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红岩诗篇——谨献给重庆11.27死难烈士
  梁平
  一、谒杨虎城将军遇难处你感伤“大陆沉沉睡已久”没想到这会客室让你突然睡去窗外夜黑如墨秋雨在半山滴落九月的悲伤曾戎马生涯八千里路的将军直立于弹雨枪林直立成兵士们的骄傲古城西安把你的雄风举过头顶让中国仰望了很久让世界仰望了很久老蒋恼羞成怒在白公馆里接纳了你鼎鼎大名从此兵士们看不到你了你低沉的男中音和疾驰的马蹄销声匿迹以后一头狮子囚入笼中将军靴在楼板上跺出你的狂躁也无济于事十二年使你的记忆和梦想只剩下铁窗那天你很精神地去了刀子从后面刺来没有声响而松林坡至今还在微微颤抖……
  二、吊松林坡祭三百英魂松林坡饮弹身亡了天空流血不止血红了1949年11月27日日历阳光太强有许多眼睛受伤松林坡上的枪声响了很久铁窗还在震荡铁门还在震荡铁脚镣一步一步碰落悲凉国际歌流入长江和嘉陵环抱出一个半岛曙光在即罪恶的枪口疯狂扫射硝烟太浓雾了重庆雾了松林坡三百壮士三百英烈三百钢铁
意志面对死亡放声大笑笑声压哑了松林坡的一切包括狂吠和嚎叫即使倒卧的悲愤再不能爬起也和站立一样雄壮松林坡饮弹身亡了长眠地底的灵魂倾听坡上的涛声有松林拔节自地心有松林拔节自烈士仰躺的体内已是满目青苍……
  三、铁窗诗社重庆往西一个叫渣滓洞的地方月亮苍白以往曾经岗哨森森曾经电网森森一群铁窗下的青年爱幻想的年龄被囚禁了他们结成诗社咏叹自己不属于死一样的冷寂冷不死的诗毒刑拷打不死的诗用竹签刻于墙上以鲜血书于手纸悄悄吟诵悄悄从一个铁窗到另一个铁窗说是要把这活棺材烧掉说是要把牢底坐穿……诗人们燃烧自己每一句都是辉煌的绝唱诗与诗把每间牢房连接成了战场读这些诗总让人流泪为这些诗流过泪的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他们的《囚歌》
《囚歌》成为不朽的诗的丰碑


第8版(副刊)
专栏:

  魂系歌乐山
  蒋元明
40年前,在礼炮声中,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在枪声中,他们却倒下了。
深秋,雨后歌乐山,苍凉、静穆。
“江姐在哪里?”
“许云峰的地牢呢?”……
一踏上歌乐山脚下的这片土地,人们便急切地打听、询问。
一部《红岩》小说,一部《在烈火中永生》的电影,使这片荒凉地闻名于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近年来,每年这里要留下200多万人的足迹。
我是第三次踏上这片土地。第一次,我还是一个佩戴团徽的中学生;第二次是携了新婚的妻子。我对这里既熟悉,又陌生。
江姐在哪里?江姐,江竹筠曾被关押在东边山脚下的渣滓洞。女牢里有她的遗书,她是从这里走向刑场的,从容得连头发都不乱一根。
渣滓洞原是矿工的住地。三面环山,高墙电网,两层低矮的十几间小屋竟关押了300多革命志士,每人占地“一脚半”,大约是世界住房之最。
狱中一日,世上千年。烈士们在狱中长达数年,皮鞭,老虎凳,辣椒水,铁镣手铐,几乎如一日三餐。
讲解员小任指着东边围墙的一处断痕: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从这个缺口逃出去的仅仅只有十几人。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每一块岩石!
墙内是人间地狱,墙外有鸟语花香。烈士们为什么要选择把牢底坐穿?一个敢于用尖刀杀人的少年犯参谒后出来,低下了头,他生平第一次懂得认真思考:我原来是把英雄的含义弄错了!
萧萧松林坡,又一风波亭!
戴公祠,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也是杀害杨虎城父子的地方,尸体就埋在屋子旁边的花坛下。东边几步远的一栋小屋,是当年特务的住所,如今是“张学良杨虎城狱中生涯展览”室。两位将军,为了不当亡国奴,为了无愧于中国军人,结果一个终身遭监禁,一个坐牢12年仍不免一死。
天日昭昭,千古奇冤啊!
一对台湾中年夫妇在展厅里徘徊。望着那些灰白的略带模糊的照片,他们眼眶潮湿了,轻轻的叹息声,包含了多少言语!
松林坡上的几百级石梯,直达山下的白公馆。
40年前,一群志士从山底一步一步走上来,脚镣在石板上发出哗啷哗啷的响声,囚衣被风撩起片片乱舞。他们已经看到了共和国的曙光即将照耀的山城,已经听见了解放的隆隆炮声。他们笑了,笑得那样欢畅。然而,背后刽子手的枪声响了……
沿着石梯走上来一队人,不过脚上没有铁镣,身上没有囚衣,也没笑声。他们是来自江津的离退休老干部参观团。
一位老者走到半山腰,停住双足,抬头仰望,目光凝重。他在想什么呢?是回忆过去,还是思考未来?
不要忘记过去,决不单单是教育年轻人的事。“后死诸君多努力”,幸存者是不是都无愧于那些长眠地下的同志和战友?
老人又迈步往上了。与他擦肩而过,我感到他的脚步是沉重的,坚定的。
香山别墅,多美的名字!可它还有一个名儿:白公馆,活棺材。
关押在这里的属“重要政治犯”,比渣滓洞的级别要高,有的可住单间,如将军黄显声,市委书记许晓轩,挺进报主编陈然……
地牢单间也在这里!
也有例外。东边一间也关押过四名少年,年仅十二岁。特务虽明知他们误入“禁区”,是无辜的,也不放过,一关就是八年,关成小老头。但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他们也学习了人生的主课——革命。只可惜他们没能看到胜利,遇难时刚刚达到弱冠之年。
讲到这里,讲解员的声调都变了。是啊,这位身材高挑、一头秀发的少女,也是年方二十。两个时代,两种命运!三年前,她在几十名竞争对手中通过考试合格而当上讲解员的。豆蔻年华,青春洋溢,连走路都是蹦跳着。是啊,她是幸福的。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她,可告慰红岩下的烈士。
一步一步走下石级,回首仰望陵园那巨型烈士群雕,只见巍巍群英,与高高的歌乐山相接,直上云天……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
  俞慈韵
对句艺术出现很早,也很广泛。中国在商周时代的金文中就有对句,以后的汉赋、六朝骈丽文、唐律诗等,将对句发展到了极致。
诗文的对句艺术,既是修辞艺术,又是美学艺术。但除了梁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丽辞》这一集中的对句理论文献外,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全面精深的研究对句的专著。虽然王力先生曾出版过《汉语诗律学》,但对句理论讲得很少。而在当今的日本,修辞学研究已成热门,对古典修辞学的再评价尤为盛行。正是在诗文美学艺术的研究热潮中,日本著名汉学家古田敬一先生撰写了《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李淼译,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这一著作。
古田敬一,1921年4月7日生于日本广岛市安佐南区西原,现任广岛大学名誉教授、广岛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姬路独协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并被选为日本中国学会理事、中国语学会理事、全国汉文教育学会理事。为了深入研究汉学,他曾4次访问中国。已问世的主要汉学研究专著有《世说新语佚文》、《世说新语校勘表》、《文士传辑本》、《中国的文化与教育》、《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学》、《修辞与文体》和《中国文学上的比较文学研究》等。
《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一书纵览古今,横贯东西,竭精殚智,钩沉发微,达到了含英咀华。说它咀华,是因为全书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深刻的理论性。全书26万字分7章,以翔实的资料,精深地论析了对句的原理、分类、评价和现象,不但涉及各个时代,还涉及各个领域,对诗、散文、骈文各个领域的实际作品进行了饶有意趣的细致探讨,并且从比较学的角度,以日本、西欧文学的对句来分析了中国文字的整齐美。说它含英,是该书的立论基点高。古田先生认为,对偶表现,是中国文学表现上一大特色,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已牢牢扎根,是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古田先生很讲求论述的方法论。该书除了系统性,作者从阴阳二元论去把握对句的根本,并以此为基础,去考察作为文学表现的对句的成立。作者还努力从现代的观点上,探讨对偶的本质。对对句的艺术价值及意义作了有说服力的肯定。
中国文学的对句分类,虽有《文心雕龙·丽辞》篇和《文镜秘府论》东卷所述的“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及“29种对”,但古田先生认为是“不充分的”或“机械的”,而在自己的著作中从对句的本质考虑分类标准,首先把全部对句大别为“形式对”与“意义对”两类,再进一步依据几个分类标准细分,作出了系统的分类。


第8版(副刊)
专栏:

  团章
  李士侠
我总也不能忘记三十多年前的一件事。那是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才戴上红领巾的日子,我院东屋搬来了曹大爷一家人:老夫妇俩带了一双小儿女。老的老,小的小,曹大爷的腿上还有残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很不方便。
这年冬天,他家来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瘦瘦的,中等身量,一身戎装。
“他是我大哥哥。”那小弟弟高兴地对我说。
噢,原来他家是军属。这位大哥哥不常出屋门,我只见过他一个背影,从听不见他高声说话。只有两位老人欢天喜地地忙。
欢乐的日子总是过得最快,仿佛只有几天,大哥哥就回部队了。他走之后,我院大门的上门槛上,便多了一个搪瓷的圆牌,蓝底,中间一个黄色的五星,上面写着“光荣军属”四个字。这是人民政府对革命军属的表彰。曹大爷钉这牌牌时,我们都跑出来看。
转过年,乍暖还寒的一个午后,曹家来了客人。不知怎的,突然听见曹大妈撕心裂肺的一声痛哭:“孩子,你可不能走啊!”之后,便没了声息。全院的邻居都惊呆了。
“大娘!大娘!”
“孩子妈,你醒一醒!你醒醒!”
半响,才又听见曹大妈的哭声。人们的心揪紧了,整个院子顿时沉寂了,谁也不愿说出自己的猜测……
不多一会儿,他家来了很多人,东屋里哭成一团,曹大妈又几次昏厥过去。人们没有猜错,果然是大哥哥牺牲了。在朝鲜前线的一次空战中,他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溶进了毗邻的三千里江山。
年老的双亲再也没能看到儿子的身影,眼前只有儿子的遗物——一只小箱子,里面放着一个白色的口罩和一本红皮的团章。
红皮团章,在书店里,在人们手中,我曾见到过千百回,千百册,然而,唯有这只小箱子里的团章,三十多年来,我从未忘怀。虽然,不知道这位年轻的战士是否已经入团,但是,他尽了一个共青团员应尽的职责,他确确实实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民。
我院大门上,后来换上了一个新牌牌,依旧是像大海一样湛蓝的底色,只是把那黄五星换成了红色的五星,把
“光荣军属”改成了“光荣烈属”。


第8版(副刊)
专栏:

  热泪红星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壁画)


返回顶部