长日久,以硬塑料作保险杠的日产车就难以招架了。
无车的开罗人怎么出门呢?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车辆会把乘客送到市区的每一个角落。公共汽车车体高大,单厢双门。乘客一般后门上车买票,前门下车走人。
开罗人追车扒车的胆量和功夫难以想象。若有人想搭车,不用进站,只消一招手,司机大都会减速给予方便。乘客便在汽车减速的霎那间紧赶几步,飞身登车。上不去的,司机可不会帮忙帮到底的,因为中途搭客本不是司机份内的事儿。我曾目睹一胖大嫂,乘汽车拐弯的当儿,手拎长裙摆,三步并作两步抢上车去。回头一看,脚上趿着的拖鞋早已落在十几米外的马路边。她欲下不得,欲走不忍,只得望鞋兴叹……
开罗市交通立体化颇具规模。然而400多万辆车挤在这块空间里,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尤其到了上下班的高峰期,长达五公里的十月六日公路立交桥常常被堵得水滞不通。汽车只能一米一米地往前挪动。再加上混浊的废气、滚滚的热浪,令人难以忍受。
但到了夜晚,缕缕凉风吹散了凝重污浊的空气,市内华灯齐放,高楼大厦霓虹万紫千红,车流撒下串串明珠,再加上两岸灯影下的尼罗河水在频送秋波,开罗真是柔姿万千、楚楚动人。
依我看,开罗夜生活里最有趣的一幕,莫过于驾车兜风,夜游开罗。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噪音的妙用
噪音,一向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但也许你不知道,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找到了许多化害为利的妙法,让噪音为人类服务。
噪音发电 噪音也是一种能量,例如:噪音达到160分贝的喷气式飞机,其声功率竟能达到10千瓦。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发现,当声波遇到屏障时,能转化为动能。他们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一种鼓膜式声波接受器,与一个共鸣器相接,以增强声的聚集力。当接受器上的声能作用到声电交换器上时,可将声能转变成电能。
噪音消除噪音 英国研究人员最近提出一种“声波消除法”,即利用噪音消除飞机、柴油机、汽车、空调、机床等发出的各种噪声,都有很好的作用。噪声声波消除法的原理很简单,即两个强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声波碰撞时,便能互相抵消。英国学者采取在噪声发动机上安装话筒的办法收集各种噪声,然后用计算机和传感器计量噪声强度,根据这个强度复制出它们的相对“协奏曲”,便可抵消噪音,使噪音污染的环境变得寂静无声。
噪音干燥食品 美国一大学食品科学系研究成功用噪声干燥食品。其方法是以噪声和低频音波高速度地轰击食品,其吸水能力为目前干燥技术的4至10倍。而传统的脱水方法是采用加热处理。
噪音制冷 美国设计了一种依靠噪音制冷的冰箱,外型呈圆筒状,圆筒外边叠放着玻璃纤维板,筒里充满着氦气或其它惰性气体。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是一个振动膜盒,膜盒与音圈、导线和磁铁相连。当声波作用于弹性膜片时,迫使筒内气体膨胀,产生的热量由玻璃
纤维迅速传导散失,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  (刘萍 小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工伤死亡之冠
9月的头一个星期日是美国的“劳动节”。
最近,美国安全工作环境研究所在其每年例行的“劳动节”报告中透露,在主要工业化国家里,美国的工伤死亡率高于其他国家,平均每11个工人中就有一个丧命或重伤。一个美国工人死于工伤的可能性是瑞典人的36倍,是英国人的9倍。
美国每年死于工伤的人数逾万,由此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50亿美元。美国工人在工作时受重伤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他每天吸两包烟而致癌的可能性。
该机构的执行所长金尼指出:“事实表明,美国在减少工伤死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越来越少。”“劳动节”报告呼吁政府和私人部门下大力气增加投资,以保障美国工人在更安全的环境里工作。
(任义生)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西方大城市车满为患
目前,世界汽车总拥有量已超过五亿辆,平均每十人一辆。世界上的汽车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美国的汽车拥有量达一点七亿辆,按成年人计算,几乎每人一辆,每个家庭一至二辆。巴黎仅私人汽车就有三百万辆。里斯本城市不太大,但城区就有十万辆车,每平方公里合二百五十辆,被称为欧洲汽车密度最高的城市。
由于越来越多的小汽车涌上街头,造成城市交通拥挤,时速降低。如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小汽车的平均时速不过十三公里;里斯本只有八公里,在个别地段更低,只有三公里,不仅比骑自行车,而且比步行还慢。
汽车多,交通拥挤,车祸增多。法国一年内死于交通事故的有一万人,联邦德国有六千人,英国有五千人。南朝鲜汉城交通事故率更高,被称为“交通事故之城”。全球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约有五十万人,伤一千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四五亿美元。
城市里过多的小汽车还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小汽车排出的废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祸源之一,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公害。
看来,解决小汽车公害问题,将是下个世纪人类要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    (余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