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见证
  ——上海“左联”纪念参观记
俞松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经数十年寻觅,又经六年修复,于“左联”诞生六十周年前夕在上海落成。纪念馆座落在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145号。修缮一新的三层西式楼房,白线砖墙,看来格外爽目。不算很大的场地上,点缀着绿叶红花,环境简朴而优雅。当年,中国左翼作家们频繁在这里活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诞生,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新阶段。现在的会址纪念馆、毗邻的原中华艺术大学校址和纪念馆所陈列的400余件珍贵文献史料、照片、“左联”作家部分作品、手稿以及烈士遗物,深刻、形象地向后人介绍了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卓越的贡献。
多少年来,对“左联”成立大会会址在哪里,曾有种种猜测。有人说是现今多伦路145号的西式洋楼,这里有“左联”先辈留下的足迹;有人说是窦乐安路233号,因当年“左联”成立大会在原中华艺术大学内召开,而窦乐安路233号仿佛就是中华艺大校址。“左联”成立大会会址到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
前不久,纪念馆筹建处人员从三十年代曾任中华艺大西画系主任的许幸之先生那里发现了一帧极为珍贵的照片。照片显示了中华艺术大学的校牌,而且可以清楚地辨认出,建筑物轮廓与窦乐安路233号
(即现今的多伦路201弄2号)毫无二致。这样,这张几经周折方从夏威夷的一美籍华人、原中华艺术大学学生处转入许幸之先生之手的照片,确定了“左联”成立大会会址。
在纪念馆一楼会客厅,悬挂着鲁迅手书的条幅和他所喜欢的珂罗维支木刻作品。在二楼的四间陈列室,则陈列着“左联”的文献资料。
笔者首先注意到潘汉年同志作为“左联”时期党的代表,他的历史地位得到重新恢复。他的遗像被放置在展览的突出地位。“左联”第一届常委的照片,为尊重历史,也按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这样的次序排列。不少展品是国内第一次发现或是首次展出,如“左联”内部油印刊物《文学生活》,是1934年1月6日“左联”秘书处编印的,仅见第一期,系鲁迅遗物。“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的英文笔记本、使用过的烟灰缸、照相机,原系烈士女儿赵小薇珍藏。26部反映当时的时代特色的“左联”成员处女作,也首次陈列在纪念馆。
在资料征集工作中,夏衍、阳翰笙、贺敬之、陈荒煤、周海婴等全国40多位文化界、知识界人士作了具体的指导、帮助。中华艺大校友张爱萍挥毫为遗址纪念馆书写标牌;魏文伯病中以口代笔,为宣传恢复“左联”会址拟稿;现寄居香港、年已古稀的“左联”成员李辉英先生为修复
“左联”会址捐献了他的著作和有关资料;上海市虹口区文化系统及其他社会团体还为修复“左联”遗址举行义演和出资赞助。竖立在庭院中的那块石碑,镌刻着有功于“左联”会址修复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姓名。(附图片)
  (下图速写为左联纪念馆)


第8版(副刊)
专栏:

  塑我毁我 求变求新
  ——看曾来德书法展
  王镛
三十出头,学书不足十载的书坛新秀曾来德,于14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人书法展览。
初识曾来德,还是在1985年郑州国际书法展览会上。他的作品也入选其中。那时的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文质彬彬、充满自信的青年军人。人至今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在书艺上却是今非昔比了。
走进展厅,我被那跃然纸上的一派激情和逼人的活力所感染。初看,作者在传统方面涉猎很广:真草隶篆、榜书小楷,以至于帖的流美,碑的凝重,几乎是无所不及。而且从秦汉简牍和晋唐写经中也得益匪浅。但若细细品味,又没有一幅是刻意模仿之作。即使是占了展览中多数的行草书,也很少有那种程式化的“熟套子”。
许多人以为,要想在艺术上有所作为,凭天才加勤奋就够了。他们往往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条件——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天才也会逐渐泯灭,勤奋可能劳而无功。曾来德年纪不大,却有几分“狂气”。他敢于冲破常规,对自己有充分信心,是个有胆魄的人。别小看这“胆魄”二字,没有胆魄,艺术创造又从何说起!
凭感觉,重悟性,是曾来德创作实践的一个特色。在借鉴古今优秀作品时,他不计较点画的得失,不迷信技巧的熟练。而是首先对作品从整体上把握其神采,从精神上领悟其意境。“临帖百遍,其意自见”,在他认为是一大误会。“熟极而自然化出”也再不是什么至理名言。在具备一定技能的基础上,他注重于“读”,立足于“悟”。他曾说,读帖有两大好处,一是进退自由,二是可进入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形式。它可以通过大脑、眼睛、字帖三者之间的空间传递,形成一个对某家、某帖及整个传统的总体印象。再结合实践中的阐发,有时就轻松地穿插在古人、时人、自身之间,形成一个多维的广阔天地。如果看了他的诸多作品,你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妙谛。
创造意识强烈,是曾来德书法的又一优势。其实,传统艺术的核心,就是创造精神。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使命感。对此,他直言不讳:“艺术,如果离开新的探索、开拓,只会按照前人的路子亦步亦趋,必然会单调乏味,而且必然会一代不如一代。”基于此,他写下了“塑我毁我”的座右铭,力图使每幅作品求变求新。如果缺乏超越自我的勇气,恐怕也不敢做出这一艰难的选择。
无庸质疑,眼下曾来德的作品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特长锋羊毫所造成的奔突笔势,有时会使人感到恣肆有余而内涵不足。长锋笔起始转折处带来的线条过分刻露,也有待于完善。如何能归繁褥于平淡,寓奔放于虚和,达到“威而不猛”的更高境界,或许是曾来德已意识到的下一个目标了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悠长的人生韵味
  ——电视剧《鲁冰花》观后
  徐宏
令人惊叹的是,曾以浓郁的纪实风格而获飞天奖儿童电视剧一等奖的《好爸爸坏爸爸》的导演尹力,却以淡雅的田园诗风格,描绘了一束韵味悠悠的《鲁冰花》,荣获全国电影厂首届电视剧评奖最佳导演,确实使人更加陶醉了。
这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是根据台湾乡土文学作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它以青年画家郭云天和天才小画童古阿明之间心灵妙悟的生动气韵流贯全剧,于是,恬淡微妙的感情律动,含蓄幽深的人生韵味,成为《鲁》剧鲜明的审美特色。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剧中所有人物的心灵感悟,都宛转流露于玄妙色光的变化和音韵节奏的起落之中。水城乡国中的几名青年教师和世俗之辈徐大木之间的“多边”爱恋与纠葛关系,以及他们对“小天才”的发掘、培养、埋没和摧残时的特殊心态,大多是透过心灵之窗——眼睛的神韵,默默地传递与表达的,“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别有一番韵味。
就在这种细腻微妙的情感律动中,两位无名画家在烟雨朦胧的屋檐下,默以神会,随意命笔,描摹下各自心中蕴藏着的青年女教师林雪芬的形象。为什么从未见过林老师掉过眼泪的低年级小学生,在他素描的林老师的肖像上却流淌着一滴眼泪?古阿明说:“她妈妈死了,我一天离开妈妈都不行。”为什么与林雪芬一见如故又朝夕相处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却无力勾画林雪芬的正面肖像?郭老师谨守着内心的隐秘:“我……好像从来没有面对面看过她。”小阿明神采奕奕地说:“哎!郭老师,你来听她讲课呀,整整一节课都能看着她。她讲课好听极了,说话像唱歌一样”。郭老师会心地笑了,古阿明也天真地笑了。两颗真诚感受生活、领悟人生乐趣的心,凝合在一起了。
富有灵气的小画家用自己的心,在“天狗吃月亮”的灰绿色的夜空中,在父母终日劳累、辛勤捉拿茶虫的绿色世界里,感受生命的意趣,表现最真实的自然之美,启示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人类之爱的追求。他和郭老师一样,希冀着有更多的爱,遍洒在这旷野的大地上。但是,权势、偏见和世俗小人的狭隘嫉妒,夺去了他们真诚希望的爱。透亮的心灵,被暗淡的阴云所笼罩。“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在短暂的心灵体验中,留下的却是悠长的人生的隐痛。
三年后,林雪芬和徐大木旅行结婚,与郭云天在台北约会。郭云天怀着复杂的心情,望着林雪芬特地为他带来的一束显然已经褪色的鲁冰花(路边花的谐音),眼前浮现一片难以忘怀然而确已褪色的记忆。
荣获国际金奖的天才小画家古阿明——一束稚嫩的鲁冰花,被无故遗弃、践踏了。
然而,细细品味,这正直、柔情但又充满矛盾的林老师,不也是被“权势、鄙俗”所浸染了的一束“脆弱”的鲁冰花吗?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发现“小天才”的热情、纯真、充满活力的郭老师,也不过是一束被“世俗风浪”所不断冲刷的鲁冰花。然而他却是一枝充满“生”的力量,默默迎受风浪洗礼的“花束”。
这一束束独具风韵的“路边花”,这一个个丰满多姿的“小人物”,把全剧组合成一个气韵生动、意绪幽婉的艺术整体。它所弥漫、所延续的,是那淡淡的失意之情,悠悠的人生妙悟:
“啊,梦魂缭绕的鲁冰花,谢了,留下种子,年复一年地用它那黄色的花朵点缀人间”……电视剧艺术的审美理想,不正是透过艺术表层的含义,进而表现其深层的隐义吗?妙谛微言,神韵自远。


第8版(副刊)
专栏:

历史的魅力
  ——评舞蹈《啊,大别山》
  黄宣德
以区区10分钟的舞蹈去表现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风貌,用寥寥12人再现万人之师的气势与风姿,这就是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演出的《啊,大别山》(陈梅编导)的魅力所在。
从六十年代的《艰苦岁月》、《大渡河》到八十年代的许多作品,反映我军光荣历史的舞蹈早已不胜枚举。但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借用了戏剧的表现形式,以再现出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
而《啊,大别山》却一反旧的表现形式。作品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舞蹈者不再是某一个具体的战士,而是大别山群像的化身,时而他们是山,时而是人,时而又是魂。整个舞蹈摆脱了戏剧性的结构,显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的流程。这种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了现实的手法,使作品的风格朴实而又飘逸,又使作品有更多的篇幅来显示舞蹈艺术独特的外部形式美。应该说,《啊,大别山》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人体语言谱写成的一种精神,更确切地说,是大别山人的精魂。
今天,当电影、电视剧正卷走越来越多的观众时,舞蹈如何创造出一个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世界,正成为舞蹈界越来越紧迫的课题。因此,《啊,大别山》的创作实践对今后历史题材的舞蹈创作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国第一套以国防建设为题材的《国防建设——火箭腾飞》特种邮票,于11月15日在北京二炮驻地举行首发仪式。这套邮票,以火箭的不同姿态分为开进、检测、发射、飞行四枚,是二炮青年画家杨奕设计的。这套新颖别致的邮票,不仅丰富了邮票的题材和内容,而且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风姿。
(张玉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