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近十年,石家庄地区农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一百三十二;全区数百万亩耕地,平均亩产由二百多公斤增加到六百多公斤。石家庄地区农业如何走上稳产高产之路?请看——
  科技加投入
  王修民 任贤良
粮食亩产640公斤!金秋刚过,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便传来农业又获丰收的喜讯。
从70年代初至今,我国农业沉沉浮浮,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石家庄这一传统农区却脱颖而出。尤其是近10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32%,粮食总产量增长32.6%。全区粮食产量从每亩平均200多公斤的中产行列,进入600公斤的高产行列。今年虽遭风、雹、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今年还出现了新乐、无极、赵县三县秋粮亩产过500公斤的先进典型。
石家庄地区农业是如何走上稳产高产之路的呢?
“良种”促突破
“冀麦26”,又一个丰产、抗病、抗旱、成熟期早的新品种。这,已是石家庄地区解放后小麦品种的第六次大面积更新换代。1978年以前,平均每10年一次,而最近10年缩短为平均每3年一次。换代频率加快,增产的幅度节节提高。一个“冀麦26”,同等的水、肥、土条件,同样的管理,就比一般品种的亩产高62.5公斤。全区410万亩小麦是一个怎样的增产数字?!
地区行署专员傅亮介绍说:“我们始终把种子作为粮食增产的基础紧抓不放,每年的良种面积,都占到80%以上。”全区不仅建立健全了地、县、乡三级良种体系,还建立了两个良种繁殖基地县,仅地、县直接抓的小麦繁种基地就有33万亩,可基本自给自足。
一粒良种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科技增产的信息,还由此裂变出现代科技对传统种植的革命。
过去,农民种小麦,从种到收,最少要浇水四五次,多则七八次,上十次,才能拿到每亩二三百公斤的收成。而今,却很少有人再按此“常规”行事了。人们推崇的是配方施肥、预测浇水、模式化栽培。从1985年起,这一地区的科技人员在对冬小麦的灌溉需水量和需水规律试验研究基础上,开始对冬小麦的灌溉预测预报进行探索,试图像作天气预报那样,提前向农民报告冬小麦各生育期所需的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实现冬小麦高产省水的目的。如今这一成果,开始在全区大面积推行。370多万亩冬小麦预报灌溉的结果,比以往“正常”灌溉节水6.98亿立方米,节油10394吨,节电3770万千瓦小时,平均每亩只浇三四次就可拿到350—400公斤。
“夏增秋减”,是北方产粮区的“老大难”。而石家庄地区却靠着科学技术的推动,走出这一困境,摸索出了一条以加快早熟玉米杂交品种更新换代的高产新路子,使全区玉米单产自1980年后,连年增产,最近两年达330多公斤。
数字是枯燥的,而在每一组枯燥数字的背后,却又包含着科技增产的巨大活力。过去一年,这一地区仅14项农业增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就使粮食增产2.9亿公斤,占当年累计增产总量的46%。科技兴农的种子已经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上千名科技人员的下田承包。数万个农村科技示范户的出现,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技术市场的形成,200万亩高产再高产示范田的建设……不断突破着人们对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势,开辟出新的增产之路。
功夫在农外
缺肥,缺油,缺电!近两年在不少地方都能听到这种焦虑的呼喊。
石家庄地区能否幸免呢?说来令人难于置信。70年代这一地区就开始大抓了小氮磷等无机肥的生产,当时县县搞小氮肥,社社上土磷肥,虽说有一哄而起之嫌,但确实对以后的农用化肥工业奠定了相对厚实的基础。80年代,这一地区又闯过进口化肥冲击和地方化肥质量达标两道难关,在其它地区小化肥厂纷纷倒闭的情况下,这一地区保住了9个小氮肥厂、6个小磷肥厂,年产碳铵70多万吨,过磷酸钙30多万吨,因而在全国许多地区化肥紧张之际,这里保持供求基本平衡。
化肥工业成了石家庄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有“粮食元帅县”之称的藁城县,凭着县办化肥厂的实力,每年拿出5万吨化肥,以低于市场价10%到20%的价格,优惠供应农民,仅此一项就向农民让利250万元。此外,全区还由于农用工业的有力支持,农业机械动力已接近全国最高水平的上海市——每百亩耕地平均52.6马力。
农业的稳产高产离不开农用工业的支持,农业的转化增值更有赖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尤其在近两年粮棉种植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加强后者发展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总不能让农民亏着本种地吧?
怎么办?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立足本地资源,发展自己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靠加工业的“后天”增值来弥补农业的“先天不足”。近几年,石家庄地区以粮食、棉花秸秆、果品、畜牧产品为原料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30多个,年产值4.5亿元。全区每年从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中提取的补农资金就达590多万元,近年来累计总额相当于国家同期对这一地区农业投资的总和。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困境 机遇 抉择
  ——纺织工业形势述评
  本报记者 李茜
肩负着我国11亿人口衣着和全国1/4创汇任务的纺织工业,形势相当严峻。一连串令人焦灼不安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原材料缺口过大,能源不足,部分大中型企业被迫停产减产。
各种“大战”硝烟未散,接着又是产品滞销,仓库胀满,资金积压,难以周转,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
纺织工业能否从困境中走出来?
纺织部最近召开的部分厅局长座谈会上,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广东等8个省市的纺织厅局长,却满怀信心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当前资金矛盾、原材料矛盾、市场矛盾很尖锐,前进的步履相当艰难,而外部大环境也非纺织行业本身所能左右,但内部无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进行调整和改变。只要振奋精神,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就有可能从困境中走出一条路来。
江苏省常熟市纺织工业公司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公司所属各厂,同全国所有纺织印染企业一样,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困难。他们毫无保留地把问题交给群众,通过广泛深入的政治思想工作,让大家认清当前形势,认清肩负的责任,树立靠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念。全体职工互相支持,彼此理解、配合,团结进取,完善内部生产经营机制,有了较强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他们齐心协力,开发了682个新品种,投入市场,十分抢手。全公司12家纺织、针织、印染企业都放手生产,不必为积压胀库而担忧,厂厂盈利,无一亏损。今年前8个月,全公司消化掉5678万元涨价因素之后,实现利润286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产品,提高档次,扩大出口,也是解决当前市场疲软和原材料短缺的有效良方。上海市纺织行业在棉花、羊毛等原材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办法扩大出口,取得了成绩。他们按照外向型经济要求,理顺内部机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带动企业结构、行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实行出口代理制,集中工贸双方的优势,增强了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外贸部门向生产厂公开订货合同和产品卖价,职工的创汇意识和责任心进一步提高,在小批量、多品种、高难度、快交货方面努力,提高了信誉,受到客户欢迎。今年3季度每月出口创汇达1亿美元以上,前9个月共创汇8.11亿美元,超额完成进度计划,并拉回1季度因能源、原材料问题造成的欠产,有效制止了生产下降。
压力往往意味着机遇。近几年,特别自去年以来,棉花供应缺口甚大,许多纺织企业在忍饥挨饿中度日。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努力开发多种非棉纤维的新产品,其中包括涤纶仿真丝绸和苎麻、兔毛织物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开发仿真丝绸产品中,不少地方加强了行业之间的联合,形成从纺织——织绸——印染后整理到服装加工一条龙生产,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今年4月纺织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佳丽丝涤纶仿真丝绸系列产品展销会上,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等9省市的77家企业,荟萃了100多个品种、600多个花色的涤纶仿真丝绸精品,以及用这类面料制作的1万多套款式新颖的服装,很快被抢购一空。湖南、湖北和东北等地利用当地盛产的苎麻原料,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产品,在国际市场试销,颇受欢迎。
上述产品虽然开发了不少,但有些尚未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眼下国内纺织品市场商品比较充裕,纺织印染企业不必再像去年那样,为保证纺织品在
“抢购大潮”中不脱销断档,日夜兼程赶产量。这就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环境。有识之士认为,哪些地区和企业善于捕捉这个良机,调整产品结构,抢先把开发出的新产品批量投入市场,必然会使自己摆脱困境,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反之,观望等待,踌躇不前,难免失去良机,导致失败。
应该承认,纺织工业要走出困境,光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有关领导部门有必要实行倾斜政策,在原料、资金、外汇、能源等方面,优先安排大中型企业、开发新产品成果显著以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企业,把有限的原料和能源用好。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盲目实可怕
  文牛
盲目有多可怕?请看:
某报载,湖北一化工厂装有剧毒化学液体罐车在路上出了事故,毒液泄流。这时周围有些群众赶来围观,见罐车流出来的是无色、无味的清水,以为是什么好东西,便拿来桶、盆等家伙哄抢“宝水”。受伤的司机拦阻无效,便跪在地上解释说:这是剧毒品,两分钟可使人眼瞎,时间长了要送命的。谁知,这么一说,抢的人更凶了,他们以为越不让抢越珍贵。结果,几十人中毒,幸亏抢救及时,才免于死。
看了这则消息,用“啼笑皆非”都难以形容自己的感受了。自私!贪婪!在这样的谴责之后,更感到盲目之可怕!把毒水当宝水,多么盲目;别人越劝反而越抢,就更加盲目!
经济生活中,盲目之事我们碰见的还少吗?盲目投资,盲目上马,盲目生产,盲目抢购,盲目引进……可以冠以“盲目”二字的事实在是太多了。由于盲目,便常常掀起各种各类的“潮”和“风”,搅得经济不平稳,不安宁,国家受害,企业受害,群众受害,而且多是“自作自受”!
盲目首先来自无知,不了解信息,更没有分析信息的知识。
盲目还来自自以为是。如果无知,谦虚谨慎一点不好吗?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可有的人偏不。家用电器,例如电冰箱,早有市场信息说生产能力过大了,而且列举了若干统计数字加以说明,甚至可以说发出警告,但有什么用?不到卖不出去,积压,赔本,他是不死心的。呜呼,一利障目,不识大局,自食其果,可谓悲哉!
真希望各方各界人士很好地“寻味”开头说的那个抢“宝水”的实事——不是编出来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跳出困境的秘密
  ——记盐城市变压器厂厂长许友堂
  颜中一 颜世贵
许友堂,在江苏盐城市被人们传为神奇人物。其实他,矮壮的体形,酱紫色的脸膛。岁月恩赐,一头白发。
生活中的许友堂,曾同墨斗、斧头、凿子打交道。自打1950年背起工具箱跨进工厂大门,从办建筑站开始,接下去就是水泥厂、变压器厂。这里记述的,是许友堂振兴盐城市变压器厂的一段故事。
1980年,当他接任变压器厂厂长时,厂房简陋破旧,机器开开停停。银行帐户上只有1毛钱的存款,工人已几个月拿不到工资了。93人的小厂,竟有27人不辞而别。
要说许友堂没有一点犹豫,那也不是事实。但他的犹豫是很短暂的。他对亲朋好友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许友堂到任不久,就遇到了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派出去的供销员还没返回,“退货单”却已寄到了厂里。原因是,声誉不好,对方翻悔了。
他明白,质量低劣的产品,休想在市场上有立锥之地。但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依靠技术人员。
一天,许友堂在汽车上得知上海电机厂有位退休老技师,不仅手艺精湛,而且工作负责。这人叫顾盘荣。许友堂不禁喜上眉梢,随即赶往上海,不料顾师傅回了无锡老家。许友堂忘记疲劳,又直奔无锡。老人见来者千里迢迢,心诚意切,心动了,5天后,顾师傅同许友堂一道来到了这家厂。
果然不负众望。原来生产的矿灯充电架性能粗劣,用户批评“用3天修5天”。现经顾师傅和其他几位请来的“客人”一起攻关,扬长避短,很快搞出了新式样机。经有关科研部门鉴定,认为可与上海矿灯充电架比美。江苏丰沛矿区,一次订货47台。
变压器厂借助一批客籍人才,将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许友堂又决定从厂里挑选一些高中生,送出去代培。一年后,又决定拿出15万元办一个中专班。双管齐下,培养人才。如今,送出去的职工、中专班第一届学生,已学成归来,分配到各个科室、车间。以前连一张正规图纸也描不准的青工葛玉庆、许吉友,经过在华南工学院的几年深造,变得聪明起来。在很短时间内,自行研制出的低耗节能变压器,给损耗普遍严重的变压器市场带来了兴奋。经省级科研单位专家鉴定,总电耗比部标低13.89%,比联邦德国同类产品低2.6%,因而获得江苏省新产品开发“金牛奖”。1988年,这种产品飘洋过海,出口摩洛哥。葛玉庆、许吉友分别走上了副厂长和技术科长的岗位。
人杰厂兴。变压器厂越来越红火,可许友堂不满足。他体会,有了人才,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还离不开设备的更新。他同厂领导商量,把钱用在刀口上,建起了全封闭大车间,增添了冲床、弯板机……他常说:“有钱一年就可盖起一幢楼。可培养一个人才,搞出一个新产品,没有三年五年不行!”
许友堂正是凭借着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敏锐的目光,在短短的几年内,使这个原先亏损的镇办小厂,一跃而成为产值超千万、利润超百万的中型企业。他本人,则荣获了省劳模、省优秀党员和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称号。今年,他又在全厂提出了新的口号:“赶常州(变压器厂),追武汉(变压器厂),力争产值双千万,利润双百万!”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西藏农民新形象
  本报记者 刘伟
西藏有三个百分之八十:农牧区人口占全藏总人口百分之八十;全藏总人口中文盲占百分之八十;自治区社会总产值中农牧业占百分之八十。
西藏经济要发展,农牧业的振兴是关键。
一九八○年以后,由于中央在藏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土地归户使用,牲畜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西藏农民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交通发达、信息灵通的牧区,藏族农民在向现代化迈进。
西藏山南的雅鲁藏布江边,结沙村四十五岁的嘎玛桑珠在当地率先实现农作机械化和家庭电气化。一九八二年承包十五点五亩地,由于重视农业科技,粮食年亩产达六百公斤,居全县之首。一家四口人,七年向国家交售余粮近两万公斤。这家子务农致富,先后购置了手扶拖拉机、小型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扬场机,屋里还有磨面机。
结沙居委会现任党支部书记嘎玛是全国劳模。他无限感慨地对记者说:“我是农奴出身,没有共产党,今天不可能自由地耕种自己的田地。”接着又谈起他下一步的目标:我们农民文盲太多,农机已在老化,技术也需更新。下一代不能像我凭经验种地,一定得有知识了。”
结沙居委会四个村子,有百分之二十的农家送子女去了内地的西藏中学就读,文盲比例正在缩小,嘎玛希望他的孩子能够读完大学。
记者想起两年前在西藏东部几个县采访的事。当时一些乡村农民在承包土地后,手里很快有了大把的钞票。但他们不是用来发展生产,而是千里迢迢去朝佛,或者花上万元盖家庭经堂。现在,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
日喀则边雄乡的尼玛欧珠,全家十二口人承包五十多亩地,至今已向国家交售五万多公斤商品粮。他的家庭农场,近两年由单一农耕向多元体系发展:畜圈有一百二十多头牛羊;家人分工干木匠、石匠、裁缝和拖拉机运输,还承包了村里的水磨,购置了榨油机、磨面机,办起了作坊。尼玛谈起一九八○年以前,家里只有十来头牛羊,靠挣工分,年年食不饱腹,现在却盖起了有三十间房的两层楼。
在森林地区的波密县,地处川藏公路旁的启珠玛家庭农场远近闻名。他承包二百余亩土地,成为县里的种粮大户。在这农场里,现代农业机械几乎样样俱全,数年前还是踩木犁赶耗牛耕作的农民,如今在肥沃的田地熟练地操纵着大型拖拉机或收割机。
据西藏农委提供的资料,西藏三十多年来累计购进大中小型拖拉机一百三十多台;收割机、脱粒机五千多台。近年来,西藏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仅是个人就先后购买农机具一千多台,一些手工劳作为机械所替代,西藏农民开始走上农业机械化道路。
西藏和平解放至今三十八年间,在农业工具上经历了木犁、铁器到农机的变迁;在生产组织上经历了从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到合作化、公社化、承包土地自主经营三个阶段;观念上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最近记者在江孜采访,深深感到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农业生产上发挥的巨大作用,重视农业科技使人对落后的西藏农业刮目相看。江孜县委副书记陆世生介绍:全县农业良种播种、机耕机播、化肥使用面积均已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前几年西藏农区推行农业科技有困难。江孜刚开始推广农药,一些农民将农药悄悄倒进水沟。有一次遇上虫灾,农民不愿“杀生”,请来喇嘛在地头念经消灾,眼睁睁看着漫天蝗虫飞舞,而相邻农田在农技人员帮助下使用了农药。到秋收季节,以为念经可以消灾的田地一片凋零枯败,邻田却获得丰收。事实教育了农民,大兴农业科技才能有丰收。县委书记平措还亲自承包一块家庭试验田,从播种到收割每一环节由农技人员指导,结果亩产达到四百多公斤。平措让乡村干部来观摩,实地讲解农业科技的好处。现在江孜已有县农技推广中心,每个乡有农技推广站,村村有种田能手充当的农技推广员。今年该县十七个乡镇,由县委和县政府包干,抓农技的保证措施到地头,使一个有五万人口的县粮食产量达到四千五百万公斤。
陆世生笑着告诉记者,昔日农民有化肥不愿意用,更不会科学使用,现在如果没有化肥,农民怕是要吵翻天哟。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张掖蔬菜走天下
  ——“河西四郡”采访札记之三
  本报记者 张述圣 新华社记者 曹永安
过去张掖人最引为骄傲的是一塔、一佛。
塔指现存于张掖中学内的木塔,高32.8米,共9层。“我们张掖古塔高到半天云里去了!”张掖人夸耀说。佛指大佛寺的泥塑释迦牟尼卧佛,佛身长35米,肩宽7.5米,脚长5.4米。张掖人夸海口,“大佛的脚比你家的房子高!能装下大佛的殿就张掖有。”
这次记者到张掖,张掖人从自己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开了眼界,一位张掖人今天这样说:“那是胡侃么,如今张掖城里的电视塔高150米,那木塔算啥!大佛寺的殿大,咋比得上‘甘州市场’大厦,怕是一层躺10个大卧佛还宽展展的!”
“甘州市场”是去年9月1日竣工使用的综合贸易大厦,总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大约有600多户国营、集体、个体商户,在此租赁柜台经商。整个大厦里熙来攘往,热闹得很。日成交额高达10万元。像这样大规模的集土产、百货为一室农贸市场,记者在甘肃省省城兰州也不曾见过。张掖的气魄果真大!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这里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张掖市已是全国蔬菜生产的重点基地之一。每到秋季,新疆、青海、兰州及张掖周围的大型厂矿都到这里拉冬菜,汽车排成长龙。火车外运的菜主要是冬贮包心大白菜和洋葱等。1988年瓜菜总产量达32万多吨,商品量为27万多吨,销往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还有当地加工的脱水蔬菜,远销国外市场受到欢迎。
张掖的瓜果中,苹果梨为最,曾被评为全国优质果。此果肉纯白细脆,汁多味甜,可以越冬贮藏至次年5月。苹果梨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现在每年来订购苹果梨的客户络绎不绝。
蔬菜、瓜果业的发展,给张掖的经济注入了活力。1988年,张掖市的农村经济总收入3.5亿元,比1978年增长4.6倍,10年中,平均每年增长18.7%,这在张掖的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
当年汉王朝设郡取名张掖,意谓“张中国之臂掖”。张掖人认为:如果经济不振,又依何而张呢?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发票上请写“劳保用品”……
     庄锡龙
原载《讽刺与幽默》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北京市郊区小汤山地热特种菜生产基地的温室里西洋菜生长茂盛。这座一亩地的无土栽培温室是1988年建成投产的。
 新华社记者 郑书福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